|
本帖最后由 Inasherarenda 于 2015-2-8 15:22 编辑
' ^: V2 h, S4 V7 w1 ]0 Z, W2 h9 d' \3 H. V5 o3 V
Tonal harmony和声学是研究音的纵向排列与横向连接的音乐理论。只有有了和声,音响才变得丰满、协和、动听。和声学内容浩繁、规则很多,不易学好。但掌握和声学基本常识得益最大,值得一试。调性和声是创作调性音乐最主要的作曲技术理论。
/ Z! L# i2 @' G# d+ Y) l功能和声Functional harmony
2 `8 R N6 U4 B/ I原为“传统和声”、“西方和声”、“西方传统和声”等。为欧洲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们经实践总结出的理论与技术。大小调体系的功能和声学地位非常重要,可谓是一切作曲理论的基础,许多作曲家都对功能和声学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这里简单介绍功能和声的一些重要基本概念和术语。
/ `) Z( q) r2 @: ~# m/ |' W和弦
! ]6 S; D) O( Z' j) T9 a5 d三个音以上(含三个音)音高和音名都不相同的音的结合,称为和弦。功能和声中所用的和弦一般为三度叠置和弦。以某音为基础向高音区叠音建立和弦,这个音被称作“根音(root)”。以根音为低音(bass)的和弦叫原位和弦,其他和弦音为低音的和弦叫做转位和弦。
0 a v# O. G: Z2 T: P* u三和弦
/ l/ M. p* p& F6 h/ A! |: ^0 N根音向上两次三度叠置构成的三个音组成的和弦叫三和弦。三和弦是构成和弦功能的最基本的和弦。按结构分,基本的三和弦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和“减三和弦”。每个三和弦有两个转位。三音为低音时是第一转位(又叫“六和弦”,这种名称是和弦转位后,根音与其他和弦音的音程关系而得名的),五音为低音时是第二转位(又叫“四六和弦”)。
3 G! t" A! |) w# [七和弦
) L( G; d2 p3 j( ?/ C, Y7 z9 e+ z根音向上三次三度叠置构成的四个音组成的和弦叫七和弦(基本构成的排列中,根音与冠音为七度而得名)。七和弦是不协和和弦。有三个转位,第一转位又叫“五六和弦”,第二转位又叫“三四和弦”,七音为低音时是第三转位,又叫“二和弦”。
2 L! t8 ~, S% N5 n$ K; U8 }高叠和弦
( i, p, W" i. L$ h" h3 H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的统一名称。由于高叠和弦的转位可能改变自身性质而听觉上成为其他和弦,故高叠和弦一般不作转位。如果有转位的运用要注意强调根音,以避免低音有根音的特征而变为其他和弦。
) M1 q3 P, v' ^4 M. N附加音和弦(加音和弦)9 [, A' s+ ?5 R6 j1 ^, V
加入不改变自身和弦性质的音的和弦。一般在三和弦基础上,加入该三和弦上方的九音、十一音、十三音(及其它们的变化音)任意一个或两个音所构成的四音和弦或五音和弦。附加的音不会做低音,否则会改变和弦性质。七和弦加入十一音、十三音(以及它们的变化音)很有可能会成为高叠和弦。
: i; Q$ e2 C2 x. b挂留和弦- s9 I/ ?' ~" @0 d: L- {7 Z
1、有延留音、先现音、倚音、辅助音的和弦,会涉及和弦解决。这些音可以作为低音,但需要进行解决。否则会改变和弦性质。) u/ ~& A/ @! }& V
2、或某和弦音被其他不改变和弦基本性质的音替换(一般为二度音换三音、四度音换三音)的和弦,也称作“换音和弦”。不涉及解决,独立使用。所替换的音不会做低音,否则会改变和弦性质。' I: K5 b: n7 [' j( @
变和弦$ j9 D* ^* M3 h7 |+ z# l1 S
和弦中除根音外的其他和弦音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音进行升或降,音名不变。这样的和弦叫变和弦。一般为了强调和声倾向性、离调及一些特殊进行而用。! s" t* p' w! K0 m+ e
功能体系. Q2 [3 r/ D1 n) y) B" {' H
“主和弦”(主音为根音的和弦)、“下属和弦”(下属音为根音的和弦)和“属和弦”(属音为根音的和弦)。这三个和弦不单是在正音级上建立起来,而且它们反映了音响的调性(主音+调式)特征,所以称作“正和弦”,其余的四个叫作“副和弦”。这四个副和弦又分别属于“主功能组”、“下属功能组”和“属功能组”中。1 Q. K) u% N8 B# Y8 P1 I+ S
主和弦在多声部音乐中,这个和弦是调性的主要支持。因为在适宜的旋律节奏和节拍条件下,它可以表现出结束所必须的稳定性与乐思完整性。/ j( j( e/ R9 w* U
下属和弦与属和弦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在调性上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乐思不完整性”的和弦。
% j0 H2 p' [0 l/ C; h5 Y3 _* g正和弦的这种特点,影响着整个功能体系。1 _* k J6 E" H. r
主功能组:主和弦、中和弦(III级)、下中和弦(VI级)3 h4 y! k. D" `0 r4 k! e" N+ _
下属功能组:下属和弦、上主和弦(II级)、下中和弦5 P5 R3 }; g. }3 H
属功能组:属和弦、导和弦(VII级)、中和弦3 s+ o* R# H# ]% r; N1 c8 z
自然大小调中,中和弦(一般为调式三级和弦)、下中和弦(一般为调式六级和弦)也是另两个功能组的组成部分。就像它们的名字一样(中——中间的),它们在功能上具有中间性,根据与它前后和弦的连接不同,它们可以属于不同的功能(这称为“功能的可变性”)
. U A, R( i( I6 _6 t和声大小调中,和声小调的III级与和声大调的VI级尽管分别与它们调式中的主和弦有连个共同音,但却没有列入主功能组。因为它们的基础三和弦是增三和弦,有强烈的不稳定性。所以和声小调的III级与和声大调的VI级只属于它们调式中的另一个功能组。(部分内容参考于《和声学教程》[4]): Q7 o1 N; y L3 V+ u8 |# N
& D. k4 k; |# b2 t+ l) K(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