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17|回复: 2

[作曲技巧] 关于古典音乐

[复制链接]

930

积分

3

听众

56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930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5: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古典音乐”?7 T0 Y8 j' K1 t! K1 e* t* S

& ~1 V  k; g2 C  p- Y  在国外,这种音乐类型被称之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文学的”之意,所以我们国人将之称为“古典音乐”,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洋古典音乐”。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然而即使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一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自于对“古典音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最狭义的解释是,把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巨头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品特指为“classical music”。最广义的解释则是,把时间前移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直到后来的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的现代乐派,甚至包括所有非纯粹娱乐性质的现代专业音乐,统称为“classical music”。
; Q$ t, J  s$ Y0 G5 A4 _2 t$ Z) E) f' {. K- v( r  g
  
6 d; i8 e4 }( I  N4 E* b6 Q    或许大家看了上面的文字会感觉有些复杂,因为对音乐这样一种自由的艺术形式进行分门别类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费神的事情。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应该把古典音乐的概念简要化。普遍的观点认为,相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早期音乐和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初露端倪的现代乐派,巴洛克时期直到印象乐派出现之间这几百年的西洋古典音乐发展最为迅捷,也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因此,短歌行的这个入门系列主要为大家介绍的将是从十七世纪直到十九世纪末期,这样一个将近300年时间跨度内的经典西洋音乐作品,这同样也就是我们所特指的“古典音乐”概念。当然一些超出这个时间跨度的优秀著名作品,譬如二十世纪,苏联现代派作曲家肖斯特科维奇的音乐,我们也会适当的择以介绍。
$ Y8 j4 k. G6 l4 i  + q5 D: N$ t" e
7 |2 L0 b$ k' A
古典音乐魅力何在?
' q4 y3 e. g* X% Y) G: U" }8 [+ J
1 a6 f4 r# F, d7 u# s  如果只看表象,那么音乐最基本的功能只是取悦听众的耳朵罢了。如果我们要挖掘音乐深层次的内涵,那么我觉得,音乐对作曲家而言是一种表达心境、抒发情感的途径;对于聆听者而言,则是为了从音乐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情感慰藉、求得精神世界的共鸣。以上两点正体现了音乐的两个特性——娱乐性和思想性。即使是流行歌曲也并非纯娱乐性,而是有思想的。但是古典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性却要更加深刻、含蓄、多变且耐人寻味。他能够表现出人类最深层、最炽烈的情感和最为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古典音乐不像流行音乐那样直白,但是留给我们遐想、思考、回味的余地更大,所以它耐听、能够经历岁月和时间的考验,有人说:一旦喜欢上古典音乐,你就找到了自己一生中除了爱人以外的另一个终生伴侣,而且古典音乐是永远不会和你离婚的。虽然比喻有些令人忍俊不禁,但也颇有哲理。
- a0 L  i8 g7 f, m7 q3 {1 b  u' l4 L6 c* ^& k
  另外,古典音乐拥有经久不衰、常听常新的优美旋律,这与眼下流行音乐源源不断出炉,却迅速又被流行趋势所淘汰的境况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虽然古典音乐肯定不会被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所接受,但是也不可能被历史所淘汰。原因很简单,不同的听众需要不同的音乐来抚慰心灵。古典音乐中蕴含的那份宁静致远和激情澎湃,能够给我们带来其他音乐类型无法实现的心灵安慰与精神鼓舞。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商业社会中,古典音乐的天地无疑如同世外桃源。 Z') pf7 f7 a, w5 m! T  E8 E0 X3 k

0 b$ E  o+ A! a- h  
% e/ J# Z# a# C# {古典中的古典
+ Q2 E; K' m2 k8 X4 j% Q+ ?9 p* q! a7 H' H2 c
 
3 L% Q  @- `. h9 m    我们用十多个篇章说完了西洋音乐中的巴洛克时期,其间主要为大家介绍了维瓦尔蒂、亨德尔以及巴赫的音乐作品。而1750年J·S·巴赫的去世,则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此后西洋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ism),由于其在维也纳开花结果,“维也纳古典乐派”成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0 G- X0 [3 w6 ~9 h. m# _% J* ~) b

% F3 z( `9 r. y" p4 p+ w* s3 I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0

积分

3

听众

56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930
 楼主|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5: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巴洛克到古典
# @9 \5 P2 T$ v" h, T: R3 @4 s" p( Q) m; `
  在西方历史上,古罗马文明以及古希腊文明是两个极具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伟大时期,而这两个时期也为后人遗留下了相当丰富的艺术传统以及文化思想。十八世纪中叶,随着考古发现的日益丰富,当时欧洲的艺术家们越来越热衷于寻回古罗马、古希腊时期的文明精华,所以在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出现了许多以追寻古代文明精华为中心主题的作品,这些艺术杰作被当时的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们誉为“古典”,这便是“古典主义”一词的最初来源。
; I6 d' \( y; }5 c- i+ T
* \* t3 d" t0 S& a" y% [  古典主义艺术以保持自然的平衡以及结构上的适当比例为美学标准。当十八世纪中下叶,西洋音乐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之时,作曲家、音乐家们自然也深受古典主义美学的影响,所以全新的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开始生根发芽了。与先前巴洛克音乐追求对比强烈、略带夸张的热烈张扬相比,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更崇尚调性间平衡的概念,可以让听众明确地感觉到音乐行进的过程;同时注重段落之间的平衡,使听众在聆听一首乐曲时可以准确地知道紧接着出现的内容。 1{pmKPu) B" c8 X6 ?) _
7 q& B  y4 w3 g* F/ o' Q( n9 t& n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的变革也让古典主义音乐在诸多方面有了更多的进步。十八世纪初期,新思潮以及启蒙运动的出现,让此时的音乐与民众更加贴近了。在巴洛克时期,专为君王权贵服务的音乐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用途与内涵。歌剧的进一步兴起、音乐出版事业的诞生以及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音乐会开始出现,这些都标志着音乐事业在当时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势头。
. x) o2 q) {% w  B% S1 I3 K+ x4 p$ |( w0 v+ }! F, O6 Z% b
  艺术氛围以及社会环境的变革造就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黄金时代,而维也纳这个城市则是古典主义音乐最为肥沃的养料。作为当时欧洲的文化中心,维也纳的艺术氛围享有盛誉。而且维也纳的王公贵族们大多对音乐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且拥有极高的音乐修养以及属于自己的宫廷乐队。为了能够让自己欣赏到更多悦耳的作品,他们不惜花重金让当时一些有才华的作曲家担任自己乐队的乐长,并且专门为自己创作曲子,当时不少著名的作曲家大多有过受这些王公贵族“荫蔽”的经历。 q
5 l2 ~( T) z% S1 u2 {2 j" ]  5 C! w1 }, _3 M! j% r4 D) B$ y4 F
$ j2 S% ~; N! `1 L9 z" O2 B
古典主义时期概述7 A7 {" j/ r5 R, `5 n  Z3 ^
  " S! O- n$ G' O& G# Y/ {
    可以这么说,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兴盛。那么古典主义时期究竟从何时开始算起,又在何时结束呢?一般而言,1750年J·S·巴赫去世之时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古典主义时期的开始;而1827年乐圣贝多芬的去世则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在这前后不到一百年的岁月中,古典主义风格成为当时艺术的准则以及审美的标尺。7 c. ~$ P; V* |1 g- u# w
* U8 A% D$ Y, I* i5 |( |
  1 a- M1 A0 Z- {; L
    古典主义时期还被分为两个阶段——初期古典乐派以及维也纳古典乐派。
7 J/ C+ d  l6 I% }) {0 u: `' f6 u6 H( U* F
初期古典乐派有时候也被称之为后巴洛克时期或者洛可可时期,其代表主要有J·S·巴赫的第二个儿子C·P·E·巴赫为中心的柏林乐派;以约翰·施塔密茨为中心的曼海姆乐派;以瓦根扎尔和蒙恩为中心的早期维也纳乐派。另一个重要代表则是格鲁克,他生于德国,曾经在意大利和法国学习过音乐,后来定居维也纳。格鲁克以改革歌剧闻名于世,对此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兴盛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可以这么说,初期古典乐派是处于巴洛克与维也纳古典乐派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但在音乐结构、器乐声乐技巧等方面依然同先前的巴洛克时期十分相似。
1 m7 t6 }1 a3 x' O. Y  s1 W0 [- J8 A5 y# i; o* u
  # O3 l1 C2 ~+ R
    对西方音乐历史起到重要意义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风格上则与巴洛克时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即便是刚刚入门的听众也能够听出这两个不同时期作品在许多方面的不同。巴洛克音乐崇尚的是一种光彩照人的强烈,而古典主义音乐则崇尚稳重守制、逻辑均衡,虽然显得过于循规蹈矩,但却不乏美感。欣赏这个时期的作品,听众所享受到的是一种和谐、优雅却又平衡、统一的优美。
+ t- O' ?, T+ o2 H- Q) l
8 O4 T5 c& _: `/ I) N) s' A  ) l- S  v5 ~9 k4 L. |0 S8 ~
     在节奏上古典主义音乐一改以往巴洛克持续不断的强烈感,特别注重旋律的作用,而旋律也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作品“最精湛和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其灵魂所在。在旋律上,这一时期的音乐特别强调均衡和简洁。在结构方面,古典主义时期更与巴洛克时期有着极大的区别,其核心在于古典乐派采用单旋律主音音乐结构;而在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们崇尚的是复调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典乐派的许多作品更适宜初入门的听众来欣赏的原因,其调性明确且主线清晰,不像之前的巴洛克音乐那般,往往一个乐章有许多支线。' `: Q, H. @, n6 t3 e  \8 C

& L, I% H0 X; ]$ A% }9 m  ]  2 v5 E# w0 x7 \' V, y; ^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对此后音乐历史的发展是具有非凡推动意义的,因为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三大重要的曲式——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以及键盘奏鸣曲。虽然古典主义在贝多芬去世之后被全新的浪漫主义所更迭,但是这三种重要曲式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在浪漫主义时期被越加发扬光大。尤其是交响曲这一全新的曲式,由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巨头在短短数十年内,将其成型、完善、壮大。除此以外,奏鸣曲、室内乐以及器乐协奏曲、歌剧等形式也在古典主义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当然这也得益于当时乐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乐器之王“钢琴”正是在这一时期最终成型并被广泛运用的。
* I0 O" x# D6 ~" O$ f' `( K9 M" v5 Z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0

积分

3

听众

56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930
 楼主|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5: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主义时期的三巨头
: p7 ]  }- z2 ^* S
* g' d4 i* V3 g% v$ R6 b  古代主义时期最为著名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而维也纳古典乐派中最为出名的作曲家则有三位——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他们并成为“三巨头”。这三位大师生活在同一时代,且互有关联——海顿最年长,比他小24岁的莫扎特与海顿是相互尊敬的忘年挚友和知音;贝多芬年纪最小,而当他来到维也纳发展之后不久曾拜海顿为师,也参加过比他大14岁的莫扎特举行的一次聚会,在那天莫扎特惊异于贝多芬的才华,而预言将来这个年轻人将有所作为。- G/ g( M3 y  r& v' h( b
8 \, x, _' u5 @
  海顿生于1732年,于1809年去世,是“三巨头”中寿命最长的,慈祥和蔼的他被人称作“海顿爸爸”。在音乐创作领域,他被誉为“交响曲之父”,一生创作出过一百多部交响曲作品(有编号的就有104部),同时他还是弦乐四重奏这一曲式的缔造者。虽然它并不是三人中成就最高的,但对音乐发展史而言,却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0 j) }% V1 Y6 o8 b$ K9 U. T

  A$ g9 j8 b( f$ ^4 G8 C7 M* H  莫扎特,1756年-1791年。在他头上有太多光环,“神童”和“天使”是人们给予他最常用的两个代名词,而他更是音乐学界所公认的作曲天才。莫扎特一生创作了四十多部交响曲,最后5-6部被认为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杰作;而他的27首钢琴协奏曲,作为一个整体则是后人无法超越的极高境界;莫扎特的歌剧在当时更是具有极高的声望,并广受欢迎。然而这位音乐天才却在35岁那年因病早逝,即便如此,他所遗留下来的有编号的音乐作品也多达六百多部。6 ]1 ?5 S7 A! C, ?9 k

) W8 ^# c' N, M; T+ W$ P: Y  贝多芬,1770年-1827年,他被誉为“乐圣”。九部不朽的交响曲是贝多芬一生奋斗以及精神境界的写照,而他的许多器乐奏鸣曲、协奏曲、序曲、歌剧等更是一个革命时代的象征。有人说,贝多芬是半个古典主义者、半个浪漫主义者,这是不无道理的,他不能算作纯粹的古典主义者,贝多芬更像是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之间的一个过渡使者,一个音乐风格独特的大师。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7-19 17:09 , Processed in 1.166368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