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古典音乐,有时要仰赖某种机缘。当生活的样式越来越趋于一致,精神生活特别是音乐生活遭遇最大值娱乐化时,人在电影院里接受到的音乐共鸣,竟一下子显得格外珍贵。音乐的力量有时候也需要特定场景、特定情绪的推动,自电影诞生以来,常常会出现一部电影因一段令观众心灵为之震动的经典旋律配乐,而从此脍炙人口、一跃成为流行的例子。许多电影导演都喜欢在电影中用古典音乐的片段制造情感高潮,或渲染特殊气氛,最近上映的《听风者》、《太极》等用到了贝利尼和德沃夏克的音乐,影院效果非常震撼。导演王家卫也喜欢以古典音乐入乐,比如《2046》中用了和《听风者》一样的作品,而正上映的《一代宗师》中传出的歌剧咏叹调却相对生僻,至今无人说出它来自哪部作品。DECCA唱片公司发行的《电影中的“柔板”》可谓毕其功于一役,无论是音乐迷还是电影迷,都可从这播放时间超过150分钟的专辑中获得多种满足。我再强调一点,从这两张唱片进入古典音乐世界,亦是所谓“入门”的极佳选择。 H1 V5 |( q: c+ u. Y3 C
8 v/ b( _0 l, C- N. g }9 A 先说莫扎特最动人的旋律——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本来就被誉为莫扎特最凄美的音乐,在电影《走出非洲》中处处如点睛之笔一般浮现时,它已经和这部电影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了。唱片选取的是我最喜欢的布雷默奏单簧管、科林-戴维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版本,这原本属于Philips的录音,与EMI的比彻姆指挥版各有所长、不可或缺。歌剧《费加罗婚礼》名气很大,但完整听过的人很少,如果不是《肖申克的救赎》中那令绝望的女高音二重唱,有几人会关注这个选段迪-卡娜娃和波普演唱由索尔蒂指挥伦敦爱乐乐团伴奏,是比电影的声音还要美上数倍的享受。同样的效果还有《血色星期天》,采用的是歌剧《女人心》中的三重唱,这里由女高音波普、女中音法丝宾德和男低音克劳斯演唱,克尔泰斯指挥维也纳海顿乐团。瑞典电影《埃尔维拉-玛迪根》曾经风靡欧洲,也因此大面积普及了第21钢琴协奏曲,有的唱片公司在出版这部作品时干脆用电影剧照做封面。电影《阿玛迪乌斯》更是采用莫扎特的音乐串起全剧剧情,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降B大调小夜曲》(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和《安魂曲》选段(科林-戴维斯指挥BBC交响乐团)。0 z' K- a( g9 U- C/ k, w# f: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