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至年初,总是各家机构和各个行业进行年度盘点之时。有的是以新闻性和事件性为考虑的盘点,诸如各类“十大”,如“十大唱片”,“十大演出”,“十大新闻”等。也有的是以统计数据为基准的分析,比如英国网站Bachtrack的2015年最繁忙的指挥和乐团,还有北京市演出协会出具的2015年度全年数据报表。就机构而言,它们出具的更多是自家经营状况的年报。前不久我在香港,便得到了香港管弦乐团和香港小交响乐团的2015年年报,事无巨细地罗列了你想知道的关于乐团一年财务状况的所有细节,专业到简直让没有财务经验的读者看不懂,但数据翔实分类清晰,引用乐评人周凡夫的话,一切收支都透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而且年报在机构的网站可以下载。. }# n+ [9 a! o8 c3 ?6 f1 f& Y
3 J, s. Z' ?& d" W
年报还并不是香港古典音乐界岁末盘点的最大亮点。今年,国际演艺评论协会(IATC)香港分会开创局面,首度制作了《2014香港古典音乐年鉴》,纸质和网络版同时推出,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开天辟地之作。该年鉴收录了香港2014年整年遍布于68个场馆的1363场音乐会,包含古典音乐和民乐,但不包括讲座音乐会、曲艺、世界音乐、爵士及多媒体演出。音乐会条目按照日期排列收选。在网络版,点进每条音乐会条目,都详细列出了海报、时间地点、曲目和阵容、票价、主办方、场次和内容简介等明细。进而点击艺术家、演出团体和曲目,其2014年全年在香港的演出情况一目了然。比如点击郎朗的名字,就能看到郎朗2014年在香港的三场演出,分别为4月10日、12月17日与18日。/ @2 d8 w" P, {- T: u) V; U3 n
2 \6 Y2 k: i3 L, }; w 不过更让我刮目相看的是,年鉴还列入了134篇乐评,每篇都与所列的音乐会配对。这些音乐会评论由20余位乐评人撰写,包括周凡夫、周光蓁等,有中文有英文,分为“报刊文章”和“网上文章”两块。其中报刊包括《信报》、《文汇报》、《经济日报》、《大公报》等,网上包括IATC的网站及《南华早报》等。列入的乐评不仅是对演出盛况的再现,也是对演出质量的把控,对演出主办方的交代和对听众和社会的交代。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质量认证体系,比如酒店业、食品卫生、医疗、保健品、气象预告、建筑、服装等。在并没有质量认证体系,只有用出场费高低才能体现音乐家水平高低的古典音乐界,对演出质量的把关更多落到了乐评人身上,并通过乐评体现。就像高考一样,以乐评论音乐会绝非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但却是现行中最为有效和通用的办法。& ^, B3 u% J9 G) N" T
* w. }/ Y5 A7 v 也许有人会说,音乐会质量好坏与否的检验标准是票房和观众反应。此话固然有一定道理,但观众有可能受到现场群情激昂的气氛影响而被蒙蔽判断力,出票有可能被炒作和大企业包场所左右。相比而言,独立乐评依旧是优于前两者的检验保障。比如去年年末,郎朗在伦敦与埃萨-佩卡-萨洛宁执棒的英国爱乐乐团的一套驻场音乐会上以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献演英国观众,加之稍早其与哈农库特及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唱片获得几项大奖(诸如2015年的德国“回声古典”大奖),可谓风头正劲。尽管现场观众反应热烈有加,起立鼓掌,但郎朗的这套音乐会却遭致英国五大报纸——《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卫报》、《电讯报》、《独立报》不约而同地差评如潮,且矛头直指郎朗的莫扎特,有的甚至打出两星低分。五家报纸的乐评人步调如此一致,可谓史无前例。据我分析,其中必然有公关拙劣导致集体反水的原因,“排华”嫌疑更是重重,但五篇乐评却也提供了不同于对郎朗一直爱护有加的美国和德奥乐评的观点,让人从另一个视角观察郎朗在境外的口碑。
, ?0 ~2 k2 S- n3 u( p/ l* I4 {
. \5 F+ `# I y$ o 这也是《2014香港古典音乐年鉴》的诱人之处。如果说千余场音乐会的信息罗列使得这本年鉴成为外界了解香港全年演出现状的惟一窗口的话,那百多篇乐评便直观反映了百多场音乐会的演出水平,构成了仅次于现场录像和录音的忠实复刻,乐评人也自然升格为音乐会的“质检员”。得益于香港的地缘优势和音乐会资源、出版资源都相对集中,这本《年鉴》的出版志在必得。内地的年鉴制作方和演出商,更可以通过香港《年鉴》,反思乐评界和演出生态的矛盾关系。那些认为乐评人必须站在主办方一边,乐评必须为音乐会唱赞歌的观点,真的可以改改了。
$ F- Q7 w& K8 t) f/ T) U# x2 E# O
$ W* h f, u' i7 H2 g
; j1 b# {5 R2 H- _1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