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边龙拓 于 2015-1-1 17:34 编辑
随笔:眉目传情、顾盼生姿的女人
——浅谈《石鼓文》的艺术特色
图文:海边龙拓
中国文字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从甲骨文到竹简、钟鼎文、石鼓文、小篆、汉隶、魏晋行草、魏碑、真文。石鼓文承载了一个并不很长,大约一百余年的历史阶段。
《石鼓文》改变了金文粗犷、硬拙、豪放风格,开始变得收敛、圆润、细腻、灵巧、纤细。从体形美、肌体美、肌肉美变得身条美、线条美、曲线美。它把阴阳巧妙结合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不阴,阳不阳。绵里藏针,柔中有刚,玩起太极。在古代文字重大转变时期,石鼓文成就了小篆的雏形。李斯创造小篆,应该是从石鼓文开始。
《石鼓文》形态绝不是男不男、女不女那种。娘娘腔、兰花指,走路一扭一扭的男人挺让人烦。女汉子见过几个,倒没有烦的感觉。原先单位有个女司机,原本售货员,没心没肺。架不住她死缠烂打,我让她去当了司机。后来,不管我走到哪里,时不时她都要关照,经常开自家车,从南城买一堆烤馒头送到北城我家。那堆馒头根本就不值油钱。她就是那种男人味的汉子,直爽、重情重义。但,石鼓文不是那样。
石鼓文是中国所有文字中、文体最最女人味的文字。它是那种林妹妹样女人,不爱说话,眉毛细细,瓜子脸蛋,眼睛不很大,左看看,又看看,眉目传情,顾盼生姿。虽然不说话,但她骨子里到处是心眼,心里有数,除非遇到爱情。
她的那个沉稳劲儿,不得不让人一步三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决不去街坊邻里串门子。更不可能在谁家门口,双手叉腰,破口大骂,从崽子他爸直骂到祖宗三辈。《石鼓文》是四言诗,十个石鼓,分别刻了十首诗歌。正是石鼓文这样的文字才能承载如此浪漫的文体,才能感觉出她生发在内心深处的灵秀,才能吸引几千年以来,众多书家为之而仰慕,而倾倒,而魂不附体。
清朝最最著名书法家王澎在《竹云题跋》中有言:“《石鼓》操纵在手,从心不渝,篆书之圣,不敢仰慕;斯、喜遗迹,亦复伦绝;余学之三十年,略得端绪。每作一字,不敢以轻心掉之,必正襟危坐,用志不分,乃敢落笔。”对之给予殊高评价。
临写书法,未必必临《石鼓》、《毛公鼎》、《散氏盘》等大篆字体。但不能不临正书。大篆、小篆、魏碑、汉隶、楷书就是正书,是庙堂之书,官府之书,传记之书,传世之书。正书临写需饱墨,中锋下笔,笔笔迟缓,笔笔有着落,三思而后行,笔笔交代,笔笔清晰,否则如何传世?中锋下笔,才能保证今后你写的其他字体不是无根之作,无水之源,才能力透纸背。
很多书法大家的字都有深深的金石气,譬如王澎、吴昌硕、康有为,伊秉绶、饶宗颐。他们的文字都是深深的吸取了金石、钟鼎、刻石影响,而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凝重、沉稳,山崩地裂也纹丝不动。
这些都是《石鼓文》带给我们后人的启示,也是《石鼓文》的魅力所在。
海边龙拓于北京青年湖畔
2014年12月27日新年将至之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