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22|回复: 1

[转帖] 听郎朗老师朱雅芬谈儿童学琴误区

[复制链接]

1262

积分

4

听众

57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262
一个诗人哦 发表于 2016-5-12 19: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个诗人哦 于 2016-5-13 07:07 编辑

  寒假将至,钢琴家郎朗的老师——著名音乐教育家朱雅芬教授家中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原来,许多家长希望孩子拜朱教授为师,成为下一个“郎朗”。
  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的学琴热,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琴童”行列。面对儿童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朱雅芬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同时也对家长日益增长的“功利心”为孩子担忧。
  乐器教育=万能教育?
  30多年的小提琴热、钢琴热席卷中国大地,特别是随着郎朗、李云迪等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杰出钢琴家的不断涌现,为“高烧不退”的“学琴热”又加了“一把火”。
  “在不少家长看来,没有一项学习活动可以如此一举多得,乐器简直就成了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万能教育机。”朱雅芬说,有的家长为满足自己盲从、攀比的心理,不惜重金甚至用高压手段强迫孩子学琴,极大地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自由选择。
  在欧美国家,钢琴的教学理念是“顺其自然”,孩子一旦入门,想象力、理解力突飞猛进,再苦再累也愿意付出,因为是“真正的喜欢”。反观我国,钢琴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家长激情高、投入大、奉献多,而孩子兴趣不大。
  “有的家长让孩子学琴的理由竟是‘文化课不好,学学钢琴算了’。”朱雅芬说,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基础,才能理解古典音乐的背景、风格与内涵。“文化课不好,钢琴能学好才怪!”
  “我当年之所以收下郎朗,首要因素是他对音乐有天赋。”朱雅芬回忆说,“第一次见他时,我就发现了郎朗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他有极强的表现欲,对音乐有与生俱来的敏感,对旋律和节奏有极强的领悟力。”
  朱雅芬坦陈,有些孩子并不适合学琴,因为对音乐没兴趣,特别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压力,再从事自己不喜欢的事,不仅不能释放孩子的紧张情绪,反而会增加压力,得到学习和“爱好”的双重打击。
  “考级风”像“炒房运动”
  原本旨在增强孩子荣誉感、激发音乐兴趣的考级制度,变得愈发功利。朱雅芬认为,为在升学中得到一些好处,很多家长把考级当作升学的捷径。考级队伍愈发庞大,“考级风”像“炒房运动”一样愈演愈烈。
  “为了考级成功,有的家长让孩子一年专攻几支曲子(每一级考试只考约4首曲子),证书一到手,琴就不弹了;有的让孩子放弃文化课;还有的盲目效仿郎朗爸爸,把孩子弄到北京租房陪练。”朱雅芬说,“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应试学琴,只会让孩子兴趣全无。”
  “有时候,西方人看我们拉小提琴、弹钢琴就像我们看他们拉二胡。”朱雅芬说,从技巧上讲,亚洲人的基本功非常扎实,但面对当前的考级热,很多孩子只关注炫技,而忽视了作品内涵,有些考生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演奏曲目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据了解,不少业余小选手在考级中选择远远超越他们年龄理解能力的高难度曲目,让评委们非常意外。朱雅芬说:“这就好比小孩穿了大人鞋,感觉非常怪。”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全国音乐考级机构约170家,其中既有少年宫、文化馆、艺术表演团体等文化部门,也有艺术院校等教育部门。
  “为迎合家长的功利心态,考级机构愈发泛滥,水平参差不齐,出现了夺考生的恶性竞争现象。”朱雅芬举例说,“比如你考6级没通过,一些考点为收取费用就降低标准,给你5级证书。”更嚣张的是,有的考官揣着公章兜售考级证书,家长不惜重金购买。这不仅使那些真正的考生对学习音乐失去了兴趣,而且让严肃的考级丧失了权威。
  让学琴不再功利
  郎朗说:“音乐是高级的语言交流,弹奏乐曲其实就是一个探索、寻找人生的过程。练琴都会有烦躁的时候。而朱雅芬老师不仅教我钢琴技巧,更鼓励、激发我的兴趣,及时排解我的厌弹情绪。”
  有一次,郎朗准备参加某大型钢琴比赛,赛前因为紧张或厌弹,演奏的句法、声音很离谱,受到朱雅芬的批评,眼泪“哗”地就下来了。朱雅芬回忆道:“他那么努力,觉得很委屈。我便用鼓励的语气指出不足,一点点让他看到希望、树立信心。最终他在5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冠。”
  这个故事告诉家长和老师,孩子学琴时不能打骂,学琴的目的不只是多一种能力,更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学琴就得成为郎朗、李云迪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不太现实。抱着功利的学琴心态,不可能培养出下一个郎朗。”朱雅芬说,家长们不要忘记,能弹一首好钢琴的律师、医生、经济学家甚至国家领导人大有人在。“家长的心态一定要长远、开阔,学哪种乐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生活、热爱生活,不管未来从事哪个专业,音乐会让他们终生受益。”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anxin 发表于 2016-5-13 07: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之所以举这两位音乐家为例,是想说明,只有克服了音乐的技术障碍,同时保持对音乐高强度的投入,音乐的广袤天地和深邃宝藏才会逐一显现。显然,我们不可能达到象格拉祖诺夫那样在音乐中如鱼得水的程度,一个人也很难如斯特拉文斯基那般对音乐全神贯注,但这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得知,懂音乐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便当事,它需要我们长时间心灵和大脑(或许还有手指)的共同努力和相互照应。我自己曾将此概括为,仅仅感受音乐而不思索音乐会失去音乐的真髓,仅仅思索音乐而不感受音乐便丢掉了音乐的灵魂。所谓感受,当指用最诚挚的心灵去体悟音乐;而思索二字,则意味着用充实的大脑去辨别和了解音乐。想懂音乐吗?两者缺一不可。

  至于如何用心灵去感受音乐,或者说白一点,如何才能喜欢上音乐,我们的理智无法把握,我们的语言也无从说清。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感性体验迎接着音乐,而音乐在每个人的感情世界中所激起的回响也音色各异。一句话,音乐对于每个人,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心弦和音。喜欢音乐可以出于绝然相反的理由,但音乐是个好东西,只要喜欢就行,别管什么原因。

  心灵难以把握,但我们还是可以谈谈大脑。曾有人将我们对音乐的了解和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音乐本体的知识(knowledge of music), 另一类是关于音乐的知识(knowledge about music)。在我看来,所谓懂音乐,就是不断在你的头脑中增加对这两类知识的储备。而这样做的前提是,一,你得真正喜欢音乐,否则,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而现在“时间就是金钱”,还不如去做点别的;二,最好识点谱,会件什么乐器,以便能从“里面”看看音乐,到底是怎么会事儿。

  所谓对音乐本体的知识,是指那类只能通过音乐本身、无法通过其他媒介掌握的资源储备。小至调性、音阶,大至风格规范、思维体制,这其中的百般花样实在也够让你忙一辈子的。人们常说音乐是表达情感的。怎样表达?通过各式各样的音响组合。怎样组合?学问就在这儿。音乐并非如人们想当然认为的那样,是情之所至,自由抒发。就连象舒伯特这样音乐如同清泉般从他笔尖源源流出的作家,也是坚实富饶的传统和耳濡目染的训练才使他的天才成为可能。难就难在音乐的这些外行弄不懂的“门道儿”的确与人们周围的日常生活和外部世界较少或甚很少有明显的关联。音乐的语言有点象科学中的数学和哲学中的逻辑学,具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和游戏规则,只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与我们的普通世界产生瓜葛。

  说到这儿,普通乐迷朋友恐怕会有点气馁。但且慢。确实很少有人愿意并能够弄明白高深的数学演算或精妙的逻辑问题。然而音乐毕竟是音乐,如本文的上篇所述,作为一种最感官化的艺术,它能够绕开我们的理智,直刺我们的神经和心灵。这时,你的大脑并不一定能对音乐的种种进行和变化做出理智的分辨和鉴别,但你的全部身心却能够对音乐的这些进行和变化做出反应。因此,懂不懂音乐并不看你能在谱子上认出哪儿是第一主题或哪儿是属七和弦,而是看你能不能对实际的音乐产生敏锐、恰当、强烈而又细腻的心理感应。这也就是为什么业余乐迷不谙乐谱、不会乐器也能闯进音乐大门的原因。如果你真的有心并经常听音乐,音乐的许多语法惯例和词汇组合便会自动潜入你的脑海,久而久之,你会形成某种无法言传的反应机制,一旦音乐响起,你会很自觉地领会这音乐的内涵,你会觉得“听懂”了音乐。由此可见,有关音乐本体的知识掌握其实主要就是指对音乐语言的心领神会。贝多芬“命运”第一乐章走到四分之三当口时,你可能会觉得音乐经过艰险的跋涉似乎重回故土,但乐队的咆哮和随后双簧管的尖声哭泣却又让你感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重复,而是一次高度戏剧化的转型。其实你已经听懂了这里的音乐,虽然你可能并不知道这儿是一个被称作“奏鸣曲式再现部”的部位。

  但是,如果你确实知道这里是再现部的开始,而且听出贝多芬在此用独具匠心的手法对原有的音乐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改写和重新解释,你对“贝五”就懂得更深了一层。理性的认识或习得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心领神会,而不是相反。懂音乐的程度之所以有深有浅,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就在这里。有些极端论者非常相信“心灵”的力量,他们想当然地认为音乐只对“心灵”说话,理智的参与会破坏音乐感受的鲜活生动。实际上,特别是对于某些大型、复杂的音乐作品,如果不知道音乐的惯例和表达规范,你就会掉入音响的汪洋大海中晕头转向。比如说,如果不熟悉奏鸣曲式对主题辩证发展的要求,你便无从了解交响曲的力量和雄浑来自何处;又比如说,如果你不知道协奏曲中独奏和乐队的关系,你就无法理解为何肖邦的钢琴协奏曲虽然中听,但却算不得协奏曲中的上品。绝对的心灵派否认音乐中的智力维度的存在。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不仅歪曲了音乐的根本性质,而且剥夺了人们进一步理解音乐的机会。

  懂音乐,确实需要良好的直觉。但仅仅依仗直觉而没有理性的帮助,对音乐的理解就会停滞不前。上文已谈了很多,实际接触音乐乃至从事音乐(西人俗称making music)是绝对必要的,因为这能使我们从内部体验音乐,而这种经验是任何其他东西都不能替代的。但同时也不要忘了,应时常换个角度,从外部环境和背景氛围的大视角反观音乐。从这里所得到的,即是所谓的“关于音乐的知识”。这类知识不同于“音乐本体知识”,它更多涉及的是音乐之外、却与音乐戚戚相关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上下文。不要小看这些音乐之外的知识,因为它能使我们“听”到远远超过音乐本身的丰富泛音。正如一位眼光敏锐的侦探能从细微的蛛丝马迹中探寻到复杂案情的神秘踪迹,一位经验老到的智者能从音乐中听到多少旁人难以察觉的历史回声和前人心灵的踪影?

  也许不太有人注意,我们的音乐外部知识储备实际上默默地扮演着我们的听觉导游,因而对懂不懂音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手举一个反证。你打开收音机,电台正在播放一首你不熟悉的乐曲。于是,你兴致勃勃地从半当中起听完了整个作品。你这时一定很急切地想知道,谁是作者?然而,播音小姐甜甜地告诉你:“本次节目就播送到这里。下次再见。”(不幸的是,这是我们电台的惯例)。你在扫兴和失望之余问问自己,懂不懂这作品?你不得不承认,不算懂。不知道作曲家,不知道创作时代,你就无法调整自己的听觉期待,因此也就无法做出恰当的审美判断。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个案。但它很有力地说明,没有相关的音乐背景知识作依托,对音乐的理解会陷于瘫痪。有的时候,音乐之外的因素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例如,贝多芬的耳聋之于他的创作;布鲁克纳的朴素信仰之于他的交响曲;苏联文化界的风云起伏之于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等等。此时,对音乐之外的知识了解便成了进入音乐的前提保证。

  兴许有的读者会问,到哪里去寻得这些音乐的知识呢?想来想去,最可靠、最有效的途径还是最古老的办法——读书。很可惜,有关音乐的中文书籍确实少得可怜。而且,不瞒诸君,我们这儿音乐界的读书空气并不太浓。广大乐迷朋友目前也只能满足于读读唱片中所附的文字说明(大多还是英文。当然,有这本《音乐爱好者》,还有北京的《爱乐》,聊胜于无)。真是个遗憾!

  杨燕迪,著名音乐学家、音乐批评家、音乐翻译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研究与教学领域涉及音乐学方法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学术翻译、歌剧研究、音乐分析与批评、音乐文化与社会研究等。发表译著近300万字,另主编多部论著,主要包括《音乐的人文诠释》、《乐声悠扬》、《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作为戏剧的歌剧》、《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音乐史学原理》等等。曾获得国务院、教育部、文化部、上海市的多种奖励与荣誉称号。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0-7 10:16 , Processed in 0.13502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