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23|回复: 1

[演唱技巧] 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与发声练习

[复制链接]

4944

积分

12

听众

230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944
玫瑰云玫瑰 发表于 2016-4-2 22: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歌唱的生理) ~( y  V5 v- g- t+ a
) n7 C) U9 |3 J* w: z6 g4 J
歌唱作为一项音乐表演活动,是以自已身体的有关器官作为乐器来进行演奏的,歌唱者既是演奏员又是乐器本身。象演奏其他乐器一样,演奏员要在演唱过程中,根据歌曲的要求,不断地调整呼吸的强弱,声带的长短、厚薄、共鸣腔体的大小、长短(指可变共鸣腔体部分),以达到不同的音高、音量、音色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学校声乐应该首先对构成歌唱 的“乐器”的有关器官和这些器官在歌唱时的作用有所了解。- ^2 z  X( E$ h8 p5 `

4 m( k; t) C, {/ O人体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吐字器官共同构建了演奏的“乐器”这些器官的相互配合、协同一致的运动,才能发出美妙感人的声音,“演奏”出起伏跌宕的乐曲。
! s' V4 x/ @( \) w# G4 Y5 j$ `  V
1、呼吸器官+ w& }: o1 \% U& M! G
4 j4 a; Y( {2 D8 B8 E
包括鼻、口、气管、肺、隔肌磺隔陶、胸腔等,依靠这些器官吸入和呼出气息。
  E: c7 t- n, {& P( `  Y" s1 @5 g* @3 O% r9 b, \: \  A
口、鼻、气管是吸入和呼出气息的通道,肺是吸入、呼出和储存气息的总机关。- q9 G% @( t, H6 i$ u% |
/ C5 {( e$ L2 ^
(人体有左右两肺佑肺三叶、左肺两叶),几乎占据整个胸腔,但其本身没有活动能力,不能独立进行呼吸,必须依靠呼吸肌肉群将胸腔扩大和收缩,才能形成呼吸运动。
; C% A/ G4 B) h/ e) e% D2 {
) [7 x( {  a& X/ ]隔肌位于胸腔下部,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形似一个扣着的碗,吸气时隔肌中心下沉,呼气时隔肌中心上升。
6 U, {& n2 Q. {' X! M2 r$ ?1 s6 ~4 {+ B& |2 ~# F, ]: [* m
呼吸时,吸气肌肉群的收缩,使肋骨向外扩张,隔肌中心下沉,胸腔扩大吸入气息;呼气肌肉群的收缩,使肋骨回收,隔肌中心回升,胸腔收缩呼出气息。
/ F3 G" X* q: M, E5 {% f* @
# J4 w9 g, C! w% w$ h3 b4 [/ f" H呼吸在歌唱中不仅是发音的动力,也是声波传导至各共鸣体的工具。因此,掌握好呼吸技术至关重要,对于形成歌唱的发声质量的优劣起决定作用。( T) w0 G9 `" }2 w4 Z, N- n
2、发声器官) \# e- g5 e! r
! O1 U" m1 ~8 k
发声器官是由喉和声带组成的,声带是歌唱的发音体,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发出来的。 声带位于器官上端的喉室内,是两条近似白色的韧带,两条声带的前端连在一起,后端可以左右分合,吸气时两声带分开,呼气时两声带靠拢,使气流受阻引起振动而发声。
1 z; Y: X- Z% ^7 w3 {: S8 Z9 Q5 c. ^+ u
声带靠拢阻挡气流的能力越强,对呼出的气息产生的压力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纯趴响亮。声带的拉紧、放松、缩短、伸长不同的调节与呼吸和共鸣相互配合,就能发出高、低、弧、弱不同的声音。
, X0 G- W$ \% L3 u# K( D' N5 Y( s
# s9 w. c. t9 p7 S声带的运动和变化,是由喉室内软骨和肌肉的动作来调节的,这些调节的动作无法直观体现,也很难感觉,所以对发声器官的训练,必须在正确的呼吸基础上,依靠呼吸的支持,保 持喉腔的稳定、放松、打开、使喉腔内各个软骨和肌肉的协调自如地工作。" K5 d: \( v: c) D

) T* {% N  t: B- h: G: _3 E! a3、共鸣器官
% ?) q1 k! O8 ~8 L) H; `6 |. s' m9 f' P3 t/ [& J$ x9 ^: l
扩大和美化声音的器官称为共鸣器官。声带在气息的冲击下产生的声音是微弱的,它必须在共鸣腔的作用下才能得到扩大美化。
$ j$ u2 q$ q8 s! T) }; f6 V1 O
' G/ b: A7 J, ^( w" t5 [( [包括胸腔、喉腔、咽腔(分为喉咽、口咽、鼻咽),口腔、鼻腔、头腔(鼻窦、蝶窦、额窦等),歌唱时依靠这些共鸣腔体的的共鸣作用,扩大和美化歌声。
2 D* V/ \/ r7 s7 }3 F7 M
. [6 y3 I6 e! p+ C不能改变(调节)形状的共鸣腔是:胸腔和头腔(包括鼻腔和额窦等)。根据发声的需要,这些腔体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得以充分她运用。头腔共鸣的声音显得年轻而能致远,具有穿透力。
+ x5 T5 n% B7 m2 {* p+ D2 F3 U
+ z( O5 o% p" t胸腔共鸣能加强声音的厚度和深度,让声音更结实而丰满。8 M: g8 W) L4 ?9 g
6 g: [8 [$ @1 o, v" G
可以改变(调节)形状的共鸣腔是:喉腔、口腔和咽腔(包括喉咽腔、口咽腔和鼻咽腔)。4 ^, [3 c+ v% w) Z5 Y
7 \1 H# @3 Y* k: ?9 w/ V! V
口腔可大可小,舌头能伸扎缩扎厚扎薄,可以在口腔内自如地活动;咽腔的肌肉可以收缩或放松,声源器官喉头能上下移动,这些机能状态的调节,造成了上述腔体形状的大小和空问的改变。因此,有惫识的锻炼、调节这些腔体的机能状态,是我们获取扩大的音量和 优化音质的重要途径。7 S5 H$ F  {, f: X) D: O
; j9 {  {* z8 g* X4 m. t+ Y" ~
人体的共鸣腔体是由大到小、由低到高排列的。胸腔体积最大适合低音共鸣,口腔、咽腔 次之,适合中音共鸣,鼻腔、头腔体不嚏d、适合高音共鸣O但是,美好的声音不是单—腔体的 共鸣所能达到的,而是靠三组的混合共振——混合共鸣,只是随着歌唱中音高的不同,三组共鸣腔体的混合共鸣的比例是不同的。
2 \& x; U/ f: R' `, a) n& S* `* c9 O3 c7 Z
4、咬字吐字器官
# f) Z9 K# o; z( U( `
; H+ V- n$ j9 u+ j也就是语言器官,包括唇、啮、舌、腭、(软腭、硬腭等)
. G4 K3 i: k% C0 x: q3 T7 ?% X( H: d  K  K3 |' u9 W
这些器官的活动时的位置和着力部位的不同,形成了元音和辅音。发声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比之平时说话时要更加敏捷而夸张,敏捷是为了咬字(字音或母音更准确清晰,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6 I, e! _; u  B* g" e9 G: ]$ H

' {' _5 c9 l! D2 x) Y" N
0 W/ \# J2 g' {& @. f6 u* _- V& u, Y/ ^* R
二、歌唱的姿势" J2 \1 q4 v4 ?6 U

; M9 u$ F4 M9 Q$ w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唱歌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视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姿势,姿势正确了,发声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确的姿势,则往往带来不正确的声音。这好比我们的跑步运动员,赛跑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跑步姿势,就会直接影响跑步的速度一样。 不能翘腿坐,也不能两腿交叉叠起。
2 ~1 `6 W) k) m: v
' U: ^' |5 N9 E- n正确的歌唱姿势是:
) H$ Y9 C! I/ I! p/ U1 L0 i
% |- m. w3 {* [/ n(l)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 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
8 y7 {: I4 Z1 e
1 C2 X( l0 ]& [) I/ Z; A; ?% z(2)头部保持了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 身有—种积极运动的状态。
" Y! w+ T- @/ l8 C6 X  U
# l) u6 u( K0 f(3)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 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
1 s; |& i) M; }7 r5 g6 {; ~, q+ g- P$ W
(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虚着唱歌。
# P8 C, o( O: h* Z3 c$ ~- T" K
. L! @  j5 f- I4 G(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记紧咬牙关。4 H; Y4 L- B, f; a( {

* \0 B2 e$ R  v  [(6)还有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问形成一条直线,脖 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
/ {1 M4 `- K( o5 x  `& g% J) F/ V  A9 p
(7)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惰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 画蛇添足。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惫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靠在椅背 上,注惫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1/3的面积,两脚稍分开,自然弯曲,不能跷腿坐,也不能两腿交叉叠起。* a+ A" q) \1 F! t% f: V1 t

/ I+ v) G: a' ~( v, Z  y, U, u
) S. Y% F* ^0 e) B- |: O' j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44

积分

12

听众

230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944
 楼主| 玫瑰云玫瑰 发表于 2016-4-2 2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歌唱的呼吸
" R2 s% @, ?9 e( x: K+ y  R, H
! B8 @& d- W! ~3 M' d0 }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 重要性,它确实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 f" h1 l7 f" m2 ?1 W
* K! U5 s" ?9 v
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样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交流思想感惰,因为一般距离较近时所需音量就较小,气息较浅,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传得很远,而且我们说话连续用嗓时问长了,嗓音就容易疲劳、嘶哑,这种说话的呼吸若用于唱歌 就显得不能胜任了。唱歌是为了抒发惰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歌唱时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歌声传至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要有 长时问歌唱的能力,井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要做到这些,就不是简单的事了。所以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它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 B8 G1 t; V4 K8 H. v* a
% I) c2 ~) S7 l% Q+ u% U5 W呼吸运动包含着吸气和吐气两个过程:
! G" P& g$ }" a, S  H. N! G
) y- Q( C  H7 h# y(l)吸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惫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 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隔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 缩,不扩张。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 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 G: `9 m  w# X0 X# B
2 }( X" j9 D+ e3 U* j  X& Z# _(2吐气: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 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 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
  u/ r0 n; {0 O4 ?5 T' L/ ?( ~! e' h, ]! j
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惫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惰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隔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 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 支点的问题。
3 S' H, z& q; C2 U4 H" f6 o0 _) I3 o& o- a( P5 k
(3)唱歌时要有气息支持点: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 是以横隔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咬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 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常常唱歌时,脸红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 下不来等等,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关。反之,我们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 感觉,那么,当我们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了,这种声音不俭说耳响亮,而且能强弱自如地做出各种变化来。" q9 J0 E7 B2 n2 U3 y, ?

, P6 X+ `: m$ o(4)不同风格的歌曲用气是不同的:我们在进行胸腹式呼吸时,呼吸气势的强弱、吐气的方法要根据所唱歌曲(或乐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不同的呼吸练习法。1 @/ o2 j5 ?: H) `0 A
' W% `: t: l0 Y* D  n- @
①缓吸缓呼。这是我们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 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横隔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也就是腰围扩张),小腹向内微收。 这种吸气要求自然放松,平稳柔和地进行,就像我们去闻花的芳香时的感觉一样,闻花的感 觉使我们吸气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运动一样,但吸气时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轻轻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慢慢呼气。呼气时,注惫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两肋和横隔膜,也就是控 制住了气息,使之平稳、均匀付条卖、连贯地慢慢吐出。有一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呼气时 下肋和横隔膜的保持状态:就是在缓吸后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尘的动作,这里需要长长地 吹气,也就是在做长音的呼气练习,我们常说:“长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蜡”,是一种吐气的感 觉。; T" M! p, |, j' {6 x

6 y& v) I9 w) B②急吸缓呼。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问内,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 部,井将气息保持住,然后,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我们在演唱实践中经常要用到的,因为 在歌曲的句与句之问、字与字之问的吸气不会让你有很长的停顿时问,往往采用“偷气”的办 法来吸入且要吸得不让人发现,这就是急吸缓呼的作用。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我们可以 采取—些练习曲及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练习,效果较好。卡鲁索说过,歌者能否踏上 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对于呼吸器官的操纵和运用,是否建立了强固的基础。
% c! |7 }6 Z4 w) s8 p2 N/ H2 s$ @$ [# z: N
四、歌唱的发声- ?9 |; l7 }2 N: P4 g* h. s
- N- w& S, [8 M! G$ p- G
歌唱时的发声和说话时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说话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说话,都是不对的,这会没有色彩,不是音乐化了的发声。所以说说话的发声是不能适应歌唱的需要的, 我们必须讲究发声方法,帮助学唱歌的人把普通的声带磨炼成能发出优美、动听、有持久力 的合乎科学方法的、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来。1 `& l: K$ L+ _* v0 y
, P4 G1 u* p8 C& l
1、喉头和声带' K% v/ Z0 [9 I8 R) V5 @! h% \

# g6 ?; L( U- n8 l喉头和声带,是歌唱的发声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体歌唱的要塞,是打开歌唱艺术宝库的金钥匙。因此,了解和搞清喉头与声带在歌唱时应处的位置和状态是非常必要 的。一般来说,歌唱时喉头位置应该比平时说话时偏低一些(就像我们深吸气时的喉头感觉, 因为吸气时的喉位,比静止时的喉位略低一点)有很多人把喉头处于吸气时的位置称为“水 平位”。在歌唱时字与字、句与句的转换中,喉头要始终处于这一位置,而不应做离开水平位 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动,当然喉头位置的稳定是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而不是僵 死不动的稳定。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远稳定在水面上的道理—样,若把皮球比做喉头, 皮球浮在水面的状态就好像喉头稳定在吸气位的状态一样。所以歌唱时的喉头位置应始终 处于低而自如的稳定位置和喉头壁打开的状态。! q$ H) B' |' F8 z
% f+ V6 d* w8 z
2、打开喉咙5 U4 O" k8 ]6 t, D7 O4 T  p. \4 L

& x- X. v& i0 O1 K% b- M$ n) \在歌唱训练中“打开喉咙”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 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 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这时候的喉咙是打开的。那么如何能帮助初学者“打开喉咙”呢?
2 W: V2 H0 T0 y: u4 \( B- G9 W% Q2 `& T% Z) k9 ], ]" A3 l
(l)“打哈欠”的状态“打哈欠”状态可以让口腔打开自然,放松,口盖抬起,口腔内空问 增长增大。所以在唱歌时,咽喉不要闭塞,要使咽喉张开,让气息自如地送出来,“哈欠”状态 确实是打开喉咙的好办法,也使歌唱者保证了一个很好的演唱状态。在平时练习时,还可以用闭嘴的“打哈欠”,闭口打哈欠的时候,里边的状态也是开的、抬的,如果我们在唱歌的时候 都能保持这个状态的话,那你的声音就不会是“白”的、“扁”的了,你的声音就会是“坚的”。 “圆的”了。
4 S3 f+ x6 D  G8 L' M' x9 {; L3 `' o# {5 L4 v
(2)用“微笑”状态来打开喉咙,我们讲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来。 “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开,大牙关打开,面部两边的笑肌(颧骨)呈微笑状,这样的微笑状 态可以使你的喉咙打开,可以使你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歌唱状态就是里边的哈欠,外头的微 笑”,这话很精辟。
, P2 O( r) A. v  g2 f7 o) T$ @* G# S# k
3、良好的中声区
* _9 B% S7 G0 X$ v5 v% V0 y) v1 `( [0 s$ R
中声区是唱歌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中声区,就谈不到其他的一切。我们应当重视中声区 的练习,多在中声区下功夫,不要急于唱很高的音。练习时,我们先从中声区以中、小音量练 习开始,经过相当一段时问的巩固以后,再慢慢向较高一点或较低一点的音域发展,初学者 一定要遵循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否则一开始就猛练高音,不但不会获得正确的高 音,反而会毁坏声带。中声区应该靠前明亮,轻松流畅,不费力,这样才能往上发展,为演唱高音打开通路。中声区的声音不要强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优美和声音的灵活性。 每个声部的重要音区都是中声区。中声区要做到吸气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弹性,积极向上, 有支持点,喉头稳定松驰,不沦唱高、低不同的音,喉头的感觉都在一个位置上,声音要往外 送,但又要使声音从头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我们常比喻说“声音要像穿珍珠一样, 把每个音穿在一条线上”等等,就是说声音要连贯、统一、圆润。
- V1 j, }- C9 J5 p! H+ a
: I+ d9 Y# `: g( z8 V4 L' k5 j9 M4、关于换声区/ C7 T: A# z1 Z  R5 ^, M; v4 \* _  y

7 O" h. ^2 Y1 y6 `8 Y) f当你从低音往上唱时,唱到一定的地方,就会感到困难,容易卡壳,这就是到了换声区 了,这时,你必须运用某种方法才能继续往上唱。歌唱者首先应基本掌握了中声区的唱法,然 后因人而异地作具体调整。2 h: i) Y! C2 l+ n9 F# @9 }3 G
5 e$ n4 N3 G! S" t, Y9 L( u) f
有几种方法大家可以实践一下:
& Q4 m3 ]3 c1 e
- f( e6 e3 S- v' p1 c(l)“倒抽一口气”的动作:就是歌者在唱到换声的音时(发元音的同时),做—个倒抽一 口气的动作,好像“吓一跳”的生理状态,让喉头稍向下,向后退让,以使口咽腔充分打开,同 时将中声区歌唱时向上齿龈背后发送的气息,随着音高逐渐向上挪动,嘴也随着逐渐张开, 此时声音感觉更向上,向更远的前方发送。这时声音就自然地进入了换声区。
: [+ J- z& P9 @
) W* {% M' B( ]) f(2)母音转换手法:就是在唱到换声区的时候提前让声音掩盖一点,声音暗一点,出气量 小一点,小舌头抬起—点。在碰f到换声点时,有一点必须强调指出,就是你感到声音唱上去困 难时,甚至声音感到要出现破音时,千万不要变化发声器官的形态,不要乱动,乱使劲,一定 要坚持迎着声音唱下去就可以了。其实换声区就是一个“混声”的问题,就是真假声结合的问题。掩盖一些的声音就是有了假声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须与真声混合在一起,声音的衔接才不会有痕迹,声音才不会虚和空。所以学会换声点的过渡也就学会了假声的唱法,而假声位置对唱歌、解决声音的统—是大有好处的。* `, X, f% H6 S& F! l2 s
" M2 b9 L* }, n6 b
五、歌唱发声练习曲. }- M! W. _* o+ H0 I& s7 h; i

; |3 p6 x+ ^, l' X练习曲的练习,是发声歌唱的重要的基础训练。练声曲可以用各个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 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阶的唱名1234567等等来练唱,也可以在练声曲上安排歌词来练 习叫带词练习。发声练习过程中,是以声音效果和发声器官肌肉适度的标准去调整发声器官 的棚眯状态的,每个人的发声器官的构造、嗓音条件、声音类型、发声习惯各不相同,因此, 并不是每一种类型的练习都必须唱,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练习,而且不同的学 习阶段,选择的发声练习也是不同的,但一般惰况下,开始的练习总是选择元音和比较平稳的音阶开始练声。一般来说选择“o”或者“u”之类的比较圆润的元音开始着手练习,因为这些 元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问,比较容易保持喉咙打开的基本状态,也比较容易形成喉咙空问的状态。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唱歌者应根据自已的感觉找到最理云置合自已的母音合自已的母音 来练习。我们在练习中要多动脑子,善于思考,千万不能一个劲地傻唱。9 K. q6 b6 V3 U! a+ ]' P
  N" H8 G3 G$ M* C+ I$ l! r9 S3 v
1、哼鸣练习
" h% s+ Y5 F& P, x1 q  S; u& I1 C. r2 X
记谱时常用hum或m表示哼唱。哼唱又称闭口音,俗称哼鸣。因哼鸣时眉问有振动感, 在发音之前,应先练习闭口哼唱。哼鸣可以调节呼吸和发声器官,调节声音的高位置,容易得到声音的共鸣。哼鸣在中声区较易,正确的哼鸣有助于嗓音训练,能减轻嗓音的负担。错误的 哼鸣,尤其是在高声区,对嗓音是有害的。
, ^( v, p" q$ ~, A9 S4 K: c( M
2 X, W; `' Y0 l6 f$ w9 L练习要求:嘴唇轻闭,舌尖轻抵下齿,上下齿松开,下愕、颈部、喉腔自由放松,柔和地吸 气、呼吸,发声的通道全部打开,声音从高位置发出,鼻、齿、唇感到轻微的颤动,哼唱时始终 保持吸气的状态。! p0 y  [( P% x8 }. c

5 q1 x9 i  e: E2 ?( T2、母音练习
7 x1 N5 {% R; Q
% {0 [2 o" {' [1 l) wa、e、i、o、u、u母音在歌唱中经常要运用,正确地发好母音,才能增强歌曲的歌唱性,表现出声音的丰富色彩。
8 W6 G2 p1 A( W0 O1 H) N: F6 v$ `8 A. N" @3 t  k
练习要求:每个母音都要在同一高位置上发出,软愕抬起口腔张圆,音与音之问应均匀。 圆润、连贯,始终保持正确的口形。+ E. ]: m/ o( \0 j2 Q/ I
$ D6 `2 S' [# R9 q. _9 ]* Y
3、连音练习$ w9 {  E+ }& r3 g# T4 [" Y# \
/ }/ q4 P8 S  i
连音是歌唱发声最重要的基础之—,只有将圆润、纯美、流畅的声音连接在一起,才能使音乐完整。连音唱法是歌唱的重要表现手段。
% ~/ V6 u& y' ?: B2 O8 ?- j( `$ B, y8 }
练习要求: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官应处于自然,从容、舒展状态,从自然声区开始,可作半音上行、下行的练习。初练时音域不宜超过C’,每条练习都要柔和、均匀、连贯。起音、收音要保持在高位置上。6 P8 e' P, ^2 n; T8 |
7 k# L! s, ~6 q, Z1 {. A. F& U
4、顿音练习0 a& w3 y' w' D( D$ d6 B' s

; R6 ^! g) D3 D1 z; ?3 N- L0 d顿音唱法是歌唱发声的重要技法和表现手段。顿音是由气息灵活的控制,声带快速的 开掐咬潜,而发出的轻巧、短促、有弹性的声音。" P! M7 v7 |% v, I
" M1 k  u9 V! D7 s
练习要求:发音前,必须先想好所要发出音的准确音高,它是轻巧、短促而有弹性的声音。 要快速吸气,保持气息,在一瞬问声带迅速合拢,气息灵巧地配合发出声音,可用轻声咳嗽,体 会声带开合与气息的配合。从中声区开始练习,再逐步向低、高声区扩展。低声区注意声带的闭 合,不漏气;中声区注意声音均匀轻巧;高声区注意保持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官的畅通。
+ |: ^; o: V$ I1 u; W) Q8 \& B+ q$ B7 l+ T# z
5、打开喉咙的练习
" w  s0 t3 l4 c# U" `6 q; D& f5 u: p# ~5 l" y
为使声音通畅,保持高位置,必须打开喉咙,稳定喉器,使声音顺畅地“流出”。
, _. l; z% s; Z: `8 G* k6 H# {2 k& N% B7 f+ b
练习要求:学会张嘴唱歌,即将上、下齿松开,下颌放松有下巴似“掉下来”的感觉,舌尖 稍抵下牙。唱八度音程时,从低到高,母音不断裂,要连起来唱,口咽腔同时从小到大张开。气 息通畅地配合,发出圆润、通畅自如的声音。
3 Y/ E& s$ {) J" n$ o4 O2 P% ]. _
6、快速灵活的练习
. O+ j- S8 V7 [: l2 |% b( T0 d) n
0 j( K; W' ~# _4 g声音从缓慢柔和到快速灵活的练习,是歌唱发声必须掌握的技能,气息的控制要更加均 匀适度,发声器官更加自如协调,才能做到灵活快速。
6 l" @# @) `/ K* {8 f, V8 a  o
( T8 N. C' j& p+ V练习要求:声音要灵活,首先要放松舌头,保持吸气状态,口腔放松,软愕抬起,舌尖灵活 有弹性地名喇她上下活动。1 z2 Q; ?0 \8 w4 s/ M9 k9 w/ n

5 }7 Q5 C4 W3 f- P  u7、结合字声纬习(带词练习)9 z* g3 T$ Z- }- `

% z* Y3 w) e) ^: B5 X发声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完美地演唱歌曲,因此,必须要注惫咬宇、吐字准确、清晰。正确地掌握语言的四声,明确汉字语音的结构规律,将歌曲曲调与咬宇、吐宇结合起来进行练 习,是极为重要的手段。' L% m5 {5 R6 i" o: \9 A$ Q

8 j6 |% R( l8 N. V' H5 q6 d& o练习要求:练唱前,将每个字按照出声序头)月限序腹)、归韵序尾肋咬字方法,先念几 遍,再结合发声练习,以字带声,力求做到字正腔圆,声惰并茂。
: l& P1 R& w! r5 x$ [, x& T  L, O2 k
六、练声注意事项
' w+ U8 G& D- u8 a$ k- K
, @/ \, ^2 \* p(l)要注惫保护好自已的嗓子,适当地练唱,发声练习的时问,初学时20分钟一次为 宜,以后逐渐地加至半小时或—小时,坚持每大练习最重要,绝对避兔用全音量来练习。大声地乱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损。$ D# |' t. |& [$ Y
- h7 z1 _) K6 y# y! s- j0 C
(2)在没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作高音练习,经常唱一组你最满意的音,选择曲目更要谨慎,不要唱不适合自已的曲目。
1 f1 f/ g1 a- w
* v; ~3 Z7 ~( K. Z, I! m(3)每次练习应有新鲜感,精神集中,感兴趣地练习。7 N- M0 `1 @6 f9 |0 W7 F6 I
4 n6 J5 O: r4 {* j  K9 }
(4)练习时要多用慢的、短的乐句作为最初的练习。声乐训练特别需要时间,奇迹是没有的。“百分之—的智慧,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18 04:22 , Processed in 0.12364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