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东省歌舞剧院推出国家艺术基金支助项目、大型民族管弦乐音诗《孔子》,用民族器乐与歌声重新诠释先秦圣贤。由莫凡文本、作曲、导演,杨又青、马帅指挥。! J! j: i$ F) F5 z8 L, b+ |- F1 ~
) X; q3 H8 z3 @1 ^7 R 1月15日、16日济南历山剧院舞台,正前方悬挂着老者孔子大幅画像,憨厚、慈祥,大幕升起,是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坐在台上。埙轻吹、琴慢吟,述说圣人生平。故事从50岁孔子晚年生活讲起。; [% @' E/ q3 J' F" I$ j4 ^+ U$ W! z
3 ^; x/ U, e/ y( z2 n* a H8 J/ d 《孔子》上篇讲述孔子晚期事迹,分梦想、战乱、办学、祭祀、抉择、离别6个场次。有连贯的角色声乐表演叙事,也有单独民族管弦乐表演的器乐篇章。下半场分思念、围困、鸿雁、风雪、归鲁、大同6个场次。也是声乐器乐并重,独唱合唱兼有的音乐戏剧表演形式。- p4 V" y; N$ h1 J I+ G) J
& L( T3 j0 O U" O2 O) L
《孔子》名为民乐音诗,实为音乐清唱剧。音乐表演故事并非完整,情节并不连贯,突出主要角色,并不强调人人个性丰满,但一定讲清楚道理。这正好是源于西方的清唱剧体裁讲圣经故事形成的剧种特点。《孔子》恰好吻合清唱剧表演艺术特点,也基本符合清唱剧的戏剧艺术样式。《孔子》清唱剧直奔有教无类、仁政大同的主题,提炼出博大精深的孔子思想言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剧词文白相间,利落干净。
, } h+ x, [* v1 t/ j3 K, D7 s l2 F7 x5 j# k( f b
《孔子》作为清唱剧,音乐流畅简洁、生动朴实,旋律好听。音响抒情性、戏剧性兼备,民族色彩鲜明。莫凡音乐语言坚守传统调性调式写作,坚持汉语歌唱依字行腔,词曲结合完美。没有许多原创歌剧音乐剧唱腔倒字、唱段拗口的情形。曲调朗朗上口、入耳中听。音乐大量采用雅乐音阶调式,辅以特色性民间音调,赋予作品鲜明的历史特征与音乐个性。
- c( ]2 N$ a9 i$ @- s% \) _' |7 ?- j, d7 j
当晚,山东民族乐团表现有张弛、有涨落,表情细致,声部和谐,显示出乐团较好的合奏素质。杨又青、马帅棒下的乐团整体声部平衡、音准良好、节奏准确,主体演奏与声乐伴奏的现场效果都相当不错。9 D7 l- X" p& K- d! X2 o8 |
! G9 D- K/ a9 {/ N1 {; N 《孔子》清唱剧的创新在于兼备音乐会与戏剧两种表演形式。舞台演出既是音乐表演、又是戏剧艺术,喜欢听音乐、喜欢看戏的观众都会被吸引入剧场,各取所需。一石双鸟,扩大了观众群体。这台清唱剧规模可大可小,演出可多种形式。清唱剧舞美简洁,演出资源节省,演出成本较低,进校园、下基层很容易。8 W- \; Q/ }0 {! R8 c! }
" V# h" {7 `5 ]& M& l" p9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