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辅助发送(SEND,也称效果发送)钮
! g) h; N% L8 k* ^! e 一般调音台每个通道都设计了2~6个辅助发送钮。这些旋钮可以控制该通道信号发送给各辅助输出口(AuxSEND)的信号量,几个通道的信号可以通过辅助旋钮同时辅出到一个辅助口。当辅助输出口连接了效果器后,则由辅助口输出的信号通过效果器处理后,由效果器的输出口返回至调音台的辅助返回输入口(AuxRETURN),然后同总线信号进行混合。6 P/ Z, m1 R( H& W) r P
控制辅助信号返回量的旋钮一般被安排在调音台右边的总线控部分。在现场录音中,辅助口也可用于连接耳机放大器以供多个歌手对乐曲同时监听。
" _9 i# d6 S6 E X7 @ 8.磁带/线路(Tape/Line)的切换开关6 i8 Y0 J$ Q( X+ u6 c: |0 w
为多轨录音系统设计的大型调音台每一个通道都有一个磁带/线路(Tape/Line)的切换开关。这个开关可以决定每一个通道的输入源是话筒/线路输入源还是多轨机的各轨独立输出。当进行多轨录音时,这个开关应放置在线路输入状态;录音完成后,对多轨信号进行缩混时,这个开关应放置在磁带输入状态,这时,各通道推子实际上是调节多轨机各轨信号输出到立体声总线的信号量。; w& l7 v! ?5 J) P9 M
9.断点插入口(INSERT)9 G5 }8 ^1 d; y# n% R; L- O
有的调音台其各通道除了具有上述所讲的输入口外,还有一个断点插入口(INSERT),用于连接l/4英寸的立体声插头(分为头-Tip、环-Ring、套管-Sleeve三个部分)。当该口没有插头接入时,该通道信号按上述流程经调音台各部分进行处理;当有插头接入时,该通道的输入信号被断开,由插头的Tip部分发送给外部效果器,经处理后的信号由Ring部分返回至该通道,然后再进行增益、均衡、声像、音量等调节最后输出至调音台的立体声总线。像激励器、压限器等一般采用这种方式与调音台连接。用这种方式可使效果器只对某一通道信号进行处理而不必使用效果发送及返回控制。. K" i# F4 o4 [+ K' P" _2 a6 G
10.总线控制" ~7 L% m/ b8 `. ~3 D, L6 ?+ \8 Y
最终,由各通道输出的信号混合在一起,然后进入立体声总线。总线控制部分一般有控制左/右声道的两个(或一个)主音量推子、调整效果返回量的控制钮、耳机音量的输出控制钮、辅助输出口音量控制钮(辅助输出口输出的信号是部分或全部通道的混合信号)。关于辅助输出的各种灵活运用,在此暂无篇幅做更多的讲解。- t7 c; ^: v, U5 j, H, n% a$ k6 \1 m
11.UV指示器$ p, n) \- D/ W: @2 z
一个调音台一般会有两个或更多VU(VolumeUnit的缩写,意思为音量指示)指示器。有的指示器是那种老式的指针表,有的则是LED(发光二极管)方式的电平表。有的调音台可以通过切换用一对指示器显示不同总线及通道的电平;有的则设计成每个通道及总线都有自己的VU指示器。
& s! ^- W0 L7 x$ W1 R, w% E 三调音台的调音技巧
- n/ ^: [( w. k* ~% T3 c 调音台的功能和功能分区我们都有了明确的了解,那么,下一步我们就可以对调音台进行具体调节了。调音技巧有许多方面,但总结起来主要是音质补偿、音量调整以及声音信号的艺术加工,这里主要讲前两者。: e% I6 |. [. K9 {7 e0 _
1.音质补偿6 N& l+ Z* ~% V: ?$ x
调音台的音质补偿是为了结合声源进行加工,不仅是技术性的也是艺术性的,而且要与听众的听觉心理结合起来。音质补偿就是运用音质补偿器,调整各频段的中心频率来改变声音的音色。音质补偿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A5 M4 ~7 Z+ n
(1)低音补偿# C/ A9 k( e6 y# d# a
16Hz~64Hz为最低音,现有乐器所能奏出最低音的是管风琴,它可奏出16Hz,这样低的频率人耳一般是听不到的,但是身体可以感受到;从20Hz~64Hz人耳是能听到的,但是必须使用高保真设备才能播放出来。从63Hz~250Hz才是低音区,它是我们低音补偿的重中之重,这一频段对音乐非常重要,它是音乐的基础,低音节奏型乐器均属于这一频段,这类乐器音质调整的好坏,决定着音乐骨架是否完整。因此,低频特性要用平线,这样可以使声音丰满而自然,当然,也可根据乐器的要求和喜好来补偿。- m0 M3 H' p6 ]
(2)中音补偿
' V. y6 c# ^' Y, C8 _ 从250Hz~2000Hz为中低音区,这一频段在传输和录音过程中最不易受到损失,是声音的骨干力量。2000Hz~4000Hz为中高音区,这一频段对声音的清晰度与明亮度有重要贡献,也是我们最重要的调控对象。如果声音混浊、音色太暗可提升这一频段,声音过硬时可以进行衰减使它柔软,声音发闷时可以提升使它明亮,但是,提升过多则声音会刺耳。语言或歌声通常都要调整这一频段。
: i) I5 p( z3 g2 i5 b (3)高音补偿
: z2 {! V; _/ o) d, T 从4000Hz~8000Hz为高音区,对高音区可以保持平线特性,保持平线特性时声音的自然度好。也可根据乐曲内容和声源特性来进行相应地衰减或提升,但是千万要注意的是,无论衰减或提升都要适度而不能过多,否则声音会不自然甚至出现金属声。8000Hz以上为最高音区,这一频段对音色有重要贡献,也属于我们的调控对象,可结合声源的音色进行适当的补偿。/ Y* T, }! j) O9 \/ U" s
人耳对音色的感觉是比较灵敏的,它能直接判别声音是否逼真。如果对音色处理不好,不但会使声音单调,枯燥乏味,而且还人会使乐器或者演唱产生严重的失真,因此不可忽视音色处理即声音补偿的重要性。具体到歌手演唱,对于男声来说,大多数人的声音比较低沉,缺少高音,为提高演唱的清晰度,一般可对3kHz的频率万分进行补偿;对于女声来说,高音又显得过多,声音发“尖”,为使声音宏亮,不至于太刺耳,一般可对400Hz频率成分进行补偿。1 E5 t( t& N* b7 W& D; W, X
由此可见,音质补偿的原则应该是平线、适度和必要。如果声音是真实自然的话,保持平线,而一旦有必要则必须进行适度的调整。不论对哪一频段进行补偿都需结合节目内容和听觉效果,同时还要配合音量调整,以达到总体上的平衡。 S* V3 @. d$ v" y* p8 L. E
实际上,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所进行的音质补偿其实主要都是在围绕着上图的均衡(即通道均衡)来进行。7 j( t# m. o: c: |, r0 F5 T6 D: }
2.音量调整
/ q; ~1 i9 E$ g$ A2 u3 _7 x# ? 音量调整有两个目的:一是控制声音信号的动态范围,二是调整各路信号的比例关系。音量调整需要与音质补偿结合起来进行,因为音量与频率是分不开的。因此,在调音之前,对于原声信号的动态电平、频率特性以及现场各路信号之间的比例关系都要了然于胸,需要多次试听、反复调试,同时还要考虑到未来放音的各种条件和放音效果。音量调整要遵循如下原则。 B" ~3 h3 E; h
(1)动态范围的控制$ n2 A. a/ q! R+ Y, B m
我们知道,各种声源的动态范围大小不一,交响乐队可有100分贝的动态范围,语言声却只有40分贝左右。调音台要控制的动态范围大约在60分贝左右。声音信号的动态可以分为强信号、中等信号、微弱信号三类。强信号的最高电平要控制在音量表的0分贝处,中等信号要控制在-10分贝处,弱信号则要控制在-40到-20分贝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弱信号至少要高于噪声水平6分贝,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弱信号的电平来提高信噪比,信号音量越大,信噪比越高,就越能降低噪声。要知道,噪声是录音和放音的天敌,我们调音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降噪,而降噪的最好手段就是通过提升信号电平来提高信噪比。
" Y4 L' o2 y2 `* e6 [6 N& `2 `) { (2)各路信号的音量平衡
L; {. _ S, {; ` 实际演出的时候,我们所接触到的肯定是多路输入信号,那么,就必须注意音量平衡。音量平衡就是调整各路声音信号的比例关系,声音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电平的高低,它与音量平衡息息相关。例如,在歌手演唱时,如何调节好演唱话筒音量与伴奏音乐之间的比例呢?一首好听的歌曲,应该是伴奏音乐占40%,演唱声音占60%,如果演唱者音色不错,可适当减小一些伴奏音乐的分量,以突出演唱者的歌声;如果演唱者对这首歌由的旋律不很熟悉,容易唱走调,合不上拍,为了掩饰这些缺点,这时可适当加大一些伴奏音乐的分量。但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不要把话筒音量过分调大,更不能演唱音量大大高于伴奏音乐。结果显得伴奏音太弱,大部分时间里只听到演唱者的声音,好似一个人在那里清唱,失去了现场演唱的气氛;但也不能让伴奏音太强,伴音太强,又会“淹没”演唱者的歌声,听上去好像只是一支乐队在演奏乐曲,体会不出演唱者的情趣。
8 v! U5 \" E9 p2 Y$ D8 u. X (3)音量调整与音质补偿) r+ e# p9 I" @. e0 s& P
*音量小时注意提升低频和高频;音量大时适当提升中频,以增强声音的明亮度。
, f1 A9 }6 f9 f% J. R1 | *调音以歌声为主。当歌声出现之前,把伴奏渐渐压低下来,以突出歌声。低频应衰减3dB~5dB,高频7kHz以上的应衰减3dB,中低频200Hz附近提升可加大力度,2kHz~4kHz提升3dB~6dB可以明显感到歌声明亮。对迪斯科或摇滚乐则要注意较大幅度地提升低频(40Hz~100Hz)和高频(7kHz~20kHz)。6 M/ L& `' F7 G
*提升低音时切不可猛旋补偿钮,以免因功率输出过大而损坏功放和扬声器。对均衡器的低频调节同样如此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