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82|回复: 1

[填词技巧] 填词技巧(七):选牌与择韵

[复制链接]

3665

积分

23

听众

1710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3665
gxyg 发表于 2015-10-6 23: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词牌的选择:
1 t0 o& B- L# I, @   关于填词,我历来主张选常用的词牌,宁精勿滥。事实上,很多连古人都不愿意作的牌子,说明当时就没有多少生命力,或者不实用。大浪淘沙,那些一直常用的,往往是在格律上比较具美感的,经过了实践检验证明了是好的。一些极少用的牌子,尽管可以起到证明自己有“学问”的作用,但我建议大家还是不用。与其样样都做,不如做熟做精那么几种。冷丁弄出个偏僻牌子,是可以让人“肃然起敬”的,但关键看的还是语言和内容。
) [, [# B% j* Y$ c7 U$ [1 @5 P, l   / m7 Z( @; r) ~% V& e. m" ^2 \
   刘坡公学词百法上,对选词牌上有精到阐述:词之题意,不外言情、写景、纪事、咏物四种。题意与音调相辅以成,故作者拈得题目最宜选择调名。盖选调得当,则其音节之抑扬高下,处处可以助发其意趣。其法须将各调音节烂熟胸中,而后始有临时选择之能力。惟是词调多至千有余体,何题宜用何调岂能一一记忆。神而明之,仍在学者。兹试述其大略于下:
' I# T( l( H( [! `+ G  $ I4 n! |8 J/ c/ v% A' `2 f
  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三体,宜为慷慨激昂之词。小令浪淘沙,音调尤为激越,用之怀古抚今最为适当。- r# e1 b3 \# b6 K" I$ B
  浣溪沙、蝶恋花二体,音节和婉,作者最多,宜写情,亦宜写景。
, V1 {, b+ `3 B7 N3 N' B+ I  临江仙、凄清道上二体,最宜用于写情,对句两两作结,句法更见挺拔。6 ~- ~7 {" d% C1 ]- D) H
  洞仙歌,宛转缠绵,可以写情,可以纪事,一叠不足,作若干叠者更妙。
: r7 ]  c1 i% u* t, i7 u/ X  祝英台近,顿挫得神,用以纪事,亦甚佳妙。! Z0 p. J* J; t1 z! D
  齐天乐,音调高隽,宜用于写秋景之词。$ l. P6 B* k4 f' U
  金缕曲,宜用以写抑郁之情。: n, m, H7 O% l4 g1 ^- J
  沁园春,多四字对句,宜于咏物。别名寿星明,可赋本意。用以祝寿。
6 J/ C, q3 b- j$ }0 B  H* n  高阳台,跌宕生姿,亦为写情佳调。, e  A9 g* ?" I
  金菊对芙蓉一调,有回鸾舞凤之姿,用以纪事、咏物,皆流利可爱。
7 ^! T8 Y% \) Z: f6 ^  p  : T( n5 q! M, ~# m! x( Q2 E) w
  谢桃坊先生编著的《诗词格律教程》中,也对一些常用词牌做了简析,也在此列出:% d% f: s) K! _! L8 ^
    
+ P! L7 e% {* Z    《蝶恋花》 原名《鹊踏枝》,为唐代教坊曲,兴起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用此调创作十余首词,成为此调的典范,其词意与声情极吻合。此调偶有作者用入声韵或平仄协韵者,但仍以仄声韵为恰当。上下阕共十句,其中八句皆用韵,是韵很密的词调。句式以七言为主,共六句,另有四言与五言各两句。这样形成流畅而又柔婉、激越而又低回的声情。词中表现惜春悲秋、离情别绪者多凄怆怨慕,表现艳情相思者多旖旎妩媚,咏物述志者多健捷激越。
* t' y0 U; t+ f- ]4 l0 ~    《临江仙》 是唐代教坊曲,所配的为中国传统的清商乐。此调最早见于敦煌曲子词,所录二首,一写登临思乡之情,一写闺怨。宋以前此调之词之咏神仙事,与江水有关,宋以来表现的内容可说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凡男女之情、朋友之谊、忧时之感、羁旅之愁、山林之乐、风俗民情,均有所反映。此调最宜歌咏恋情,展示士人心态和抒写伤世之感。
# M, ?5 t: s) J    《念奴娇》 曲名来源于唐代天宝时期宫人念奴,她娇媚而善歌。今存最早的词是北宋前期沈唐的作品。此调之词或绮艳,或清腴,或娇媚,或幽微,将其浓丽艳逸的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此调之声韵而言,更适于表达豪放悲壮的情感。因其定格为上片十句,句脚字九个仄声,一个平声,下片十句,句脚字八仄声,二平声,构成拗怒的情调,所表达的情感显得激越凄壮,即使作者选择艳情为题,写出来也别是一番声情。- u, V6 o) x( ~
    《沁园春》 词调取名于东汉沁水公主之园。此后沁园用来泛指公主园林,为进入韵领域创造了形象条件。现在最早之词是北宋前期张先的作品。从句式上看全调二十五句,其中四言十五句,构成以四言为主干的体例。四言句虽然音节较为简单,但在写景、叙事、抒情时具有自身的优势,比五言和七言显得更凝练庄重,在对仗上更容易工整,在音律上更爽朗铿锵,具有流畅之美。基于上述因素,此调很少用来写缠绵的绮情,很少出现婉约的笔调,而一般是呈现雅驯典重、旷达疏放、豪迈悲壮的风格。
+ o) V$ R% d6 Z* S( B8 c7 {    《水调歌头》 来源于隋炀帝所制《水调》,其声韵甚悲切,此调是截取大曲《水调》的首章另倚新声而成,今存最早作品是北宋前期苏舜钦的词。唐人《水调》曲凄凉怨慕,声韵悲切。宋人的《水调歌头》昂扬酣畅,韵味豪放潇洒,适于表现豪放之情,故豪放词人多用此调。此调所咏有怀古、登览、赠别、庆贺、感时伤世等。
2 u7 n% \2 w2 o% E0 H. `4 D" t& F& |- }    《满江红》 是北宋新兴的词调。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词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描绘太阳出来光照江水、浪花鲜红似火的奇丽景象。《满江红》当是江南这种美丽奇特景象的概括,具有诗情画意。此调为北宋早期词人柳永创制。他共作了四首词,其中一首俗词是以代言体模拟市井女子语气,表现离情别绪引起的内心矛盾,当是创调之作。此调双叠,属换头曲,后段起五句与前段相异,自第六句始与前段相同,富于变化而归于和谐。从句式看,此调有三个四字句,四个较灵活的八字句,一个五字句,四个可以对偶的七字句,六个三字句。其基本句式是奇句,适于表现奔放的情感;又由于十八句中只有三个平声句脚,而此调习用入声韵或仄声韵,因而形成拗怒的声情,宜于表现愤怒的情感。由于四字句、八字句及对偶的穿插,又使此调自饶和婉。因此,此调表情丰富,最适于主观抒情,宜于表达缠绵怨抑的情感,具有清新绵邈的美感效应。南宋初年岳飞的壮怀激烈、慷慨悲凉的杰作流传之后,又赋予此调新的特色。
2 c5 c1 K0 i' W, r& g: n0 f( e     * Q% {0 h8 d- H$ B
  需要说明的是,唐宋词人倚声填词,不同的作者,或同一作者,在以词配乐时,往往出现同一词调之作品在字数上略有差异,多一字、少一字或多数字、少数字的情形;某字或数字的平仄相异;原是单调后来发展为双调。这些差异被词学家区分为若干体。如词牌多体,填完词以后,词牌后应该注明例体。: _( X! H. i9 y( k8 L
  
- v3 S4 P& E, d8 M: W2 z" M& D, ^  二、择韵
1 E1 Y. t; t' N4 m4 N  
* i) A, T+ U3 k( S3 ^   由于词的押韵方式比诗复杂,而且变化很多。择韵时应该了解词的押韵方式。词的押韵方式大约可分下列十一类。
3 N2 h. {% ~$ `' A7 ~- Z9 e# P/ i  (1)一首一韵的:和近体诗的押韵方式相同,一韵到底,这在词中居大多数。
5 J& W( o+ \) v1 T# K  如《渔家傲》: + Z; h1 B0 U  {/ t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8 |4 q) ~* h$ W  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 v$ T3 f" }7 I5 h  m  \9 D& B/ {
  发征夫泪。”(范仲淹) 1 U% F$ E4 h& \
1 e6 J  o& L. }
& u- C/ L6 F4 w) e/ _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65

积分

23

听众

1710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3665
 楼主| gxyg 发表于 2015-10-6 23: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2)一首多韵的:如《菩萨蛮》: ! x  p$ E+ ~) Y# T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
& w2 B6 q! E1 Y* d  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
. N6 V1 V9 Z0 A9 T, f: _- N  用两仄韵两平韵,这在词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首词用韵最多的要算《离别
% [$ X. j, w( a# R* t, v7 j  难》:
& j! }5 r$ I# Z6 s  “宝马晓鞴雕鞍,罗帷乍别情难。那堪春景媚,送君千万里。半妆珠翠落,露5 |) f" m0 X( C5 H7 J9 x
  华察。红蜡烛,青丝曲,偏能勾引泪阑干。 良夜捉,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
% q& _9 [0 r8 D  敛愁低。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出芳草,路东西。摇袖立,春风急,樱花
" j( r! ~- w5 ?" C5 W/ b  杨柳雨凄凄。”(薛昭蕴) $ |; u, c5 D( \! {/ t# ?
  “鞍”、“难”、“寒”、“干”为一韵;“媚”、“里”为一韵;“烛”、" u. M1 r3 P7 |% z
  “曲”为一韵,“促”、“绿”为一韵;“迷”、“低”、“西”、“凄”为一
: ^- U  J5 r: H# H  韵;“别”、“咽”、“说”为一韵;“立”、“急”为一韵,共七部韵,交互
( D+ p5 u- q2 s8 p$ }  错杂,最为复杂少见。
% K) M, X0 f9 _+ E! j: j  (3)以一韵为主,间押他韵的:如《相见欢》: 4 E! B7 e4 q- T3 x* @6 T% i6 ?- T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8 L, I1 J& [- H& T! w. u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 W/ v* D1 b+ d) F' ~
  此词即以平韵“楼”、“钩”、“秋”、“愁”、“头”五韵为主,间入仄韵
+ i) O+ f3 ]+ u$ J* y- W" H5 o  “断”、“乱”二韵为宾。又如《定风波》: 7 z7 B7 a6 h$ H! [2 a' _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6 D( b; d! r/ {% q3 Y1 G# n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
! B6 a- P$ P0 j) `  风雨也无晴。”(苏轼)
  C  `% c1 e& [, S  此词即以平韵“声”、“行”、“生”、“迎”、“晴”五韵为主,间入
! [' t1 R) ]# n  “马”、“怕”二仄韵,“醒”、“冷”二仄韵,“处”、“去”二仄韵为
& q* |5 y% s8 E9 r: J  宾。 7 v( R; X% G# Y1 G* V# ]
  (4)同一韵部平韵仄韵通押的:同部平仄韵,如“东”协“董”、“送”。
, l# _7 s0 W4 @$ J, a3 l  “支”协“纸”、“寘”,“麻”协“马”、“祃”等都。称作“同部三声叶”
5 s- @, e3 Q; r8 e+ q$ e2 {9 K  在词中最常见的,有《西江月》、《哨遍》、《换巢鸾凤》等调。如《西江
) @$ {4 k$ W* x  月》:
1 T, \$ d6 o1 Z/ p1 h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来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
- k2 }. p3 {. t$ @. i+ @# ^  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 “霄”、9 M9 e( H) W. w$ H, N
  “骄”、“瑶”、“桥”四平韵,与“草”、“晓”二仄韵,都同在第八部。 $ p* K6 ~4 ?' i9 r' U
  这类平仄通协的词调,以平韵与上、去韵通协者为多,平韵与入韵通协者甚
( s: a# ^' x- x/ n. C3 G: z  少。这是因为在宋词中入声韵往往独用,不与他韵通用。
2 E- ?7 f. b. _  (5)数部韵交协的:如《钗头凤》:
7 s, u, C: @( X4 _) M- M" W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
0 A7 p8 e+ f" ~& ]+ f: E4 C9 e  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 a* @: q0 m. b9 J- q( ?
  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 A0 a# r# J- ~; T& g4 z
  此词即以上片的“手”、“酒”、“柳”与下片的“旧”、“瘦”、“透”相+ H+ N$ @3 b9 {: E( p. l
  协,又以上片的“恶”、“薄”、“索”、“错”与下片的“落”、“阁”、7 y" t! l- j9 U8 X4 ]: r' j/ d
  “托”、“莫”相协。
# c+ O: C2 Z  @2 B6 m  (6)叠韵:如《长相思》:
0 `/ A1 z* L0 Z1 [0 g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
3 ?# _7 B0 h6 V8 J  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 叠二“流”字、二“悠”字。 % \5 }2 E0 f/ ]: w
  (7)句中韵:宋词在句中押韵的例子很多。如柳永《木兰花慢》上下片的第六
; B; _0 d! n6 J  七句:“云衢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归途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 [/ A& S. d# }/ S
  平芜”;又如《惜分飞》的上下片结句,毛滂作“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魂分
" U  C* s& J( A3 F0 J" y) n$ j  付潮回去”;汪元量作“泪珠成缕眉峰聚”,“断肠解赋江南句”等等都是。 ; \! f% Q2 O8 U+ W. h7 z* N
  句中押韵有两三字一韵的,如苏轼《醉翁操》:“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
  [) O% L3 T" r$ }  言。”吴文英《三姝媚》过变:“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又' }+ @( |8 Y. y  D; ]
  《高阳台》:“孤山无限春寒”。
3 b( H& ~. y3 h" U- M' ~  (8)四声通协:上举各例平仄通协,只是举上、去协平的,此外还有入协上、+ o' _$ ^* O4 g8 o
  去之例。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稼轩《贺新郎》词:‘柳暗凌波路,送春7 J6 J% c3 n2 w# G# W
  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又《定风波》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1 ?% w% @; {0 i3 s$ \( O# T' r
  ‘绿’、‘热’二字皆作上、去用,与韩玉《贺新郎·咏水仙》以‘玉’、
' s; c  q! R& a, h% j  ‘曲’协‘注’、‘女’,《卜算子》以‘夜’、‘谢’协‘节’、‘月’,已% e' S0 ?) c3 i: ^* g3 o
  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词中四声通押,敦煌曲中已有。《云谣集》中有《渔歌" E+ ]5 a& b) l$ I( q8 w$ }
  子》( “洞房深”)一首,全首都是上、去韵,只有第三句“寞”字入声;又$ L$ U2 K! e1 E
  《喜秋天》(“芳林玉露催”)一首,全部是入声韵,只有末句“土”字上声。这/ z: n, t; ?$ ]3 J
  二首可说是词中四声通押最早之例。但词中四声通押最多见的,是金、元人的
; c# D; g" L: D& e  词。 5 O! z: ]  L7 G7 D
  (9)平仄韵互改的: , A3 Z. `; x% f; r& B& F
  (甲)平韵与入韵 平、入两韵,本可相通,所以又可以互改。如李清照《词
# S+ l/ p% q+ |% G3 I7 G; F, i* e: s  论》说:“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既押平声,又押入声。《玉楼
; Q( }7 w* t% _. j5 M1 k2 o4 s  春》平声,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这些是平韵改入韵的。此外又有入韵改$ ^5 Z% @; C8 X" D. q0 Y7 H
  平韵的,如《满江红》本押入韵,姜夔始改押平韵。他的《满江红》词序说:
0 y0 W; W( ~5 W& ]" p  i  g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 周邦彦《满江
; L, E0 s9 I$ `6 m  红》论):“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 u0 d; j3 _4 }# b3 F2 u. c$ j) j* `6 H
  律。予以平韵为之,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 3 ?) X4 S3 \9 u& B1 g+ J! ?  q
  (乙)平韵与上、去韵 改平韵为上、去韵的,如五代毛熙震有平韵《何满
1 W" O  g1 b/ y  子》,北宋毛滂则改为上,去韵。又如辛弃疾《醉太平》,赵彦端《沙塞子》,# K1 i- z& y, f# E
  杨无咎《人月圆》,晁补之《少年游》,宋祁、杜安世《浪淘沙》,曹勋《金盏- g$ g; I0 L% q3 u
  倒垂莲》,陈允平《昼锦堂》等,都是把原调的平韵改用上,去韵。
0 [; _+ Q1 K2 p( j  改上、去韵为平韵的,如陈允平《永遇乐》自注:“旧上声韵,今移入平
0 n" l* W& {$ q  声。”又《绛都春》自注:“旧上声韵,今改平音。”此外如吴文英有平韵《如
6 f$ O0 D; A2 y2 e7 M  y5 w- N- c  梦令》,平韵《借黄花慢》;陈允平有平韵《祝英台近》;晁补之有平韵《尉迟
& ^) H; H/ F3 ^6 u  杯》;赵彦端有平韵《五彩结同心》,这些词调本来都是押上去韵的。 % o# e; Q! d( c1 T! [
  (丙)入韵改上、去韵 改入韵为上、去韵的,在宋词中甚少。如《霜天晓
2 z0 q( n2 _" l( g; L! S  ]  角》,本协入声,辛弃疾、葛长庚、赵师侠三人却填作上、去。姜夔《疏影》本
8 E. u: B3 r/ E  协入声,彭元逊改名《解佩环》,则改协上、去。不过这些都是前人偶误,不是
7 e3 r1 y2 N5 M1 f! W/ \  通例。 ( P( A. C1 I& f; C; E( f
  (10)平仄韵不得通融的:有些词调决不可通融。 1 r0 A, @( K3 x. u. d
  甲、限用平韵的词调有:《十六字令》、《南歌子》、《渔歌子》、《忆江. K- }1 J3 ?! d! b9 M/ ^
  南》、《捣练子》、《浪淘沙》、《江南春》、《忆王孙》、《江城子》、《长
* C" U8 u' c  }- I4 k  相思》、《醉太平》、《玉胡蝶》,《浣溪沙》、《巫山一段云》、《采桑7 P! `( ]3 q$ F1 C
  子》、《阮郎归》、《朝中措》、《眼儿媚》、《人月圆》、《柳梢青》、《太/ x" N: T' J" f$ `- g& _7 i3 B
  常引》、《少年游》、《临江仙》、《鹧鸪天》、《小重山》、《一剪梅》、4 ~- N/ V- n3 |* C* O: D( V
  《唐多令》、《破阵子》、《行香子》、《风八松》、《八六子》、《满庭
/ q7 Y) f2 R- v* f1 n6 v6 Y  芳》、《喝火令》、《金人捧露盘》、《水调歌头》、《凤凰台上忆吹箫》、
- b: M. m8 V. v* ?6 J  《汉宫春》、《八声甘州》、《扬州慢》、《高阳台》、《锦堂春慢》、《寿春4 T; j5 L3 X( f' U8 T
  楼》、《忆旧游》、《夜飞鹊》、《望海潮》、《沁园春》、《多丽》、《六州  `4 w. V0 M! R& B: h
  歌头》等。
9 ~, I' G. ^4 g+ m* _. j7 u6 I2 s  乙、限用仄韵的词调有:《如梦令》、《归自谣》、《天仙子》、《生查& H9 B% ]% E& G
  子》、《醉花间》、《点绛唇》、《霜天晓角》、《伤春怨》、《卜算子》、
2 s. ~3 a, @: {" @5 k% d  《谒金门》、《好事近》、《忆少年》、《忆秦娥》、《烛影摇红》、《醉花# ]% ?4 C, y7 L4 e7 o
  阴》、《望江东》、《木兰花》、《鹊桥仙》、《夜游宫》、《踏莎行》、《钗
) j6 J& w% z: c' @4 V0 z  头凤》、《蝶恋花》、《渔家傲》、《苏幕遮》、《淡黄柳》、《锦缠道》、
) P" V3 w' j/ Y3 a/ u  《酷相思》、《解风令》、《青玉案》、《千秋岁》、《离亭燕》、《粉蝶
5 g6 k, m" U+ {2 g# J  儿》、《御街行》、《祝英台近》、《蓦山溪》、《洞汕歌》、《惜红衣》、
+ t3 F* u1 h9 I% G# r! {( b8 g  《法曲献仙音》、《满江红》、《天香》、《声声慢》、《黄莺儿》、《剑器5 E5 b5 ^8 p& q( v5 o' n, p3 X7 Z, ~* s
  近》、《醉蓬莱》、《暗香》、《长亭怨慢》、《双双燕》、《宴山亭》、《念' C& T5 w" O8 t! x, F9 N7 C8 [
  奴娇》、《绕佛阁》、《绛都春》、《桂枝香》、《翠楼吟》、《霓裳中序第
" v3 j. C# D) h3 m% J  一》、《水龙吟》、《石州慢》、《瑞鹤汕》、《宴清都》、《齐天乐》、《雨* F- Y& Y1 U$ |# p5 @: `% ^
  霖铃》、《眉妩》、《永遇乐》、《二郎神》、《拜星月慢》、《西河》、《西0 v) N# |2 k$ d4 l) H/ T3 G3 L
  吴曲》、《望远行》、《疏影》、《摸鱼儿》、《贺新郎》、《兰陵王》、《六! t" c( M1 z% z# y. W& K1 B
  丑》、《夜半乐》、《宝鼎现》、《莺啼序》等。
$ V8 `/ s& @% `. i: g( Q0 r9 p  丙、有些词调可以押平韵,又可以押仄韵,但若押仄韵则必须是入声、不可用. @) {0 n. m; q! v1 X
  上、去声。如《霜天晓角》、《庆春宫》、《忆秦娥》、《庆佳节》、《江城
( G$ }- T5 {( J+ g6 I  于》、《柳梢青》、《望梅花》、《声声慢》、《看花回》、《两同心》、《南
' @+ z8 |8 K- Y6 G  歌子》等。
. @( ]8 \8 J( J$ e: z8 Z% \& j# D  (11)协韵变例 如辛弃疾有《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一首,每句韵脚用4 _: S- s0 K0 q' P
  一“些”字,而在其上一字押韵。这是学《楚辞·招魂》体。蒋捷亦有《水龙+ y1 M4 y9 g4 k( f6 \
  吟》“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一首,协法与辛词同。又如黄庭坚有《阮郎归》
0 a/ U" F7 X2 |$ ]% X  “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一首,“福唐独木桥体”不知何谓,此词共八韵,其3 w* V" I# n( j% M4 C) f
  中四韵都用“山”字。金元好问也有《阮郎归》独木桥体一首,协法与黄词同。
' ?6 P; ~5 T9 m  黄庭坚又有《瑞鹤仙》一首隐括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首韵脚都用“也”# f& z: A6 G6 w! M
  字,这是独木桥体的一种变格。此后方岳、赵长卿都有全押“也”字的一首《瑞: L. s& O- ~4 N1 T* ~
  鹤汕》;石孝友有全押“你”字的一首《念奴娇》;蒋捷有全押“声”字的一首
4 m% k: U3 j# L# Y. {  L/ H  ?  《声声慢》;辛弃疾有全押“难”字的一首《柳梢青》;刘克庄有全押“省”字
& h2 r8 e/ ?1 J8 m9 _, Y  的六首《转调二郎神》。但这类词通首同以字为韵,实际上等于无韵。
6 A: ?+ R2 V8 u" e4 ^' E3 x  * H6 t0 m% p5 ~+ Q. v* G# F
  了解了词的压韵方式,那么如何择韵呢?我认为主要遵循三个个原则:
6 c- `, V: J9 E: i; I  
7 d* Z, Z! y& ]  1、仄韵的选择要以前人的作品为依据。如《暗香》、《疏影》例用入声韵,另外还可以用第四部和第十一部的仄韵;前面提到的《满江红》、《念奴娇》、《金缕曲》用入声韵也比较多。《摸鱼儿》、《蝶恋花》用词韵第四部的仄韵比较多。
: D$ S' }; @! W; C" a  2、平韵的选择以比照诗韵为依据。词被称之诗余,其平韵大都和诗韵相似,只是韵更加宽了。在选择时应该按照意境来择取。现把依据意境的诗韵分列如下:" {: O# }5 G, Y. ]6 V! n$ z- ?% G
  一东之韵宽洪,二冬之韵稳重, 三江示爽朗,四支显缜密,五微蕴藉,六鱼幽咽,七虞细贴,八齐整洁, 九佳舒展,十灰潇洒, 十一真严肃,十二文含蓄,十三元清新,十四寒挺拔,十五删隽妙,一先雅秀,二萧飘逸,三肴灵俏,四豪超脱,五歌端庄,六麻豪放,七阳宏亮,八庚清厉,九青深远,十蒸清淡,十一尤回旋,十二侵沉静,十三覃萧瑟,十四盐谦恬,十五咸通变。6 y" J& h- E$ Z4 R' P
  3、择韵要选择宽韵。所谓宽韵就是:韵部里韵字比较多的韵。功力不够的尽量少选择险韵即韵部里韵字比较少的韵。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21 13:17 , Processed in 0.156665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