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i8 W; V. \- m& W7 Z0 ~为了避免或减弱这种有害的声染色,使共振频率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突出的孤立的某段或某几段频率谐振模态,一种方法是合理改变房间的三维尺寸。可以考虑通过适当的内部装修、制作隔断墙以及吊顶甚至拆除某部分非承重墙等方法来改变三维尺寸(这种合理改造也要同时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素,如打算拆除某段墙体,最好征求一下建筑专业人士的意见)。简单地讲,这跟设计音箱时选择内部三维尺寸的原则是一致的,即长、宽、高不能成整数倍或太接近。具体的声场谐振模态、计算公式及有关数据不再一一列举,必要时请参阅有关声学书籍。在此提供一个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参照欧洲的家庭听音室提出的IEC29-B家庭听音室标准供参考,如表1及图1所示。
. O& M$ {* Y) [- V$ E: f# s5 |9 m$ f- C2 O
另外一种方法则较勉强,即可以在保持房间原有三维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地布置,使用适当的吸声材料,以增加墙面、地板等的界面阻尼,使突出的某频段共振的强度降低,将共振波峰拉平、拉宽,从而降低有害共振对整体音效的影响。但此方法效力有限,只适用于有害共振强度不大的情况。因为如要为降低较强的有害共振而一味加强吸声材料的话,同时也会使混响时间大大缩短,同样会令听感恶化,使重放音效变得死气沉沉,缺乏色彩和生气。7 h& f' A; G7 P
9 q5 N* K2 F. _9 D$ X) C# l二、试听室的混响时间? 这是视听室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混响是由房间内的声音多重反射特性产生的,它使室内的声压在声源停止发声后仍继续维持一段时间。混响时间是指声源停止发声起室内声压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即降低至原有声压稳定值的百万分之一的时间。视听室的混响时间如果过长,声源前面发出的声音还未消失后面的声音就出现,容易使低音轰鸣,造成语言对白等集中在中高频段信号的清晰度下降,甚至方位感消失(因为声象定位是靠左右主音箱的中高频直达声获得的,而反射产生的过于滞后的混响声则来自多个方位,直接干扰直达声,影响声象的正确定位)。如果混响时间过短,则会使声音变得瘦弱、干涩、呆板,缺乏色彩和生气。只有混响时间适中,整体音效才会显得丰满、生动、富于感染力和表现力。
1 ]4 W/ P/ Z( p8 o: q* P
% L" S7 B' b+ q, g1 M最佳混响时间严格说来并非是一个定值,即使是具体到某个听音室也是如此。它是根据个人的主观体验和经验得出的,而且欣赏不同的节目类型所要求的混响时间也不同。如欣赏影视节目时混响时间要求稍短些,音响效果会比较生动,人物对白清晰,声象定位也好。而欣赏纯音乐节目则需要稍长一些的混响时间,这样听起来才能感到较舒服,其中古典音乐节目要求的混响时间要比流行音乐稍长些。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节目其后期混音制作各方面的要求各有差异,在重放时也需要相应适中的混响时间才能使音效最大程度地得到高保真还原。
- U& D, b, x% F- b5 {6 M
f0 E- M8 [* S. ]: V作为家庭试听室,一般采取折衷的办法来处理混响时间,然后通过拉开或收拢挂在墙壁上的活动幕布或挂毯作部分调整。大量的实验和资料表明,通常家庭视听室的混响时间一般取在0.4~0.6s左右(500Hz处)较为适宜。混响时间的计算通常使用如下公式:t=0.16V/,其中t是混响时间,单位为秒;V是视听室内容积,单位为立方米;是室内总吸声系数。表2是常用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例如一个视听室长6.2m,宽4.4m,高2.8m.天花板及地面均为平整的抹灰面,地面中间铺有一块4m3m的化纤地毯,两侧墙上各挂一幅6m3m的丝绒幕布(离墙1cm),在屏幕对面墙上贴有4.4m2.8m的化纤地毯。试估算一下该试听室的混响时间(500Hz处)。从表2查知,裸露的墙面、地面的吸声系数1为0.02,帷幕离墙1cm悬挂时2为0.44,地毯的吸声系数3为0.28,总的吸声系数为:? 总=14.42.81+(26.24.4-43)1+26.22.82+43 3+4.42.83=23.184 视听室的净容积为:V=6.24.42.8=76.384m3则 混响时间为:t=0.16V/总=0.1676.384/23.184=0.53s? 可以讲,这个视听室的混响时间比较合适,如再考虑观众及家具等的吸声因素则混响时间还会略短一些。
7 s2 F8 C- T( |+ ^9 s2 B& n7 c$ s E) P
三、音箱的摆位? 当您花费了不少心思及不少钱把视听室按上面提到的几点要求装修到位之后,如果音箱的摆位不合适,那么结果只有4个字:前功尽弃。组建视听室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欣赏真实的音效,这和Hi-Fi欣赏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关于音箱的摆位在此只略提一些比较原则性的注意事项。) p8 X% h) {* @% Y
7 n t& V5 n: c: C* {& e
首先要求试听室左右两侧的空间声学特性应尽可能对称(并不一定是视觉上的对称),即左右两侧空间的声反射量或吸收量要尽量相等。两个主音箱之间的距离通常要求在2.5m以上或左右主音箱与视听者之间的夹角至少大于30°;(纯音乐欣赏的最佳角度为60°;,而家庭影院因为要考虑声象的协调,一般要求在45°;左右),才能获得较好的立体感声场,但距离或角度也不能过大,否则可能会使图象与声象定位不一致。如屏幕左部或右部的声象定位远在屏幕之外,超出了近似合理的范围,会造成听觉效果与视觉的不协调。
" W4 z: ~3 g/ H l! Q) o" v; Q3 a/ t. \& j& q- f; G! U
试听室的声学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与音箱在室内的位置有着直接的关系。主音箱在房间中的位置主要根据试听感受来决定。将主音箱放在墙角、离开墙一段距离或远离侧墙等多个位置试听,选择一个能得到较均匀的声场共振的位置放置主音箱。另外,再适当地将主音箱后仰几个角度以及将主音箱垫高一些试听一下,看效果是否会更好一些(有时这种改变会很明显,可能会得到相当好的效果)。? 针对环绕声音箱指向性要求较低的特点,其具体摆放位置也不很严格,一般放在视听者后方左右两侧,但不能过分靠近视听者,扬声器高度应适当高于人耳。两个环绕音箱之间的间距一般要稍小于主音箱的间距。当环绕声音箱摆放到位后,一般还需要对AV功放环绕延时进行调节,使前后音箱的音效浑然一体、完美融合,获得满意的整体效果。
$ r; Q' L0 F2 r; K$ K4 W0 H5 F5 Z: L$ p- `: n2 e8 A5 {
中置音箱的摆位相对固定一些,应与屏幕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最好使主音箱、中置音箱的高音扬声器及视听者的耳朵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如果条件不满足,中置高音与主音箱高音扬声器的高低差距最好不超过30cm.如果相差过大,主音箱和中置音箱的声象高度将会明显不一致,造成屏幕上运动物体的声象变得杂乱,很不自然,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中置音箱时其中、高音扬声器应尽量使用与主音箱相同的单元。这样才能使中置音箱与主音箱在频响曲线、指向性、相位上得到较好的匹配,这也符合Dolby AC-3及THX的基本技术要求。& V% V+ L% m2 C
Z9 I' I: R) }, t& f超低音音箱俗称低音炮,由于它负责重放的频率一般集中在120~150Hz以下,所以它在视听室的摆放位置选择就要格外注意,一定要在室内多个位置摆放进行试听,选择一个能最大程度降低室内声染和失真的适当位置来放置它。一般地讲,低音炮不宜放在墙角、紧贴墙边或视听室中心,因为这些位置都容易引起较强的共振。
9 F5 l5 u3 C. c) X5 C+ ~( Y) w1 F
% E5 G, V, P& O, h* k4 e实际上,本文指出的以上几个方面是比较大众化的原则。而各人有各人的欣赏口味,各家有各家实际的家具、房间结构布局情况,甚至不同结构的音箱也有不同的放置要求,所以说家庭影院的组建、布置实在是一件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事情。
; d6 Q" ~3 @* ^5 n+ g) w& g& J
. y7 q) C& s* T5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