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上海无伴奏合唱比赛决赛在虹口区落下帷幕,经过4场初赛、3场复赛、1场决赛的激烈角逐,多支优秀团队脱颖而出。其中由虹口区选送的虹口区文化馆合唱团、四川北路街道军之声合唱团荣获金奖。
上海无伴奏合唱比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参赛人数累计达到近万人。本届比赛共有75支参赛团队,参赛人数达到4000余名,还邀请了来自无锡的4支团队参加比赛。通过比赛,我们欣喜地发现,整个上海群众合唱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虹口区的合唱队伍更是一年比一年突出,充分彰显了其区域文化的底蕴。
激情点燃梦想 创新改变现状
2004年2月20日,由虹口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虹口区文化馆承办的“‘奋飞的虹口’——2004年千人大合唱”,在虹口体育馆成功举办。1200名虹口群众业余合唱者和上海歌剧院专业合唱演员共唱的《黄河大合唱》引起了巨大反响。一石激起千层浪,2008年,虹口原创交响音乐作品《奋飞的虹口》再次以千人大合唱的方式呈现,1052名合唱演员分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和女低音4个声部演绎这部作品,开创了我国千人以上群众交响合唱整部业余原创作品的先河。由此,虹口区从最初的几百人合唱队,发展成为能够组织近万名参赛选手的重要阵地,虹口区合唱活动的发展为区文化建设奠定了群文基础,增强了区域文化软实力。
尽管合唱这一演唱艺术形式进入我国有百年历史,但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群众歌咏阶段。随着民众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群众歌咏已不满足于“歌声嘹亮,斗志昂扬”式的单个声部的集体歌咏了,他们希望能用较高的水准演唱一些中外经典的多声部合唱作品。那么,如何提升群众合唱的艺术高度,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群众合唱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呢?“用举办无伴奏合唱比赛的方法来改变这一局面。”时任中国合唱学会副理事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主任、著名作曲指挥家萧白大胆地提出了这一设想。
无伴奏合唱是合唱的本体,由于没有乐器的参与,对合唱队员在音准、节奏、声音的统一、协调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更能发挥各个声部间不同声区、不同音色的表现力,更强调歌曲整体上的音质协调和格调统一,对声音控制能力的要求也更强。因此,唱好一首无伴奏合唱对合唱队员演唱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
创新改变现状。2005年,上海市第一届无伴奏合唱比赛拉开了帷幕,也开了全国无伴奏合唱比赛的先河。
重在提高素质 深化群文张力
“为帮助合唱团唱好无伴奏合唱,比赛前会安排进行一些讲座,如萧白、钱大维多次成为主讲人,讲述从无伴奏合唱发展的历史、世界无伴奏合唱的现状等宏观内容到如何唱好指定歌曲、指导现场示范排练等等。这些讲座大大提高了合唱队及指挥对无伴奏合唱的认识。”相关负责人说。此外,为引导大家唱好无伴奏合唱,主办方每次都指定、挑选那些“唱下来并不难,但唱好却很难”的歌曲,如《夏日的黄昏》、《故乡之恋》、《黄昏之歌》等,同时也会选择有一定难度的,如《她燃烧了我的心》、《茉莉花》等供参赛队伍选择。
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对于举办无伴奏合唱比赛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极高的评价,他在一次颁奖典礼上说:“近年来,上海地区的群众性合唱活动正向纵深发展。从总体上讲,其演唱水准仍排在全国前列,但我们不能不看到,与一些发展提高较快的地区相比,已产生差距。这是一个清醒的认识,而无伴奏合唱比赛正是在这一清醒认识和合唱训练艺术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的有力措施。事实证明,这一措施是正确的、有效的,必将对上海地区群众合唱演唱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政府支持 健康发展
虹口区的群众合唱活动在全上海开展得较好,几乎每个街道都成立了合唱团,区政府还曾几次组织过群众合唱队“千人大合唱”,群众合唱活动在虹口区得到了很好的普及,而如何进一步提高群众合唱团的演唱水平是虹口区相关领导关注的问题。上海市第一届无伴奏合唱自2005年开始,每年一赛,比赛持续3年。2007年总决赛后,因财力等方面的原因停滞了3年,引起虹口区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部长、现任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的宋妍亲自出马,多次邀请上海音协合唱专业委员会和虹口区文化局的领导商谈,虹口区文化局局长陆健和上海音乐家协会的负责人余震、郭强辉等也直接参与,最终确定从第二届无伴奏合唱比赛开始,由上海音乐家协会和虹口区文联联合主办,上海音协合唱专业委员会和虹口区文化馆承办,虹口区政府提供人力、财力、场地等全方位的帮助,从此,上海市无伴奏合唱比赛每两年一届得以顺利举办。
虹口区在2005年至2014年先后举办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虹口合唱节”“‘奋飞的虹口’千人交响合唱”、上海市第二届无伴奏合唱比赛、上海市第三届无伴奏合唱比赛、第四届上海无伴奏合唱比赛。虹口区多支队伍多次获得金奖。这些荣誉都展现了虹口人民的凝聚力和团结力量,奏响了虹口和谐向上的华彩乐章。
回顾虹口区合唱的历史,与民同创共享的那一幅幅星光璀璨的画面栩栩如生,谱写在虹口文化的丰碑上。上海无伴奏合唱比赛持续健康地发展将为虹口、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群众合唱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链接
通过无伴奏认知合唱艺术本体
文/萧 白
这是旧话重提,当年我在任上海音协合唱专业委员会会长的时候,终日折磨我的一个中心难题是如何整体改变上海合唱局面,改变从抗日歌咏运动沿袭下来以歌咏代替合唱的强大惯性,能在和谐社会里发出和谐之声,使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能在合唱艺术上和世界对话,取得国际话语权。
要改变合唱的局面,必须改变观念。对合唱的认知首先是对合唱美学标准的确认,能否从追求“高亢、激情”的标准,转变为追求“准确、统一、平衡、谐和”的国际标准,这个标准是经过千百年合唱艺术实践沉积而成的合唱审美共同标准,是合唱这一艺术品种的本体特征,是在我们进入合唱艺术大门的时候必须面对的。这无疑是一次艰难而又必须做出的变革。
如何使这一美学标准取得共识,得到普及?通过举办无伴奏合唱比赛的方式进行推广,力求在众多团队共同参与中,能广泛地认识、接受新的合唱标准,掌握各种技能,从中感受、体验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感,理解合唱的本体价值。然而万事起头难,一开始就碰到前所未遇的难题:人声脱离伴奏立刻感到孤立无援,抓不着靠不着,完全要独自支撑,而且各种毛病,如音不准、声不稳都暴露无遗,全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地失去方向,重重地打击了自信心,于是一些团队便产生怀疑以至退却。
但是,追求和决心必须有方法支持。首先把艺术要求,也就是比赛的评分办法和标准完整地、详细地告诉每个团队和每个人。
评分的三项标准:一是准确;二是音质;三是表现。这样的要求完全区别于长期惯用的粗放地、笼统地、随意地评判。把它教给每个团队、每个人,按此对照,寻找差距,明白哪里是自己的弱项,知道自己在合唱的阶梯上站在了什么地位,要走的路还有多少。在这个过程中暴露的所有问题都是要一步步解决的,碰到的所有难点都是我们长期缺失的音乐基础和美育教育欠下的账,是今天必须进行的补课、偿还。
因此首届合唱比赛持续3年,前2年只评分不评奖,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一次考试测验,也是团队间一次艺术交流,在克服各种难题中共同向标准进军。同时也从根本上杜绝了由比赛带来的负面作用:团队间的恶性竞争,只求名次丢弃艺术的异化邪风,使合唱走在灿烂的阳光下。
认识统一是前进的基础,有效措施是前进的保证,余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一步步解决不同团队的不同技术问题。这里首当其冲的是指挥,他们身处第一线,正像门诊的医生,决定了如何诊断,如何处方。因此,把指挥培训作为全面提高的关键环节,让指挥始终走在团队的前面是实现全面提高的根本保证,而且指挥的进修又是长期性的。与此同时,组织团与团的交流活动,互相观摩、互相评分,目的是让合唱的艺术标准深入每人心里,并经过亲身体验,成为普遍的文化认知和追求。设想当每个合唱团员都有评委的判断力的时候,合唱艺术发展的动力才会主动地、自觉地激发出来,才可能发生普遍的质的变化。对合唱的艺术本体应该得到也必须得到确认、尊重和发扬。
上海无伴奏合唱活动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已经得到一致认可,取得了普遍的进步,走上了合唱艺术之路,证明它是推动合唱艺术化的有效途径,并希望将来能在更大范围得到应用,促进共同提高。也期盼着、等待着出现多个达到国际水准的、众望所归的一流团队,带动全上海市合唱的再次升腾。上海有责任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