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数字音乐产业的一些现象值得关注。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的音乐行业报告,2014年上半年美国的数字音乐销量从去年同期的6.822亿首下滑到5.936亿首,降幅高达13%。与此同时,总体专辑销量从2.102亿张下滑到1.802亿张,降幅14.3%,证实了其早已预测的一个趋势——数字音乐下载正在加速消亡。 虽然数字音乐下载在缩减,但IT巨头们却在竞相并购流媒体。自今年5月以来,苹果公司斥资30亿美元收购Beats耳机产品及其流媒体服务Beats Music。6月,亚马逊对外宣布在美国境内正式推出自己的流媒体音乐服务Prime Music。7月,谷歌宣布以3900万美元收购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Songza,雅虎也随即宣布收购RayV。一时间,国际IT巨头竞相布局流媒体。流媒体音乐用户渐趋活跃。 与数字音乐下载式微相伴的是,流媒体音乐服务正在迅速崛起。2014年上半年流媒体音乐同比增长42%,仅在美国点播流媒体音乐的播放次数就多达700亿次。Spotify作为当前最为成熟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宣布其用户已经遍布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活跃用户达4000万,并且付费用户已经突破1000万大关。Spotify的竞争对手Deezer、Rhapsody和Beats也各自拥有500万、170万和25万的付费用户。 据最新的《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2013年中国音乐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达2716亿元,其中作为核心层的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440.7亿。伴随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中国数字音乐产业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首先,各类手机音乐APP应运而生。时下智能手机的普及正在带动网络音乐从传统PC桌面客户端向手机音乐APP进行迁徙,传统桌面端的音乐巨头迅速向移动领域转型,各类手机音乐APP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国内流媒体音乐用户快速增长。在智能移动终端面临大变革的背景之下,用户更加偏爱和关注流媒体音乐消费,流媒体音乐用户呈快速增长趋势。据艾媒咨询,截止2013年底,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品牌咪咕音乐的用户规模超过4.5亿,咪咕特级会员人数突破5000万;中国联通沃音乐注册用户超过3700万,客户端用户数超过600万。 流媒体音乐服务缘何受青睐?笔者认为,一方是面对数字音乐下载盈利乏力的现状,数字音乐产业在变中求发展;另一方面,在变化发展的市场环境中,无线音乐市场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近期媒体报道的“数字音乐集体涉足硬件欲破免费魔咒”来看,我们也能感受到国内外数字音乐公司寻求发展的大趋向。基于全面的数字音乐付费短期内尚不会到来,因此有的数字音乐公司另辟蹊径,以硬件开发作为突破口,来寻找新的市场盈利空间。 随着网络技术的改善,数字音乐产业也在变中求发展。与传统的数字音乐下载相比较而言,流媒体音乐服务变得越来越快捷,在流式传输方式中,用户不必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完毕,而只需经过数秒的启动延时,就可以利用解压设备对文件进行解压,并边下载边播放。与单纯的下载方式相比,这种边下载边播放的流式传输方式能够使启动延时大幅缩短,极大地减少用户等待使用的时间。正是基于技术上的诸多便捷,流媒体音乐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其实早在福布斯中文网提出“流媒体将逼死数字音乐下载”的半年前,也就是2013年底,华尔街报道就已预测到,随着唱片公司对网络租赁歌曲的认可,2014年将会涌现大量流媒体音乐服务。 时下,内容、终端、关系和服务是新媒体的四大核心要素。就传统唱片公司而言,内容资源固然是其核心竞争力,但在新时期如何打通内容与服务和终端的关系也很关键。面对新一轮的流媒体浪潮,传统唱片公司也开始有所调整。尽管传统唱片公司深谙在线用户订阅音乐的增长会减少音乐下载和实体唱片的销量,但事实上唱片公司已经在残酷的市场洗牌中积极调整,并开始接受流媒体音乐服务。 流媒体音乐服务商为避免版权问题,也积极通过向唱片公司提供股份和承诺分成等,来携手打造流媒体音乐服务品牌。有“音乐界的YouTube”之称的音乐分享平台SoundCloud日前向环球、索尼、华纳唱片提供股份并承诺收入分成,对三大唱片公司而言,不仅可以获得3%至5%的股份,还将获得一定的收入分成。在国内,目前京东已携手恒大音乐、索尼音乐、太合麦田等十几家国内唱片公司启动“东乐计划”,正在着手打造集数字音乐和实体唱片销售发行为一体的互联网平台。 毋庸置疑,流媒体音乐服务是时下最具活力的音乐服务。但是就目前中国市场而言,由于提供订阅服务的流媒体服务商尚未占据大量市场份额,使用流媒体服务的用户比例仍比较低,因此要让市场饱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数字音乐产业的市场前景而言,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与流媒体音乐服务的增长态势密切相关,高品质的内容结合服务仍是大势所趋。
; i9 B; t; l. K(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