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35|回复: 1

[直播视频连接] 《托斯卡》中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

[复制链接]

619

积分

3

听众

30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619
azrfo 发表于 2015-7-28 19: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契尼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作曲之一,他在歌剧的创作领域尤为突出,《托斯卡》是他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部。本文作者对《托斯卡》中的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自身的演唱和教学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托斯卡》中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和演唱要求。9 N) I" L& U; o( H4 g, M. S

: m% c/ @1 v6 }& }7 K9 Y    关键词:《托斯卡》 男高音咏叹调 艺术特色 演唱要求4 \# K, p6 R3 k) W6 j# y0 A. U

; t( p  E1 I8 t- s  意大利继威尔第之后最著名的歌剧作曲家是谁?非普契尼(Puccini,1858—1924)莫属。普契尼的创作领域涉及歌剧、合唱、管弦乐、室内乐、歌曲等诸多方面,成就最高的当属歌剧创作。普契尼一生共创作了12部歌剧,他以感人肺腑的戏剧情节和优美清新、结构缜密的音乐成为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有影响的歌剧作曲家,揭开了20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新篇章。; b  P& g: D, u% A4 F

7 ]4 r/ c  @& u& T) ^1 o  普契尼的歌剧继承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传统,题材大都取自现实生活,反映普通人的遭遇,特别突出深受生活煎熬、具有辛酸经历的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他的创作继承和发扬意大利歌剧注重歌唱性曲调的传统,同时吸取了19世纪以来欧洲歌剧和交响音乐创作的新成果。他的歌剧既抒情又富于戏剧性;声乐演唱综合歌唱性和朗诵性音调,突破宣叙调和咏叹调的界限;在牢固确立声乐主导地位的同时,注意发挥管线乐队的表现力,使嗓音和管弦乐队织体水乳交融,推进了20世纪歌剧艺术的发展。《托斯卡》是普契尼最著名的三部歌剧之一,本文拟通过对本剧中两首马里奥-卡瓦拉多西的两首咏叹调进行分析,分析其艺术特色,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托斯卡》中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和演唱要求。/ p0 d6 _& t" }. A, d  C: y  Z
, b0 ^2 K/ B. e( b7 l' p& L
  一、咏叹调一般出现在歌剧情节发展的重要时刻,主要表现剧中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以此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戏剧发展的氛围。咏叹调虽然并不直接推动情节的发展,却是歌剧中最富艺术感染力的唱段,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旋律性。在《托斯卡》这部歌剧中,大部分的咏叹调是戏剧性的,这对展现剧情的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和刻画人物性格都具有突出的作用。& |3 d* k/ }) f
5 \  J; {% P4 [$ V3 g
  马里奥-卡瓦拉多西是歌剧《托斯卡》中的男主角,歌剧叙述了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因掩护爱国志士而被忠于爱情的歌唱家托斯卡误解,最后两人双双死去的故事。整部歌剧中卡瓦拉多西有两首咏叹调,普契尼在烘托紧张气氛的基础上,利用脚本中所提供的一切抒情因素,竭力去渲染人物的感情色彩,突出了声乐的重要性,发挥了男高音的独特魅力。
: n1 W& M" \2 `/ Q& {) B/ z
; |: O' G$ Y- u* r! m, `. b$ |  《奇妙的和谐》是歌剧《托斯卡》第一幕罗马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演唱的一首咏叹调。这部歌剧没有序曲,只有三小节的三个和弦的最强音(fff,tutta,for-za),用来表现警长斯卡尔皮亚狡猾而固执的性格,便立即拉开了第一幕。
6 n3 V: j6 Q. }  f
( ^* a- {% i$ H1 q  卡瓦拉多西在教堂里画着一幅圣女玛丽-马格达伦的神像,他热恋的女友托斯卡动人的身影一直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的一面作画,一面浮想联翩,他的遐想就像大海的波涛撞击着他的心灵,突然他发现他心爱的托斯卡的倩影在他的画布上油然而生,这个惊奇的发现使他激动不已,他情不自禁地唱出了《奇妙的和谐》这首咏叹调。
1 w' E' J8 t* A$ B
6 n7 d- r+ Z: z4 q* H  此曲旋律优美动听,是简单的三段体结构。第一段的前两句旋律平稳谐和,表现了他那惊奇的发现,使他发出了轻轻的而激动的赞叹声。从第三句开始直到第一段结尾,旋律上运用了连续大跳的手法,表现了卡瓦拉多西对画布上的托斯卡的赞美,唱出了他心中的爱情,唱出了他内心的激动和爱的美好。第二段为3/4拍,共计四小节,像是在自言自语,赞美艺术的神奇。第三段又回到6/8拍,再现了第一段的旋律,接着使音程展开,把旋律推向高潮,展示了在卡瓦拉多西的心中蕴藏着对托斯卡一样的爱情。4 j; i" j' \/ G

' d: X# g2 C" t, c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积分

3

听众

30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619
 楼主| azrfo 发表于 2015-7-28 19: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演唱这首咏叹调需注意以下几点:9 }1 A) S" Z, p. r: c8 {" f
& F+ M* o; t, R- {1 f: C
  1.这首咏叹调虽是缓慢的行板,但由于画家艺术的美与爱情的撞击影响,产生了兴奋、激动、热烈、奔放的情绪,演唱时要有一种浪漫、洒脱、激情喷涌的个性。声音要有力度和较好的张力,积极、饱满,应具有较好的美声训练功底。0 ]6 c( o) L3 g  z7 D2 v
$ n( q# L' c5 |+ f
  2.第一乐段中的大跳音程,如第6小节至18小节,既要唱出大跳音程的跳动,又要保持乐句的连贯。& w) ]* Z) S+ R! v6 a0 O- }
0 B7 X! I' r0 P. d1 `) p9 z' \
  3.第三段结尾的两小节高潮,要用坚定宽阔的面罩共鸣唱出辉煌的音色和饱满的音量,要用足够的有力的气息支持。" U7 s* D. s4 H/ Z4 T0 U% r  m( s# Z1 ~+ ]
1 X, o* |! L2 D. M9 l& Y. M& r
  4.演唱上要富于激情和内在的情感,结尾要唱得奔放辉煌,突出这一艺术特色。
9 P% t' A: Y/ S
9 H/ m! l/ ]+ N  卡瓦拉多西的第二首咏叹调是《星光灿烂》,也是歌剧中最著名的男高音,经常会用于音乐会或比赛的演唱曲目。这两首咏叹调虽同为一个人物,但是因为表达的内容不同,所以它们的音乐风格迥然相异。前一具有鲜明的抒情性和叙述性,而这一首咏叹调属于典型的戏剧性。+ N0 ~  Z, J/ a9 Z) M- p& i
" m' C4 F5 V) h; H
  “星光灿烂”是歌剧《托斯卡》第三幕里卡瓦拉多西去刑场之前,在死囚牢房里给托斯卡写诀别信时唱的一段咏叹调。卡瓦拉多西因为掩护政治犯被判处死刑,狱卒通知他还有一小时就要执行了。卡瓦拉多西请求允许他写一封诀别信,转给心爱的人托斯卡。这时候,他望着窗外的星空,想着心爱的托斯卡,思绪万千,唱起了这段咏叹调。
) i$ j1 c0 b  i8 x( {; q7 }. B6 c, {" M% _' X" q/ q" Z9 z  d# D9 }
  全曲是上、下句组成的一个乐段,b小调,节拍上变化较多,缓慢的行板,有3/4拍子和4/4拍子的转换。开始有一个十分动人的四小节的前奏,旋律由较低的音逐渐上升达到高点,男高音卡瓦拉多西在器乐声中叙述着自己的内心独白,带有宣叙风格,它是借用这段选曲里“甜蜜的亲吻和那多情的拥抱,使我多惊慌”这一句旋律。紧接着歌声进入,开始是宣叙调,宁静、柔美,伴奏和歌唱交融,宛如一对恋人在互诉衷肠。旋律基本上是在b小调的主音(6)和(3)同音上进行的。这里,画家回忆了第一次和托斯卡相见的情景。随后,有一小节4/4拍的过门。在过门之后,又转成3/4拍,慢板。曲调里再现当初和托斯卡相见时出现过的幸福、甜蜜的主题。可是,接下去,情绪又有了变化,是一段痛苦的音调,这里用强音和保持音更深刻地刻画了画家悲愤、失望和痛苦的心情。最后的高潮落在“我从没有这样热爱给我的生命”这一句上,运用了强音、保持音、转调等手段,刻画了卡瓦拉多西无比悲愤、痛苦的心情,真实地流露了他在临死前的思想情感。但是咏叹调并不是在这里结束,而是重复前面“热爱着生命”的词,在较低沉的音上结束。然后乐队加以烘托,预示出悲剧的气氛。这段咏叹调是非常感人肺腑的。
1 q+ ~4 D- R3 H
" a; s% d" g7 D* M  这首咏叹调开始的宣叙调以单音为主,演唱时不要因为没有音高的变化而刻意去读字,把词唱连贯而松弛,如同朗诵诗歌一样才符合宣叙调特性。所以宣叙调的演唱可以处理成平缓柔和的演唱,从“oh!dolci baci,o languidecarezze(甜蜜的亲吻和那多情的拥抱)”转入十分动人的咏叹调,旋律线犹如道道彩虹。整个歌曲前半部分是对爱的回忆,应用甜美、朦胧、柔和的音色来表现,要有内在的激情。“Svani per sempreil sogno mio d’amore(这爱情美梦从此永远消遁)”开始逐渐放开,后面“I’orae fuggita emuoio disperato(时间在飞奔,我将绝望地牺牲)”不仅要平缓的送气,还要在高音上更松弛,对气息的保持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对气息和声音的训练和控制,特别是针对换声区和高音的统一有较高的要求。最后一句“E non ho amato mai tanto la vita(我从没这样热爱我的生命)”,to是最高音,注意往前唱会轻松些,不要在唱“o”母音时把声音倒向口腔里,这里要释放全部情感,可以用略带哭喊的腔调来表现情绪。' ]+ `% G0 G) a) i3 J# L5 k* A( `

! ^/ t0 w0 b  [! o* B  另外,演唱这首咏叹调还需注意:歌曲前一部分要有很好的气息控制,声音要清澈、纯净、连贯,不要太“冲”;后一部分要饱满、洪亮,需强有力的气息支持。最后要注意歌曲情感内容的把握。唱段中对美好爱情的回忆是幸福、甜美的,而想到即将失去生命时是悲愤和痛苦的。全曲有明显的情绪对比。
9 z3 P1 B2 B. U" e
- |& ]" w+ A. K% n5 h  二、了能更好地表现《托斯卡》中卡瓦拉多西的唱段,笔者根据自身的演唱和教学经验,对如何更好地为演唱《托斯卡》中男高音的咏叹调谈几点个人看法:9 I$ k0 n2 Y8 D+ i5 ?
1 Q  H- s- q4 t- p8 v% D+ D
  首先,了解内容。当我们拿到一首咏叹调时,首先应该熟知该唱段叙述的内容是什么,了解这部歌剧的时代背景,理解咏叹调潜在的含义及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做到对所唱的这部歌剧有最基本的认识。2 B. r+ M. |! y$ s2 h8 O: Z0 s

% v' R( Q* H+ [7 m! i  其次,体会人物形象。在对其歌剧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就要具体地去体会其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该剧中为卡瓦拉多西)。由于在一部歌剧中,每个人物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社会地位各不相同,因此在演唱其咏叹调时,演唱者要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所要表现的人物。另外在音乐会上演唱咏叹调与歌剧表演有些不同。前者可能更偏重于演唱者诠释作品中的审美个性表现,更突出个人的创造性。但为了尊重艺术的原貌,体现艺术的真实,演唱者应该准确完美地再现乐谱音响,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构思。因此,演唱者必须对整部歌剧的剧情和剧中角色作充分的了解,准确地把握角色的个性特征。
  h9 N/ N! g1 B: |: O3 U; y$ z" {; k2 a$ a0 s' J* N
  最后,风格的把握和声音的控制。普契尼的男高音咏叹调抒情、流畅、宽广、精炼,有典型的意大利风格,这就对演唱者声音有着较高的要求。好的声音是自然、流畅、圆润、清澈、连贯的,整个音域中的每个音都比较匀称,没有明显的声区转换痕迹,连音平滑,句法讲究,元音纯正,吐字清晰;好的声音有饱满的气息支持,有良好的呼吸控制,从头到尾都保持自然的泛音,强弱自如,即使是演唱高音中的炫耀的乐句时也不用蛮力。
# g" y0 X) b, B% l9 Z8 a- }2 ]9 M+ r* _; }' V
  笔者认为,做到以上三点,演唱者不仅在表现作品方面会得到很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演唱水平和表现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高。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26 02:05 , Processed in 0.159050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