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唱这首咏叹调需注意以下几点:- F0 Z+ _, }/ S* d$ {
" O: K- G5 ~9 k) N 1.这首咏叹调虽是缓慢的行板,但由于画家艺术的美与爱情的撞击影响,产生了兴奋、激动、热烈、奔放的情绪,演唱时要有一种浪漫、洒脱、激情喷涌的个性。声音要有力度和较好的张力,积极、饱满,应具有较好的美声训练功底。6 ~/ r% M9 K$ G. Q8 Q$ ^$ g( B5 }
# Z0 U" u0 m; k# z7 I 2.第一乐段中的大跳音程,如第6小节至18小节,既要唱出大跳音程的跳动,又要保持乐句的连贯。
& d8 A( Y0 N" t' f
! [5 g$ ~- d3 A8 @ 3.第三段结尾的两小节高潮,要用坚定宽阔的面罩共鸣唱出辉煌的音色和饱满的音量,要用足够的有力的气息支持。* |0 L" [( {* R+ \
: [' b' G7 k1 m1 S$ w- W
4.演唱上要富于激情和内在的情感,结尾要唱得奔放辉煌,突出这一艺术特色。
( n/ M- d; V4 _0 \4 ~8 V I/ q4 Q/ J7 b; D/ G: b
卡瓦拉多西的第二首咏叹调是《星光灿烂》,也是歌剧中最著名的男高音,经常会用于音乐会或比赛的演唱曲目。这两首咏叹调虽同为一个人物,但是因为表达的内容不同,所以它们的音乐风格迥然相异。前一具有鲜明的抒情性和叙述性,而这一首咏叹调属于典型的戏剧性。7 q* G9 B9 E' Y
' N! m6 J; e- S1 n: J, F
“星光灿烂”是歌剧《托斯卡》第三幕里卡瓦拉多西去刑场之前,在死囚牢房里给托斯卡写诀别信时唱的一段咏叹调。卡瓦拉多西因为掩护政治犯被判处死刑,狱卒通知他还有一小时就要执行了。卡瓦拉多西请求允许他写一封诀别信,转给心爱的人托斯卡。这时候,他望着窗外的星空,想着心爱的托斯卡,思绪万千,唱起了这段咏叹调。
" p! P, @; [$ H7 @; q
N7 z* U7 f8 f3 v' b. ~ 全曲是上、下句组成的一个乐段,b小调,节拍上变化较多,缓慢的行板,有3/4拍子和4/4拍子的转换。开始有一个十分动人的四小节的前奏,旋律由较低的音逐渐上升达到高点,男高音卡瓦拉多西在器乐声中叙述着自己的内心独白,带有宣叙风格,它是借用这段选曲里“甜蜜的亲吻和那多情的拥抱,使我多惊慌”这一句旋律。紧接着歌声进入,开始是宣叙调,宁静、柔美,伴奏和歌唱交融,宛如一对恋人在互诉衷肠。旋律基本上是在b小调的主音(6)和(3)同音上进行的。这里,画家回忆了第一次和托斯卡相见的情景。随后,有一小节4/4拍的过门。在过门之后,又转成3/4拍,慢板。曲调里再现当初和托斯卡相见时出现过的幸福、甜蜜的主题。可是,接下去,情绪又有了变化,是一段痛苦的音调,这里用强音和保持音更深刻地刻画了画家悲愤、失望和痛苦的心情。最后的高潮落在“我从没有这样热爱给我的生命”这一句上,运用了强音、保持音、转调等手段,刻画了卡瓦拉多西无比悲愤、痛苦的心情,真实地流露了他在临死前的思想情感。但是咏叹调并不是在这里结束,而是重复前面“热爱着生命”的词,在较低沉的音上结束。然后乐队加以烘托,预示出悲剧的气氛。这段咏叹调是非常感人肺腑的。
6 N$ I; G& x+ Q& H5 s( q9 ~' N" b/ Q2 ~: y! a( \! a4 b1 [- b/ m
这首咏叹调开始的宣叙调以单音为主,演唱时不要因为没有音高的变化而刻意去读字,把词唱连贯而松弛,如同朗诵诗歌一样才符合宣叙调特性。所以宣叙调的演唱可以处理成平缓柔和的演唱,从“oh!dolci baci,o languidecarezze(甜蜜的亲吻和那多情的拥抱)”转入十分动人的咏叹调,旋律线犹如道道彩虹。整个歌曲前半部分是对爱的回忆,应用甜美、朦胧、柔和的音色来表现,要有内在的激情。“Svani per sempreil sogno mio d’amore(这爱情美梦从此永远消遁)”开始逐渐放开,后面“I’orae fuggita emuoio disperato(时间在飞奔,我将绝望地牺牲)”不仅要平缓的送气,还要在高音上更松弛,对气息的保持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对气息和声音的训练和控制,特别是针对换声区和高音的统一有较高的要求。最后一句“E non ho amato mai tanto la vita(我从没这样热爱我的生命)”,to是最高音,注意往前唱会轻松些,不要在唱“o”母音时把声音倒向口腔里,这里要释放全部情感,可以用略带哭喊的腔调来表现情绪。% R) r- x; \- h+ f7 e/ C
2 }8 E# g, x* [* u7 V: g6 L
另外,演唱这首咏叹调还需注意:歌曲前一部分要有很好的气息控制,声音要清澈、纯净、连贯,不要太“冲”;后一部分要饱满、洪亮,需强有力的气息支持。最后要注意歌曲情感内容的把握。唱段中对美好爱情的回忆是幸福、甜美的,而想到即将失去生命时是悲愤和痛苦的。全曲有明显的情绪对比。
/ e0 H* B6 B. ~! k% [- P, X4 G
' V$ p# |; m" v, r9 g3 L 二、了能更好地表现《托斯卡》中卡瓦拉多西的唱段,笔者根据自身的演唱和教学经验,对如何更好地为演唱《托斯卡》中男高音的咏叹调谈几点个人看法:$ L& _9 b* ]: n( F) {
- ?: Q- C! ^2 s2 r8 {
首先,了解内容。当我们拿到一首咏叹调时,首先应该熟知该唱段叙述的内容是什么,了解这部歌剧的时代背景,理解咏叹调潜在的含义及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做到对所唱的这部歌剧有最基本的认识。
" X, x# y! q- y. U1 e1 Q) F! `8 h4 t( w* x- A
其次,体会人物形象。在对其歌剧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就要具体地去体会其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该剧中为卡瓦拉多西)。由于在一部歌剧中,每个人物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社会地位各不相同,因此在演唱其咏叹调时,演唱者要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所要表现的人物。另外在音乐会上演唱咏叹调与歌剧表演有些不同。前者可能更偏重于演唱者诠释作品中的审美个性表现,更突出个人的创造性。但为了尊重艺术的原貌,体现艺术的真实,演唱者应该准确完美地再现乐谱音响,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构思。因此,演唱者必须对整部歌剧的剧情和剧中角色作充分的了解,准确地把握角色的个性特征。7 V5 L9 k5 }2 j* g7 m1 b' ~0 H
: {: d2 b' n# g( U; N: B; l3 I5 Q
最后,风格的把握和声音的控制。普契尼的男高音咏叹调抒情、流畅、宽广、精炼,有典型的意大利风格,这就对演唱者声音有着较高的要求。好的声音是自然、流畅、圆润、清澈、连贯的,整个音域中的每个音都比较匀称,没有明显的声区转换痕迹,连音平滑,句法讲究,元音纯正,吐字清晰;好的声音有饱满的气息支持,有良好的呼吸控制,从头到尾都保持自然的泛音,强弱自如,即使是演唱高音中的炫耀的乐句时也不用蛮力。
( n- F) H) x) C! g/ n6 ?7 S Z2 g* t( A+ j2 j& Y0 z
笔者认为,做到以上三点,演唱者不仅在表现作品方面会得到很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演唱水平和表现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