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39|回复: 0

[直播视频连接] 协奏曲的体裁属性与哲学寓意

[复制链接]
good 发表于 2015-7-26 11: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评约瑟夫-科尔曼的《协奏曲谈话》

  前言:以“谈话”解读“谈话”

  ——《协奏曲谈话》的书名释义

  《协奏曲谈话》是美国当代著名音乐学家约瑟夫-科尔曼教授[Joseph Kerman(1924-)]的名著。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07年5月推出了马英珺的中译本,题为《协奏曲对话》。笔者曾精读过科尔曼此书的英文原著,较之译本,觉面貌甚异。鉴于原书早已确定的经典地位及其本应在中文世界里发挥的重要意义,特撰此文评之,供读者参考。

  关于书名,笔者使用的是“谈话”而非“对话”,理由有三:一,根据字面意思,英语的conversation与汉语的“对话”两个词互不对应:若从英译汉,则conversation应为“谈话/会话/交谈”,若从汉译英,则“对话”应为dialogue/interlocution;二,根据作者在开篇的提示,书名乃是个“双关语”。依笔者所悟,所谓“双关”是指,“协奏曲”一词在标题中既作宾语、又作主语:作宾语表示作者所要谈论的内容是协奏曲[类似的用法如“国情教育”:所要教育的内容是国情],作主语表示协奏曲本身可以在它的乐器成员之间展开“谈话”;此外,作者还交待了如此取名的另一个原因:科尔曼此书的蓝本是他在“哈佛大学-诺顿讲坛”上的系列讲稿,该讲坛经由哈佛大学最著名的美术史教授查尔斯-诺顿[Charles Eliot Norton(1827-1908)]奠定了极高的学术声望。科尔曼教授自谦不能当此荣耀,故而避免了“协奏曲讲座”的称谓,并申明自己所做的只是“谈话”;三,根据原书的内容,协奏曲所开展的并非是仅限于双方之间——主奏乐器和乐队——的“一问一答”/“一言一语”式的简单对话[dialogue],而是一种多方的“会谈”[conversation!]:其间的情形十分复杂,乐队既可以集体充当一个“主体”,也可分化成许多谈话“主体”,还可能指派某些成员临时充当主奏乐器的“副手”[第二独奏],甚至有时连作曲家和听众也会卷入协奏曲的谈话之中。鉴此种种,书名似应以“协奏曲谈话”或“协奏曲会谈”为宜。

  本书的章节布局也应对了“谈话”这一题旨:全书六章,分别为“准备入场”[Getting Started,第一章];“特定性/极对性”[Particularity and Polarity,第二章];“互应性/角色/关系”[Reciprocity, Roles, and Relationships,第三章];“炫彩性”[Virtuosity,第四章];“弥散:协奏曲织体”[Diffusion: Concerto Textures,第五章];“一种结尾的寓意”[The Sense of an Ending,第六章];另有跋语:“打断谈话者”[Conversation-stopper]。其中首尾两章[入场/结尾]亦为双关语,既指本场“谈话”的开场与结束,又指协奏曲作品的开头与结尾;中间各章所论均为协奏曲的中心范畴[也是本书的核心术语],反映出科尔曼观察协奏曲的独到而敏锐的眼光。至于其各自的含义,请参见下文。

  一、协奏曲的中心概念

  ——《协奏曲谈话》的理论贡献及对中译本相关译名的讨论

  科尔曼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指向协奏曲本质的独创性概念。在触及本书的思想内核之前,有必要先对这些术语做出解释。同时由于笔者的理解与马英珺中译本多有不同,故而下文既是解释也是讨论。

  1)Duality[二元性]。指协奏曲的两个“主角儿”:主奏乐器和乐队。马英珺中译本译作“两重性/双重性”。字面意思不错,但不太切合本书的语境。

  2)Agent[代言者],与Duality相应,亦指协奏曲的两位主角儿。马英珺中译本译作“介质”,较之本书语境显得晦涩。笔者译作“代言者”,以与“谈话”的题旨相应。

  3)Display/Discourse[展示/谈论]。指协奏曲二元各自的特性,“展示”是独奏的特性,具体来说,所展示的可以是新鲜的曲调、独特的织体、特别的音色、意外的音响或是符合乐器自身秉性的高超技术;乐队针对“独奏展示”所做的反应被称作“谈论”,可以紧接在独奏之后,也可穿插在“独奏展示”的过程中。马英珺中译本分别译作“交谈/对话”和“表演”。笔者以为,后一个译名并无不妥,但前一个译名略有误差,“交谈”必定是互动的概念,而乐队针对独奏的“谈论”则是单向的。

  4)Particularity/Reciprocity/Polarity[特定性/互应性/极对性]。Particularity指称协奏曲二元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而言的[或者说一方在二者之中的]“特定性”。上文提到的“展示”和“谈论”便分别是独奏和乐队各自的[一般]特性。马英珺中译本译作“特殊性”,该译法并不错误,只是有点偏离要害:“特殊”一词强调指“异”[与众不同/独特有别],而“特定”一词强调“特别规定”,更贴近本书语境,因为“展示”/“谈论”都是彼此相对于对方而特定的[一如“主/仆”或“君/臣”等概念]。Reciprocity指协奏曲二元的相互感应性,这种感应可以体现为音乐素材的共享性[尤其是各自进场时的主题素材],也可体现为姿态/性格的牵连或感应。马英珺中译本译作“互惠”,这是一种直译,使人联想到“原则”、“利益”等与音乐不相干的概念,不合本书语境。Polarity与Reciprocity[的狭义概念]相对,笔者译作“极对性”,指协奏曲二元在素材/姿态/性格方面的极端对比性。马英珺中译本译作“反向性”,大致不错,但没有点出“强烈对比”这一中心意思。

  5)Replay/Coplay/Counterplay/Interplay[复述/续述/对腔/交谈]。这是协奏曲二元在音乐素材方面相感应的几种方式。Replay直译为“重新演奏”,指同一段素材由某一方演奏过后,再由另一方重新演奏[可有变化]。Coplay直译为“协力演奏”,指某一个主题/乐句/动机分别由两个主体“接续”完成。比如一个四小节的乐句,独奏演奏前两小节,乐队接着演奏后两小节[后者以弱起进入时,双方会有瞬间重叠]。笔者分别将其译作“复述”和“续述”,以切合“谈话”这一宏旨。马英珺中译本直译为“重复演奏”和“共同演奏”,没有照顾此书通篇贯穿的拟人口吻;另,“共同演奏”的译法容易误导为不分先后的“同时”演奏。Counterplay直译为“对比演奏”,指以“对比”但又不是极端“对立”的方式演奏,马英珺中译本译作“对立演奏”,口吻稍重了些,笔者勉强译作“对腔”。Interplay这一概念出现得不多,作者也没有明确给出解释,根据语境,应是“交替演奏”的意思,强调“你来我往”的场面,可译作“交谈”;马英珺中译本译作“相互影响”,太过中性,距离本书语境较远。

  6)Ritornello[乐队全奏/乐队回归部]。其基本含义是:协奏曲中由乐队演奏的、反复出现[或称“不断回归”]的那段音乐。根据语境的不同,其所侧重指称的对象也不相同:在讨论乐器关系的上下文里,它强调“乐队”的集体身份,以与单个的“主奏乐器”相对;在讨论力度关系的上下文里,它强调“全奏”[此时与“Tutti”同义],以与“独奏”相对;在讨论音乐进程或曲式结构的上下文里,它侧重指称不断“反复/回归”的部分。中文学者习惯于音译作“利都奈洛”,这是一种简便的译法,略显含混。马英珺中译本一概译作“反复句”,虽然确保了译名的统一,但多数情况下不合情境;况且,乐队反复的部分并不总是乐句,也可能是乐段;鉴此,笔者以为应根据特定语境而点明其具体含义,以助理解,同时附上原文。与Ritornello相关的概念还有Ritornello Sonata form [利都奈洛奏鸣曲式/带乐队回归部的奏鸣曲式],是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典型模式。

  7)Mutual rondo[互应式回旋曲/带乐队回归部的回旋曲]。这是协奏曲特有的曲式类型,一般出现在末乐章。其特征是:回旋曲主部的每一次出现,都由两位主角儿分别演奏,通常独奏在前、乐队在后,乐队充当着鼓掌、喝彩、陪伴的角色以支持独奏。马英珺中译本译作“共同回旋曲”,该译法贴近字面意思,也无悖于该术语的本质含义,只是没能突出 “感应”[乐队和独奏彼此对对方的动作做出反应]的意思。笔者勉强译作“互应式回旋曲”;更准确[但显得啰嗦]的译法是“带乐队回归部的回旋曲”;Mutual rondo与Ritornello Sonata form是姊妹概念。

  8)Diffusion[弥散]。指协奏曲二元的一种织体状态:两个代言者各自的独立性消散,界限变得模糊[如独奏加入到乐队之中,或乐队自身分化离散、某些成员加入独奏]。马英珺中译本译作“交融”,笔者以为略有偏差:Diffusion强调自身的消散过程,可以是单方消散,也可是双方各自都消散[“交融”乃是可能形成的一种结果],而“交融”一词则强调双方同时运动从而达到的一种结果[交相融汇],与该术语的基本含义不符;笔者译作“弥散”,意在突出其“弥漫/消散”之意。

  9)Virtuosity[炫彩性]。该术语在中文语境中已习惯被译作“炫技性”,马英珺中译本沿用了这个译名。但“炫技性”只能揭示Virtuosity的部分含义。Virtuosity的基本含义是“精彩的展示”,但“精彩”并非专指“技术的高超”,“表演者在精彩地执行技术动作的同时,还能有其他方面的绝佳表现[观众渴望他/她能这么做]”[页67/61-62]。笔者以为,“炫彩”是比“炫技”更准确的译法,炫彩的内容除了包括高超的技术以外,还包含乐器[人声]性能的充分发挥、乐器[人声]音色的完美展现、演奏[唱]者“迷人/另类/夸张”的身体姿态、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对气场氛围的主宰能力等。

0 D. r& C7 O. H7 R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5-3 19:31 , Processed in 0.0460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