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是60后,《音乐之声》很可能是你看的第一部歌舞片,第一次听到花腔女高音;如果你是70后,第一次学会英文歌很可能是通过《音乐之声》,《哆来咪》《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都是启蒙老师;如果你是80后,你很可能因为这部电影而爱上萨尔茨堡,并从此将其设置为一生最想去的旅游胜地;如果你是90后,被问及《音乐之声》很可能一脸茫然,以为那只是一个广播频道……但不管对谁来说,只要听到熟悉的旋律,就能想起这部同名电影,仿佛时空流转,我们又回到那些充满激情而又惆怅的岁月。
" V9 ?2 h( W4 m8 k A; u LadyGaga都素颜了
5 ]! t2 ~, Y" d) F' m% R 她在向哪部电影致敬
, c, B1 g+ V" s, C( O& w; G! y 俏皮可爱的《孤独的牧羊人》,柔情温暖的《雪绒花》,还有极富团队精神的《哆来咪》……像这样一部拥有这么多著名唱段的音乐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之又少的。《音乐之声》的经典歌曲被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声音”。小学的音乐课本上印着《雪绒花》,SuperJunior在演唱会上改编《哆来咪》,《音乐之声》原声带更驻留唱片排行榜长达233周之久,成方圆也因演出《音乐之声》家喻户晓。今年恰逢《音乐之声》上映50周年,各国纷纷兴起了“音乐热”,在剧院重演这部经典影片、再度造访拍摄地,用各种方式向经典致敬。# w7 Y6 K& s7 l% ]5 S
是什么可以让LadyGaga没有奇装异服、没有油彩满脸,更没有一些大胆又出位的挑逗动作,答案是《音乐之声》。在奥斯卡致敬《音乐之声》50周年的表演中,LadyGaga戴着金色假发献唱《音乐之声》名曲串烧,颤音全开,惊喜地演绎了经典演唱曲目《群山充满活力》《我最喜爱的东西》《雪绒花》和《攀越群山》,获得了好莱坞杜比剧院一线群星全场站立喝彩。朱莉·安德鲁斯——这名初代玛利亚·冯·崔普的扮演者给了她一个赞赏的拥抱。
1 {0 y+ A& I" @( c& ? 《哆来咪》《雪绒花》亮瞎眼# |7 g5 ~. ~+ ?, ~0 l
国人的第一堂音乐普及课) X c K9 m- n4 O) u
对于普罗百姓来说,“不懂”可能是阻挡他们走进音乐剧场的很大原因。而《音乐之声》没有音乐剧们应有的高深莫测,音乐响起,唤起的只有我们冬眠的记忆。《雪绒花》《哆来咪》等经典歌曲耳熟能详。每逢电视台有《音乐之声》的重播,不少观众都会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一首首经典歌曲刚一播放,就红了眼眶。一位80后父母告诉记者,他常带着自己6岁的孩子反复欣赏这部音乐电影,“这不仅仅是满足我们的美好回忆,也是为了让孩子接受真善美的熏陶”。身为60后的林先生则表示,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他觉得弘扬爱国主义的《音乐之声》显得特别有意义。+ B+ k: F+ q( P& n7 V- l
《哆来咪》是影片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它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一语双关地赋予了从1到7每个音级一个具体而生动的词汇含义,不仅能够让人通过这种形象的方式迅速记住每个音级的正确发音,还让人领略到音乐的真谛——这七个看似简单的音级可以幻化出丰富多变的悦耳旋律。关于这首《哆来咪》到底有多耳熟能详,可以这么说,人们对它烂熟于胸的程度几乎可以和圣诞节的标签曲“铃儿响叮当”或者新年第一曲“友谊地久天长”并驾齐驱。经过岁月的洗礼,这首被中学音乐课本收录的歌成为很多人永远抹不掉的成长记忆,听到就能跟着哼出来几乎成为一种本能。
+ N$ |) |, K5 W. M6 h' s% F( z 而听到这首《孤独的牧羊人》的时候,你很难不被茱莉·安德鲁斯别致的唱腔吸引。这种唱腔其实是瑞士传统音乐中一种最具特色的山歌唱法,叫约德尔调。这些听着简单的“莱伊哦”声音,源自阿尔卑斯山区的牧民呼唤羊群和牛群时发出的喊声,通过真假声的快速交替制造出来神奇有趣的效果。
3 m. G: n0 R1 \1 [! D+ {1 ~ 有观众感慨地说:“音乐能唤醒人的记忆。”1965年3月2日,《音乐之声》在纽约里沃利剧院首映。当时,美国经历着越南战争和民权运动的双重考验。男女老少涌入影院,从美妙的音乐和动人的剧情中寻找慰藉。一名越战老兵说,他第一次看《音乐之声》,是被妻子拖去的。然后,他自己又看了127次。“我得以到另一个世界度过3小时,那3小时的我是自由的,享受着美好的平静。”2 ^+ E3 I* m0 _9 Q$ C, W& p
《音乐之声》拉动旅游
8 Q, O9 A) x6 V 萨尔茨堡因歌而盛
0 L+ |% D2 l& |4 Q) Y+ R) I 萨尔茨堡,猛地提起这个名字大家似乎没什么印象。如果提起《音乐之声》,你一定秒懂,原来就是在那里拍的。今年是《音乐之声》电影上映50周年,有什么比去电影拍摄地奥地利萨尔茨堡游览更好的庆祝方式呢?电影的大获成功使得萨尔茨堡一举成为热门旅游胜地。而其中脍炙人口的曲目也成为游客游览的“音乐向导”。" M. x/ x* ~" t/ B0 l9 t' q
游客在米拉贝尔花园上车,这是大多数《哆来咪》歌曲场景的拍摄地。之后出发去乐宫,这是湖边镜头取景地。坐落在市中心的萨尔茨堡主教官邸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体,其中包括180个房间和3个大庭院,有着巴洛克风格的华丽后花园,令人陶醉。玛利亚在第一次去男爵家的路上,唱着《我有信心》,穿过的正是这个广场。这些场景仿佛处处都有玛利亚和孩子们的身影和歌声。一路沿着歌声和电影情节前行。当年《正大综艺》甚至还专门请成方圆和火风来萨尔茨堡参加节目,以明星推介的方式圆观众心中的梦。' x% W& E) u: @* I! \3 I1 a7 }
今年4月14日,为庆祝电影《音乐之声》上映50周年,萨尔茨堡市旅游局与萨尔茨堡州旅游局在京举办了“萨尔茨堡-音乐之声的故乡”主题推广会。据记者了解,几十年来“音乐之声”如神奇的磁石般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萨尔茨堡。每年超过30万《音乐之声》的粉丝朝圣般地来到这里,造访电影的拍摄地和重温冯·特拉普一家生命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很多游客通过骑行方式串连起电影中的场景。0 U* N, k' K1 R4 E
配音成“不可能任务”
- w2 L, v; t3 U% Y, Z1 l8 }' ` 如今的经典当时的败笔
, u/ [6 z8 t$ I( c6 c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从石油贩子手里收购了财政一塌糊涂的二十世纪FOX后,带着想敲开中国传媒市场的宏愿,将一大批FOX的经典电影送给了CCTV,其中头号大作,便是这部《音乐之声》。然后CCTV从内参电影堆里找到了1976年上译厂的这个版本,随后便向全国播出。自此,大多数中国观众第一次通过CCTV完整领略了《音乐之声》,而那个时候,1976年参加《音乐之声》配音的主要创作者们有多人已泯然离世。
- F0 W f: |/ s/ N2 b, }1 o 上译厂工作人员介绍,其实这部影片并不适合配音。因为它是以优美配乐和歌曲见长的美国经典音乐片,配音演员只能配对话的部分,不可能连唱歌的部分也一并配了,但是对白和唱歌如果是两种声音,会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所以他们当时很是犯难,译制完成后,这部作品也不是上译厂的上乘之作,在他们译制的经典作品里面算是一个败笔。李梓配的家庭教师玛利亚显得高贵典雅有余,却青春活泼气息不足,不太符合剧中人乐天单纯的性格特征。而毕克配的上校刚开始沉稳、严厉,继而温柔、体贴,符合人物情绪的变化,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新报记者 于穆铭
( Q! E8 I, t8 b: h- O4 c 花絮:
/ n g8 G: T2 |6 k: t 拍摄女主角玛利亚亮相的镜头时,直升机载着摄影机一遍遍向演员俯冲下来,演员一边做着陶醉的表情,一边要将鞋跟儿使劲插进土里好让自己站稳,但每一次都会被气流刮倒,导致这个镜头拍了十几遍。$ ~0 [1 [4 H# _+ b8 J
风靡世界足足半个世纪的经典之作,1965年在韩国放映时,由于一些电影院票房不佳,首尔的一家电影院的经营者尝试着找到了一个“好办法”——把电影中的所有音乐片段剪掉,沦为影史上的经典笑话!2 ~4 P+ E8 B' \9 z7 K
由于电影拍摄的周期比较长,小演员们都在这个过程中长高了不少,为了在镜头中让演员看起来高度不变,影片使用了很多小的拍摄技巧来掩饰这一切,比如找替身、改变道具尺寸等。
: B" g9 m& _" z/ [1 v3 M q
, ?' U( m: F( i/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