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93|回复: 0

[乐理知识] 浅谈美声唱法发声技巧与蒙古族长调教学

[复制链接]

4656

积分

5

听众

200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656
片一玫瑰云 发表于 2016-2-11 11: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美声唱法发声技巧与蒙古族长调教学这一问题,首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即:(1)找到美声唱法发声技术同长调歌唱艺术发声方法存在的共性规律;(2)找出二者间存在的个性差异;(3)开拓进取,消除狭隘、保守的陈旧观念;(4)创立蒙古族长调歌唱艺术教学的新局面。下面我就这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浅显认识。! n1 m4 o) s5 _, x

; c0 i( |2 r3 q6 I9 R(1)美声唱法发声技术同长调歌唱艺术发声方法存在的共性规律,最根本的是二者都十分重视呼吸法运用的正确与否对歌手的艺术歌唱发声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认为已经形成为是一种人体机能运动体系的艺术歌唱活动。在西洋“美声唱法”理论上,他们提出了“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技术橄念。这种理论产生的依据是从人休歌唱发声运动的体表特征得出的。这种体表特征—表现出了人体进行歌唱发声运动时,脚和腹部连带发生膨涨与收缩的现象。这一理论从十七世纪初美声唱法伴随着西洋歌剧艺术的产生.而延续应用了近四百年。且在这四百年来还有一些人提什么“横隔膜呼吸法”,“鼻口腰腹呼吸法”等。然而,事实上,不管是上述所提及的任何一种呼吸法,从科学的人体生命运动规律来看,在实际的艺术歌唱发声运动过程当中,支持其人体完成整体歌唱发声技术运动的动力点(即控制、调解吸人和呼出气息的动态活动)感觉最明显的部位还是反映在歌者自己身体的下腹部一也就是人休的下丹田处。2 R0 W7 t, }, r) z# l7 h; q

1 I& u1 j0 P9 g! s% M$ n. g; X而蒙古族长调歌唱艺术所强调使用的,支持其歌唱发声运动的呼吸法,同5 L2 U9 c& o9 F. G$ @

4 b9 A! F1 \; {- O样是“腹式呼吸法”,又称作“丹田之气法”。实际也是指出了腹部肌肉运动对歌唱发声所起到的功能性调节作用的重要性。  t. G( Q/ Q: I1 l6 e
内蒙古伊克昭盟著名的老民歌手扎木苏曾提示说:“人们笑得肚子疼了的地方”的腹部动感状态最敏感的区域,就是人们用气和调节气息支持人体歌唱运动能够得以自如、灵活、多变地进行呼与吸交替运动的支撑点。扎木苏老先生从15岁开始唱歌,80多岁时,唱起歌来仍是气不虚、声不哑、嗓音仍保有高亢、嘹亮、开阔、质色清晰的特性风格。, Q) h0 A0 F' Z# ]% W) f

- R% o0 Y' K  y5 \' \" h我认为,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着问题,我们不管是采用何种唱法,歌唱发声运动进行过程,歌声的悠美和抑、扬、顿、挫,强弱有侧,必然都同呼吸法的正确把握有关。
8 H% P+ d1 }5 [; d
! a, P( g# G8 G其次,另一共性规律所反映的是美声唱法同长调歌唱艺术从发声法训练方面都十分重视“咽腔”在歌唱发声中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功能作用方法。这主要因为,“咽腔”做打开状和保持其呈一定的开放式空间的形态,可以使歌者能够充分地体查到通过学习和掌握这种技术,感受到在整体艺术歌唱运动进行过程、气息的吸人和呼出,在歌者喉咽部能够形成为一种积极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性关系。. i/ Z  H. A1 r
4 D+ y2 ]8 `0 \$ ^% ?9 m
而正是这种特性关系使得声门(声带)在既有来自于声门上的吸人气息流的压力,与又有来自由于腹部肌肉控翻呼出气息流压力形成了对抗的力,进而以这一对抗力的点构成艺术歌唱发声的技能性“支点”,并在这一“支点”位置发出其“歌唱基音”,人体的各腔室空间—首先是“唱腔”其次包括脚腔( C% p5 z9 ^' h8 B( b* d
; y) o/ w, E; K
、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弃咽前腔、头腔等才会产生其整体的共鸣音响。从而,一方面为建立符合科学概念意义的如“乐器”化的人声艺术歌唱嗓音的发声原理机制,找到了合理的技术方法上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对这种科学机制的不断改善,才可能不断地促使这一以人声嗓音为构建人体艺术欣唱的发声机能运动获得持久的耐力,以及增进其歌声的传远能力,还有增加适应不同作品风格对歌唱所要求的富于多变的音色需要的幻化能力等。而这一切相关的理论实践技能在客观上是歌者掌握实际演唱技能,并最迅速地起到有效的训练结果的关键性因家,也就是“咽腔”的所有有利于歌唱技能性功能的作用是否能够得到积极和充分的发挥。
0 t0 j$ E2 g( c美声唱法重视打开咽部,而蒙古族长调歌唱艺术从发声技法上也同样要求打开咽腔,强调咽腔在歌唱发声中的特殊共鸣作用。事实上,两种唱法在认识这一技法理论的观念上是统一的。
2 R8 U4 ~1 m! }5 Q
/ s* C- ?6 H1 o' s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29 10:23 , Processed in 0.10149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