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38|回复: 0

[原创散文] 初览王驾即兴诗《春晴》--兼答天下湖南网爱丽斯管理员

[复制链接]

221

积分

3

听众

66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221
山水夫然 发表于 2015-7-4 16: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水夫然 于 2015-7-9 07:15 编辑



                       初览王驾即兴诗《春晴》
                          --兼答天下湖南网爱丽斯管理员

    凡算是写文章的人都清楚,人们对好作品的认定大体上是相似的,只是视角与选词用句上略存小的差异,但丝毫不影响认知上的一致性。跟帖前我看了数遍何庆善先生对《春晴》的点评,写得非常精彩、细腻,无论从语言角度还是艺术角度都是十分到位的,对此我深有同感。但若展开透入分析略感意犹未尽,故在他点评的基础上稍融管见作为跟帖。
    唐代草野诗人王驾这首抒情即兴诗,核心是表达一种雨后漫步庭院所见残春景象的所思所感。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拟人化、抒情化、猜想化,作者以诗寄情以诗托情,深埋了自己对春色无限的遐思。作者将描述对象通过抒情和猜想,采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事物如人鲜活的思维意境。写作取景看似极为简单平常,但构思新颖奇妙。前两句紧扣象征春的“花”字,将“雨前”、“雨后”相比,深深寄托了作者心田无限的惜春之情。雨前的春天初临,花刚吐骨朵,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了却,剩下满树绿叶,告诉看客这场雨下得如此长久,迷人的花光春色,被这场苦雨闹杀。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作者十分扫兴而感叹,扫兴不光是诗人,还有渴望春花的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它们好不容易盼来难遇的春晴天气,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庭院中来,满以为可以饱餐花丛春色,却因这场苦雨扑了空,庭院无花空有叶;它们仿佛也象作者一样大失所望,纷纷懊丧的飞过院墙而去。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庭院显得更加冷落,作者的心情更加怅惘落寞,望着过墙而去的蜂蝶,深怀着惜春之情的作者突生灵感,产生出一种奇妙的遐想:“却疑春色在邻家”。院墙那边是邻家,作者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也难得不受这场苦雨的侵扰,此刻作者的愿望或许有些过于天真烂漫,庭院高墙遮住视线,无法确定自己的判断,故作者非常巧妙的选用“疑”字,一个“疑”字在此处用得极为准确恰到好处,不仅展现了诗的节奏感与猜想美,而且给读者带来了希望感和真实感。这两句诗,将蜜蜂、蝴蝶、春色“三元素”拟人化描述发挥到极致,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素描得栩栩如生活龙活现,在作者的妙笔下,“春色”被淋漓尽致的写活了,即兴诗中的“春色”仿佛果真有“脚”,她不安心在自家庭院,却偏偏跑到邻家嘻戏,显得那样可爱的调皮、浪漫和撩人思绪。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诗中的经典绝句,令人倍感耳目一新。这一绝句为全篇精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经其点化,即兴诗庭院、蜂蝶、春色“三元素”无不交相辉映、遐想无限、妙趣横生。
    古人云:“荆棘之下或有兰香”,我感觉好诗文不一定在传世的经典大著中才有,名不见经传带有田原山野泥土芬芳扎根于山花野草中的文学荆棘下或有“梅兰之香”与“神来之笔”!关键是需要用我们的慧眼去寻找、去发现,美女爱丽斯如此年轻能够捷足先登,不能不说她有一双酷爱文学的慧眼。


                                                 夫然
                                               2014年8月18日夜深于长沙寒舍


【爱丽斯转帖】

                         《春晴》
                     年代:唐 作者: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本主题由 夫然 于 2014-8-20 12:14:02 设置高亮



山水夫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7 15:14 , Processed in 0.806818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