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2 g s0 K* U6 @ P
& F- E, c/ A" d% V s, c% ` 歌剧欣赏必知# l- V$ U* ?) D1 X+ A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其中包括诗歌、戏剧、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灯光等,近代西洋歌剧产生于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以后逐渐传遍世界各地。
2 N8 w d) O; \7 M2 B: f. ^ W0 d* {
2 Q& X% C: [' o$ D: r3 b* C4 ? [歌剧分:
5 d* l6 {5 ^6 ~0 C
" r8 l# ~4 _ x3 k* Y- j* i) E(1)以完全歌唱和器乐不断发展为基础的歌剧;
, I( y: P! y" x2 ?
9 ?: |1 x |) Z% b+ l(2)以对白和音乐段落相交替为基础的歌剧。, U0 B, j: r. _5 h/ O9 r. D
1 u9 r6 V, ?7 s( ^+ ?( G. Y. l; I& K
后者还有大歌剧、轻歌剧、小歌剧、娱乐剧等不同类型,歌剧的声乐部分由咏叹调、宣叙调,各种重唱、合唱等组成;器乐部分由乐队序曲、间奏曲、舞曲等组成。5 R) q5 o/ R t" c) b
& x) q5 G3 i2 I
我国近代的歌剧,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洋歌剧,创立了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新歌剧形式,如《白毛女》、《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向阳川》等。
' r$ T4 p( j/ ^( d1 |1 x4 V0 B歌剧必知(一)! W5 K& _% G7 Q" x, d
appoggiatura 倚音--在巴洛克音乐里, 把一个先现音符加在两个乐句的接续乐句相接壤的两个音符之间,使得乐句的结尾更为圆滑.在十八世纪及其以前作曲家的歌剧作品,多未加上倚音,而由演唱家自加(有些像中国古典歌剧的古早曲谱,如清朝干隆年间出版的《纳书楹曲谱》就是不加任何装饰音的,由演唱者自加;一直到现代,除非是为现代人习唱的特别详尽的曲谱,否则一般的昆曲曲谱还是不标装饰音的).尤其像是还十分常演的莫扎特的歌剧,如果演唱时只按原谱而不加适当的倚音,其歌唱的表达力的不够丰富及较嫌单调,是可想而知的.5 w, H1 ~: ^6 M+ x1 \
# l9 I% e2 o3 s; A. s" h: h
●apron--舞台的前台, 在幕及乐池之间.3 u. O J% O5 C7 e7 k
' a6 \4 p' f- ?' Z7 y- H# O5 {● aria 咏叹调--有乐器伴奏的独唱; 源自意大利文"air"一字, 一首 aria 通常是表达心境
6 W8 K, u- R s' a% `! X( Q8 L的状态,而非用来推展剧情.5 m9 g* g* ~3 s4 I8 H/ U
: P& V9 S. r" M& Q e. \ f# E
● ballad opera民谣歌剧--一种英国(English) 歌剧娱乐的一种, 时当18 世纪早期, 结合9 p' J0 M& l/ o/ |6 l
了道白以及家喻户晓的声调 和舞蹈; 最典型的例子是约翰‧盖伊(John Gay)的% h1 A! U8 o. m6 N5 @1 |3 R6 I
The Beggar's Opera(乞丐歌剧,1728).- X- W" ~2 n5 j) I& X
● baritone男中音--在男低音( low bass voice) 和男高音( higher tenor voice)间的男声;" c& A8 H, B8 N# \5 ?) y
大部份的男中音是要求要表达表现性的和浪漫的唱法( expressive, romantic singing),
5 t( K- _9 A* Z$ u' n4 N; n# E0 H像是 在威尔第(Verdi)的歌剧《茶花女》( Latraviata)Germont (父亲), 虽然仍有英雄男
0 C- Y8 Z6 V1 I, d; P; G+ Q中音 (heroic baritone parts)的存在 , 例如「弄臣」里的Rigoletto.
n1 r0 w1 h- N! U/ o! J3 D" J6 p4 F
●baroque巴洛克--此一音乐时期大致始于1600 (第一部歌剧问世之时) 到 1759 (3 {! G7 ~; [4 `! `7 [- j
Handel之死); 巴洛克歌剧有着高度程序化的表演 , 用装饰的声音及构想新奇的剧情.
/ F- o0 _3 f+ w0 r& ?- V p, ~6 q2 ?2 G6 [: H# b8 P7 g" f
● bass男低音--最低的男音; 有好几类的低音唱法,特别是在意大利的名辞里(见下).& Y: `4 @% \+ @% Y
1 m9 j+ q% z9 D, N( ~5 {! g7 Q$ \* m● basso buffo -- bass voice的一种; 是指特别专长于喜剧角色的歌唱家, 尤其是* a9 R4 z* M1 N [+ v& I, v
Mozart, Rossini或 Handel的歌剧里. 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The Barber of Seville)3 [0 j* x( U2 J2 ]# F+ t
的Bartolo医生是这类角色 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 I% U4 d8 [9 |, y) ~$ e, {- K# k7 p* \1 h9 z* }
● basso cantante-- bass voice的另一种; 加上了意大利字"cantante"是指 某一种旋律
3 w- b- p! G% S: @3 O( s性歌唱的品质 (自 "cantare"一字: "唱") 而非是一种喜剧性的角色或特别严肃的一种.
! U- Y- Z$ j, V; s在威尔第的《唐‧卡洛斯》(Don Carlos) 的Philip国王就是一个basso cantante的角色.
/ X1 U/ w& g5 s6 z; w# q● basso profundo--最为严肃的 bass voices. 在《魔笛》(The Magic Flute)里的Sarastro9 r T- H' e$ c) e# \) O
就被认为是一个 basso profundo的脚色.
/ L/ b! H% n! w4 ^
8 K, z' `9 L$ X0 _, S● bel canto 美声唱法--字面上的意思是, 美丽的声音"beautiful song," 是意大利的传统 J* l$ Z! N& }& j
歌唱法,强调优美的分句 ( elegant phrasing),美丽的音调( beautiful tone)以及使声音辉煌0 @, Y, ?- ]& `! R5 ~
的技巧( brilliant technique); 美声歌剧(bel canto opera)在19世纪的中叶最为发达, 尤其是& W5 k3 T" h. n( n8 W. n. ^- D) S
指像是 Rossini, Bellini和Donizetti的歌剧作品.7 |7 ^: J: n& |% D$ v
: t' J3 A7 ]9 c4 j2 k
● blocking--在舞台上移动人们; 在歌剧的演出时, 舞台指导( stage director) (参见后述)
8 y# V7 @$ }0 f创造歌剧进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移动模式( patterns of movement) --这种模式就称为 the
2 Q1 E @" B: }0 `# T0 Sblocking.
( g2 t! }1 J8 u7 c& F* m" y0 V& m6 [+ p
● bravo再来一次--观众在对于特别是精彩的咏叹调,场,幕或演出的结尾时发出的叫声. t: p& K% z4 O% q+ s* Y
的意大利文; 如果是女性的表演者,按理就应对应 "brava" 这一字(因意大利文的阴性形容词的0 ^2 f7 }# H/ [, @- l+ E
结尾改o为a),若是对很多的表演者,就应该对应的是 "bravi." (因意大利文的复数形容词的结尾改o1 [/ d# j! l9 ~# S. \/ e4 r8 o
为i; 如果是一群纯属女性的演出者则结尾改a为e);在莫扎特的歌剧《唐璜》( Don Giovanni)里,有. J9 H+ F7 N# ^9 D6 i0 L" G
一个脚色喊了 "Archibravo"(意大利文),意义是说 "没有能想象比这还好Nothing better$ u$ ~" m! w7 v% I! r9 \
than this could be imagined,"那可就有些夸张了,果要在剧院里喊叫起来,那就太长了.+ D! Z9 K2 U* b+ L+ c
cabaletta 卡巴莱塔(跑马歌)--在意大利歌剧里的一种活泼抖擞的咏叹调( brisk aria) , u! b3 i d ^$ e; g, Q" p
通常是紧接在一首较为庄严的,有内涵的(solemn, thoughtful)咏叹调之后 ; cabaletta常常/ c( u7 z. ?' G
显示心里的一种 矛盾的(contradictory)或是欢悦的( complimentary) 状态, 而且甚至可能
" Q3 I5 J+ s$ E# ~4 r引导舞台上的脚色 的热烈的举止(impassioned action). 这一名辞本身是来自意大利文的6 I$ r9 W+ J/ A# e9 N* ~. x
"cavallo" ,是指"马 "的意思: cabaletta的伴奏经常是模仿动物的跑步步伐 . 初常见于罗
e; I5 V# V$ W6 {西尼的歌剧,多为用在十九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中,像是贝利尼、多尼采蒂等都是此中名
- h+ ]$ ?0 H3 @' f0 w9 z5 ^9 ~手.(也有一派学者认为和马扯不上关系).
' ^2 @; Q0 k8 K* W7 w6 G5 w; Q' @$ Z. ~8 W0 b8 ^5 Q& P; t+ N
● cadenza华彩段-一种音乐性的即兴装饰性华彩的演奏或演唱,由演出者自己发挥,是用
* D, c4 b5 ]3 b: U: c1 ~在当在一首咏叹调或是一首咏叹调的一节将近结束之际; 一直到 Verdi以前, cadenzas 通 C/ b2 [1 h) V7 q' R" h
常都是由演唱者或是演奏者自己发挥,而少有由作曲家写作. 在多尼采蒂的《拉美莫尔& d$ O" A: w8 Q" G
的露契亚》(Lucia di Lammermoor)里著名的发疯场面的女高音Lucia和长笛之间的长段5 W, d. G. |/ N6 L9 I
过门是由那些演出者即兴表演的双重华彩段.
+ ~+ o% S, u5 E; xCamerata --是在十六世纪末之际,一个在意大利佛罗伦斯的作家和音乐家的集会 , 通$ O# A- w9 d* q" ?
常在集会里是讨论艺术的形式结合的实验. 在早于 1580年以前, 集会是在Giovanni de
" E! [" [; ~2 R7 r: G4 WBardi(巴尔第伯爵)的宅院举行;在1592年以后, 是在Jacopo Corsi的家里. Vincenzo' Z; ~6 q& a; r8 ^7 r! \ A
Galileo, 著名天文学家伽里略的父亲, 也是他们成员之一. 他们的随谈是造成歌剧诞生! ? a4 o- H1 h7 b
的直接原因. 他们把歌剧做为音乐,戏剧及舞台表演的结合.培里(Jacopo Peri,% W/ ?+ z$ e9 t: p/ l
1561-1633)这位在Medici宫廷的音乐家, 同时也是 Camerata的成员之一, 是歌剧 《达芙4 _, c* B# F( ]
妮》Dafne (1597)的作曲家,而这部歌剧,是被认为系西洋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剧.% f" G! h* V+ t$ Q
; v& p. ]$ a0 |0 H* ~" y
● cantabile如歌似地--一种表现手法 (另一种来源也通,即出自意大利文的 "cantare歌
) A+ E- _( l, [# I8 H: L4 s唱") ,是要求表演者以柔婉的歌调般的方式来演唱或是演奏.) N1 \8 U8 C/ J3 V5 v* b5 e/ X
! X4 ]2 v5 |3 E) y+ s- ~● cantata 康塔塔--这个字源是起自意大利文 "cantare歌唱",是一种乐曲的形式, 通常是
8 T/ c; m+ z* B: l有合唱及独唱者,其起源是立基在早先的朗诵文发展的;最有名的康塔塔是由巴哈所5 T9 Z: E) N3 v& R, H7 d# T
写的,他所有的作品在开头都有圣经话语--有些甚至写给独唱及乐器之作.
# T. `+ ^7 {* ]8 KCamerata --是在十六世纪末之际,一个在意大利佛罗伦斯的作家和音乐家的集会 , 通6 Y7 s0 r8 C& Q$ O+ A
常在集会里是讨论艺术的形式结合的实验. 在早于 1580年以前, 集会是在Giovanni de
$ i$ V, h7 [1 q) M% B5 NBardi(巴尔第伯爵)的宅院举行;在1592年以后, 是在Jacopo Corsi的家里. Vincenzo% d6 n8 q3 K. J3 p( P2 n& _
Galileo, 著名天文学家伽里略的父亲, 也是他们成员之一. 他们的随谈是造成歌剧诞生
# f/ t4 N6 r$ ]: t的直接原因. 他们把歌剧做为音乐,戏剧及舞台表演的结合.培里(Jacopo Peri,# u7 `0 S. j1 d- R$ b' C* C' o) l
1561-1633)这位在Medici宫廷的音乐家, 同时也是 Camerata的成员之一, 是歌剧 《达芙- T# n2 Z/ u1 s ^6 s
妮》Dafne (1597)的作曲家,而这部歌剧,是被认为系西洋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剧.; @; D: |7 Z) g8 ?% E
8 k1 T% c, R4 Y C9 B
● cantabile如歌似地--一种表现手法 (另一种来源也通,即出自意大利文的 "cantare歌! s+ q3 `8 h: E+ D- Z) n; P
唱") ,是要求表演者以柔婉的歌调般的方式来演唱或是演奏.) _) {& ~0 D: d2 S4 ?( O
~% {( H. `7 P) M
● cantata 康塔塔--这个字源是起自意大利文 "cantare歌唱",是一种乐曲的形式, 通常是& z9 P+ u7 D7 o. s5 I5 Y
有合唱及独唱者,其起源是立基在早先的朗诵文发展的;最有名的康塔塔是由巴哈所7 j2 U! B& U& X9 B* o' L/ x% Q# Y
写的,他所有的作品在开头都有圣经话语--有些甚至写给独唱及乐器之作.
6 |' a* B! @( Y- schromatic半音阶的--将钢琴上的黑白音符顺序弹奏出来,如此一来,一个自中央C到
1 h8 ?5 G* M, K ^4 i+ u+ M高八度C的半音阶包含了12个不同的音和13个音符( 12 different tones and 13 notes). 在0 v3 Z( ?- W8 C- V1 G# _
美声时期,一首咏叹调的较快部份,歌者可能在咏叹调的旋律里以上或下行的快速半( b8 H& w2 Q& X) z9 x* Z
音阶加以美化装饰之( embellish),以显示自己的歌艺.% K' N4 x! _: f" L# S
% M" n5 a6 m2 r2 r) b, [● classical古典时期--音乐史上的一个时期,是介于前有巴洛克时期(baroque period )( z6 @0 t3 W0 f; m! U) F' R. L' J' B
,后有浪漫时期之间;约自 1756 年(莫扎特Mozart的诞生之年)到 1830 年(贝多芬
. ?7 g, N! v7 M9 u& b. @' sBeethoven死后三年). 虽然这一个时期并不如巴洛克时期那么长,却是代表了一个管弦2 k: \5 t: Q! }1 k
乐的形式和鸣响(orchestral form and sonority)的标准化的时期; 甚至于生活晚于 1830
( r( S5 T1 f& O( N的作曲家之中仍还有使用这种标准的"classical古典的" 管弦乐团---由一对长笛,双
* }4 Y% U H- A* M8 x4 O3 |8 b0 j簧管,单簧管及巴松管,四只法国号,二只小号,三只长号,弦乐和定音鼓所组成.- T1 M" n5 b* O G- O
' { S. I* ^" u' L; w●coda 尾声--在一曲中的最后部份的乐思;以最严格的正式名称,是一段( a piece)
* `7 `$ V- A. P8 h4 q6 I% B可能包含有呈示部 exposition (设定了作品的主题素材),发展部 development (以崭新
# c$ D6 O* R4 i, F3 g& h而变化的方式将主题素材予以开展),再现部recapitulation (把主题旋律几乎原封不动4 j! C% U8 N) }6 m& F/ u
的(verbatim)重述),华彩段cadenza (最后一刻的声音的即兴展现,有时是基于作品; t2 c- w" [ \
中早先使用的素材),以及尾声 coda (由作曲家加上最后一点的乐念).$ M( c0 S; A; c# L, m8 |) t
0 x5 W9 u( ?! U● coloratura花腔、华彩 --通常是指女高音的一种,但同样也指拥有伟大的灵活技艺
; M0 I4 I o7 r9 [- O. |7 {( S5 o6 a的歌唱技术--唱的快(fast singing),音唱的高(high singing),颤音( trills),唱0 c0 ^) E# s! k
腔美化( embellishments)等等.若举出本世纪的一些花腔女高音的例子,如 Lily5 O1 c S3 ~0 u+ G& p7 V
Pons,Roberta Peters,Joan Sutherland 和Beverly Sills等皆属之.' k% V) o" M% z
n3 i4 a* f* C6 ^0 f6 D! [# M, z, t
● commedia dell'arte --是从十六世纪开始,在意大利的一种通俗的戏剧表演型式;喜
+ P/ e4 N* K" J3 S剧的角色是高度的定型化的,而且剧情经常在欺瞒、角色错误及误会中打转.有名的/ u1 P+ D: M/ P% f
角色如Pierrot, Harlequin和Colombine. 这种典型的角色可以在后世的雷翁卡伐洛的《丑角》5 [8 F1 x4 Y; g- Y( P
Pagliacci及理查‧史特劳斯的《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Ariadne auf Naxos等歌剧里看出.( O6 J7 b0 s+ q v
% H# {7 | z2 W 西方30大古典歌剧5 O7 a' g5 ^6 `9 z* M
序号 剧名
7 s4 p6 c: @& L) T1 Z0 `, i首演年份 作曲家 国别, z( B3 Z) U) X0 T
1 奥尔菲欧 (La Favola d'Orfeo) 1607 蒙特.威尔第 (Monteverdi) 意大利
$ ?. t3 \- F4 f& [! `8 k2 费加罗的婚礼 (Le Nozze di Figaro) 1786 莫扎特(Mozart) 奥地利8 S# m3 w0 O. z& M, [+ u1 S7 S% B
3 唐璜(Don Giovanni) 1787 莫扎特(Mozart) 奥地利( |: \, l: N/ g' W
4 魔笛(Die Zauberflote) 1791 莫扎特(Mozart) 奥地利7 z4 P0 Z" b4 S6 X ^" v/ Q) }& Z
5 秘密婚姻 (Il Matrimonio Segreto) 1792 奇马罗萨(Cimarosa) 意大利8 W7 a' C7 @/ X) J" ~7 x8 _3 w
6 菲德里奥(Fidelio) 1805 贝多芬 (Beethoven) 德国3 i8 s) w6 N, o3 M: T( q1 q7 P: M4 P
7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Il Barbiere di Siviglia) 1816 罗西尼 (Rossini) 意大利6 U; c8 I1 `* ^$ `6 V
8 诺玛(Norma) 1831 贝利尼(Bellini) 意大利& ~" D2 ^5 B6 h3 _; U+ [' g1 l
9 爱情的灵药 (L'Elisir d'Amore) 1832 多尼采蒂(Donizetti) 意大利
2 X% C( }$ @+ ^/ j6 @10 拉美莫尔的露契亚(Lucia di Lammermoor) 1835 多尼采蒂(Donizetti) 意大利
. t/ R% }: ?8 l- c1 k6 ?9 E11 汤.豪瑟(Tannhauser) 1845 瓦格纳(Wagner) 德国- W2 M0 ]7 g' n
12 玛尔塔(Martha) 1847 福洛(Flotow) 德国
! S8 p3 ^; ~! _5 d% X/ ~1 n13 罗恩格林(Lohengrin) 1850 瓦格纳(Wagner) 德国; v# P) @- _9 E' p, x
14 弄臣(或称「里戈莱托」Rigoletto) 1851 威尔第(Verdi) 意大利! Y3 E$ \6 X( P, L4 c1 X
15 游唱诗人(Il Trovatore) 1853 威尔第(Verdi) 意大利
: C3 F2 A5 E9 i0 |4 h8 z7 Y16 茶花女(La Traviata) 1853 威尔第(Verdi) 意大利/ x# G2 F8 m6 a1 [3 P4 H; ~5 H9 T$ R
17 浮士德(Faust) 1859 古诺(Gounod) 法国) t: K2 J/ p. b% V, E
18 音乐剧「尼贝龙根的指环」
% P7 {/ j; x7 r7 P6 R: h(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 w, b7 j- W0 t' P s& J# ]) D' z
; o7 E4 s+ k9 N3 O. E# K女武神DieWalkure
; X, b1 h. U% F
- ]3 c: a1 l6 R$ v齐格菲Siegfried
# B. K( K1 {: ^0 K( @) D' j% V
. r( N- X4 ]1 r7 u! b众神的黄昏Gotterdammerung)! u- S9 T' B1 T0 {
3 E2 L c6 T, Y
1854! B5 @8 Z7 t' c4 N# z
# y9 O( T- j0 I, ]8 ] J |
1856
6 M% E7 h2 ~3 M D5 R3 h4 l% ~& Z+ Z- n
1871
3 b4 f9 b5 M" l( F) v9 x7 s: ~ Z* u/ ~, a2 g
1876
5 k$ k3 c* t; N4 s; e瓦格纳(Wagner) 德国) N b7 i( R) K/ l* i% B' p
19 阿伊达(Aida) 1871 威尔第(Verdi) 意大利- ]" C' Z+ H, ?+ }% ?' y1 k
20 奥塞罗(Otello) 1872 威尔第(Verdi) 意大利8 p3 t0 w$ ~" U
21 鲍里斯.戈都诺夫 (Boris Godunov) 1874 穆索尔斯基 (Mossorgsky) 俄国! U+ X- T4 [( K+ F
22 蝙蝠(Die Fledermaus) 1874 小约翰.施特劳斯(J.Strauss) 德国
. @. B& y* H) {% R23 卡门(Carmen) 1875 比才(Bizet) 法国
) T s% U" ?. Y+ [$ P24 乔宫达(La Gioconda) 1876 庞基耶利 (Ponchielli) 意大利
; S* L- ~) w- ] N25 霍夫曼的故事 (Les Contes d'Hoffmann) 1881 奥芬巴赫 (Offenbach) 法国
+ \3 L: S" f) \ o26 乡间骑士 (Cavalleria Rusticana) 1890 马斯卡尼(Mascagni) 意大利7 O: ]/ @9 @# _! x0 d! I3 [
27 波希米亚人(La Boheme) 1900 普契尼(Puccini) 意大利
/ j7 Z8 F. s, W, b- |6 B) M28 蝴蝶夫人 (Madama Butterfly) 1904 普契尼(Puccini) 意大利/ G* X3 m1 X- X: f& | \/ v
29 莎乐美(Salome) 1905 理察.施特劳斯 (R.strauss) 德国
9 ? k6 ]0 N. F% G30 杜兰朵特(Turandot) 1926 普契尼(Puccini) 意大利
+ I9 H3 E) }) `5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