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89|回复: 0

[征集揭晓] “西风烈·绚丽甘肃”歌曲评选印象

[复制链接]
zgycgc 发表于 2014-3-5 17: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绚丽甘肃的歌曲大写意

  ——“西风烈·绚丽甘肃”歌曲评选印象

  晨枫

  编者按:

  为全面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甘肃音乐文化品牌,用歌曲的形式更好地宣传甘肃、展示甘肃、歌唱甘肃,2013年6月开始,中国音乐家协会、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广电总台,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西风烈·绚丽甘肃”原创歌曲征集评选活动。经中国音协系统内征集、来甘采风团成员委约创作和省音协分词、曲两个阶段征集评选推荐,共征集词曲920首,通过我省专家初评、中国音协专家复评、终评,最终共评出31首获奖歌曲。这些歌曲立意新颖、感情真挚,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歌唱了新时代、赞美了新生活。

  位于祖国大西北腹心地带的甘肃,由于经济的长期滞后,让人们往往会忽略了对于她异常丰厚的人文资源的知晓。此次,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与甘肃省委宣传部主办的“西风烈·绚丽甘肃”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一批优秀歌曲作品的涌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似乎是意料之外的惊喜。透过这些作品所展示出来的几个与众不同、熠熠闪光的亮点,为人们认识这片土地,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

  本土作者以群体性态势强势出现

  本来,在每一个地域或城市的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本土作者参与其中是自然而然、合乎常理之事,但是,就近些年来持续进行的、难计其数的全国性的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像甘肃这样本土作者以如此令人震撼的雄壮阵容强势介入并斩获甚丰的现象,却是相当罕见、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请看事实:

  参与此次征歌的作者大致分为本省作者,其他省区市作者和受邀赴甘肃采风的委托创作的作者三个部分。但以最终获奖的30首歌曲(未含特别奖)作者的构成比例来看,在曲作者共31人次(含合作者1人)中,本省作者多达13人次,比例将近42%;而在歌词作者的30人次中,本省作者竟有21人次之多,比例达到70%。应当说,这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至少在近年来中国音协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同类全国性歌曲征集评选中,恐怕难以寻找到相同甚至相似的实例。

  我想,如此之高的获奖率的出现,并非无源之水,更非人为使之,而是有其产生的内在深层必然因素。

  大凡关注艺术创作的人们都可能注意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西北,甘肃的文艺创作一直有着骄人的业绩。以话剧《滚滚的白龙江》《在康布尔草原上》《远方青年》、歌剧《月亮湾》《向阳川》、电影《红河激浪》、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为代表的这些名播四海的佳作,十分有力地彰显着甘肃艺术创作的雄厚实力。就歌曲而言,近二十年来,在邵永强的《牧笛》(尚德义曲)、《大漠之夜》(尚德义曲)、《走进敦煌》(杜滨曲)等作品相继走向全国之后,以由部队业余作者步入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从事专业创作的刘顶柱以及王彬、杨玉鹏等为代表的青年词作者,均在全国词坛的各种创作活动中频频展露才智,使得甘肃的歌词队伍呈现出一派群体性涌现的喜人态势。其中仅在2012年由中国音协与东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首届“全国打工歌曲”评选中,杨玉鹏的《土豆花儿开》(韩刚曲)与王彬的《人在他乡》(大平曲),就分别摘取了大赛的金奖与银奖,如此惊艳的业绩,不能不令人刮目相视。而此次征歌中,我们又欣喜地看到了苏玮、张雁林等相对陌生的作者,他们用自己不俗的作品,证明着自己同样是这支队伍中的中坚分子。

  相对于歌词作者,由于歌曲囿于其传播渠道的特殊与地域的局限等原因,此次的一批曲作者,除了任职于省音协的左霞之外,更多的名字对于我们相对比较陌生。但是,一首又一首因在艺术上具有强烈征服力而最终杀入30强的作品,让我们可以说是零距离地走近了他们,认识了他们:苏玮、朱耀东、陈雄、周丽娟、陈世祥、张雁林、丛密雨、毕英爽、郭琳、封奎海等。显然,这是一支阵容更加雄壮的音乐创作生力军,实在值得我们予以充分关注。尤其应当指出的是,这批作者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正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他们得益于导师赛音教授的指点,在创作上齐放异彩。正是这支真正意义上的非职业曲作者支撑起了这次获奖作品的几乎半壁江山,委实令人喟叹。

  当然,歌曲征集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发现佳品力作,但从来出作品与出人才都是互为一体的——当一批佳作与一批本土作者同时问世时,那恐怕会是征歌活动最为完美的结局了。

  真情付出与多元汲取酿出的音乐佳酿

  位于古丝绸之路腹心地带的甘肃,有着多民族聚居的陇东高原、陇南山水、河西走廊、祁连雪山、甘南草原、腾格里沙漠,而黄土文化、巴蜀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西域文化等,都在这片土地上长久融合,成为了儿女们世世代代引以为豪的精神家园。像信天游、秦腔、陇剧、回族花儿以及藏族、裕固族、东乡族民歌等所具有的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音乐宝藏,对于同这片土地朝夕相处、甘苦与共的作者们来说,当然是一种具有得天独厚营养的乳汁和极为丰富的矿藏,可以任凭他们捧出自己骨肉亲情般的爱恋,尽情吮吸,尽情采撷,并以各自的匠心,创造出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来。也许这也正是此次征歌能够凸显本土作者(尤其是词作者)优势的根本原因所在。

  正是基于此,我们看到,在杨玉鹏的《甘肃老家》里,那种同这片生养自己的故土休戚与共、须臾难离的一汪深情,通过窃窃私语、娓娓动人的倾诉,被表达得那么感人肺腑,字里行间无处不涌动着儿女对于慈母的赤诚情怀,热切而真挚。如此充溢着真情的歌词,辅之以印青先生质地厚朴又情感丰沛、大气酣畅的音乐旋律,能不叩动千万听众的心扉么!

  同样是带着满腔深情在讴歌敦煌,刘顶柱与周丽娟的新作《敦煌寻梦》同早先邵永强与杜滨合作的《走进敦煌》则显示出了完全不同的风格特征:后者的现实性笔触已经被前者富有现代意识的浪漫气质所取代,那诗一般的语言与超越地域界限的流行音乐语言的严密契合,编织出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意境与想象世界,将人们带进了对于这座人类东方艺术宝库的无限向往中,甚至容易让人想起《阿姐鼓》来。

  苏玮的《月牙泉》,实在令人有些喜出望外——那并不前卫的歌词语言却在“泉是天上月,印在沙心间,月是地上泉,点亮沙的眼”的纤细巧妙构思中,倾诉着一种“泉涌月明共缠绵”的依依恋情,与富有西域音乐风格特征的音乐旋律相融合,显得委婉细腻,精巧新颖,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珍品。而她的另一首与李勇合作的《雅丹》,仍然以秀丽、灵趣却极易上口取胜。应当特别指出的是,作为歌手的苏玮,近年来兼及创作,并且在一个创作团队的鼎力协助下,新近推出了一套个人演唱专辑《敦煌》,其中的作品可以说是众妙毕集,各抒灵趣,色彩斑斓,愉悦心境,而她的这两首作品则尽在其中。我以为,这也许正是一位女性歌手在实现向音乐人转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必然体现,让人惊喜不已。

  此外,朱耀东的《原来你是这样的美》(杨玉鹏词),赋予了深情朴实的歌词以一种轻松伶俐、活泼可人、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旋律;丛密雨《醉舞敦煌》(刘顶柱词)的旋律,则突显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浓重色调;郭琳的《迭部之恋》(邵永强词)显然是在对甘南藏族音乐海洋中精心觅珠采宝的过程中生成的;至于词曲兼备的张雁林作品风格的粗犷、浑厚以及萨尔组合在《唱乡》中所展示出的裕固族音乐的明丽风格等,都无不在注释着这批作品风格的多元、多彩、多样,而这,正是一代音乐创作者承袭传统、广采四海、创造自我、融于时代的一种必然。

  当然,在歌曲传播语境日趋国际化的今天,作为一次全国作者参与的创作活动,省内外的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总是最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方式。此次受邀的名家们的作品,除了印青的《甘肃老家》之外,戚建波那首运用音域不宽但却清纯亲切、娓娓动听的音乐语言谱成的《问君陇南》(雨寿词),则更加具备易于演唱、易于流传的内在潜质;而王晓岭的歌词《河西走廊》则在同本省曲作者封奎海的合作中取得了成功。至于为数不多的其他省、市作者的入选作品,如李昕的《黄土塬》(张雁林词)、曹贤邦的《敦煌》(王彬词)等,无疑都以各自异常突出的艺术个性,为此次征歌增添了光彩、加重了砝码。

  遵从规律的顶层设计给予我们更多期待

  当下,各地的征歌活动,如果用此起彼伏、层出不穷来形容实不为过。然而,歌曲艺术的根本品质就在于能够化为歌声,而且应当是化为被尽可能多的受众群体或喜欢欣赏或自觉传唱的歌声。当那些被评选出的获奖歌曲有奖而无声的现象一次次重复出现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说,这样的歌曲征集评选活动至少只不过是一种劳而无功、走走过场的游戏罢了,它同主办者的初衷几乎是南辕北辙、互不相干。但我们必须指出的是,隐藏在这个过程中的多个原因,至少有一种是往往容易被主办方所忽略,即歌曲艺术产生社会效应的延迟性。

  歌曲不同于诸多的姊妹艺术,像文学、美术、摄影、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其作品的审美过程,大致可以在一次性欣赏中基本完成,而歌曲则不同。由于歌曲自身对于大众广泛参与的需求特征,使得想要达到歌曲作品社会效应的最大化,往往需要在传播过程中才可能获得听众(观众)的认可。正是这一点,使得至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几乎所有的获奖歌曲无不是在社会上经过反复传播,并最终由广大听众直接参与才最终评选出来的。

  但是,如果说在传播媒体相对比较单一的1980年之前,一首歌曲通过电影、广播甚至现场教唱,比如《歌唱祖国》《我的祖国》《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就引发强烈社会效应的话,那么,进入新时期、尤其是近些年来,在多元化的群众审美取向与多种歌曲传播方式并存的文化背景下,一首歌曲社会效应的产生就显得更加复杂,如像《同一首歌》《涛声依旧》这些名作均是在首唱数年之后才获得大范围流行的,便最典型地证明了这一点。今天,虽然优秀歌曲的产生已经由以往的群众评选被专家的评选所取代,但歌曲的广泛传播受制于广大群众这一艺术秉性不仅依然未变,而且愈加突出。这里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正在于:任何一个主办者对于创作歌曲的被认可,一定要有一个遵从这一艺术规律的顶层设计,要有一个借助于各种传播渠道使得广大听众能够对这些作品反复认知的时间规划,才可能通过听众的参与而最终实现其征歌的宗旨。

  在此,我们兴奋地看到,正是从对甘肃这个富有极其丰厚文化资源的现实出发,甘肃提出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整体规划,而此次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并且今后还将继续举办。据此,我们不能不对这个富有战略眼光的顶层文化设计产生一种由衷的钦佩与赞叹。仅就歌曲而言,我们更有充分理由坚信,这批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的歌曲作品,必将会在今后更为充裕的时间里,通过与受众的大面积不断互动,逐步体现出自己真正的社会价值,从而获得各自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让我们真诚祝愿“绚丽甘肃”征歌活动,为促进我国西部歌曲的崭新繁荣和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美好梦想,拉开一道别有洞天的帷幕。

  (晨枫:著名词作家、《词刊》编委、中国音协本次活动专家评委)

  “西风烈·绚丽甘肃”原创歌曲征集评选活动获奖歌曲名单

  《达玛姑娘》作词:王 彬作曲:王丽蓉 《丝绸之路》作词:陈道斌作曲:郭孟雍

  《原来你是这样的美》作词:杨玉鹏作曲:朱耀东 《迭部之恋》作词:邵永强作曲:郭 琳

  《周祖颂》作词:张雁林作曲:孟 勇 《大梦敦煌》作词:陈道斌作曲:戚建波

  《西风烈》作词:宋小明作曲:韩 刚 《月牙泉》作词:陈道斌作曲:田治清蒋军荣

  《梦飞天》作词:赵一颐作曲:张千一 《一面之交》作词:杨玉鹏作曲:孟 可

  《走丝路》作词:李俊伟作曲:陈 彤 《到陇原来》作词:秦中吟作曲:李云涛

  《问黄河》作词、作曲:张雁林 《你是这样的美》作词:杨玉鹏作曲:韩 刚

  《爱情的声音》作词:魏德泮作曲:孟文豪 《大梦敦煌》作词:陈善友作曲:陈 雄

  《走进这片绿荫》作词:邵永强作曲:陈世祥 《甘肃老家》作词:杨玉鹏作曲:刘憉杰

  优秀奖(18首)

  《敦煌寻梦》作词:刘顶柱 作曲:周丽娟 《雅丹》 作词:苏玮 作曲:李 勇

  《魅力兰州》作词:王彬 作曲:左 霞 《醉舞敦煌》作词:刘顶柱 作曲:丛密雨

  《金城花飘香》作词:刘顶柱 作曲:毕英爽 《黄土塬》 作词:张雁林 作曲:李 昕

  铜奖(6首)

  《月牙泉》 作词、作曲:苏 玮 《河西走廊》作词:王晓岭作曲:封奎海

  《敦煌》 作词:王彬 作曲:曹贤邦 《唱乡》 作词、作曲:萨尔组合

  银奖(4首)

  《黄河之都》作词:晓光 作曲:徐沛东(委约创作)

  《问君陇南》作词:雨 寿 作曲:戚建波

  《甘肃老家》作词:杨玉鹏 作曲:印青

  金奖(2首)

  特别奖(1首)

  “西风烈·绚丽甘肃”原创歌曲征集评选活动获奖歌曲名单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2 19:16 , Processed in 0.11059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