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47|回复: 0

大海中诞生《我和我的祖国》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35

听众

858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8557

活动最佳作品

zgycgc 发表于 2013-12-27 15: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歌名:《我和我的祖国》     
  作曲:秦咏诚 作词:张藜
  创作时间:1984年
  首唱者:李谷一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总让人心潮澎湃。这首歌打破了歌曲创作惯例,它是先有曲后填词。

  当这首歌传唱了二十多年后,再次回忆创作之初,词作者张藜说:“1984年的时候,我发现了一首器乐曲《海滨音诗》旋律非常优美,就萌生了为它填词的想法。”而《海滨音诗》的曲作者秦咏诚当时正在北京学习,一天他突然接到了张藜的电话,在电话中张藜表达了填词的愿望,但是对曲调并不是十分满意。于是当两人见面后,张藜回忆道:“原来《海滨音诗》是上行的旋律,如果能改成下行的‘565 432 1—5……’就更轻快活泼了。”当主旋律“一锤定音”后,曲子仿佛被赋予灵魂,构思如泉涌,在短短的20多分钟后,全新的旋律如行云流水般流淌出来。改编后的曲子成了每小节三拍,整首歌是八分之六拍,这样更加轻快,更加抒情化。

  这首乐曲在秦咏诚笔下“变身”之后,曲谱便静静地躺在张藜口袋里,没想到这一躺就是大半年,并不是张藜遗忘脑后,曲谱的每个音符与节奏早已深深铭记在他的心中,鲜活的旋律时刻在寻找最合适的文字。半年光阴,曲谱随着张藜采风的脚步而日渐清晰。那是1984年农历八月十五,至今张藜还清楚地记着这一天,在天门山采风的时候,清晨一大早起来,眼前巍峨的高山和潺潺流水的小河让张藜陶醉其中,于是酝酿了半年的思路在这一刻爆发:“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当他把整首词朗诵给随行的作曲家和诗人时,大家不约而同齐声称好,于是歌词一个字也未曾改动,一气呵成。《我和我的祖国》诞生了。

  整首词中最为抒情的部分就是“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大海的宽广和赤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原来的曲子《海滨音诗》是秦咏诚聆听大海演奏“交响曲”时萌发创作之源,而与秦咏诚一样,张藜从小也生活在大连海滨,宽阔的大海深深印在成长的记忆中,因此在构思时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海”的意象,张藜说:“用海和浪花比喻祖国母亲和我的关系,浪花依偎在大海的怀抱,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受到祖国母亲的呵护一样。”张藜的这一独创,不但感情真挚,而且意境深邃。

  《我和我的祖国》创作完成后,被收录到一张专题唱片里,当李谷一看到歌曲集后,最喜欢其中的《我和我的祖国》并首唱。当秦咏诚对海滨交响曲的赞美和张藜对海的眷恋经过李谷一深情到位演唱表达后,得到了业界内外的一致好评,迅速传唱开来,李谷一之后,杨洪基、董文华、廖昌永、戴玉强等许多歌唱家都演唱过这首歌。对于他们的演唱,创作者张藜表示:“各有千秋,很难评判孰优孰劣”。

  25年过去,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回忆当初的合作,《我和我的祖国》经历了二十多年久唱不衰最大秘诀,就是“它道出了祖国人民的心里话”。张藜说:“把人民的心声传递出来自然就会打动人心,动人的旋律让这种传递更加深入”。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7-1 06:03 , Processed in 0.11456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