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歌词的历史,一言以蔽之,就是与“音乐”相伴而生的歌词一次次被拉进“文学”的大雅之堂,于是不得不一次次自谋生路的历史。数千年来,歌词的形式在变化,不变的是它与音乐之间一直如不离不弃的恋人关系。正如我变幻了千万形状,只为与你在一起;正如电影《侏罗纪公园》所谓“Life will find a way”——歌词在一次次眼看要成为僵死的文学之时,总能找到自己的生路。
目前比较认可的“最古老的歌词”,为《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即“肉”字)。两言一句,言简意赅,韵律清晰,已经有了显著的歌词特色。它描绘了一幅上古时期狩猎者的生动画面:砍断竹子,又把竹子连起来做成弹弓,弹射出土球,去追逐野兽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