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15|回复: 0

[新人报道] 歌声飞越大运河

[复制链接]

1239

积分

0

听众

4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239
53486790 发表于 2022-5-20 07: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歌声飞越大运河



主持人:

一地必有一地的风情,音乐是这种风情的艺术表现之一。沧州大运河畔的民歌民乐有哪些地域色彩和特点?

常连祥:沧州地处冀东南,运河沿岸,历史久远,音乐文化灿烂。

大运河作为一条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人工河,是近古以来沧州的母亲河,也是沧州流动不息的血脉。大运河不但灌溉了两岸沃野,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沧州以大运河文化为轴心,与东部海洋文化和西部平原文化、诗经文化相辐射,相互融合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圈。渤海湾黄骅的渔鼓渔号,白洋淀边任丘的打桩号,南运河泊头的撑船号拉纤号,武术扇音乐《小天台》《丢戒指》,花狸虎歌舞曲《十个字》,高跷音乐《傻小》等,尤其是独特的落子歌舞曲《茉莉花》《放风筝》,更是风靡全国,具有广泛的艺术影响力。

李炳天:沧州大运河畔的民歌民乐,在地域性、民族性的基础上,流传借鉴性也很大。南来北往的船带来不同的地方文化交流。在为电视文献专题片《飞越南运河》片头曲作词时,我就特别注意了这一点。两段的开头用两个沧州流传已久的童谣引出,融入“徽班进京过此地”,听起来就很亲切了。比如《运河谣》开头女童谣引:(一)“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奶奶抱,奶奶不抱,噔呱一跳!哈哈哈。”(二)“嘎悠嘎悠车,姥姥来接,接了干么去,听戏去,听的么戏,好戏,徽班进京过此地。”

《运河谣》由常连祥老师谱曲,市群艺馆培训部主任赵春伟老师倾情演唱,电视台播出后流行非常快,阅读量突破了百万。

赵春伟:沧州民歌,从体裁上分类,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其中小调尤为发达和繁荣。民歌起源于劳动,是人们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它用歌唱的方式表达生活,是中国民间音乐中极具特色的艺术形态,也是老百姓最喜爱的音乐形式。

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开通,为各时期南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极大便利,包括民歌在内的南方艺术品种跟随经商团队逐渐传到了北方,并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具有了丰富地方特色。

ABUIABAEGAAghfOWlAYowteB4wUw-wU4gAQ (1).png

常连祥作为沧州音乐专家在“运河情”六省市音乐创作活动上(资料片)

主持人:

大运河畔自古笙歌不断,历史上沧州区域有哪些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在词曲创作、唱腔等方面,体现了哪些运河风韵?

常连祥:沧州的民歌很多,主要体裁是小调和号子。而北方特别是华北的代表作品《茉莉花》,即是沧州落子歌舞曲的版本。

《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人们听得较多的是江浙地区的版本,它最早名叫《双叠翠》又名《鲜花调》,曲调委婉优美,典型的五声调式。据说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曾来到中国收集了许多民歌,并把江南《茉莉花》放进歌剧《图兰朵》的音乐中,从而走向世界。江南《茉莉花》的分节歌词,表达了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也有传说认为歌词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写,以金钱和美色隐喻权力,是对大臣们的一种警诫。

沧州落子作为河北三大民族民间舞蹈品种之一,传说是张之洞府中家人所传,也有的说《茉莉花》为张之洞的江南小妾所教,但更多还是因运河开通而带来的文化融合。它以竹板、霸王鞭和彩扇为道具,歌词以《西厢记》故事为蓝本。

沧州落子歌舞曲《茉莉花》虽然与柔美的江南版本不同,但属同宗同族,歌词与曲调旋法有很多类似。与江南版相比,沧州落子歌舞曲《茉莉花》有一些下滑音、倚音、偏音和五声音阶的偏音“变宫”等,音域更为宽广,且有一些羽调式色彩。特别是四、五度甚至七度的跳进以及最后的拖腔,更具有典型的北方人豪爽风格,也更适于民间舞蹈的动作发挥。从这里可以看出,同一首歌经过不同地区的迁移和风土人情的熏染,会重新演绎,化作另一种风格。“橘在淮南则为橘,橘在淮北则为枳”,充分说明了民歌流传的变异性。

河号是民歌号子中的一个品种。泊头运河号子相对于其他地方的节奏骨架式运河号子,曲调更为完整,更具有旋律性。它分为打篷号(起帆)、撞阳(逆流拉纤)号、加油号(顺风平缓)、摇撸号(顺流,轻松欢乐)等。船号即是统一指挥、协调动作,以求配合一致的行船令。它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迸发出战胜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坚定豪迈的意志,同时也是被压抑情感的释放和宣泄。领号根据不同场景的需要,多为反映平民生活的即兴唱词和曲调发挥。我改编的独唱伴唱《沧州运河号子》参加过本地演出,也参加过地域性比赛和展演,是河北省金钟奖比赛唯一的创作曲目。

赵春伟:流行于沧州区域的民歌《茉莉花》就是南北融合的代表性民歌之一。《茉莉花》,本来是一首优美婉转典雅秀丽的江南民歌,后来流传到沧州,又演变成今貌。沧州在历史上是京杭大运河河北段重要商埠,也是南方艺人停留之地。艺人把南方的民歌带到当地,是很自然的事。在流传过程中,演唱者为适应沧州百姓的欣赏口味,逐渐融入地方新元素,从而形成了特色浓厚的沧州《茉莉花》。

沧州民歌《茉莉花》是起承转合四句式乐句、扩展型单段体结构。起句四小节,是主题乐句;承句四小节,是上句的变化重复;转句八小节,旋律加入了新因素;合句十四小节,是上句变化扩展,旋律下行到最低音,在尾字上八度大跳进行到全曲最高音,然后用拖腔形式迂回到调式主音结束。

沧州民歌,蕴含着沧州人的智慧,传承着历史和生活,凸显了地域文化特征,更深化了人们的情感。

主持人:

与大运河有关的新奏新曲方兴未艾,当代沿运河诸多城市的音乐创作呈什么态势?有哪些组织或个人在进行有关创作?取得过哪些成绩?

李炳天:沧州的代表作不少,比如《一船明月过沧州》《运河号子》《我在江湖等你》等。既有地方戏剧、曲艺的体现,又有民风和地域流行曲的体现,能听出梆子味儿、大鼓味儿、落子味儿等,哼唱或欣赏时,如在运河边上遛达一般轻松闲适。

写大运河,唱大运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踩上时代的节奏。在这方面我体会最深的是《运河吟》的创作。离开沧州40多年后,2015年回来,大运河建设改造还没开始。那时看到运河一段段的干河床,一块块的垃圾坑、垃圾堆,很伤感。我一开始写的《运河吟》是这样的:“运河弯弯运河长/南运河流过多少惆怅/阴霾蒙蒙白家口/兴济堤内干河床/泊头难寻觅行船动舫/南川楼只诉说昨日风光/啊/时光荏苒我背景离乡/多盼望啊再创辉煌/千里运河船歌悠扬/千年运河文脉传唱。”

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都重视起来,社会力量和群众也参与进来,一起建设美丽的大运河。经过几年努力,大运河已大变样。今年运河将正式通航,我听了非常激动,连夜写出了《新运河吟》:“运河弯弯运河长/南运河迎来新的通航/涌过狮城到津京/幸福波浪满河床/行船动舫接新娘/朗吟楼又把那情歌吟唱/啊/新水新景美我家乡/我们挥汗再创新的辉煌/千年运河文脉传唱/千里运河船歌悠扬……”

常连祥:近年来,我致力于关注大运河文化。大运河申遗之前,也就是从2013年开始,我先后在山东德州,江苏沛县、扬州、高邮等地,组织河北作者参与了沿运河六省市“运河情音乐笔会”。这个活动后来因河南和安徽相继加入,成为八省市“运河情音乐笔会”。活动和作品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主办方邀请了一些音乐名家到现场指导,全国主要的音乐期刊都进行了报道,对大运河的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至今已创作了十几首大运河题材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包括歌曲和纯音乐,分独唱、合唱、表演唱多种演唱形式,民族、美声,戏曲、曲艺等多种风格。《运河放歌》《沿着运河北上》《运河儿女》《沧州运河号子》《南运河谣》等作品先后在全国音乐刊物发表和各地演唱,获得好评。其中与李炳天将军合作的《南运河谣》在网络上引起较大反响,获得不少好评。《南运河谣》的基本旋律,我采用了具有沧州地方风格的音乐素材,力图表现大运河的曲折起伏和动感流畅的形象。

京剧是国粹,融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沧州也是“京剧之乡”,有着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可以想见,当年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就曾行走在大运河上,经过沧州,沧州曲艺亦受到其影响。我曾在京剧团工作过,对京剧艺术情有独钟,所以在《运河吟》的音乐中,我采用了京剧与歌曲结合的旋律。另外,《铁狮酒歌》和《御河酒歌》都融入了沧州段南运河的内容。《铁狮酒歌》是男声独唱,创作中,我同样采用了沧州地方风格的秧歌曲调,用以表现沧州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御河酒歌》是女声独唱,则以柔美深情的旋律作对比。

赵春伟:近年来,沧州的原创歌曲如《运河谣》《一船明月过沧州》等作品极具本土特色。比如融入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开头童声以沧县方言念诵的沧州童谣,倍感亲切,一下子就把人们拉回到童年。紧接着的歌曲旋律清新优美,婉转动人,速度舒缓悠扬,宛如一幅大运河画卷,徐徐在人们面前展开。这首歌歌词优美动人,文学性极强。对于女高音来说,咬字吐字要清晰圆润,唱的技巧没有太大难度,但歌词的连贯性要求演唱时要有平稳的气息带动,以情带声,才能达到旋律情感的统一,还需要多用头腔共鸣,这样才会唱出比较清亮、轻巧、甜美的声音,更好地表现对大运河的深情。



赵春伟在舞台上演绎沧州民歌风情(资料片)

主持人:

沧州文艺界结合地域与大运河的特色创作了哪些代表性音乐?组织了哪些有影响的活动?

常连祥:2021年度,沧州市音协和市群艺馆先后组织作者到沿运河所在地采风,了解沿运河八县市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沿革,创作了一批质量较高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内容广泛,风格各异,形式众多。最近又在征集关于大运河的作品,在网络平台展播。这对于宣传沧州大运河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也锻炼了创作队伍,发现和培养了一些词曲作者。

李炳天:不能忘记过去。大运河不仅流淌过两岸人民的泪和汗,也流过革命先烈的鲜血。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有很多次战斗在运河上打响。我们不仅要写大运河绿色的美,粉色的爱,情歌悠扬,还要写她红色的铿锵,苦难辉煌。

赵春伟:除了演唱,我还培训孩子们学音乐,也是非遗黄骅渔鼓传承人。这些年,个人在传承沧州地方音乐上做了一些努力。如,2014年我辅导的原创作品沧州民歌《送哥哥进城》获“中国梦、民歌情”首届省民歌演唱大赛三等奖,2017年个人演唱的《茉莉花》获一等奖。个人演唱的《老来俏》《接海渔鼓》分别获省第十届、第十二届“燕赵群星奖”、特别奖。省内活动之外,还参加了京津冀声乐比赛、全国声乐民族组展演,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2017年演唱作品《接海渔鼓》入围全国第十七届群星奖等。《枣乡人》《运河谣》《运河情》《沧州是我家》《运河姑娘》等带有地域特色的原创作品,通过个人演唱,在不同层面上展示了沧州音乐创作近年来取得的成果。

主持人:

流淌的运河赋予音乐自然的灵性,跃动的音符则给予人们心灵的熨帖。民俗风情、时代行进和词、曲是如何融合?未来朝哪些创作方向行进?

常连祥:民歌具有集体创作性和流传变异性,人类的迁徙,文化的流动,推动着民歌也如“击鼓传花”,不断变化。同源异流的特征成就了民歌不断完善、丰富多彩的魅力。

2018年我撰写的《大运河与沧州音乐文化》把沧州的音乐特色和大运河文化结合起来,参加了全国性高校研讨会,为与会的专家学者专门做了阐述。

说唱艺术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结合的形式,唱词的叙事性和板腔体音乐的抒情功能,深深扎根于民间。沧州木板大鼓作为曲艺鼓书文化,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韵大鼓的前身。几年前我通过对沧州木板大鼓的整理、记谱和分析,撰写过《沧州木板音乐研究》,从专业角度,进行了一些探索。

大运河流经地是民歌重要的发源和发祥地,也是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我写了一篇《流动的歌谣》,比较大运河区域流传的几首民歌,分析其旋律与结构的异同性,以求充分认识和利用大运河流经地民歌的艺术价值,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进一步推动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努力宣传沧州民族民间的艺术,让沿运河民间歌谣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李炳天:歌声飞越大运河,文脉绵绵承文运。盼望新的历史时刻,早日让大运河变成流动的文化之河、律动的音乐之河。可以用以下几句话表达我对未来的期待:美丽乡村运河旁,行船动舫接新娘。民间媒体都跟上,时代韵律唱辉煌。

赵春伟:作为歌手来说,衷心希望沧州词曲作家能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并且能够有更多更大规模的演出、比赛平台,把沧州优秀的作品推送出去,让沧州的原创歌曲能够唱出河北、唱到全国,展示沧州优秀作品,更好地弘扬沧州大运河文化。



◆总策划: 张徽贞 周红红

◆主 讲: 李炳天 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原总队长 作家

常连祥 中国音协会员 作曲家

赵春伟 中国音协会员、市音协副主席

◆主 持: 祁凌霄

◆执 行: 刘 伟 高海涛

◆摄 影: 边志明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22 14:48 , Processed in 0.130744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