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2 N$ \+ y* M0 }3 x3 w4 n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丨用青春拥抱时代" c1 o9 W' Q$ d1 Z3 q3 O
2 D0 M$ I4 M0 v D+ a7 c 用青春拥抱时代* h" v( c5 W# @/ b0 ?* f0 F' \4 K
* r3 l! n! S( T9 @ ■郭子涵 贾国梁2 n7 K( U/ Y* H- f
2 c) K* B$ g. k9 A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这首朝气蓬勃的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在1988年5月召开的共青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定为中国共青团的代团歌,后又在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定为团歌。
1 U8 s' j0 c, Z4 e! n, s
* Y+ U O. Y* d# u( C' R0 a. @" S 1922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中国青年运动翻开全新的篇章。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征集团歌的工作一直没能落实。: y3 |8 P$ C8 f. p; K
4 @* J0 ?9 L$ t+ C
1987年春天,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共青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筹备过程中,提出确定团歌的任务。同年5月,《中国青年报》发布了征集团歌的启事。6 n/ p$ t0 [, z- y' Z
+ a" C/ S8 i0 V) ]* [ 看到团中央决定向全国征集团歌的消息后,曾创作《长江之歌》的军旅艺术家胡宏伟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经过反复修改和创作,他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歌词寄到了《中国青年报》。1987年10月3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10首从全国5300首应征歌曲中选出的团歌候选作品,胡宏伟的词排在第一位。4 v% R. I1 y4 ]* W1 G! `* R
# \% d) U0 L0 E2 B2 Q
生动形象的比喻、大气磅礴的歌词让时任辽宁歌剧院副院长兼辽宁乐团团长的作曲家雷雨声一见钟情。他决定为这首词谱曲。为了更好地创作,胡宏伟和雷雨声带着歌词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听取青年们对歌曲创作的意见。青年人身上热烈昂扬的状态,感染着两位创作者,给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很快,一首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歌曲应运而生。
4 c7 w# v: d* E
9 w% n8 `5 U# v0 U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歌词兼具艺术美与历史的厚重感,饱含年轻一代火一般的热情。在编曲上,作品既不失进行曲严肃庄重的格调,又融入了通俗的曲风,洋溢着青年人的活力。“五月的花海”“初升的太阳”作为开篇意象,配合流畅抒情的曲调,一幅青年人拥抱时代、拥抱未来的画面向我们徐徐展开。中间段采取以音乐塑造英雄人物形象的手法,带我们回顾厚重的历史。作品在“壮丽的事业激励我们继往开来”中将音乐推向高潮,响亮唱出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随后,乐曲回到温暖、清新的旋律。作品在结束句用两个八分音符的乐句、两个四分休止符强调“我们”“开创”这两个词,凸显了共青团员肩负时代重任,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的使命感。, M' w2 j9 v2 f: Q" ^9 S' S
7 z+ k2 A `4 C/ r& ] 2003年7月,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定为团歌,结束了中国共青团没有团歌的历史。
1 x$ Z5 h1 Z: R3 X$ { v6 I' C9 p+ p4 o7 N* c8 A
回首百年,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之时,一代代优秀青年前赴后继、追求进步,“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书写了绚丽的历史篇章。
7 D9 e% ~( p0 P: h7 ^6 r7 ~+ O& [6 u% j
现在,《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音符已经深深融入每一名团员青年的血脉。在时代大潮中,中国青年秉承革命传统奋楫前行,以刚健自信的步伐走在时代前沿,展现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他们就像初升的太阳,充满着激情和力量;他们传承优良传统,努力开创新的未来。
8 J& Q8 f. F9 t# ~# L" s
; t; Y( N( j K0 i 在中国共青团成立百年之际,我们重温经典,感受激昂的青春之歌。从风雪交加的边关哨所、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到科研创新的最前沿……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奋斗中留下鲜明的青春印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