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0 V$ v7 ^) E2 ~不能冲在一线的Ta们,把一份份感情融入进一首首歌曲中……+ ?: N% C) v# u* {
转自:上海静安 ! u3 R; w5 z5 d4 Q
最近,来自静教院附校学生们的两个视频——“云合唱”《清流》和“云合奏”《我的祖国》在网络上传开,收到了非常多的点赞。" T1 y2 v+ F8 x' d' r# l+ I9 r
. ~* @. U+ E; z7 V1 P$ b有人说:“听着孩子们的歌声和乐曲,烦躁的内心突然就平静下来了。”有人说:“清澈又打动人心的旋律,让人感受到了美好和希望就在不远处。”
w# c& E9 q- `4 u5 @4 s
4 z; h2 a. j9 ~) h( |静教院附校的孩子们表示:“这是暂时不能冲在一线的自己,希望给予当下最勇敢的战士一丝温暖和鼓励。希望长大后的我,能成为他们如今最美的样子……”: p- P4 i1 s% U* Q8 r) h' ?( H
. W, d5 q4 e7 o/ X$ H9 D2 u8 F一首《清流》,拂去内心不安; Q1 ]0 l' w8 E; r2 K
) _' n8 O4 s. @: h
“门前一道清流,夹案两行垂柳……”这首空灵清澈的《清流》是由静教院附校音韵合唱社的36名社员在老师李雯琳的指导下,用时近十小时完成的。
" O( m: j# U, j- X9 k2 c
2 C; e I2 l9 _" f0 e7 \记者了解到,静教院附校音韵合唱社,是一支由六到八年级学生组成的区级学生合唱艺术团队。成立二十余年以来,每一代社员们都坚守音乐,用对音乐的赤诚之心抒唱附校之声。) O+ f) q8 U3 a+ n2 g) m
0 f8 V1 v$ c) u# s! D* f a: U
“作为附校学子的发声人,我们希望用歌声表达“附校人”的心声,为抗击疫情添几分希望与温暖。”杨柯劼是《清流》视频剪辑者,也是合唱社的社长。. v0 E# R1 `# G! s
9 Y. [! c7 w6 a; L' q+ n他告诉记者,疫情这段时间,为了能保持合唱社成员的歌唱水平,线上教学一直未中断。“但仅仅只是声音的相聚,总归还是缺少一些亲切感。”于是,杨柯劼就有了组织一场云合唱的想法。
; g, \5 U# w- }
3 L' n+ e1 |& O$ r5 m3 a8 w将《清流》作为合唱曲目& Q; {9 `* S' w( f% k7 z) v2 f9 [
+ r, Y7 g) f0 j也是杨柯劼和队员们) `" D/ ]0 Z4 ~3 `; q4 Q
: D' Q- q* s. j* T# m* {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取的7 a2 u9 j8 D- v. u1 I
) o0 p8 ]! s0 e$ X! z“
5 u' h4 C, i4 t" C' w/ [: x
- ?$ @6 G% E# f2 O' I3 m首先,这首歌的旋律优美且脍炙人口,能让听众们感到亲切。其次,因为居家抗疫转眼已有一月有余,我们深感时光流逝,故借用作品告诫自己、也告诫大家不要荏苒光阴,珍惜每分每秒。”
" H0 I2 a7 @' @ f9 j& D" v* R& z5 n$ b& d, B# d; M
确实,当孩子们的歌声伴随舒缓的旋律响起之际,就像社团张乐怡同学说的那样,能为听众拂去焦虑,带来心灵的安宁。视频结尾,孩子们也表达了共同的心声:他们将会珍惜流水般的时光,不负韶华。
, q5 B4 t1 U, o% P3 T% O" ^0 a* S4 ~- p
一曲合奏,带来美好希望
0 }7 H& {0 @; q/ t- S/ t. g( I8 { `! I) r8 p `; W4 X) Z6 I
静教院附校心旋小乐队18名队员们在老师曾晰莹的指导下,用“云演奏”的方式,带来了极富感召力的歌曲《我的祖国》。
2 f8 a& `4 N4 v" f( V% r
" L; r1 v$ z! i" S6 k曾晰莹告诉记者,由于疫情,平时一周两次的乐队排练被迫中止,自己和孩子们的心情也随着一天天的不能相见变得逐渐低落。一天,曾晰莹在朋友圈里看到沪上数位钢琴演奏者通过视频合成的方式完成了《明天会更好》的演奏,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
% F! c/ @' M0 b! }! a% F5 H% e% p5 l* ^- d. V O) y
这给了她极大的启发:“疫情阻挡我们不能在一起现场当面合作,但我可以通过个别交流,整体合成的方式进行反馈、检测、交流,继续我们的演奏教学!”: b- h) r4 ~ ~3 d( U4 s& A
8 t& k$ k6 ]: s1 E于是
2 q. w. Z( U& A
9 t% N/ O; f% Q! E/ y0 l曾晰莹向孩子们发出了倡议
q( _* r6 R4 A
& n/ [4 j z! _. p5 F# Z一起来一场云演奏
9 k0 y6 p% l& v2 z- j0 _9 P( N% ^# {) s( N
这个想法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响应。大家选取了这学期排演计划中的曲目《我的祖国》。很快,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把按照自己的声部跟着伴奏演奏的视频发到了乐队群里,曾晰莹则一一提出修改意见并发回给孩子们。就这样一次次的练习、修改、录制……两天后,一曲悠扬而有感召力的《我的祖国》合奏作品诞生了。
* o: y& i4 B8 W! ], w# Q
+ `5 p- h7 E. h* |5 K) T1 S“
# e% D/ j7 v' Y7 W1 W1 V5 O( X; t, A7 H+ K
曾晰莹特别激动:“合奏作品承载着我们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寄托着我和孩子们对祖国最深情的爱。”
# B* q: A) }9 l2 g6 [- {6 A+ i1 A0 f& z) U
当看到由自己辛苦练习、老师反复指导、精心剪辑的成品出炉后,乐队打击乐手张沛达表示:“听着这首曲子,更加期待日后和同学们在校园相见了!”$ k4 Z! q+ ?" G) c) Q
& i% W1 @7 d( e; x: B
乐队大提琴手孙誉豪则把视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曾老师像一个巧手编织家,将我们每个人的声部精心编织在一起,也将我们的心编织在了一起!”) g4 q" \; S; \' P: M
2 j5 t3 h! N8 T乐队竖琴手陈菡菲的一席感悟更代表了所有心旋小乐队的心声:“我们演奏的这首《我的祖国》,献给冲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们,献给每个正在经历疫情的人们,也献给我们所热爱的上海、所热爱的祖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