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进入《绵阳广播电视报》从事文字编辑工作。没多久,我就认识了田明霞,她也是刚加入《绵阳日报·星期天》团队,担任写稿工作。 那几年正是中国当代报刊业的黄金时代,全国各地的报纸开办大副刊,办大周末,办都市报,办晨报,时报,比较火的报纸就有《南方周末》《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等等,而各地杂志也纷纷走上讲故事的路子,如《知音》《家庭》等等。 曾经的《绵阳日报.星期天》
当时的《绵阳日报·星期天》主编文然先生,就是大副刊、大周末办报思想的最早践行者之一。文然先生编发的稿件都是“很大的”,这个“大”有内涵,包括题材重大、影响极大、篇幅广大。哪怕稿子内容有些敏感,文然先生也敢“顶着雷”予以刊发。因此,《绵阳日报·星期天》得到了许多读者朋友的喜爱,报纸甚至通过火车线,发行到了北京和武汉。 田明霞就是《绵阳日报·星期天》涌现出的重要记者之一,她采写的作品,往往题材选择重大、思想挖掘深刻,内容曲折动人。稿子一旦写出,就能得到主编文然先生和编辑赵敏老师的肯定,而且在重要版面上发表。而田明霞才华丰沛,笔头一动就洋洋洒洒、汪洋恣肆,少则两三千字,多则八千上万字。编辑老师尊重作者劳动,更懂得读者的喜好,稍作修葺,几乎全文照登,往往是一版转二版,甚至有再次转版的情况。一时间,田明霞大才女、大手笔之名,不胫而走,在读者中很有好口碑。 但我要说,田明霞最珍贵的品质是“靠谱”。她是一个诚实的写作者,给读者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亲自前往现场采访得来的。她是一个老实的写作者,每一篇文章都是亲手一字一句写下来的,后来用手指头敲击键盘,再后来运用语音软件一句句地念,可以说,用田明霞名字署名发表的每篇文章,都浸透了她的汗水。她是一个朴实的写作者,尽管熟悉各种文学技巧,可她的稿子往往以白描手法进行叙述,没有炫技式的浮夸,更没有为了表达主题而失去新闻真实原则的虚构。她是一个踏实的写作者,每个跟她合作过的编辑都知道,田明霞的稿子靠得住,内容方面肯定采访到位,交稿时间绝对提前,废寝忘食也要先把稿件写完,绝对不耽误编稿排版。 田明霞著《爱情荡漾》读着田明霞的精彩文章,倏忽之间就过去了20年。几个月前,她把一大箱子旧报刊杂志端了出来,除了《绵阳日报》之外,还有《四川农村日报》《四川工人日报》《四川法制报》《西南商报》《家庭与生活报》等周末副刊,更有《知音》《家庭》《幸福》《分忧》等杂志,田明霞说,这些报刊上发表了的,都是她最近十多年来亲自采访得来的爱情奋斗故事,准备结集出版。 我一翻,有五六十篇呢。这些作品,有我曾经读过的,也有没读过的。 恋爱是人生的必修课,婚姻家庭的稳定是人们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指标,但通往幸福之路往往起伏波折,心潮逐浪高或心浪碰在礁石上又是很伤痛的事,于是,爱恨情仇往往扰乱着一些人的生活,自然也就成为作家大书特书的重要内容。 田明霞是一个满心装着读者的写作者,她笔下的世界里,爱情婚姻故事的主人公,有打工仔,有大学生,有工人,有农民,有教师,有警察和文艺工作者,他们的精神风貌,思想状态,情感需求各不相同,其恋爱婚姻观念和故事无不都清晰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当年是读者所追捧的优秀好故事。用今天的目光来品读这些故事,一样也引人入胜,因为人性是相通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相同的。 因为爱情,这个时代,还算真实!因为有你,这个人间,还算值得! 田明霞对这些故事进行了筛选,将其中39篇故事打磨结集成书,我有幸先睹为快,惊喜地发现,这些爱情奋斗故事,并非田明霞过去刊发在报刊纪实文章的照抄照搬,而是以故事创作手法,进行了新的梳理润色和艺术加工,给人以更深邃的阅读享受,除了不断变化的时代烙印,还有更深远的现实观照。 在田明霞此书出版之际,说几句心里话,我觉得田明霞是我的一面镜子,她的勤奋,是另一个可能的我。她出书,我有几分羡慕嫉妒,也有几分恨,是恨自己不够努力,我甚至幻想,能够拥有那种采访、叙述、归纳的能力,拥有田明霞那种勤奋和自律,让我也能把自己所见所闻的世界,展现给读者朋友们。 诚挚祝贺《爱情荡漾》这本书的出版,也祝愿田明霞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孙兴伟简历: 孙兴伟,中年油腻大叔,年过半百,现绵阳日报文艺副刊主编。 绵阳安州区人,30年前读过中文系,热爱文学,不改初心。 从事文字工作30年,写作新闻稿件数百万字,文学作品数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