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a' O9 s. t8 J2 B1 P数字音乐反垄断后 中小玩家蠢蠢欲动
+ W* g" F1 |4 m7 L# t6 v
! Q7 G. B" N* e3 ]3 n
) D% c" t5 h3 W8 C! m 专注做ToB生意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声网,9月份推出了一项与音乐有关的服务,使用这项服务后,在线上狼人杀、剧本杀、线上相亲局等社交APP里,用户可以直接K歌,而不用到专门的K歌APP了。- A5 m% y! S( K \- m4 o
( w' _* g2 ]5 A, M, k4 y: p
声网泛娱乐行业产品专家高圣恺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中小创业者对自己产品中的音乐功能一直有需求,但之前被版权困扰,尽管技术上可以实现,却难以上线。
- q h% N8 H5 |& q& u& E! c: e
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腾讯音乐反垄断,要求取消独家版权后,音乐赛道开始活跃。同月,阿里巴巴申请了虾米音乐商标;8月,小米、OPPO等投资6000万美元给一个音乐人平台;9月,字节跳动传出投入10亿元做音乐APP的消息;一家做VR的公司XRSPACE,最近也上线了VR版K歌产品。
" A& B) W/ `) o/ B( a7 p3 o+ c$ M, e% p- @) ?
“反垄断之后,版权价格回归理性,降低了音乐行业准入门槛,对创新是鼓励和利好。”匠音乐创始人张昭轶告诉记者。
% N: Z2 r, I* D/ o3 A7 C# y7 ]* T; N9 K& j2 w3 T
对于新入局者,版权难题解决后,他们还有更大的期待。声网使用咪咕音乐的音乐版权,给数百万中小开发者提供K歌服务,他们看重的不仅是K歌这个赛道,而是更广阔的音乐+社交市场。+ {" K. r8 N5 v4 a5 c0 C* B; o
; K% h0 r2 E p: H版权不再是难题
1 f+ e0 L1 D4 k% K9 Y2 p8 b/ m# r( {7 v# Y' ^8 j
声网是一家做音视频实时互动技术的公司,虎牙、陌陌、唱吧等都是他们的用户,有30多万个开发者。之前,不断有开发者向声网提出K歌方案需求,因为K歌和泛娱乐产品场景十分契合,但是,因为音乐版权难题,不曾上线。
& i, l: s" s) X1 O9 L0 g9 H; k* I. b5 x" W* I/ V) }. h
“开发者自己也尝试过,但都会面临很高的版权预付费用,”高圣恺告诉记者。过去,音乐版权集中在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少数几家平台手中,由于独家版权的原因,价格水涨船高,对于新进入者不太友好。很多开发者想要开发K歌场景,但碍于版权的问题,自己没有办法去做。并且,即使买到版权,他们也不确定未来能不能保障歌曲的更新,当有歌手发新专辑时,不确定这首歌能不能用。
; e8 i8 D/ @5 H4 v6 I( |" h( p1 k: E' v$ b- R
7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出禁令,要求取消音乐平台独家版权,歌曲不再掌控在某一家平台手中。8月31日,腾讯公司发布声明称,放弃与上游相关版权方音乐版权独家协议中有关音乐版权独家授权的权利。1 M, Q0 D. G) e" `
$ U" k( }5 S7 t8 L
“腾讯放弃独家之后,音乐版权的门槛降低。”声网社交泛娱乐行业产品负责人王奇说。9月中旬,声网上线了K歌解决方案,并开放给平台上的开发者。声网的版权主要来源于咪咕音乐,开发者只要接入一个SDK,就可以在自己的产品中,使用咪咕音乐歌曲用于K歌。
. W2 V! V* X9 _; W' B; e3 x) _: u6 z
咪咕音乐与声网合作的版权数量有20万首,此外,咪咕音乐还有千万级的音乐曲库。开发者不再需要一次性支付百万、千万级的高额版权费,而是用按量计费的方式,使用多少付多少,这样可以减少中小开发者的负担。3 U3 s4 z/ P2 @% ~. X
) p- u: _6 V! T6 Z6 [# ~
这种模式,在国外比如中东地区、菲律宾的一些社交产品中,也受到欢迎。$ f+ `) P' y1 {4 B0 R- T. b% \
J! y6 V0 \ V4 t7 z( [; z更看好音乐社交7 s5 c; _$ }# |) [' Y e' V
: {% W" Q0 F6 Y
XRSPACE是一家VR终端设备公司,最近,这家公司也推出了音乐服务,在元宇宙的热潮下,受到年轻人欢迎。+ }7 W/ P0 ^% X# w5 O3 u! f- b$ Q5 S A
4 j3 K- x' {9 D- z3 ` XRSPACE大中华区CMO格欣告诉记者,年轻人在VR版KTV中的社交,和真实世界的KTV更有共性。比如,有用户过生日,他就在VR版的KTV里包场,邀请朋友一起唱歌,作为主人,他会关注到朋友的体验,朋友唱的非常好时强烈鼓掌,冷场时让其他人加入一起唱。年轻人在VR世界里面,会喜欢用二次元的方式去表达自己。; v8 Z7 m3 u7 V# x# Z: B- r$ C
* Y: R3 W1 W. E4 a4 F/ `- D7 {
比达咨询数据显示,在线K歌用户中,95后以35.2%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主力,目前,95后、00后人群对音乐的态度从听音乐转向玩音乐,他们不满足被动接受音乐,而是选择互动与创造。4 J+ y! O( X( ]) i* Z
6 t, p, |9 T" c* E6 m, J 与听歌相比,K歌的互动性更强。年轻人喜欢的K歌方式,和之前传统印象中在K歌平台上唱歌、上传、分享不同,他们更喜欢双人合唱,或在线上K歌房里一起唱。
* }4 v- b1 U k% e% @" h8 v2 ~& U
3 J4 J, [ B6 V/ q 高圣恺也有类似的发现,他告诉记者,年轻人更喜欢轮唱、抢唱以及3V3PK这样的游戏化形式。“很多社交的产品当中,一开始用户去找话题其实有点困难的。音乐作为一个媒介,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家去破冰。”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七成的用户都希望“以歌会友”。
( E0 M, X$ A- o% K1 e: l5 a: d; }4 |' ~6 ~9 i( f5 R( [
另外,K歌也有助于社交产品提高粘性和付费率。从腾讯音乐财报可以看出,其线上音乐的订阅收入占到总营收不到四成。过去几年,腾讯音乐的社交及K歌收入占六到七成,是腾讯音乐的主力营收。& @/ Y8 L% |' U1 A9 x/ G/ E
, e) \3 ?- }4 F/ _. L& k
线上K歌自2014年至去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不过咪咕音乐总监周曜发现,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线上K歌也处于基本停滞的状态。目前这个行业需要一条路,新的方向,他认为,这个方向是社交。“之前K歌模式,其实只是解决了大家唱歌的一个去处。我们未来的一些应用,会越来越多的去关注歌要怎么玩,你要把玩跟音乐相结合,未来社交的数据会越来越重,而不单单只存在唱歌这件事情上。”4 D7 h& N7 E' d. b, q) d
" q5 \, [5 e4 }, |$ f# _
变化正在发生0 s4 P+ x2 E4 y/ V
/ \' f6 W1 P8 D) B1 R9 W; ? 8月31日,腾讯音乐宣布放弃独家版权。不过,目前,网易云音乐中仍有一些歌曲是灰色的,音乐的博弈仍在继续。
- `4 V. ^2 C5 D0 N5 W' t `, n) Z5 p1 K
腾讯、网易之外,一些其他玩家也正在入场。9月18日,据《晚点》报道,字节跳动正开发一款独立音乐播放器,6月以来在版权上的投入不低于10亿元。字节音乐在采买版权的策略上也有侧重,它更偏向采购原创歌曲,以及与网红达人签约进行长期合作,而非与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抢夺现有版权市场。
3 t4 q. [5 V: l; ]5 `
- O$ \) g f5 o 8月到9月,也有其他音乐公司传出融资消息。一家做AI歌声合成技术的音乐创作APP宣布,完成了数百万美元融资。一家做音乐人服务平台的音乐公司万声音乐,也宣布完成6000万美元融资,OPPO领投,小米等跟投。% n9 |* R4 O" t6 e
T" p% S: l9 w1 J& H “行业格局正迎来转折点,”担任完胜音乐融资独家财务顾问的光源资本执行董事谢旭璋认为,数字音乐是千亿美元级大赛道,有机会打造新一代全球化的音乐生态,重构音乐-音乐人-用户的视听互动关系。
$ @3 V( x* s, B4 C7 G" K- ~
4 C, u$ O3 @! V6 |; e 反垄断之前,在线音乐赛道只剩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两大巨头,反垄断之后,音乐行业会有更多的机会吗?张昭轶告诉记者,目前还没看到具体到实质性的变化。声网的K歌方案9月份上线,VR的K歌业务也才刚刚上线一个多月,现在,他们也拿不出具体数据证明新机会有多大。+ o6 P! _8 V. ^1 G* Q
" Z* t8 n/ |# U% E2 q0 E5 v) `
不过,至少,反垄断之后,音乐市场有了大平台传统玩法之外,更多新的可能性。 x3 z4 u- u0 l* v, U+ U8 f3 {8 p
/ z* r( f4 i# P8 V/ _
一份去年年底发布的音乐榜单显示,时至2020年,华语音乐榜的年度歌手中,也依旧主要是周杰伦、林俊杰、李宇春等成名近20年的“老”艺人的名字。去年新增了74万首新歌,被广泛传唱的依旧大多是老将的作品,鲜有耀眼的新人或脍炙人口的新歌,这种状况能否在未来得到改变?( h1 U) g$ @* w d" }" Q0 T
, c* b8 q1 z; @5 R 未来几年,或将是见证变化的时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