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46|回复: 3

[原创散文] 秋菊与文人

[复制链接]
千湖王君 发表于 2021-9-23 16: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菊与文人(散文)

国庆佳节到了,中华大地一片欢腾!而西方世界新冠病毒疫情依然肆虐,大洋彼岸某超级大国陷入“死亡噩梦”,反而将脏水泼向中国,甩锅中国,其国会亦面临关门歇业的难堪境地。两相对照,我更爱我的祖国!
于是,我带着孙子,手执国旗,就近来到深圳世界之窗金字塔广场,与各地游客一道,参加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秋分刚过,秋高气爽!广场秋菊怒放,这样的季节无疑是与花事不相协调的,然而菊花正是在这个季节里盛开。曾经听一首歌唱过:爱在深秋。当时心存疑惑,秋的肃杀和必将凄冷的结局,难道也是温情故事滋生的土壤吗?
菊花有花中四君子的美誉,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秋菊盛会,并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秋菊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朝历代都有大量歌颂菊花的文学艺术作品,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流传久远。
菊在凋零的秋里开得很孤独也很壮丽。在秋的凄风冷雨中,菊瘦瘦地开着,我不知道它们将证明一些什么,更不明了它们这样求证的意义。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文加以赞美,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代表着文人名士的斯文与友情。
古代文人赞美菊的清高,我更不知其清高的由来。古代文人与菊总有着说不清的干系。他们大多数与环境格格不入,以自我为中心,如同菊一般“反季节”地开放着自己。但菊是适秋而放的花蕾,文人的生命却可以在每个季都辉煌呀。在春夏冬三季里,菊积极地孕育、生长,并非消极地等待着一种浪漫的实现,等待春去春又回。
“文章憎命达”,某些文人不为国为民着想,甚至也不为自己、老婆、孩子谋福利,为了一句苦吟感动得涕泗并流,这样的文人把命运这篇文章做得太没有气魄了吧。
所以自古以来,文人是落魄者多。正如菊花只有开在寒霜雨露里,开在乡野阡陌上,才显出其傲岸的气质来。傲岸并非不是所有有骨气者的追求,但古之文人多以一傲字致败。他们可以有更大的建树,却由于相互轻慢,喜好钻牛角尖,没有气量,或饱食终日,群居一室,言不及义,卖弄小聪明,夸耀酸才气,华而不实,最终落得个菊在篱下,黄华满地的结局。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人都患有通病,现在改了许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所有文人的抱负。古代的文人又是非常功利的,他们在私塾里努力钻研怎样做人,怎样处事、逢迎、发家、做大官的技巧。我常想,连修身做人都要关在书斋里研究,在学校里不学专长,为国为民效力之时,他们的专长会是什么呢?
菊花尚且可以经过栽植培育而能在全年各个季节开放,敢与百花争妍,作为最灵敏、可塑性很大的文人,却把自己囿在一种秋的氛围里,风花雪月地活看,这点,文人不配与菊花相比。菊有许多用途,它们不清高,既登大雅之堂,又走向窄巷村居,入药可为人治病,为茶替人消瘦,摆放供人赏悦,盛开增人富贵,这不正是当今许多可敬文人的写照吗?!
作者简介
王先琳,男、公安部《警察实战训练研究》杂志主编、教授、高级记者、高级研究员、高级国学文化培训师、全球品牌网专栏作家、中国营销咨询网专栏作家、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导师、中国讲师网资深管理专家、中国培训网培训专家、中华企业文化网专栏作家、企业文化大学堂领衔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人生如歌》等多部专著;各大媒体发表作品五千多篇,数十篇作品获国家级奖励。其中:小说《风雨斗笠湾》分别获《中国作家》和文化部“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征文二等奖;《遭遇情人》获第二届“梧桐杯”三等奖;《知青小谢》载《梧桐文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为你写诗(组诗)》获2020全国最具人气诗人网络大奖赛”二等奖;《太阳与月亮(外一首)》获2021年“首届华夏杯当代诗坛文化艺术大奖赛”第三名;《老爹开店》被收录《全国优秀文学作品选》一书;诗词《荷塘吟》、《朝中措.咏竹》等被中国诗协收录《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书。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湖王君 发表于 2021-9-23 16: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赞美菊的清高,我更不知其清高的由来。古代文人与菊总有着说不清的干系。他们大多数与环境格格不入,以自我为中心,如同菊一般“反季节”地开放着自己。但菊是适秋而放的花蕾,文人的生命却可以在每个季都辉煌呀。在春夏冬三季里,菊积极地孕育、生长,并非消极地等待着一种浪漫的实现,等待春去春又回。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湖王君 发表于 2021-9-23 16: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菊花有花中四君子的美誉,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秋菊盛会,并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秋菊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朝历代都有大量歌颂菊花的文学艺术作品,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流传久远。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湖王君 发表于 2021-9-23 16: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简介
王先琳,男、公安部《警察实战训练研究》杂志主编、教授、高级记者、高级研究员、高级国学文化培训师、全球品牌网专栏作家、中国营销咨询网专栏作家、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导师、中国讲师网资深管理专家、中国培训网培训专家、中华企业文化网专栏作家、企业文化大学堂领衔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人生如歌》等多部专著;各大媒体发表作品五千多篇,数十篇作品获国家级奖励。其中:小说《风雨斗笠湾》分别获《中国作家》和文化部“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征文二等奖;《遭遇情人》获第二届“梧桐杯”三等奖;《知青小谢》载《梧桐文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为你写诗(组诗)》获2020全国最具人气诗人网络大奖赛”二等奖;《太阳与月亮(外一首)》获2021年“首届华夏杯当代诗坛文化艺术大奖赛”第三名;《老爹开店》被收录《全国优秀文学作品选》一书;诗词《荷塘吟》、《朝中措.咏竹》等被中国诗协收录《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书。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4 00:17 , Processed in 3.58844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