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80|回复: 0

[原创散文] 散文随笔:过元旦的记忆

[复制链接]

77

积分

0

听众

22

金贝

禁止发言

积分
77
ncgt05 发表于 2018-12-26 00: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旦在胶东称“阳历年”也就是用新历记年法,把阳历新一年的1月1日叫阳历年。

记得小的时候,第一次听到“元旦”一词,还是上世纪的1962年冬天,村里的长辈刘启斌带着孩子,从烟台回家过年。碰到父亲和我给姥家送草回来,他正好在崖子汽车站下车,带了不少东西,放在父亲的小推车上,我坐在车的一边,他的东西和孩子坐在另一边。他拿出烟卷用两个指头伸进烟盒,其它三指作兰花指状,从烟盒里捏出一支烟给父亲。那时的烟卷没有过滤嘴,父亲用嘴皮咬着烟卷的边沿,生怕唾沫湿了烟蒂,抽一口赶紧用食指和中指夹着。父亲问:“老爷(他辈大,我和父亲都叫他老爷,因叫老老爷咬嘴,所以都叫老爷就行了),过年还有一个月呢,怎么这么早啊?”他说:“回来过“元旦”啊。”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元旦”一词。我不解,后来问父亲,什么是元旦?父亲也说不清楚,只说拜币(方言,炫燿)说呗,就是阳历年啊。记的清清楚楚,我在小推车上和他儿子留拴熟了,阳历年那天,我在他们家听了一天洋戏(留声机)。

元旦日期原本是不固定的

后来,我虽然知道元旦就是阳历年,但对元旦的由来和讲究却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参军后,在部队阳历年也不叫元旦,而是称新年。部队很重视,放假一天,我们都选这个日子进城照相。快过年了,捎张照片回家,以免父母和家人的挂念。部队是不允许带武器照相的,我那时当文书兼军械员,曾偷着把回家探亲的王副连长的手枪,装挎包里到潍坊东风照相馆照了一张全副武装的照片。也就是那时,我在《解放军报》上了解了元旦的来历和出处。

其实,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已经有旦的象形字了。元旦一词也有了文字记载,但日期却没有固定下来。

大家知道,在历法上,国人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真正称 “元旦”,还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取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元旦是庆祝日和结婚日

在胶东民间,元旦的记忆并不十分清晰,其原因有二,一是年节来临,都去准备过大年了,不太重视;其次是穷,弄点东西都要留着过年。所以元旦只是城里人讲究,在乡下并不隆重,没有对联和放鞭炮的,也没有俗成约定的吃食和穿戴,更没有祭祀的礼数。条件好的家庭,也不过改善一下生活就算过元旦了。

在我的记忆里,有两个事件大体可以反映出元旦的一些功能和做法。一个是媒体要发表元旦社论或是新年献词,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要举行庆祝活动。比较有印象的是我在乳山二中读高中的时候,过元旦的时候,我们宣传队要准备节目,各班级的班干部也都组织学生到兄弟班级给老师拜年,同学之间要好的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因为到腊月二十三日就放假了,正月十六才开学,老师同学都回家了,过年也碰不到一块,所以提前拜年问好。晚上学校食堂要改善生活,通常都是包一顿肉包子,肉块大,不光住宿生可以领包子,走读生也可以定包子。记得有一年我把定的包子捎给我爷爷,爷爷高兴的合不拢嘴,夸我长大了,懂得孝顺老人。我们宣传队更是热闹,我们在学校晚会表演完了,还要赶场到机关和崖子缫丝厂联欢演出,庆祝气氛很是热烈。再怎么累我们也愿意去缫丝厂演出,因为缫丝厂有大蛹,演出完了,都给我们发大蛹吃。

其次是结婚纪念日。那时候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讲过革命化新年,算命占卦,结婚选日子都被废弃。所以,婚龄青年结婚,大多都选“五一”“十月革命节”和“元旦。”五零后和六零后的人,大多的结婚日基本都是在这三个日子结婚。

要说对元旦的重视程度,还是最近这些年的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国家也规定了假期,庆祝元旦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几年从乳山民间看,过元旦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了,农村也出现了元旦挂红灯笼的现象,早上和晚上也有鞭炮声了,元旦的气氛越来越热闹,宴请和聚会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是太平盛世的征兆,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缩影。元旦已成为平民百姓万众一心奔小康的盛会。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1-15 17:04 , Processed in 0.10690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