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小提琴曲改编的技巧
古今中外伟大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萨拉萨地、海菲茨、克勒斯勒都大量改编了不少民歌,把本国的音乐介绍到世界各国。国内小提琴曲的再编曲写作在“文革”时期达到了创作的高峰期,陈刚、何占豪、李自立等作曲家改编了不少优秀作品。而近年来,小提琴再编曲创作下滑较严重,这对于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发展很不利。
在网上有不少改编的小提琴作品,其中有些就是扒谱记录、没有自已编曲的成份,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偷盗别人的劳动成果。写出的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我个人反对复制性的改编。小提琴曲的写作必须分句法,如果把流行曲照搬到小提琴上却没有弓法、指法的编订和分句的话,其实都不是再创作。
我在小提琴教学过程中经常改编一些流行的声乐或者钢琴作品,很受学生欢迎。我认为,小提琴曲再创作应该具备一定的技巧。
首先,改编作品要发挥小提琴的性能,小提琴是最接近人声性的乐器。小提琴的性能及音域、写作手法和声乐作品是不同的,改编的功能在于,不破坏原作曲家创作的骨架上进行转调,把小提琴高低音域进行对比、加大对比,给作品加上一定的双音及拨奏、和弦、泛音,这样改编出来的作品得到一定的美化。
改编前对作品设计有一个全新的布局,改编的思路在于出新,例如,我最近改编的小提琴作品《你鼓舞了我》,原曲是一首声乐作品。整首作品的布局都发生了变化,高音区移高对比是为了刻画女性的形象,同时也出突了作品的主题。
改编加工后的段落如下:
第一段在改编上加大小提琴G弦上的男性人物刻画,发挥G弦的表现性。
改编演奏提示在G弦上演奏。
第二段改编移高了八度,脱离声乐音区设计的圈子,因为小提琴的音区(音域)很大,三个八度对于演奏者来说不算太难。
改编第三处也是作品的高潮部分,给作品加上了小提琴常用的写作技法双音八度。
过去,李自立、梁大南、邵光禄等专业小提琴老师曾经改编过不少儿歌,但近年来,国内的作曲家很少为少儿编订专门的演出曲目,导致学生每年重复演奏《歌声与微笑》、《卖报歌》、《同一首歌》、《划船》、《小熊跳舞》、《小鸭子》、《上学歌》这些有限的曲目。全国中小学生在节日所需表演的曲目量很大,每年过“六一”,都有不少家长向我要一些最新改编的儿歌小提琴作品及伴奏乐谱。
我个人认为,儿歌改编成小提琴曲时可以写些动感的节奏,以突出儿童音乐的特点。中小学小提琴表演曲目的再编曲难度不宜太大,毕竟学校用于合奏、二重奏的多,有些少儿小提琴作品的改编局限于将声乐创作的简谱照搬为五线谱模式,只是编订了弓法、指法,如果作曲时给儿歌写点简单的双音和弦及变奏的话,更能发挥小提琴的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