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09|回复: 1

[原创散文] 原创游记散文《杭州忆》

[复制链接]
1147187549 发表于 2017-6-6 06: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西湖风情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忆,最忆是西湖。没来杭州之前我对江南最初的记忆只停留在语文课本里的那几首诗里,一提起它就是小桥流水人家,就是山外青山楼外楼。然而有些地方,如果不是自己亲自走过就只能是想象中的海市蜃楼了。

  初到这座城市,是在七月的一个傍晚,那天我拖着两大包行李走下了从兰州开来的T114次列车时,暮色已经很浓,未作停息就匆匆赶往东站等候开往绍兴的高铁了,而真正接触它是在三天以后,三天后我和三木到了杭州,到了此行落脚点西湖区孤山路25号,此后的一个月时间我都在这座小岛上度过,和文物打交道。

  孤山,既是一座山又是一座湖心岛,山与岛共用一个名字。两桥一堤将它串了起来,宛如一只精致的宝玉手链戴在西子臂腕。东边白堤和断桥,西边西泠桥。山不大可名声很大,山上山下大大小小的文化符号多得数不过来,可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唐宋诗词,一石一壁皆为魏晋文字。从白居易、苏东坡、林逋一直到后来的黄宾虹和吴昌硕文脉一直未断。山上亭台楼榭,碑刻浮屠鳞次栉比,几乎不留一处空地,倒显得这里的林木是多余的样子。而我觉得这里最具人文特色的地方就是西泠印社,以浙派丁敬吴昌硕等人为首的篆刻大家的碑刻作品镶嵌在山间崖壁,逢亭必有联,凡联多为篆,甚是壮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言不假。

  西湖多墓,仅孤山周围就有林和靖、岳飞、苏小小等人的墓。墓的规格有大有小,大的连墓带园收门票,小的墓草深埋无人问。让人想不到的是来这里的人大都不是缅怀来的,都是来拍照上的,他们嘴上挂着微笑,手打丫字对着坟墓一通咔咔咔,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坟墓配微笑的镜头难道在下雨天很搭吗。孤山南麓的岳王墓是规格最大的,有墓有庙。鱼贯而入的人们争着抢着在书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的墙下拍啊照啊,然后又在秦桧跪像上优雅地吐上一口痰之后佛手而去,仿佛解手一般惬意。我觉得这些站着吐痰的人比跪着的秦桧更可耻,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病。二十五块的门票换来的可耻动作,也值得赞颂一番了。相比较之下和靖先生的墓就冷清多了,很多人都不去找它,甚至不知道它在哪里,倒是换来一份难得的清静。也是在一个清早,我围着孤山晨跑,一圈后我来到了和靖先生位于北麓放鹤亭之上的墓前,墓草青青,旁无一人,在墓前想着他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句子时你会感到这灯灭般的寂静不在诗里,就在眼前。

  南麓山脚下东接白堤的地方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了,和我工作的地方仅三步之遥。这里月白风清,历来都是赏月胜地。每天晚饭过后,月亮刚刚爬上山坡把长长的影子铺在湖面,我都会来这里吹吹风,看看月亮。晚上这里的风很凉爽,拂在脸上的感觉让人很放松,如同对着莲花深深地嗅了一下的感觉。“故乡无此好湖山”,可见当年诗人是多么钟情这里的湖光山色啊。伫立湖畔,把思念寄存在那圆圆的月亮里,也会觉得有月的地方就是故乡。

  原创游记散文《杭州忆》

  (西湖荷花)

  (二)江南的雨

  江南多雨,雨给了杭州这座城市特有的诗意和灵气,东坡诗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多么诗意。可以说江南的湖光山色无一不是拜雨水所赐,譬如长满青苔的石头和一个雨打芭蕉的夜晚。

  踱步于苏堤黛灰色石桥之上,小雨沥沥,荷叶田田。隔水楼台上有女子浅吟轻唱,婉约的曲调仿佛锦鲤戏于莲间又仿佛声出水墨丹青,又或是这一切本身就是一幅装裱精美的山水画轴。

  而在绍兴的水田阡陌间,我数次从雨中走过,那些长势可人的稻子像我记起的一句信誓旦旦的誓言,它们把诺言第数次信守,直到缘分水到渠成。沿着那条我叫不上名字的河我独自走了很久,凫在水面上的鸭子悠闲地拨弄着羽毛,它们用异样的眼睛打量着我这个外乡人,石板上搓衣服的阿婆让我想起远在千里保持同样姿势的母亲。

  而此时恰是东边有雨西边晴……

  原创游记散文《杭州忆》

  (浙江省博物馆)

  (三)在博物馆里歇脚

  走得太久,脚步已经磨钝了,路上的人来了又去,我和他们形同陌路,就像还没熟透的果子,一半挂在树上,一半已经腐烂。

  在梅子季节,我远离故乡缺雨的土地,渴望在南方做一天鱼,我从黄土做的鱼缸里跑出来寻找前世放生我的池塘和那个已经离开的人。我相信我和西湖是有缘的,或许我的前世就是西湖里的一尾鱼。

  就这样慢慢地我和一块来自良渚时期的玉器在地洞里相见,我热爱这些来自地底下的东西,虽然我们中间隔了五千年的岁月,我还是仔细地端详着它已经石化了的孤独,它的孤独将是我百年之后的孤独。事实上大多数时候我都在一张又一张的明清文书上读着先人关于衣食住行的故事,把他们用草书挥写的异体字一个个辨认,写在会被后来人当做档案的表格里。

  博物馆里当保安的河南大叔,他的大半生也是一件文物,他晚上披着大衣吹空调的场景让我动容,让人顿时觉得人生就是一场双簧。总在模拟自己,小心翼翼地沦落成了一个会说话的哑巴。

  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去当地的大学和博物馆,去感受一次自己的渺小,而浙江省博物馆算是与我缘分最深的了,此一别,真有点不舍。

  西湖的雨声我已经听不见了,此时我正坐在陇中故乡的灯光下回忆往事,清风吹起门帘,月华满地。

  原创游记散文《杭州忆》

  (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

  (四)黎老师

  那天下午,天气很热,我和徐二人拖着几件行李辗转来到了浙江省博物馆孤山分馆,刚走到传达室门前就看见他和一个后来才知道是姓倪的女老师拿着给我们的起居用品走了过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温和可亲。

  黎老师个子很高,五十左右,绍兴人,平时身穿浅格衬衣和休闲裤,手里经常拿着一把伞。他是八十年代北大的硕士,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佛教考古开创者宿白先生的高足。馆里的人都叫他黎主任,著作等身学识渊博的他为人极其低调,上到馆长下到打扫卫生的大叔大嫂都对他很尊重,他对每个人都真诚相待。

  和黎老师见面的机会并不是很多,由于工作原因他经常出差,或去各地博物馆研借文物,或受邀讲学。但一有时间他就过来到我们住的地方和我俩谈心,常常一谈就是一个小时,启人至多。那些天许三木一直感冒不能痊愈,大中午的他就带着我俩去孤山散步,说是去吸吸新鲜空气,他边走边作讲解,孤山上的一草一木他都如数家珍,给我们讲阿育王的故事,讲雷峰塔和吴越国的故事,一天我从办公室的角落里拿出一把一把折叠椅子,他说那是当年他主持发掘雷峰塔遗址时坐过的,他说佛是很讲缘分的,所以一直保存着。

  他说读书人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以此为终生研究的职业,大学就是读书的地方,要珍惜这难得的读书机会,多读书,不要羡慕那些勾肩搭背的男男女女。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有知识分子独有的人格魅力,在佛教考古领域多有建树,他主持的各类主题展览屡获大奖,也曾花了十年的时间了解研究再到读书出版完成了河北定州静志寺地宫出土文物的系统整理。我拿着那本定州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合编的《心放俗外》时,手里很重。他是我见过的最没有架子又最关照晚辈的大学问家,是真正的读书人,丝毫没有当下那些稍微有点皮毛就连牛得连祖宗都不认识的所谓的大师的毛病。

  由于气候不适,得了小病,我不得不提前回家。走得那天他不在,在火车站给他发了短信:

  黎叔您好,我是张升,我要走了,感谢这一个月来您无微不至的照顾,来不及当面向你道别,实在抱歉。谢谢您的教诲,认识您这样学优品粹的长辈是我的荣幸。给你添的麻烦请您见谅,要不是我患病,我会和徐一起走的,再一次向您说声对不起,最后祝您和您的家人平安健康。张升。

  他如是回复:我在开车,没接电话,祝你一路顺利,谢谢你。浙博黎毓馨。

  就这样,火车开始缓缓西行,我已经不属于这里了。

  原创游记散文《杭州忆》

  (历史部挂历)

  (五)再见江南

  相逢必有分离,当我站在荷花摇曳的湖边时,那硕大的叶子分明在向我招手,是离开的时候了。

  离开的前一天,我围着西湖走了一圈,和那些尚未相识的事物匆匆寒暄,再和那些熟悉的人们互道珍重。

  因为一场相遇,我和一张青藤老人的一张葡萄画轴一见如故。我爱上了躺在玻璃柜里朱文印章,爱上了秦砖汉瓦,在中国印学博物馆里,一方刻有“借汝闲看几十年”的书画印章打动了我,刀笔凿凿,完全是另一个世界;也因为一场相遇,当我回忆起小桥流水人家的时候,那些可爱的人会在脑海浮现,那些我听不明白的方言依然悦耳,感谢叔叔阿姨们多天来对我的款待。南方或许真的是美的,虽然我终究不能感同身受,但我们还算年轻,有一天我们会一同老去,在夕阳从山的那边落下去之前。

  有生之年再能不能回到西子湖畔我真的不知道,或许有些东西真的是见了反倒不如不见,流水岁月,离别已在相逢前。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1147187549 发表于 2017-10-18 18: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谢谢楼主发布,我收藏了啊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5-6 20:46 , Processed in 0.03451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