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演员/ y+ S+ d) R$ J& |; D
% k4 f u( R, |% n6 b
曹禺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据万昭与万黛回忆:"爸爸在挪威现实主义剧作家易卜生的名剧《娜拉》(《玩偶之家》)中扮演女主角娜拉。剧中娜拉背着丈夫准备离家出走,爸爸演这段戏,一个人在台上又说,又歌唱,又跳舞,把她在丈夫面前慌乱、复杂的心情,演得精彩极了;爸爸还扮演根据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莫里哀名剧《悭吝人》改编的《财狂》主角,在韩伯康发现丢钱的那场戏中,他一人又是哭,又是闹,最后'蹦蹬'一下晕倒在台上,把韩伯康这个守财奴表现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受到当时报刊的高度评价。"
5 m( W, \4 U! C& f3 Y
5 m( h# l; K9 I! B 临终遗憾, \* P% Z7 R' X" v; _' L1 H
1 \, ]% a5 ~1 K* G `) Z
曹禺最后的日子里,前后在北京医院住了8年,在此期间他的灵魂深处,始终没有离开过文学创作,自然主要是戏剧创作。老师手边一直有好几个本子,其中有活页本、小笔记本、学生用的横格本……里边的内容很丰富繁杂,有他的断想,有日记,有人物的对话,有写出的诗,更多的是他想写的剧本之提纲等。
?, z( E2 T2 h; q! ?
- J5 |( K$ ]/ |' y' h$ G, W: _ 那段时间,曹师的枕头边上常常放着《托尔斯泰评传》之类的书。他看起来很是认真,很有兴致。有时,他看着看着突然一撒手,大声说:"我就是惭愧啊,你不知道我有多惭愧。""我要写出一个大东西才死,不然我不甘。我越读托尔斯泰越难受。你知道吗?"
% J; L/ j9 F( H4 i+ O2 ]1 E' T8 d& w; b6 Z- ?/ |
艺术特色: u5 Y% s% u: Q8 u" S8 r
# C7 q! R: [" F/ o- j 戏剧结构) v: F: }; a$ X- a' \
* _" v' C. k) K 矛盾冲突是曹禺戏剧结构的核心,曹禺早期戏剧的结构设置紧紧围绕矛盾冲突展开,冲突多变且因剧而宜。在多变戏剧冲突下,曹禺早期剧作有共同的精神内质的,即对原始野性的讴歌赞美。如《原野》中描绘的原始的美,仇虎在原始森林中奔跑,"大地轻轻地呼吸着,巨树还那么严肃,险恶地伫立当中。"但是,对原始野性的讴歌赞美在曹禺后期剧作中退却消失,戏剧冲突也随之匮乏。而其剧作的整体结构模式则是由锁闭世界和旁逸而出的新世界构成。曹禺以"家"作为锁闭世界的表达方式,而以"出走"作为走出锁闭世界、寻到新世界的手段。其早期剧作结构模式的发展过程正是新世界逐步战胜锁闭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生动的体现在里《雷雨》到《北京人》的创作过程中,《雷雨》是封闭式的代表作,而后的《日出》、《原野》则开始体现在封闭世界缝隙中寻找新世界,随着锁闭世界的崩溃,新世界成为丰体结构模式。同时曹禺善于化用戏剧情,情节是戏剧结构的重要因素。剧作构思首要来自对生活素材、印象的重新组合,但是,对固有戏剧情节化用、重构和再创造也是剧作构思的一重要来源。曹禺剧作的诸多情节正是来自对中外戏剧情节的化用和重构。戏剧情节的化用是曹禺剧作结构的一大特色。剧作结构的诗化则是曹禺戏剧的另一大特点。追求诗性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方向,曹禺曾说过《北京人》是他当诗来写的,而另一部剧作《雷雨》虽然并非有意为之,依然存在浓厚的诗意,这使得《雷雨》的环境氛围描写显得异常郁闷但是极富深意。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染与西方戏剧的借鉴下,曹禺注重诗意与剧作结合,取得了很高成就。曹禺剧作结构的诗化主要体现于语言和戏剧性情境。* d4 [% ^' Y2 f/ @
7 X" E! v0 R r
语言风格$ L2 z# O9 ]! \8 }1 {( v7 w
3 }7 \6 _. p, @) X9 p P9 a% C 曹禺的戏剧语言极具特色,从而使得他在处理戏剧冲突当中,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则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则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表面的争执、外部的冲突都包蕴着剧中人的内心交战。一切外在的冲突、争辩与日常生活场景,都是为了酝酿、激发与表现内心冲突。: q+ _9 N! U/ P t: D! Q
l/ R* e( p0 G+ X3 ?! c9 O
语言个性鲜明的性格化是优秀戏剧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曹禺戏剧的一大特点,曹禺笔下的人物个性化语言,非常突出。如《日出》中李石清:"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寥寥数字,充分地暴露了李石清阴险卑劣、残忍无情、无耻的思想性格。《日出》中这样的几乎没有特别拗口的台词,做到了通俗易懂,精练深刻。而且,台词里充满了精妙的停顿和省略,使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完全进入台词所创设的情景中。
+ `6 A$ U3 s Y [4 U4 Y# B
+ K# J* ~; y! v& p+ d' `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指剧中人物不仅表现出在说话,而且出表现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它是和手势、表情、形体动作结合在一起的`,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而曹禺的语言恰巧也有富于感染力的动作性,如《原野》第三幕仇虎在森林中逃跑的幻觉描写,曹禺别开生面地展示了仇虎的内心悲剧冲突,重现了他所遭受的种种不公,他在种种幻觉纠缠下拼命挣扎、苦斗,反抗意志愈益顽强。另外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也是曹禺惯用的手法,在《雷雨》中,优秀的潜台词比比皆是如:大海打周萍时所说的"你准备好了?"就是指你是准备好跑了呢?还是准备好挨打了呢?
9 b5 Q/ t5 {; ?! |) o& _ E( ]: I& w3 w. z) t
曹禺的语言也是抒情、诗意的。曹禺在创作中运用了一些诗的语言技法如比喻、象征、含蓄等的综合运用,使他的戏剧语言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在剧本中,曹禺喜欢对他所描绘的人物进行外貌、性格和身世的具体描述,对人物生活的场景作祥细的说明和描绘。这种语言如同叙事诗一般,具有浓厚的抒情性。那象诗一样的语言,具有浓厚的抒情性,意蕴深厚,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曹禺决不是孤立地、静止地撰写人物台词,而是让人物身临其境地讲话,将刻划人物内心活动的台词同舞台效果、布景的描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雷雨》便是是当做诗来写的,其中的许多台词准确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抒发了人物的内心情感。繁漪是一个"五四"以后的资产阶级女性,聪明、美丽,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要求;但任性而脆弱,热情而孤独,饱受精神折磨,渴望摆脱自己的处境而又只能屈从这样的处境,正象作者所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繁漪在第二幕中那段著名的独白,简直就是一首贮满愤懑与渴望: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当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么我都预备好了,来吧,恨我的人,来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忌妒的人,都来吧,我在等候着你们。繁漪在"宇宙残酷的井里"拼死攀援的艰辛与焦灼、压抑与烦闷,"爱起你来像一团火","恨起你来也像一团火"的炽烈阴鸷的个性也都熔铸在这诗里。
: b' g- O' L/ _- K% `' t9 p6 g# B, B5 V; U
人物评价
9 U; c) l; o* a, @0 f5 i6 y3 D8 s2 x1 |) _- s
赵朴初:"艺海诲人曾见雷鸣四海,文章华国长如日出东方。"
+ G. e P$ k1 F$ x
* D4 s6 J2 {; t7 s4 h& Q" h 胡絜青:"戏剧音容炳后世,终生浩气反帝封。"# P; l: V2 o, g" k
3 q6 ?% v3 w$ b 《大公报》文艺奖审查委员会:"他由我们这腐烂社会层里雕塑出那么些有血有肉的人物,责贬继之以抚爱,真像我们这时代突然来了一位摄魂者。在题材的选择,剧情的支配,以及背景的运用上,都显示着他浩大的气魄、这一切都因为他是一位自觉的艺术者,不尚热闹,却精干调遣,能够透视舞台效果。"1 G; B' F+ E7 y& v R( `
; R7 b+ E% G4 o9 o2 f$ } 孙庆升:"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
9 L) w/ Z' z( z! o Z( `. m; F( ?- M% z- Z% }2 e9 [3 X( j
朱栋霖:"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g2 Y3 Y/ U! [
! X) B2 X5 |4 ~/ g4 s 余秋雨:"曹禺作为一位戏剧大师,不仅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者,而且是20世纪世界话剧艺术发展的一个杰出代表。"
4 S6 ?6 F3 @% R, g% s8 T) l; Q3 A1 W3 p8 v8 c( G' t
于是之:"他是剧作家,更是一位诗人,一位现实主义的戏剧诗人。他的作品情理交融,诗意浓郁,鲜明地表现出在追求戏剧的诗的境界。"
. |2 M0 Y2 I$ v3 D, ]' w- l* P: m2 G! R# ]5 _
人物影响
" u8 M/ b V" I! L7 Y; C' l7 e' ~: c
文艺影响
; ?. L+ e j4 \, w3 a
V+ R5 H) M3 [2 {5 c 曹禺在把欧洲近代戏剧的写作技巧运用于中国的话剧创作,表现中国社会现实方面;在塑造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方面;在使剧本富于激情和诗意,特别是悲剧艺术的建树方面;在把生活中的口语加工成文学语言,使对话艺术趋向完美方面,以及在使剧本同时具有可读性和可演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的《雷雨》的出现昭示着中国有了第一部可与外国经典戏剧比肩的作品。
, D7 N; { R% ]
1 ?3 ]1 E6 n# w# g: R 曹禺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不断出版和上演,受到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一些剧作已被译成日、俄、英等文字出版,并在许多国家上演,也受到国外读者和观众的好评,并因此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0 ~+ Q4 {) p* M: e5 f
- _& q ]# ~0 ?0 b# E' U/ @
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经典剧作,使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得以确立,并在中国的观众中扎根,使中国的现代话剧由此走向成熟。曹禺既是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也是现代话剧艺术的一座高峰,他的剧作影响、培养了几代中国剧作者、导演、演员,在中国现代话剧整体面貌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1 m& t- C% `. Z! { v
7 f7 r" u0 `0 R0 E$ Y
教育影响
a! j( A) a- }& y, o
" w+ N R) s/ U2 _! z$ T 曹禺作为卓越的戏剧教育家,为推动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和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所建立的不朽功勋。1936年至1941年,曹禺在中国第一所国立剧校任教6年,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戏剧专门人才。解放后,曹禺长期兼任中央戏剧学院负责人,一直关心中戏的教育与建设,热情鼓励和支持艺术学子的追求和创新。
3 ^; J6 z$ ?6 j; y/ H7 F+ H. |' F5 ~! J7 {7 X# h4 O7 I
人物纪念! E5 |5 K- b6 M9 @
" x1 R+ e4 y" v' c- f+ E8 V 潜江故居
- T$ a* Y' l0 A& c- w2 J7 |) v0 j3 o2 p' ?2 [2 P3 t# b, F
潜江故居也是曹禺纪念馆所在地,坐落于湖北省潜江市风景优美的曹禺公园内,该故居曹禺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居住的地方。纪念馆的前身为创建於1989年的潜江市曹禺著作陈列馆,2013年相关部门整合资源修建了曹禺纪念馆。
" }7 J4 @% _* I! e+ t- N7 }. N% s* H$ B' ~' m) b
天津故居
8 X. Z, P( F5 s$ X3 J; s: `) w6 ~# E. F p; m: C* J
曹禺天津故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东侧。是一栋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始建于清末。2008年被天津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 G; ^5 c1 R/ p* X. _: }0 f R
5 m: Y* S* f4 [! o; G
相关奖项
5 L; g3 u* U; u ]* X( i9 c+ w' e) O, N2 B- j8 w/ b+ M
曹禺戏剧文学奖2 G7 i% L |8 ?
" M; y$ w; B7 z7 ?- T" n9 D 为纪念曹禺在戏剧创作上的巨大贡献以及推动我国戏剧创作事业,1980年创办了全国优秀剧本奖,后改名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曹禺戏剧奖等,2005年正式改名为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两年一届,是我国戏剧剧本创作的最高奖,在戏剧界具有崇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7 V9 P! Y$ o, J4 T% y$ `$ q
8 G7 v! e5 n& J5 U) H
曹禺教育奖
7 R% B9 ^, O/ A! a
3 J2 I/ x+ o2 \% ^4 w2 O+ j 2011年为为纪念大剧作家曹禺以及促进潜江市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湖北潜江市始设立"曹禺教育奖"。该奖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以助推潜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科学研究创新,引导教师的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培养方向。
7 j* r0 p9 c0 H+ o/ J5 t
# X# w2 Y2 t3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