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走庄子走塄干(2首) ( M8 E6 t4 ^, M3 i
8 t: `: ]. A2 F
(1) 太阳上来照西山, 手扒了娘娘的轿杆; 不走庄子走塄干, 专听个"花儿"的"少年"。 6 y Z: ^8 y9 Z7 t( t
O" R3 u& O, t+ p# ?: Y
(2) 花椒树上你嫑上, 上了时刺儿桠儿挂哩; 到了庄前你嫑唱, 老汉们听见时骂哩。) X+ `; ]6 U+ T: ~0 A
"花儿"本是心上话(5首)
, T% i4 @2 T, g3 j/ _9 K: T% O$ Z
" E$ s: p! n( g/ R(1) 纣王的江山(哈)苏妲已搅, 狐狸精乱天(哈)下了;$ _8 J: G2 }1 C4 x8 {+ o% q2 A* a4 N
唱"花儿"嫑害怕人知道, 是刀山也再不怕了。9 R' y3 }8 u& w! y: ?
; s& p) |- ~2 h& p! ^4 ]. z(2) 烟洞的山上(者)兵来了, 刀杀了众百的姓了;
/ V6 w0 \ H1 Y. m! A4 m$ ` 手提上大棒(者)打来了, 要"花儿"不要命了。 # L: X' D6 J2 F/ j; m3 S* x g
5 l5 F9 L+ T+ h3 U9 |
(3) "花儿"本是心上话, 不唱是由不得自家; 刀刀拿来头割下, 不死嘛还这个唱法。
6 D# }/ N. [( |' u
; ?# s9 P8 L3 [5 t(4) 河里的鱼娃儿离不开水, 没水时它咋能活哩?
. ]9 w" Q3 ? G, F7 G3 M1 ^, z" 花儿"是阿哥护心的油, 没它是阿们(者)过哩? ; Q6 T4 U9 J5 a3 x
+ T& W2 b r, a3 N% h(5) 大街十字的钟鼓楼, 一台一台的上呢。 心里有话说不出, 一句一句的唱哩。 ) H3 R$ K; f0 ^5 R% B" Q' p( g
7 g- V/ J! u! E" n4 v c R
3 z- R8 P" [6 a" r7 @唱下的"花儿"用担子担(5首)
# N; S( a0 E- P9 z8 B; i8 y' S% t% `# V/ G1 |
(1) 韩家集背靠的阳洼山, 眼前是一马的平川; % A3 p7 M' W, K
唱下的"花儿"用担子担, 马驮了驮给了半年。
& `: w9 k/ w/ {8 L6 `& p6 d3 h6 D% A) h0 {9 T7 d
(2) 尕猫娃卧的者锅头上, 尕尾巴搭的者碗上;
7 o. V1 E' _/ ~9 J" u' C 唱上了"花儿"了浪会场, 坐下了"少年"(哈)漫上。. M# }" p! x/ a. \* d0 t
1 I! c7 p3 V& U* l4 ~8 s+ O(3) 挡羊娃上了阴洼垴, 牛娃儿满山上跑了; 7 V+ G8 R8 _1 S( O* D
"花儿"的会场上唱了个好, 茶饭(哈)不吃是饱了。( T: ^$ r7 T3 o
& b% A% B V" p7 ?! l
(4) 西乡里有一个洪水沟, 夏禹王心思(哈)费了;
$ w& ~ c" m: |& k& e x9 P "花儿"(哈)装在了心里头, 十天(吗)半月者够了。* a; [0 S: z1 Y E4 y" l9 a
$ R- P* {/ w/ }; @% H7 r7 i8 }
(5) 太子(哈)山上的灵芝草, 湫池山海里的水草;3 w7 A4 f W7 ] L
唱"花儿"你把我嫑嫌老, 三个月唱不完梢梢。
' a, M( T& O$ F6 @9 o3 G% t 二、比——索物以托情式谋篇艺术:
' D( J, Q+ ~+ `4 a: U/ Y' K, k 花儿有整首的比,也有部分的比。* ?+ M% A8 w/ Y: o2 Z7 n6 L0 @' _
这种用比来谋篇的花儿大多为比部分与主旨部分都是表现同样的一种意思。
; g" E7 c6 F# d" Y, h 比部分先作一个铺垫,主旨部分再明确表达歌者的思想感情,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谋篇手法在艺术效果上,要比单纯押韵的兴起句要好得多。如:
) F4 M# C9 \" Q 帐房扎在高山上,我当成白塔儿了;+ q( `- f/ K/ \7 Y
尕妹坐在地边上,我当成银花儿了。6 K3 ?/ R, o, V6 p$ G v' ^' C
另一些前两句完整对称,但意思恰好相反,形成对比的花儿。如:0 h, } L' [" _# W
阿哥好象路边的草,越活者越孽障了;
. N2 z. q/ s. H7 \ 尕妹好象清泉的水,越活者越清亮了。: B# V5 P2 F: h# q0 z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整篇用一个喻体的比式花儿。如:( R+ ]" A# P% [) n. t! ?
阿哥是阳山的枣骝马,尕妹的阴山的骒马;
5 c# l. _9 Z( \- d. } 白天草滩上一处儿耍,晚夕里一槽儿卧下。
9 K& p( S ~' A& a) n1 R 三、赋——叙物以言情式谋篇艺术:: @7 v) M, i# R( B0 H' _
除了短章外,花儿中还有一些叙事的作品,多则几十首组成一个故事片段,少则七八首组成一个情节。比如《熬五更》、《十更传》、《十二月牡丹》以时间月令为序,十余首组成一个整体,也具有赋的性质。尤其是近来整理的《尕豆过兰州》,是一部典型的赋式花儿作品。不仅全篇采用赋的艺术手法进行叙述,而且每一首也基本上直接敷陈其事,彻底打破了前人所谓花儿中没有长篇叙事诗的囿见,为发展叙事花儿提供了宝贵的借鉴。5 X. d T+ b& O5 [4 k/ r
1 p0 Q4 L$ E' o3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