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67|回复: 0

[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安静前行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254969084 发表于 2016-4-21 06: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长篇小说在2013年的“集体爆发”不同,短篇小说创作在安安静静地前行着,作家在探索性、突破性、原创性等方面仍有不小的上升空间。如今,各种新的现实问题接踵而来,作家在把握题材的选择上可谓丰富多样,如何在文体自身的调整、变革上做文章,如何继续开掘探索新的题材领域,如何与世界短篇小说的繁荣快速“接轨”,依旧是国内作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看,2013年的短篇小说创作主流是:聚焦社会热点,描摹时代画卷;突出婚姻家庭,探究人性细微;叹咏乡村世界,记录底层声音;发掘题材多样,丰富民族特色。这一年,老中青三代作家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足够重视,相继涌现出一批颇有影响的精品力作。特别是“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作家的异军突起,成为2013年短篇小说创作领域一抹耀眼的亮色。

  城市题材日渐突出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城市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与此同时,人口膨胀、房价飞涨、交通拥堵、就医难、入学难等各类现实问题随之产生。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领域的城市题材热也在逐步升温,这就要求我们的作家需要对现代社会和城市生活具备审视、反思和批判的创作态度,才能有效地捕捉现实,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写出好的作品。从2013年的短篇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毕飞宇的《大雨如注》是一部反映教育问题的作品。作家在情节设置方面回避了较为常见的学校教育,而把关注重心放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上。小说中,底层市民大姚夫妇“望女成凤”心切,不断安排、干预着女儿姚子涵的生活。米歇尔的出现,象征着一种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在她的引领下,姚子涵在大雨中用近乎疯狂的举动表现出了一个孩子天真本性的回归。

  范小青的《梦幻快递》通过一个找不到的“快件”,表现了人性深层的迷失和荒谬。作家从日常生活出发,以小见大,深刻阐释了对人的生存处境的思考。

  小岸的《失父记》写的是底层小人物的悲哀。主人公韩宝军是一名澡堂的搓澡工,为了给父亲治病,父子玩起了“躲猫猫”,最后以父亲的出走而告终。小说让我们看到了浓浓的父爱和赤子之情,看到了因贫寒陷入困窘但不丧失人生希望的积极元素。

  胡学文的《我们的病》是一篇很有意味的小说。“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这天因听到一对男女乘客吵架而想到了自己的家事。小说深刻揭露了生活中人的病态,进而联系到社会的扭曲,生活的变形,以找不到的“北斗路”暗喻北斗星,从而呼唤温暖亲情、爱情的回归,发人深省。

  蒋一谈的《林荫大道》写两个年轻人一次偶然入住豪华别墅的经历,展现了当下青年的生存和精神窘境。他们正值最好年华,又受过良好教育,本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但前所未见的物质世界冲击着他们的心灵,险些让自己多年历练形成的人生观发生崩塌。小说提出了一个物化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重建“精神家园”的问题,这是城市文学值得深入挖掘和拓展的重要主题。

  邓一光的《轨道八号线》写的是4个年轻打工者的故事。与以往从生活、物质角度来写打工者不同,这部小说将关注的重点伸向了底层群体不为人知的内心深处,反映了整个群体孤独、窘迫的现状。在邓一光笔下,他们的内心是一把火——青春之火,欲望之火,甚至毁灭之火,随时会因生存环境的恶化而燃烧。

  徐则臣的《六耳猕猴》借主人公冯年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六耳猕猴,身上拴着铁链,在大众面前表演杂耍,反映出小人物艰辛、无奈、无望的现状。小说以虚实相间的笔法赋予了故事多重阐释的空间,表达了对底层人物强烈的人文关怀,深具现实意味。

  此外,以城市题材、底层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佳作还有南翔的《老桂家的鱼》、王祥夫的《积木》、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前三门四号楼》、叶兆言的《再痛也没关》、徐坤的《地球好身影》等。这些小说特色鲜明、立意丰厚,无论是描摹时代的风云流变,还是展现各个阶层的生存镜像,无一例外都饱含着强烈的悲悯情怀。

  人性、情感的深层挖掘

  在2013年,更多的作家试图将笔触深入到各阶层的精神情感领域,对人的欲望、情感、精神等进行深层挖掘,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之作。

  铁凝的《火锅子》通过描写一对相亲相爱的老夫妻极为平常的一天生活,展现了他们厮守一生、相扶相携的爱情态度。小说中,两个暮年老人围坐在火锅前,互相夹菜,相敬如宾,这些细节的刻画颇为传神,也给当下的浮躁爱情做出了典范。

  苏童的《她的名字》是一篇很值得玩味的小说。名字本是“自我”的一个记号,在主人公段福妹那里,却成了影响其一生的“魔咒”。从“段嫣”到“段菲菲”再到“段瑞漪”,最后重新回归本名,“名字”的魔力经久未散,左右着主人公的心智和命运。福妹与名字的抗争,更是对命运的一种抗争,在苏童举重若轻的文笔下,我们感受到了人的渺小和无奈。

  冉正万的《路神》是一部多元素融合的作品。小说写了空巢老人的内心世界,写了“请神”这一民族习俗和当下社会的拜金现实,是一部呼唤亲情、莫忘故土的心灵告白。小说的主题提醒我们:当传统不再,金钱变成了惟一信仰,还有多少人会回望和思索生命最初所追随的轨迹?

  裘山山的《寒露寒》记叙了两个曾经是情敌的老同学,时隔30年后再相聚的故事。作品没有复杂的情节,寥寥几笔就把中年人那种谨慎、不安和见面时不胜唏嘘的复杂心态刻画得真实感人。作者以其独到的笔触呈现了人世无常与岁月无情,也表达了人性之于命运的旷达与宽厚,流动着温暖的人文关怀。

  鲁敏的《小流放》写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利用心理刻画将自我悬置,隐约流露出对时代的拒绝和反思。穆先生和妻子为了让儿子更好地迎接中考,在离学校最近的小区租了一套一居室。此后,生活条件的绝大反差让穆先生如同坠入空洞,他开始靠打听、揣测以前的租户打发时间,甚至以冒充别人的身份取乐。小说侧面表现了现实环境挤压下人的心灵所承受的重负。

  艾伟的《整个宇宙在和我说话》借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阐释了心灵想象空间的无限大以及宇宙意识超越生命个体经验的奥妙。小说深刻指出了当下人精神、情感空间的狭窄逼仄,无法走出大众经验心理的束绑。

  金仁顺的《喷泉》写的是矿工的故事。小说没有正面写矿工张龙和老安的艰辛生活及工作的危险性,而是通过他们与吴爱云的情感纠葛展现了底层人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小说的情节设置颇为精巧,笔法大开大合。

  姚鄂梅的《一次出轨》写了主人公朱方元因和保姆一次偶然的出轨而引发的家庭危机。小说在人物心理的刻画方面是充分的,反映了当下人因环境影响致使人性压抑难以解放的普遍现象,借“出轨”这个话题探讨了家庭生活和谐的重要性。

  在对人性情感的深层挖掘方面,好作品还有不少,如李治邦的《给我一个理由》、薛忆沩的《剧作家》、陈年的《九层塔》、柳营的《对偶》、何玉茹的《我们的小姨》等,把这些作品糅合在一起,可堪称一本研究当代中国人人性情感的奇书。

  农村题材及其他:沉默中的求索

  与近年来时兴的城市题材热相比,短篇小说在乡村题材的发展显得略为缓慢。作品数量虽然不少,但那些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思想力度的精品还有待挖掘。这一方面固然和时代发展有较大关系,另一方面,恐怕也和之前的农村题材开掘过度,以致作家创作热情不高有关。2013年,比较出色的农村题材作品有贾平凹的《倒流河》、晓苏的《酒疯子》、东西的《蹲下时看到了什么》等。

  贾平凹的《倒流河》记录了西北地区部分农民为了改变贫穷而冒险下矿井挖煤的生存现实,表现了当下农民现实的人性和生存意识的变化。从文本象征意义上来说,“倒流河”这个意象更像是贾平凹对农村社会现状的一种暗喻,鞭挞了那些为钱铤而走险、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呼吁淳朴善良的民风回归,这也是小说想要表达的积极意义。

  晓苏的《酒疯子》是今年农村题材的又一力作。主人公袁作文发现自己的女人与村长苟合,而他却被村长赶出门来。袁作文除了借酒消愁、身心狂躁之外,似乎没有别的选择。作品着力塑造遭遇物质、精神双重困境的小人物形象,深刻展现了农村的现实图景。

  东西的《蹲下时看到了什么》写出了“习惯”给人的生活带来的困扰。“习惯”作为情节发展和人物行为的一切动力,遮掩了“人的再度动物化和符号化”;小说中人物的出场更多具有漫画的特点,作者以乡村趣闻的形式,以冷静、理性、富有张力的语言,为我们摆出了一道人性难题,凸显了洞察世事后的明净与宁静。此外,残雪的《外地人》、周建达的《自留地》、王忠保的《安魂》也都是今年不错的农村题材小说。

  除了农村题材,部分作家在民族题材方面也有涉猎。了一容的《我的颂乃提》以写男孩伊斯哈格举行成人礼的故事,详细描述了伊斯兰的民族习俗“割礼”及其地域环境和文化特征,并以伊斯哈格成长的心路,深刻展现了伊斯兰民族吃苦耐劳、磊落宽容、勇敢机智的优良品质。小说通篇闪烁着圣洁美好的光彩,对当下社会的成人礼过于注重“形式”,而轻视“核心”的现状进行了理性而深刻的反思。叶舟的《我的帐篷里有平安》写得跳动洒脱,轻松自如,有武侠小说之风范。小说通过描写两个身份悬殊人物行为的强烈反差,将小说主题直指当下现实:有的人生来富贵,却耽于玩乐;而大多数真正有才干有信仰的平凡人,是否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空间?

  “80后”已成气候  “90后”初登场

  在2013年各大文学期刊的版面上,“80后”作家的作品占到相当篇幅,而且亮点颇多,他们的成长正为日后文学的繁荣发展做着不断的贡献积累,理应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蔡东的《无岸》以“45岁这年的一个晚上,柳萍宣告自己的人生失败”为开头,将一个正经历人生各种危机的中年女人刻画得淋漓尽致,女儿的未老先衰,丈夫的“受辱训练”等,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式的生存经验和竞争法则,宣泄了主人公一家作为小人物的悲哀。

  陈再见的《微尘》写出了底层小人物的无助与挣扎。文学青年“我”离乡打工、穷困潦倒,父亲的突然离世,让我在一场荒诞而辛酸的乡村葬礼中,看清了“我”、罗一枪以及诗人朋友各自的命运。小说的心理描写极为细腻,侧面揭示了现代都市的咄咄逼人和乡村发展进程中的畸形现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孙频的《杀生三种》与其以往的小说主题相比有所突破,在这篇小说里,她探讨的是个人与文明的关系。小说将3个人与一条蛇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了环环相扣的3种谋杀方法,让人在惊心动魄中不免唏嘘与思考:到底是先有病态的个人,然后有病态的社会、文化与文明,还是病态的社会、文化与文明造就了病态的人?

  林森的小说着力描写转型期的社会激变、人生起伏与民俗变异,展现现代思潮、物质变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他的《有几条路飞往木桥》以第一人称展开家族叙事,在转型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中,关照了一家四口的思想交锋与人生困境。

  吕魁的作品多数关注“80后”卑微的梦想、岌岌可危的当下境遇,心怀怜悯同情,却不悲观颓废,对美好未来充满希望。他的小说《朝九晚不归》叙事节制,角度新颖。作品通过对马山这个都市白领一天生活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奋斗的不易。

  李唐出生于1991年,已表现出不俗的文学才华。他的小说《斯德哥尔摩》以先锋的笔法写出了现代人内心无所依托的精神困境,流露出浓郁的卡夫卡气息。

  2013年算得上青年作家在短篇小说领域集中爆发的一年,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部作品外,还有甫跃辉的《饲鼠》、彭扬的《皮囊》、王小忠的《小镇上的银匠》等。这些作品在文学探索上各具特色,各有气韵,展现了青年作家的青春风采和创作实绩,也为当下文坛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

151201_tdc_bottom.pn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22 20:57 , Processed in 1.228679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