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专业线材”和“民用线材”有什么区别?: B5 G8 Q5 c8 b. U4 ]/ v! b( o
专业领域一般使用的是“平衡线材”,通过平衡(Balanced)接口跑平衡音频信号;民用领域一般使用“非平衡线材”与非平衡(Unbalanced)接口,跑非平衡音频信号。
) H8 p2 Q/ f5 e: ~1 ` W* j3 P. _. F, W8 n
2、都能出声,为啥录音师要用“平衡接口”?0 W0 P' z3 ~5 L& B+ ~5 Y
平衡接口底噪更低,因此适合录音与远距离传输。
, E6 r# K% L& i5 B7 `/ [我们平时用的耳机接口,叫“小三芯”,三个芯线分别负责:左声道、右声道、屏蔽/地线(共用),这种用两个芯来负责一个声道的,我们叫“非平衡信号”。在“平衡信号”中,也是三个芯,但这三个芯用来负责一个单声道——比非平衡多了一个芯。这个多出来的芯,在走另一个芯的反相信号(大家看过波形图吧?我们把它的“纵轴”图像反转,横轴时间不变,就是反相)。当然,如果我们的音箱一起播放这两个信号,是无声的(相互抵消了),因此在平衡信号接收端中,我们要把反相的一端再反相回来才能出声——何苦多此一举?
, Z$ K0 M6 ~/ H. ?! o我们做个小学算术:这两个芯我们通常叫“热端”和“冷端”,假设现在热端走的信号是(A),那冷端的信号就是(-A);在传输过程中,它们受到的干扰是非常接近的,底噪都增加了(B),那热端的原始信号加上底噪,就是(A+B),而冷端就是(-A+B),在接收端中,我们需要把冷端再反相一次,冷端就变成了(A-B),然后最后冷热两端信号一加:(A+B)+(A-B)=2A,怎么样?——底噪(B)消失了!!!(当然这是“理论上”...)+ K' `7 z0 Q% O" q6 i! f: O5 i4 Q- P
9 u8 {) D6 i: k3 F {- z3、那...民用设备就避免不了噪音了?. \1 B1 [) C: O5 v1 @/ M
尽力吧,非平衡设备要降低噪音,要付出代价:一是线材尽可能短,二是线材屏蔽要好,因此我们看到顶级 HiFi 线都是粗大硬黑...而且价格昂贵,一条线低于两三千都不好意思说你玩 HiFi,但在专业领域,一条平衡线“烧到头”也就两三百(工程价)...$ Y% M: x: E5 y6 @
# _4 T& p8 H/ ?; I9 I* z
4、太好了我这就去买个入门音频接口...
/ _+ S A7 r4 c2 d! w0 \等等!入门的音频接口其实都是非平衡的...上到两三千才有可能是平衡输出...平衡输出看起来在声道数上与非平衡一样,但内部的电路确要多一倍,因为那个反相的通道也需要一套独立的放大电路甚至是DAC,因此电路的成本也高了一倍,大概上到 2000~3000 价位的声卡才有可能采用平衡接口(这也是我在《选购指南声卡篇》中说“2000的声卡才及格”的原因)。
+ }& Q% G5 t# P t5、好吧,那“平衡接口”都有哪些? a' x6 V! O4 `4 [9 S4 Z
花三小时列了个表...注意一下TRS/大三芯接口,如果它用来传输单声道,那就是平衡信号,如果用来连接耳机传输立体声信号,就是非平衡的。(在一些顶级耳机中,采用的是两条XLR线来分别传输左右声道,这时就是平衡接法)另外现在很流行“小四芯”的接口(TRRS,百度暂时搜不到词条,搜Google可以),通常用在智能手机上,多出来的一端“R”用于传输话筒,即使用于音频传输,依然是非平衡,因为在单个接口实现平衡传输至少需要5个端。% }. ~5 M0 S& R/ K, z- q
1 k% l- B) P$ S! G5 ~8 L% x4 U$ p7 M
6、从上表来看,数字口也分平衡和非平衡?
1 ?- O& x& ?" n) c2 b* A数字信号也是走电缆,因此肯定存在失真和干扰,只是比模拟信号少。拿USB线来说,如果USB线太烂也会导致USB设备(例如移动硬盘)的不稳定,因此好些的USB线会加个磁环什么的。非平衡的数字线(包括HDMI这种音视频混合线),厂商可能建议你不要超过10~15米,这能与平衡模拟线平起平坐(非平衡模拟线建议不超过5米),但是AES/EBU可以满足50米的传输,这对于扩声和广电领域尤其必要(但由于体积庞大,而且依然受距离限制,现在主流的扩声和广电领域都采用以太网来传输音频信号)。+ v1 S$ t. P- H8 F# T5 ]
虽然数字口也有分民用和专业,但实际上S/PDIF(索尼/飞利浦数字接口格式)走的是 AES/EBU 标准(美国录音师协会/欧洲广电联盟),一定程度上是兼容的。S/PDIF 有两种演化,一种是 Coaxial 同轴接口,一种是东芝公司的 Toslink 光纤接口,光纤不会受到电磁干扰,但“光电”和“电光”转换的损耗较大,主流的民用数字口还是同轴。
+ T) S3 g9 E3 a# D6 Q: T$ P$ S6 \) |
7、从上图来,XLR和AES/EBU、RCA和同轴S/PDIF都是一种线?
/ b3 L! w( _* G; y# e; q% b理论上,线头通用,但线材不通用。“数字音频线”有更严格一点的限制,例如同轴的“特性阻抗”(注意不是“阻抗”)是75欧,而 AES/EBU 是110欧。
, k7 {2 N5 r+ t' A值得一提是,很多网友,也难以听出来混用数字线与模拟线的区别(包括我...),因此大家可以自己试试把莲花线直接当同轴线来用,看能否听出区别。虽然理论上模拟信号线不一定能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但数字音频信号线一定能用于模拟音频信号的传输。9 P/ f: t3 u; k+ O, i/ V6 Z
+ f; {, {9 ~+ z
8、我的声卡上还有 Hi-Z/DI、Phono 和 DB-25 的接口都是什么?$ ]* l6 G5 d' a2 h% p5 W- @% q
TRS/TS(大三芯/大二芯)只是个插头的名字,根据电平与阻抗的不同,又分为好几种,例如有线性输入输出(Line in/Out)、耳机输出、Hi-Z/DI 输入、或者 Phono 接口。- e. y5 ?/ K& e
Hi-Z 和 DI 是一回事,也叫高阻乐器接口,是大二芯(TS)接口,用于接电吉他、电贝司这些电声乐器,直接就能出声,不用过吉他前级。如果你将吉他插在 Line in 上,是没有声音的。
5 }4 C$ q" j: h& jPhono 可能是最有历史的接口,是黑胶唱机接口,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唱机 Phonograph,现在可能只有 DJ 还在用。由于历史悠久,拥有很多化身,Phono 可以是两个大二芯接口、也可以是两个莲花接口、还可以是一个大三芯接口。但它同样不是线性电平,与 Hi-Z 一样是带有信号放大的,不能与线性接口搞混。: N3 Z$ ?/ I7 o. Q2 ~( _) @
DB-25 我们只在高端的机架式独立AD/DA中看到,也是模拟接口,顾名思义共有25针,由于一个平衡接口需要3个芯,25/3就是8个平衡模拟口,对民用领域有些多余(除非你上7.1环绕声系统),另外线材极其难找,通常是找电子市场或录音棚工程商订做,因此民用领域极其罕见。
. n3 p7 c$ ]! U2 Y9 `1 P4 p' |0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