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侨报》报道,《三体》英文版译者、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凭借其2012年短篇小说《折纸》("The Paper Menagerie")囊括雨果奖、星云奖和世界奇幻文学奖三项世界科幻小说界最高奖项。8日,《折纸和其他故事》("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短篇小说集正式发行,该书收录了刘宇昆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和一些新作。 刘宇昆日前接受媒体采访,对于华裔作家、标签化等话题谈了他的看法。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NBCnews)8日报道,刘宇昆认为,少数族裔作家面临的问题和女性作家相类似。诗人西尔维娅·普拉特(Sylvia Plath)很有名,但更多的女性诗人的作品不会被人看好。除非她们愿意将作品写成自传体似的告白。而这正是他尽力避免的方式。 “所以,最开始时,我会非常小心翼翼,不去触碰与我的华人血统有关的任何事。我试图避免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被认为是中国人,或者避免我说的任何话都被看作是能代表中国。因为我不想让我的作品仅仅成为一部带有种族色彩的自传。” “我采取了一种非常西方的展现方式,结果导致了极其压抑的负担。就好像你将你的嘴封住一半,然后讲话;你将你一半的身体麻醉,然后跳舞。我感到我正在抵触讲述我熟知的事物和经历,但这些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感到我在让别人决定我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而这绝不是正确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转变了另一种方式。我很欣喜也很积极地将那些所谓的中国经历加入到我的作品中,我让故事中的中国角色开口说话。但与此同时,我希望我能挑战西方矮化华人的目光,改变他们对华人华裔的看法。” 关于对华裔及亚裔的刻板印象,刘宇昆表示,有一种观点认为华裔美国人割裂于两种文化之间。他们要在传统与现代间挣扎,要在中国和美国间选择,但其实这不是真实的状态。 “华裔美国人并不是这样生活的。每个人都拥有各自不同的经历。西方读者会想象在两种不同文化间会存在怎样巨大的鸿沟,但让华裔去满足这种幻想是十分愚蠢且错误的。这不是我所经历过的生活,所以我也不会写出这种故事。” 刘宇昆表示,在创作过程中,他对文化标签现象十分感兴趣。比如像“中国人”、“美国人”,他会思索为什么这些标签会存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知道有很多来自于外界的强加于人的标签,这些标签与人们的真实生活毫无关联。我相信有很多贴着‘中国人’标签的事物和中国没有一点关系,同时许多标榜为‘美国人’的东西也与美国无关。你认为一个想法很‘中国’,但它其实是全球通行的。你认为一个观念很‘美国’,但它也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你认为是公理的事情,却只能存在于社会的一个阶层。我的许多作品关注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叙事与颠覆性文化叙事之间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界强加的标签与内在真实身份之间的特权与无力感。“ 对于自己华裔的身份,刘宇昆说:“我其实很不喜欢华裔美国人称谓中的连字符(指Chinese-American)。我认为这加固了华裔的‘分裂感’。我会说我是一个美国作家,但我的中国血统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认为我的作品很美国,但这是指更广义上的美国。” “不过也有一些作家很喜欢这个连字符。这也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是自己独特的做事方式。对我来说,挑战标签化才是更有意思的写作方式,”刘宇昆说。(李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