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码头航运,也为工人说话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神户成为美军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补给基地,港口的装卸工作量很大,港湾码头一带,军需物资堆积成山。战败国的日本国民并不那么情愿为美军积极工作,于是,“山口组”登场了。“山口组”最早起家就是港口码头,他们在这个时候积极配合美军,调动自己的帮派力量,保证港口码头的高效率运作,支持美军在朝鲜的战争,受到美军的称赞。
不仅如此,山口组还考虑了码头工人的利益,赢得了工人的拥护。从前工人拿多少酬劳有固定的标准,而这时得重新和工人谈判。工人知道从前吃了亏,开始讨价还价,甚至成立了一个“全港湾劳组”的工会组织,与代表资方的大型仓库公司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政府限令公司定期完成港湾货物吞吐量,而工人趁机抬高劳动报酬,否则拒绝接受工作。公司两头为难,港湾处于瘫痪状态。资方无计可施,就秘密向田冈一雄求助。田冈答应帮忙并不辞辛苦地和双方谈判。终于协调了双方的利益,达成了一致。
1953年,田冈一雄开设了从事港内货运的株式会社。其后的数年中,日益发展壮大。当时,神户港登记在册的工人大约有3000人。
面对警方,游刃有余
除了台面上的生意,山口组还是免不了打打杀杀。1963年,警方将神户山口组、神户本多会、大阪柳川组、热海锦政会、东京松叶会5组织指定为“广域暴力团”。随后发动首次取缔全国性暴力团的“顶上作战”行动,山口组在这次行动中,被列为首要集中取缔对象。1966年6月,“山口组坏灭作战”的一连串取缔行动也正式开始,警方出动大批精锐警察在一次大规模的扫黑行动中,突袭了山口组设在兵库县的本部,杀死、捕获了数百名山口组成员。可是田冈一雄并不是好欺负的,不久以柳川组为主力的山口组成员疯狂反扑,许多日本警察都被打死,最后警方居然抵挡不住被迫撤退。
为挽回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1967年,日本出动数千名警察,在广岛等地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仁义之战”。这次行动的目标是消灭山口组中最精锐的部队——柳川组。柳川组当时在本部的人只有几十人,但多为骨干。面对警察部队,柳川组殊死抵抗,无奈寡不敌众,忙向田冈一雄求救,待田冈派来的地道中雄等四大金刚赶来时,却发现已陷入了警察的重重包围之中。山口组死伤惨重,只好投降。“仁义之战”使山口组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很快田冈一雄招兵买马,不久就恢复了元气。
山口组头目田冈一雄曾在他撰写的回忆录中说:“山口组越大,我便越难监督看管,于是分支组织竟以山口组的名义贩毒,还有人找正当行业的人麻烦??”他说:“这种事情,不论什么社会也会发生,但这极少数人的粗暴行为,通过警方和新闻界的报道之后,便使山口组的形象受损。”
客观地说,田冈一雄这时作为山口组的总头目,早已脱离了冲冲杀杀的组织草创时期,到了上世纪60年代,日本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田冈深感山口组受到威胁,因此他竭力把自己打扮成与现代文明合拍的绅士,以期进一步参与到国家与社会的正当事务中去,他要求自己的部下学好、守法,做有益于社会的事,让他这个当代日本教父当得称心。
黑道火并,侥幸不死
1975年7月,山口组与一群隶属于松田帮的大日本正义团的打手为争夺丰口市的一块黄金地盘而大打出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200余名山口组成员在第二号人物山本健一的指挥下包围了松田帮总部,松田帮首领忙率众喽啰应战。这时山口组的金牌杀手本田突然用冲锋枪向松田帮头领吉田芳弘健扫射,吉田未及防备应声倒地而亡。头目一死,松田帮成员顿时乱作一团,这时山口组乘机向他们发动了总攻。顿时整个大版市都听到了激烈而密集的枪声。两帮暴徒一直打了两个多小时,松田帮终因人数少而败下阵来,最后松田帮的残部被“收编了”,这就是日本黑社会组织的“第一次大阪战争”。
松田帮一直伺机报复,1978年7月12日晚上,田冈一雄和随从们来到京都市东山区的一家豪华夜总会。正当田冈在包房内寻欢作乐时,突然一个身着白色西装的青年冲进房间,举起手枪对着田冈就是一枪,田冈右后脑中弹,刺客趁乱逃走。田冈马上被送到关西医院抢救,在做了几个小时的手术之后,侥幸未死。山口组立刻展开报复,在一连串的攻击中,松田帮有6名成员被打死,被打得无还手之力的松田帮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通知窝藏刺客的忠诚会,叫他们处死刺客鸣海清,并把他的尸体扔在六甲山,然后通知警方说在六甲山发现一具死尸,请警察前来辨认处理,警方很快到达现场,几位法医从已腐烂的尸体背部发现了黑帮中人常有的“纹身”图案,再经过一番调查,确定死者正是鸣海清。山口组也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田冈也就高抬贵手,称“既然对方替自己杀死了凶手,山口组就不必再追究了。”这次刺杀对本来就长期患有心脏病的田冈一雄打击很大,虽然大难不死,但此后田冈的身体状况愈来愈差,逐渐就不大管事了。
内讧使山口组萎缩
由于田冈身体每况愈下,山口组内的夺位之争渐渐明朗化了,几大派都在“设计”未来的权力分配问题,只等田冈一死。1981年7月,三代目田冈一雄组长病逝,标志着这一个时代的终结。著名导演中岛贞夫拍摄了《制霸》一片,为这位叱咤风云的黑道帝王奉上最后的祭奠。
后田冈时代的山口组,真正进入风雨飘摇的时期。围绕第四代组长的宝座,山本广与竹中正久进行了激烈争夺。在田冈的遗孀文子的主持下,竹中当选新任组长。山本广恼羞成怒,带走山口组超过一半的成员,另起炉灶成立了“一和会”。双方发生冲突,被称为“山一抗争”。
1985年1月26日,山口组第四代组长竹中正久在两名干部的陪同下,乘车来到其情妇所在的高级公寓。昏暗的走廊中,四名刺客一跃而出,向毫无戒备的三人举枪乱射。两名干部当场毙命,竹中也于次日伤重身亡。该事件史称“1?26事件”,它将业已白热化的“山一抗争”推向顶点。15年后,这一幕被著名暴力电影导演北野武几乎原封不动移植到了《大佬》之中。
此后4年,在山口组残酷打击下,一和会不断萎缩,一度到了只有200多人的地步。最终,经关东另一大帮派稻川会斡旋,山本广登门谢罪,承诺解散“一和会”。1989年4月,渡边芳则继承五代目组长,山口组势力范围再度积极扩大。
与政界千丝万缕的联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山口组的组织更加规范,开始扮演“民间警察”的角色,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发生后,山口组积极地参与民间救援行动,由于神户是山口组总部所在地,又是山口组的故乡,在地震发生后,山口组全力提供粮食及民生用品,还给予灾民最大的医疗救助,日本政府却反应迟缓冷淡。在华日本作家加藤嘉一认为,山口组这样的黑社会组织有所谓的“体制优势”,他们的动员能力是很强的。黑社会在日本老百姓眼里是比较文明的,他们不会对普通的老百姓行使暴力,因此在民众眼里他们形象还比较良好。
2005年7月的“定例会”,五代目组长因属下涉及误杀案件被迫宣布引退。筱田建市继承六代目组长,可是上任4个月就被抓入狱被判服刑6年,山口组的营运暂时由“执行部”代理、并创设“干部”役职,至今运转良好。六代目山口组以菱形的“山口”二字为帮徽,俗称“山菱”。
2008年,山口组总成员约2.2万人、准成员约1.78万人,总数近4万人,约占到日本黑帮总人数的一半。如果有人在日本街头寻衅滋事,那么最先赶到的,不一定是警察,是山口组。他们会用最残酷的手段对付闹事者以维持自己地盘上的秩序,如果发生了谋杀案,山口组也会像警察那样不遗余力地调查真相,然后把凶手交给真正的警察。
在经济上,山口组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公司化体系”,涉足的领域也从传统的放高利贷、收保护费、垄断卖春、贩毒等渗透到金融、网络、房地产行业,成为了穿西服、扎领带的黑社会。不过,日本黑道出身的天藤湘子在她的自传《流氓的月亮》中提到,日本最大的黑社会组织“山口组”的成员不论男女都要纹身,如果脱离组织会被斩断无名指和小指。
据说,山口组内喝酒极为讲究,各种不同的喝法,代表喝酒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比如,如果辈分相仿的两人喝酒,司酒的人同时把酒倒入两人的杯内,两人同时喝掉一半,然后把杯中余下的酒与对方交换喝光,互相称呼对方为“兄弟”。另一种喝法是一杯酒作为兄长的喝四分,剩余的交给对方喝光,这种关系便是兄长和兄弟的关系。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承认黑帮合法性的国家,山口组则是日本最大的黑帮组织,与日本政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每次竞选的背后,都有来自山口组的资金和选票。当山口组组父因谋杀入狱时,前首相岸信介和两位前大臣联名保释他。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但日本人却习以为常。1975年,日本警方在一位山口组教父的家中发现一张巨幅照片,照片上田岗一雄正与当时的首相大平正芳举杯痛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