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器数字接口(MusicalInstrumentDigitalInterface,MIDI)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电声乐器之间的通信问题而提出的。MIDI传输的不是声音信号,而是音符、控制参数等指令,它指示MIDI设备要做什么,怎么做,如演奏哪个音符、多大音量等。它们被统一表示成MIDI消息(MIDIMessage)。传输时采用异步串行通信,标准通信波特率为31.25×(1±0.01)KBaud。
' k0 Q2 U5 p( s6 [
. L7 g& [; x7 ]/ b" q MIDI仅仅是一个通信标准,它是由电子乐器制造商们建立起来的,用以确定电脑音乐程序、合成器和其他电子音响的设备互相交换信息与控制信号的方法。
& n* R8 G n# {, h: y% q$ Y0 ^9 ~6 K& \, E
MIDI系统实际就是一个作曲、配器、电子模拟的演奏系统。从一个MIDI设备转送到另一个MIDI设备上去的数据就是MIDI信息。MIDI数据不是数字的音频波形,而是音乐代码或称电子乐谱。
* s @1 K+ A: ~1 Z% r, [
$ N9 V7 V* C @9 R' J) J 电视晚会的音乐编导可以用MIDI功能辅助音乐创作,或按MI-DI标准生成音乐数据传播媒介,或直接进行乐曲演奏。
# K( p( z; c; S5 I4 a, I6 B3 j' b
% {5 P$ k' J0 ~: ?9 o 如果在计算机上装备了高级的MIDI软件库,可将音乐的创作、乐谱的打印、节目编排、音乐的调整、音响的幅度、节奏的速度、各声部之间的协调、混响由MIDI来控制完成。) P# _$ b9 W6 L+ w
- |6 Y6 {4 ~1 _0 i
利用MIDI技术将电子合成器、电子节奏机(电子鼓机)和其他电子音源与序列器连接在一起即可演奏模拟出气势雄伟、音色变化万千的音响效果,又可将演奏中的多种按键数据存储起来,极大的改善了音乐演奏的能力和条件。
! L5 R+ T4 M) ?$ A8 P5 {
- z1 m6 M/ v) H2 R9 X) i6 Y& z n 用于连接各种MIDI设备所用的电缆为5芯电缆,通常人们也把它称为MIDI电缆。
6 S/ B1 ?9 R4 w6 ?* P, O/ G* y# D( O+ n5 j2 u
MIDI是一种电子乐器之间以及电子乐器与电脑之间的统一交流协议。很多流行的游戏、娱乐软件中都有不少以MID、RMI为扩展名的MIDI格式音乐文件。; o, n1 Y, `1 u3 ^2 B
4 y5 d$ \! I9 M5 [3 }" q
MIDI文件是一种描述性的“音乐语言”,它将所要演奏的乐曲信息用字节进行描述。譬如在某一时刻,使用什么乐器,以什么音符开始,以什么音调结束,加以什么伴奏等等,也就是说MIDI文件本身并不包含波形数据,所以MIDI文件非常小巧。& c- n8 u" g6 i% E+ `: ?! G
9 Q4 ?" g! K+ A
MIDI要形成电脑音乐必须通过合成。早期的ISA声卡普遍使用的是FM合成,即“频率调变”。它运用声音振荡的原理对MIDI进行合成处理,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效果很难令人满意。而现在的声卡大都采用的是波表合成了,它首先将各种真实乐器所能发出的所有声音(包括各个音域、声调)进行取样,存储为一个波表文件。, S1 A* Q/ t3 h* Y+ W# i
( I6 a# U, Q' S; ~4 ]; U( P 在播放时,根据MIDI文件记录的乐曲信息向波表发出指令,从“表格”中逐一找出对应的声音信息,经过合成、加工后回放出来。由于它采用的是真实乐器的采样,所以效果自然要好于FM。一般波表的乐器声音信息都以44.1KHz、16Bit的精度录制,以达到最真实的回放效果。理论上,波表容量越大合成效果越好。根据取样文件放置位置和由专用微处理器或CPU来处理的不同,波表合成又常被分为软波表和硬波表。% J2 v+ U' l* n+ @! Y. N
4 S. E; w3 M7 F+ Z0 g' y; g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