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28日,室外寒气袭人,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内却洋溢着浓浓的暖意。俄罗斯济金娜国立模范民族乐团与中国音乐学院紫禁城青年室内乐团联袂带来的音乐会,让听众深切感受到中俄音乐各自不同的魅力,以及两国民族乐器碰撞、融合下的别样精彩。与此同时,作为2015中国“俄罗斯文化节”闭幕式演出,这场音乐会也为持续了4个月之久的“俄罗斯文化节”画上了圆满句号。
5 l5 J3 h5 g5 K' O: O( ]" p7 H- B6 c1 ^0 l' X
音乐对话彰显中俄文化交流成果( W3 d4 [8 w7 v6 C5 r
( X3 ]. `) P9 G7 F- l 当晚的演出异彩纷呈、触动人心,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由俄罗斯济金娜国立模范民族乐团与紫禁城青年室内乐团共同演奏的中国原创室内乐《唵(om)》和《破-阵》皆为世界首演。其中,《唵(om)》是紫禁城室内乐团2015年西藏民族音乐采风项目作品,以中国藏族特有的“果谐”“堆谐”等歌舞形式为创作素材,既包含对中国藏族乐器的模仿,也融合了俄罗斯弹拨乐器的特点;《破-阵》则对中国经典古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及梅派名剧《霸王别姬》的片段进行有机解构,并以当代艺术的思维方式重新进行融合创编,表现了楚汉争霸时垓下之战的辉煌与豪迈、壮烈与怅惘,以及中国与俄罗斯民族室内乐在声音上的各具特色和相得益彰。一曲奏罢,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c9 q. X, h8 w% ~% v, G
# X) |( D8 A d6 m* t+ \& v
俄罗斯济金娜国立模范民族乐团演奏了《郊游路上》、《乡村节目》、《月光变奏曲》三首乐曲,让听众充分感受到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悠扬浪漫和生活气息浓厚,以及俄罗斯人民善良乐观、勤奋坚强的性格特点。两国艺术家对柴可夫斯基《四季》组曲的新鲜演绎更是一大惊喜,其在保持俄罗斯古典音乐正统性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民族乐器,旋律更加清新雅致、富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7 x- g# H* {* K" `, R1 s( c
# `9 \7 M1 N( y* I( O5 D3 ]3 i “俄罗斯杰出艺术工作者”德米特里-德米特里延科和中国青年指挥家于帆共同执棒,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杨靖、俄罗斯巴拉莱卡演奏家彼斯库诺夫等组成强大演出阵容,在“俄罗斯文化节”的舞台上,中俄优秀音乐家展现了各自的精湛技艺和本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而双方在合作对话中所迸发出的火花,更契合了本届“俄罗斯文化节”的宗旨与目的,彰显了中俄文化交流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w; ^. d0 J/ k6 T! N% j+ S. X% u: n
% @3 g" F3 O2 E2 ?; O
文化节活动丰富多彩、亮点频现
8 D9 g, n' G1 M9 j9 Z! e* S
3 C1 p4 [% R1 C0 I+ P! }. D 今年4月至11月,由中国文化部、俄罗斯文化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AIF国际文化交流公司承办的中国“俄罗斯文化节”,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西安、深圳等地举行了51场文化演出和交流活动,涵盖音乐、舞蹈、戏曲、大师班及艺术对话等诸多内容,观众超过5万人。+ }! o4 k" O* `9 r( t6 e. B
7 y# H5 C' O! H# K 4月3日,“天场之夜”中俄巅峰爵士音乐会为2015“俄罗斯文化节”拉开序幕,俄罗斯著名爵士钢琴家丹尼尔-克拉莫、中国著名爵士钢琴家孔宏伟等中俄音乐家联袂演出中俄经典曲目,为广大爵士乐爱好者带来全新体验;作为文化节重头戏,8月12日在北京喜剧院举行的“致敬-青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由中俄两国200余位演职人员联手打造,是两国文化部今年在华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相关文化纪念活动;10月,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附中访华团先后在北京、重庆、深圳等地的艺术院校举办多场音乐会、大师班等活动,受到三地青少年的热烈欢迎;此外,还有俄罗斯芭蕾舞剧院芭蕾舞《天鹅湖》、“胜利的节日”俄罗斯红星歌舞团文艺演出、俄罗斯罗克杰夫少年艺术团巡演……' D1 h F: l; ]. i" S7 i3 T% N/ n
: S$ x7 W* z, E' @5 X9 h5 F 俄罗斯驻华使馆人文合作新闻处处长拉宾表示,此次“俄罗斯文化节”有三大鲜明特色,一是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举办了众多紧扣主题的文化活动;二是俄罗斯艺术团体不仅带来中国观众熟悉的经典作品,还力图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俄罗斯当代艺术;三是为两国民族艺术的创新发展,以及中俄艺术家的交流碰撞,尤其是中俄青年艺术家的成长提供了更多展演机会。的确,2015年“俄罗斯文化节”在活动安排上,既保证了数量、内容上的丰富多彩,也兼顾了领域、形式上的全面深入:除了古典音乐的普及和培训,也有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的交流碰撞;除了两国艺术家、艺术机构的高端对话与推介,也有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除了充分展现俄罗斯文化的魅力与精髓,也让两国文化在交流中合作共进。
0 U5 x! Z4 J' p# `9 U# e5 \/ M
中俄文化交流迈向更深层次* L. q& l6 ?6 v
2 l: k7 J8 s; t8 o2 {: {. r b 中国与俄罗斯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两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定期互办的文化节,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涉及领域不断扩展,已成为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引起民众的极大关注和强烈兴趣。尤其是2006年和2007年,两国文化部在“国家年”框架内互办文化节后,互办文化节活动已呈机制化。目前,文化节已成为双方在对方国家影响最大、受众最多、规模最大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推动两国民众友好关系和深入了解的重要平台。! p, l, \3 I- s1 I" s
( g' W4 u7 E8 c) m( t 2015中国“俄罗斯文化节”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俄罗斯文化部还加强了与中国各地方的合作,通过民间和商业渠道举办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文化活动。俄罗斯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陶米恒说,中俄曾举办过以“文化”“旅游”“语言”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这些活动的成功为2015中国“俄罗斯文化节”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此次‘俄罗斯文化节’把重点放在两国青年的文化交流上,与此同时,俄中两国的文化交往并不局限于文化节期间,我们愿意继续为开辟新的合作前景不懈努力。”# m8 u; N) S: G' z2 _3 g! @
% \/ U. [0 T& H+ A0 m p0 M
据文化部外联局欧亚处处长龚佳佳介绍,2016年将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也会从几个方向实现创新发展,包括:覆盖城市将不局限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中心城市,而是要扩展到更广阔地区;除了向俄罗斯民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还要展示更多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成果;努力为两国专业艺术院团和青年艺术家创造更多务实合作的机会等。此外,根据中俄两国政府间协议,2016—2017年是“中俄媒体交流年”,2016“中国文化节”亦将以此为契机举办相关文化活动。
; a4 P g9 t0 |+ Q/ A5 l8 Z8 p+ d% j2 h6 v% O; C5 ?
" \, _8 ?4 `- k" c) U* W1 ]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