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无疑问,艺术需要评论,也离不开评论。换句话说,有艺术的地方就一定有艺术评论。古今中外,没有哪一种艺术是脱离了评论或者理论而自始至终单独存在着,都是同评论一起存在、发展和传播的。况且评论走到今天,其自身也早已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并发展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一门必要的文艺样式。相应的,以评论为主要工作职责和使命的评论家自然也是文艺家队伍里所不可或缺的、举足轻重的一个角色和身份。而且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也对文艺评论,尤其是文艺批评给予了格外的强调,对其在当今文艺大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等,均做出了特别的论述和阐释。
5 e8 M% ^, |& K: T! |
7 {8 l0 q* f# s$ x# K 但是在艺术与评论一同存在、发展和传播的现实过程中,尤其在我国当今艺坛,特别是在艺术与评论之间,艺术家与评论家之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疑问、不解,甚至矛盾和冲突,其中包括对概念的厘清方面,对角色的理解方面,以及对职责的界定方面,对工作目标与工作方向的认同方面,等等。那么就这些问题,笔者作为一位评论家,有责任对其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甚至纠正和澄清。
( B" l5 t. j& B7 q! H; X$ F* h' H
; P( M1 o+ f/ M% }4 b& F8 F 首先要说的是,评论不等同于解读。经常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艺术家总希望评论家对其个人和作品,特别是对其创作的过程,以及作品中所使用的一系列技法技巧等给予一个全面的、详细的论述和解说,或者希望,甚至苛求评论家最好能够把其当时创作的心态、精神体验、刹那间的思维感受,以及技法技巧中的细小变化等准确表达出来,呈现在评论文章里,似乎认为只有这样才会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能够充分地体会和领略到自己的不俗风采与高超技能。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评论家不是艺术家肚子里的蛔虫,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评论家也不一定恰巧就出现在他的跟前。评论家更不是复印机或者高倍放大镜,能够把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像复印或者放大东西一样原原本本地记录和超清晰地观察下来。我想即使是创作者本人,也很难将其准确地表述清楚。何况评论本身又不完全是解读,当然更不完全是对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技法技巧等方面的解读,只能说解读是评论的一个角度、一个层面或者一种思维下的一种方式方法。
. H* a% q2 }1 Q, r4 z* E8 U2 L% \8 r" ?! J( G; a
是的,评论有许多角度和层面,也有许多思维和方式方法。这是由事物的多面性所决定的,也是由事物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决定的。而艺术作品属于事物的一种,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从创作过程,或者技法技巧等方面进行解读和评论,只是评论众多方式方法中的一种。说到这里,就会有人问到,那么还有哪些呢?当然有很多,比如对于一门艺术或者一件艺术作品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也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还可以从市场学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更可以从艺术史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如此等等,其相对应的评论思维和方式方法自然也就有很多。而且每一个角度和层面,每一种思维和方式方法都是允许的,都是需要的,也都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对于丰满事物形象、认清事物本身来说均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对待评论,包括对待评论家,我们不能将其单单地限制或者认定在某一种评论样式和评论风格上,因为评论有太多可供选择的角度和层面,而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认识。7 `8 v& c4 f# v0 ]% [- @
+ n2 X" `" K) L6 F
而仅仅希望或者要求评论家单单就艺术作品的技法技巧等方面展开评论,对于艺术家来讲,无疑从中暴露出了其自身思想认识层面的缺乏,将自我的认识水平更多地停留在了形而下的“术”的层面,而对于形而上的“道”的层面却没有或者很少的触及和领悟。“术”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具体的手段和方法,是实践操作,主要表现在对工作完成的具体行动和方法上。而“道”是什么?是道理、规律、方向,是对事物总体、系统、全面性的把握,当然也包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等方面的发现、认知和理解,它主要表现在思想和认识的高度上。众所周知,“术”需要在“道”的指导下来完成具体的实践,否则将会很容易导致“术”找不到规律,辨不明方向,看不清目的和本质。这一点反映在艺术家身上,则很容易导致其自身认识的浅薄,甚至会导致其走上创作的误区和歧途。这也是当今众多艺术家所普遍面临的问题,而且由于思想认识层面的缺乏也导致了无形之中给了自己一个技工、匠人的身份扮演和角色定位,而自己却浑然不知,或者固化其中,不思改变。
8 T+ l8 p. f, e, n$ r2 W( |6 J8 Z2 ~
当然这里并非在说“道”和“术”孰轻孰重的问题,其实它们都重要,都互相分不开,只是作为艺术家来讲,要清楚如何去认识、去平衡,去追求,去把握。而对于评论家来讲,绝不会仅仅就技法技巧层面进行重点且单一的评论,而不将其上升到思想认识的高度。因为评论家们知道,没有“道”的层面的发掘和论述,“术”是孤立的,是单薄的,甚至是没有太大价值和意义的。这就好比一个人,人是由躯体和灵魂组成,躯体的零部件就是所谓的“术”,而灵魂,包括精神、思想、意识等就是所谓的“道”。我们评论一个人,不能只关注他的躯体,这是外在的,还要关注他的道德、思想、性格等内在的东西,只有这样,才会认识全面,此人的形象才会饱满,才会富有生机,也才会构成一个完完整整的人。评论艺术作品也是,没有内涵、思想和意义等的艺术作品其实就是工艺品,再美也是工艺品。而所谓内涵、思想和意义之类的东西,就需要评论家给予寻找、发现和挖掘,这也是评论家所格外注重的。) M4 S$ l' O- h) z- ]+ R& o
: L, n3 }7 r" C9 j% Y1 Y0 A 为什么呢?因为评论家和艺术家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所肩负的责任不一样,所传播的内容不一样。此外他们的思维方式、关注层面、评价标准、语言体系等也都不尽相同。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评论家的角色就像导航员,他所肩负的责任就是导航,他所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而这种信息更多地侧重在“道”的层面,即思想认识的高度上,以此来达到如“成教化、助人伦”等的目的。至于艺术家作品在本体,即“术”的层面所透露的信息,比如技法技巧的使用和其在传统里的来源出处、章法布局的运用和其对传统的借鉴吸收等,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其实是本应该掌握的,是没有必要太过说明和强调的,正所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既然揽了瓷器活,就要有金刚钻,换句话说,既然做了艺术家,就要有掌握和运用传统技法技巧的能力和本事。而对于评论家来讲,除非艺术作品里的确有创新的、有研究价值的技法技巧,否则也实在没有必要给予大评特评。: k/ A' M6 u4 Y" ?
4 h1 L1 I9 H# N6 @ 这一点在书画界,在书画艺术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众多传统型书画家作品里的技法技巧基本都是学习古人的,真传统半生不熟的有之,假传统压根不熟的亦有之;移花接木的有之,杂交混搭的亦有之;偷梁换柱的有之,坐井观天的亦有之;盲目创新的有之,亦步亦趋的亦有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很多时候的确令评论家们哭笑不得,甚至不知如何是好。当然也不排除传统功力深厚,且在技法技巧上又有独到创新的,那个时候评论家们都是绝不含糊,且会认真予以评论,因为的确有东西可圈可点、可评可论。
7 U, M# R8 j4 W' M3 Z) {- @; ^* A9 ~, F: d0 C8 W5 X: h9 T4 S
而说到思维方面,评论家的思维,可以说是理性的,富有逻辑性、严谨性和系统性,而艺术家的思维则是感性的,带有主观性、跳跃性和片段性。这也是大多数艺术家之所以做不了评论家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书画方面有心的朋友会发现,书画家们所谓的理论或者评论文章,基本上都是片段式的,而且他们的理论和评论观点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创作时的一些零星感悟,形成不了专业性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也不具备学术性的评论语言和评论文本,我们最常见的古今论著版本,如《××室随笔》,《××斋谈画》、《××画语录》等。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评论却并非如此,它们往往具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具有着评论的持续性和规律性,同时也具有着对艺术发展的指导性和前瞻性。
8 U* J1 F& B5 p: H4 D" \9 F
. N0 L6 j4 [1 b( g0 O9 u 说到关注层面和评价标准,前面也有过类似的阐述,也就是说评论家关注的多是在“道”的层面,多会在“道”的层面花费较大精力进行思考、研究、评论和阐释,从而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提升认识、深化意义、丰富内涵等。评论家在评论艺术作品的时候,一般会站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对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同时还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给予一个准确的坐标定位,形成一个立体的、多维的作品形象。而艺术家因为受到专业技能的影响,则更多地将目光不自觉地关注在“术”的层面,试图尽可能地把技法技巧等艺术本体的东西表现和发挥到极致,并希望评论家能够给予有关此方面的更多注意和重视。
3 Z& N# V4 O2 |
) s6 w' W8 d% D 而至于语言体系方面的不同,则主要表现在,简单地讲,评论家的表述语言是严谨的,因此他们所建构的语言体系也是严谨的,且属于较为专业性的学术体系范畴。当然这是由其个人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关注角度、评价标准等所综合影响和决定的。而艺术家的表述语言是随性的,因此他所构建的语言体系也是随性的、自由的,甚至没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当然这除了受其个人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关注角度、评论标准等的影响和决定之外,还有其品格、性情、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 [+ t% F2 F. K% ]
r6 C b: T1 O/ Y0 |* w
虽然上面叙述了很多方面的“不同”,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他们最终的目标和方向。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评论家都是在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即为了艺术本身健康良性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对艺术作品不断趋于完美、趋于经典的打造。可谓殊路同归,我想这也是艺术家和评论家最能够,也最应该达成共识的地方。
8 S5 _6 g3 U& H |2 l1 n! g& d+ [- S7 l" v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倘若把以上所叙述的真正理解清楚,也便解决和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惑大家的“艺术评论家是否首先要是个艺术家”“艺术评论家是否一定要具备专业的艺术创作能力”等等类似的问题。在这里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艺术评论家不一定首先要是个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也不一定非要具备专业的艺术创作能力。这完全取决于评论家评论艺术作品的角度和层面,即取决于他所选择的评论样式和评论风格。而艺术评论家首先要是个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一定要具备专业的艺术创作能力等等类似观点,毫无疑问,是从对艺术作品技法技巧等本体层面的评论上来要求评论家的。这自然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成立的。但倘若从其他角度和层面进行评论,并作为其一贯的评论样式和评论风格,那么则如刚才所说,艺术评论家不一定首先是个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也不一定非要具备专业的艺术创作能力,他只需要具备他那个专业或领域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即可。当然,对艺术有了解和熟悉,甚至掌握和精通,那自然也是有好处的,但不可做硬性规定和要求。2 v. B7 l4 ]1 y% B! f0 P
# G+ U$ b3 J6 w3 W (注:本文作者王进玉,知名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6 y! d) s; |) u
' a2 x# b; }1 x# J$ ?-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