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奴,庄奴原名王景羲,台湾著名词作家,1921年生于北京。与乔羽、黄霑并称词坛“三杰”。1949年到台湾后,当过记者、编辑,演过话剧,但以音乐创作彰显盛名,尤以流行歌曲最为人津津乐道。庄奴写词五十载,作品超过3000首,至今笔耕不辍,被称为“与时间赛跑的老人”。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垄上行》、《甜蜜蜜》、《又见炊烟》等;费翔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等歌词都出自庄奴之手。5 m4 {) o/ p& P; M4 {0 h; z
庄奴 - 庄奴简介5 I1 c' k, M1 M, q- m
5 g: h A7 g ^原名王景羲,1922年出生于北京。与乔羽、黄霑并称词坛“三杰”。 V8 G8 x, {2 S% V6 l0 N
1949年到台湾后,庄奴当过记者、编辑,演过话剧,但以音乐创作彰显盛名,尤以流行歌曲最为人津津乐道。
$ Z8 X }3 S( B! i+ t+ t8 l7 v/ o/ j( s( ?
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垄上行》、《甜蜜蜜》、《又见炊烟》等歌的歌词就是出自庄奴之手;费翔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也由庄奴作词。
2 I- p& ^" W8 P6 i2 G+ Y# q7 ^' y8 |8 f3 H4 ]
庄奴写词五十载,作品超过3000首,至今笔耕不辍,被称为“与时间赛跑的老人”。
/ B4 W0 k: K! d5 U. L) g; }0 }! ?
! }' \, U# Z! C. t
. b/ L8 f6 [! _) ]# k7 E* }5 X" {% M2 p4 {6 U1 F! Z
庄奴 - 庄奴,83岁老人的谦逊
, X9 v1 k" c$ x. N, y1 m$ y& @0 @" ?4 c
P7 a5 d% Z. l) r: k) m2 {“我是家徒四壁,两袖清风,一首好词得来心情愉快”,谁能想到被称为词坛泰斗的83岁老人庄奴,至今依然住在租的“陋室”里,不图名利只为每一首新词畅快不已。
7 x6 c. j/ W4 w f5 _" I/ ]9 ^' ~- j
庄老在六十余年的词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五千余首佳作,邓丽君大半的经典作品,如《小城故事》、《甜蜜蜜》等都出自庄奴之手。而这位二度光临新浪的83岁老人,却将他的谦逊和蔼再次留在了新浪娱乐每一位同事的心间。+ O8 e$ C) l! L0 r+ G8 L: T, ^+ o
拄着拐杖在旁人搀扶下的庄奴,一进新浪直播间,就不断地问候身边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你好”“谢谢”“我这样可以吗?”,亲切地态度顿时让鱼乐乐等如沐春风。
! o. S6 Z7 U0 w( _9 f- d4 D Q
& e* `* z# a' w% W$ z$ y$ }5 r3 E随手翻看庄老随身携带三十余年的这本《唐诗宋词》,边角早已被翻阅得“面目全非”,再听老人语重心长地劝慰年轻人少些急功近利,多些服务精神,鱼乐乐不由对这位身材不高的矍铄老人肃然起敬。/ H( B; W$ |" h, [' e
7 ^- S: U8 ]0 L& p% Z" F
尽管庄老也坦言,现在的流行歌曲变化太快,自己都有些跟不上了,但庄老说他还是会坚持词作在200字以内,这样才方便记忆,方便传唱,这时老人又轻轻吟唱起“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如果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8 v7 |$ n! s, J3 ~. c
- \6 Q2 y5 V* M: x e, E) v) Y2 R% _: z6 W L
庄奴 - 台湾词坛泰斗庄奴先生龙海行9 d7 \) a6 J0 {" R9 |) y
+ `1 g1 ^7 D4 @: I2 y& x第八届花博会之后,台湾词坛泰斗庄奴先生在漳州徜徉几日,观光旅游、传道授业。在与“粉丝”们交流中,庄老先生的睿智诙谐和博爱情怀无处不见。庄主为庄奴开车
) m6 l7 @1 d- }# m3 G/ q) e1 Z* T庄奴先生的“休闲之旅”下榻在龙佳温泉山庄。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庄老的身心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山庄的主人林良美已逾古稀之年,创业热情丝毫不减,还掌握娴熟的驾车技术。两人徜徉山庄,犹如画中游。庄奴诙谐地说:“庄主给庄奴开车,社会进步了!”
l- q6 w& f% @- e; L2 O+ @+ o$ A" c/ Z0 ^/ {. Q& h+ G9 B
台湾词坛泰斗庄奴先生50余载岁月中创作了3000多首歌词,创造了华文流行歌坛的奇迹。《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见炊烟》、《垄上行》、《踏浪》……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听到这些耳熟能详、亲切动人的歌曲。7 i: _: s, f7 J- n! V
/ X, w/ j# ?+ A& H1 c虽已86岁高龄,庄老先生声音依然洪亮,妙语连珠禅机暗显,无处不见博爱的情怀。在他的眼里,山庄的一物一景都是活生生充满着生机。参观山庄奇石馆时,得知林良美常以高价换得奇石,庄老非常欣赏。他认为千奇百怪的石头,是历尽千万年的造化,吸取日月精华,是难得的艺术品。栩栩如生的奇石不仅蕴涵生命,更可供人欣赏,陶冶情操。$ F# O% q: {( U, [ ^. R
& _4 L5 _5 g3 G" R" M* p! W" P
无偿代言“海澄双糕润”
% p I X0 ? h1 S6 I6 }# M7 R" H1 r1 F
11月28日上午,庄奴先生成了“海澄双糕润”的代言人。只见他左手捧着“海澄双糕润”,右手不停跷起大拇指用闽南语说:“QQ好呷真正港!”诙谐的庄老微显激动说,“海澄双糕润”已经有170“岁”,是他年龄的双倍。古老的产品,非常有文化内涵,带些“海澄双糕润”给海外的朋友分享,很容易让人想起故乡、想起祖国。
( ~0 P7 d1 j7 Y: O7 r6 d庄老以前未曾代言过任何产品,唯独“海澄双糕润”例外,此举加深了“海澄双糕润”百年老字号的文化内涵,更为其插上翅膀扬名国际。“有福大家享”——作为“海澄双糕润”代言人,他感到非常荣幸,希望能把好的东西介绍给朋友,让老字号雄风再起!老树常青!3 R+ V0 q/ B- R Z1 @& C. R: G, s
6 H, s. Y& l0 n$ c; u9 n+ h龙海二中传道解惑
) _0 O9 ^) Q# G N) w! F* [+ r
& G* y5 H! {# z7 |8 Y% Y在龙海期间,台湾“词坛泰斗”庄奴应邀为龙海二中师生讲学。演讲厅里座无虚席,师生们乐滋滋聆听庄奴讲述“歌咏人生”的专题讲座。
7 I! Y' s) x* D9 }4 H2 d* c3 o; q
86岁的庄奴十分谦虚,他向学生“请求”:“自己年事已高,是否能坐下来讲学?”龙海二中的师生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就座授学。随即,庄老又向讲台前的孔子塑像鞠躬敬礼,在场的师生再次报以热烈掌声……
' L: N% w$ j* m) X$ K" l+ s' o
( X1 w6 o$ O/ ?! R9 p现场的庄奴十分风趣,他说:“很想当龙海二中的学生,因为这里有座孔庙,很有文化氛围,早知道孔夫子在这里,自己早就来此学习,和所有的学生一样当孔夫子的弟子。”
9 ~0 O x* _$ _' t( C I
. Q+ ?, I. t- z, V当在场学生提问庄奴取得如此成绩,其创作的灵感来自何处时,庄老笑着称他创作不靠灵感。他以《甜蜜蜜》、《小城故事》为例,写这些佳作都是一气呵成。他还对学生坦言,作为一名职业作家,创佳作依靠真才实学。$ B9 y8 d& g0 k2 |
' t) X' Q# f9 L/ y3 g; B在师生的要求下,讲座的时间一再延长,气氛越来越浓。许多学生上场演唱《甜蜜蜜》、《小城故事》等歌曲,而庄奴老先生兴趣盎然地拍着手与同学们一起合唱……现场,庄老还为龙海二中的贫苦生捐资助学。“天道酬勤。同学们要多读书,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人才……”, I" p3 `! I8 E/ t& f# X
' f# O) Y& A. k. ]% ]9 C庄奴 - 台湾词圣”庄奴写《森林重庆》 重庆首唱7 w% m! \4 s4 }2 j, s
; X# z( Z! ]" g C一个人一棵树,一伙人一片林……植成文明进步的重庆森林……”台上,孩子们用最完美的童声演绎着《森林重庆》;台下,已是满头银发的台湾词圣庄奴用双手扶住耳朵,闭眼聆听。
" o+ B, {, C3 K0 ^6 V
% p/ l7 A1 g. F昨日下午,87岁高龄的庄奴来到南岸珊瑚实验小学,首次倾听该校萤火虫少儿合唱团演绎他创作的《森林重庆》。2 g, J2 o9 v0 z* g. x/ `4 W% z! A
1 p8 n3 x6 O: F4 i" _! t5 Y& V庄奴先生来到山城重庆,从晨报看到重庆正在大力开展“森林重庆”建设后,携友人前往江北铁山坪森林公园实地采风,在铁山坪森林公园即兴创作出《森林重庆》歌词。同月,回台湾前,他将歌词交给重庆友人、作曲家唐泽民谱曲。3月12日植树节前一天,唐泽民将《森林重庆》一歌谱曲完毕。! E% y9 \; U0 ~7 \
& T, G7 M% J. ?5 f5 w* {! H
仰望辽阔的蔚蓝蓝天,飘来朵朵的洁白白云,我问那云儿欲往何处,白云来拜访可爱的重庆市民。
; R0 @ K+ {7 c. o4 X) \) j3 ]& m
% w# Q7 b1 J; t* e2 K, ^9 i% J8 \遥想美丽的森林重庆,城镇乡村一望无垠,重庆人年年植树育苗,要让家园到处是茂密森林。( \$ n- Y. ]5 m- T
" o2 R$ l, J; k( ?' E
一个人一棵树,一伙人一片林,由社区到邻里,由城镇到乡村(第一遍),
6 A O# P6 A& d; D. ?
, i7 `$ j! z, ~# v! z让环境更绿化,让空气更清新,为自己为他人,为家园为子孙(第二遍),
$ W' f& J2 b& H/ b
1 |; ~ c2 v$ z大家同一个目标,大家同一个爱心,植成文明进步的重庆森林,享誉国际的森林重庆。
& N) C! G e8 l, `4 Y
q5 \( O t+ l& B! i! K8 p庄奴:台湾著名词作家,有台湾词圣之称。原名王景羲,1921年出生在北京,1943年加入抗日队伍,1949年到台湾。当过记者,后成为一名词作家。《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见炊烟》、《冬天里的一把火》等歌词均出自他手,写词五十载,作品超过3000首,至今笔耕不辍,被称为“与时间赛跑的老人”。9 F2 w; G( ?, T0 J T6 F/ a
& I1 L5 I4 w- M. a$ k; }5 a% c6 l+ f- n6 z& t# p" D1 y
) }/ v9 J) M6 u: u1 q) n
3 ?6 n4 w! c% V/ d庄奴 - 庄奴赋诗赠南平师专学子
0 R; K4 M( |) H: J3 y4 h& T9 ~4 N! \9 h+ N Y3 F
武夷山麓一学府九曲溪畔苦读书
/ m* d& [) ] Y" S2 S, ~% t暮秋初冬的武夷山夜晚无寒意。11月6日晚10时,夜色已沉,接机的人们却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八十二高龄的台湾词坛泰斗庄奴先生与夫人即将乘班机抵达武夷山,进行短期的观光旅游和采风演讲活动。他的到来无疑在丹山碧水间激起一阵波澜,引起了福建文学界、音乐界的热烈反响,也为闽台文化交流留下了一段佳话。刚刚获得金鸡奖最佳作曲的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党组书记章绍同专程从嘉兴赶来,省文联秘书长党组成员朱光?省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一级作曲家魏德泮也特地赶到武夷山与庄奴先生会晤。
7 z) j+ L5 U! d0 y- }9 \! e- ]$ ~& M1 ]2 \% u/ n3 D# E
早在六七十年代,台湾著名歌星邓丽君蜚声海内外,她的甜歌为大陆朋友所熟悉。然而人们唱着《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见炊烟》等耳熟能详的作品时,可曾想到这些脍炙人口歌曲的词作者?据了解,邓丽君80%以上的歌曲是由庄奴先生创作或填写的。因而有人说邓丽君的奇迹也是他的奇迹。庄奴的作品影响了祖孙三代人。如今庄老已创作五十载,作品超三千篇,人们都赞其为“与时间赛跑”,而他将自己一生的创作总结为“行云流水五十年,吟风弄月歌三千”。
7 n" G3 F) s* z+ t
! v0 i& [) @0 K, I近几年,庄奴先生多次应邀回大陆参加活动。今年中秋期间,他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了在三峡举办的“高峡平湖月”中秋晚会,并演唱其作品《芒花》和《原乡人》。十月份,庄老走访了厦门、漳州、龙岩等地。虽然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但这却是他首次来闽观光。11月,他踏上闽北武夷之地。庄老说,1949年他到台湾后,“武夷山”这三个字就走入了他的脑子,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才第一次来到武夷,此行造就了他许多“第一次”。他还风趣地套用流行歌曲里常用的几个字贴切形容了武夷山之行的心情:“相见恨晚”、“一见钟情”。
, Y$ u+ U9 W) l8 N+ Z. I0 A) l0 t0 P. ?& Z Z$ Z
因几年前中风左腿至今行动不方便,但观光期间,庄老先生精神矍铄,神清气朗,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紫阳书院,望天游,游九曲,品岩茶。游览途中,不少游客或是认出,或是听说是庄奴先生时,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并真诚地祝愿他健康长寿。对此,庄老诚挚地合掌表示谢意,在大陆遇到这么多知音,他感到十分高兴。当看到天游峰上游人如织,成了一道道“之”字形时,庄老说他既羡慕又妒嫉那些游人,感叹“要是六十年前来就好了”。
! ]+ }9 Z/ W5 c7 r7日晚,庄奴先生在南平师专举办了一堂讲座,以“武夷山麓一学府,九曲溪畔苦读书”作为“见面礼”送给年轻的朋友,并与大学生们共叙创作感受,写作经验,并教导年轻的朋友要多读书。
" Z7 X& M8 J6 {* ` n3 x9 W9 f' D4 X, q! n$ h
11月8日晚,庄奴先生结束了在武夷山的行程,携夫人告别了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水,告别了热情的闽北歌迷。“收获特别多”,是《小城故事》中的歌词,庄老也用它来表达武夷之行的感受。! g5 o* Z$ m6 s: A, {
7 |% E8 ^2 G1 w. Y1 v, c. ]( _
庄奴 - 庄奴:想回北京我的家
, O1 B, F. Z+ U3 A7 P5 K T0 c' [5 _9 f
庄奴、乔羽为中秋晚会合写一首主题歌,名为《月儿圆》,词中写道:我读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X7 C' e* d4 |4 G( {' _5 k* p' C
庄奴原名王景羲,笔名庄奴。他1921年生在北京,毕业于北平中华新闻学院,为了抗战,曾改名黄河。1949年到台湾,当过记者、编辑,演过话剧,以音乐创作彰显盛名。著名歌星邓丽君80%的歌词都是出自他手,包括《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见炊烟》等至今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还有费翔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也是庄奴作词。50多年来,庄奴笔耕不倦,写就歌词3000多首。. s8 L9 W( {5 e6 G. X# R1 Y! \5 p# _
记者:您出生在北京,但很多年没回来过过中秋了吧?" f$ L+ A% V h- O$ M
6 X5 a) q$ q- L$ l
. r; Q+ b! A: J" {1 s5 m庄奴:我1949年去台湾,60年没再回来过中秋节,今年是适逢盛会。北京是我的家,我以前就住隆福寺,直到现在我也想回家,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我回来以后住在哪?我的生活怎么办?我那边的工作怎么交待?我回不了家。一想家我就热泪盈眶。* |! q' [/ {6 C& t) E u a2 F) T
( y+ }6 u- r- V9 E6 f# `
( K/ D8 { q4 t/ }. h/ ~ s记者:您和乔羽、黄三人并称华语词坛“三杰”,您和乔老爷合力为中秋晚会写了主题歌《月儿圆》,看得出您们交情不浅,您和香港的黄先生交情如何?6 u. a+ b' x: n j! k0 E
3 b; X Z n1 g6 M" J
- d2 U* \& J* i+ W( ?! f
庄奴:我生平的一件憾事,与黄三次失之交臂,机缘不巧,我们从来没见过。
6 m* A1 n* |2 C% V
$ w. K' ^4 y$ i* u. M" E* k4 V/ K
记者:有句话说,没有庄奴就没有邓丽君,您最近写了一本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写邓丽君的?
6 ~' H9 @/ Z* y, H
2 R7 A2 ]; ^, R: x9 T B
5 N4 n/ n' u5 B/ w. g$ u/ L0 E' S* a& ?6 f% g% B$ C4 }- \, u' I" A0 E
庄奴:大家都说我是给邓丽君写歌最多的人,今年是她去世10周年纪念,我觉得应该再给她写点东西,就出了这本书,大概9月份你们就可以看到了。这书包括几个部分,一部分收录了我写过的一些流行歌曲和每首歌背后的故事,另一部分就是邓丽君和我之间的书信往来。: h6 Z+ r% O- ~8 T
3 s8 R4 a4 H: ]; w2 J4 t记者:您和邓丽君一直通信?
& i0 a2 N4 `2 _ Y: a( `
0 e% Y0 f( h; N y$ y! U" v
% o6 y; S) x) e# m庄奴:我在台湾很忙,跟歌星们没有往来,偶尔也就通个电话,但邓丽君是会给我写信。现在,我把这些信放进了书里,还写了一些关于她的事情,一些她从来都没为自己辩白过的事情,我要为她做些解释。记者:当年您写的那首《何日君再来》是取意把邓丽君的名字嵌在里面吗?
. o8 E. x k3 G7 p, L/ P
& a& {, g: V3 d' }! d: L. v' ^1 P. t9 D" |8 g' U
庄奴:是,我前不久又写了一首《何日君再唱》纪念她,这不仅仅是我做老师的怀念,这首歌写出了爱护她,喜欢她的歌迷的心声。
# ?) P0 V7 `& _( I( ]% W$ `5 n4 O" }5 S& [$ B9 [
- E' B/ G# A# q# r5 a
记者:《甜蜜蜜》脍炙人口,以至于后来因为这首歌而拍了一部电影,同样成为经典,当初这首歌您是怎么写成的?
( ^* B5 j$ \! P% L5 f
o: s6 L$ e5 A" T: n# W3 w ^6 s7 F
1 u R$ X: Q& K; J. }/ D* [) }( ^' ]$ u7 ]: M! P) w) u
% U+ y$ Q' k+ t, q; c. E0 w
1 ~/ F9 Q' h0 j/ {- t, m
$ G2 g& p9 B9 n3 ~. V5 }( L* f2 C+ U& S$ m2 z) \$ z' q1 {" J0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