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知名的都来自于港台,如:: n* \1 l0 e1 ^! ?7 g$ k4 [
向雪怀:香港资深音乐制作人,从事音乐行业超过二十年。向雪怀先生于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零年间,曾出任香港BMG音乐出版有限公司之董事总经理。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七年,向雪怀先生服务于宝丽金唱片有限公司,期间由唱片监制晋升为艺员制作部主管,专责公司旗下歌手之制作方案及发掘有潜质的新艺人;曾经负责大碟监制及合作过的歌手有谭咏麟、徐小凤、邓丽君、许冠杰、张学友、刘德华、张国荣、李克勤、郑秀文、黄凯芹、黎明、黎瑞恩、汤宝如、草蜢等等,经由他负责监制的唱片,全球销量更超过一千万张。早期谭咏麟的经典作品中常有他力作。 代表作: “一人有一个梦想”黎瑞恩,“朋友”谭咏麟,“一生中最爱”谭咏麟。
$ R; J+ v& a+ S3 r. i! @1 \& J: h U: [" x2 A/ D( y0 [
潘源良:有「浪子词人」之称的潘源良,他是本地词坛少数风格多变,而又自成一格的著名词人。在他的大部份词作之中,以传统呐喊式去写的并不多,反而擅轻描淡写去阐述各类题材,好像简单直接便淡淡诉出大都会充满病态的非人生活,人与人之间严重的疏离、沟通的无能,固步自封的心态,感情陷于一片迷茫,迷失在现实的荒谬或荒谬的现实网罗,可见从肤浅表面到失落失望都是他对文明社会或人生处境内在缺憾的印象。 代表作 :“季候风”王菲,“爱与痛的边缘”王菲,“十个救火少年”达明一派。 3 _) k- L5 ?+ l' G3 T1 s4 s
6 g) S4 p2 [2 i* S3 u0 E
小美: 香港乐坛少有几位女性制作人,早期为罗文填的“几许风雨”而一举成名,后期成为郭富城御用的唱片监制人。在郭富城的专辑里装近一多半的词由她来填. 第一次欣赏小美的词风还是那首刘德华最经典的“一起走过的日子” 代表作:“真的爱你”beyond,“无言感激”谭咏麟,“几许风雨”罗文。
0 L& b. e4 a2 N4 a6 j8 Z
: I. J u, H( m* S( S 潘伟源:潘伟源是香港著名的填词人,他的入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因为他是第一位靠写应征信而得到机会替唱片公司填词的。整体来说,潘伟源的词作十分工整,相当成功,词境深远。但他的有些词作的意境多流于表面,有时还给人堆砌务求做到押韵的感觉。其次,在他的作品中显示出职业化的流水作业模式,词作多以商业为主。 代表作:“一生何求”陈百强,“饿狼传说”张学友,“半梦半醒”谭咏麟。
$ W, B4 R8 L; r |9 X' E0 p7 I9 O: t
张美贤:第一次看到张美贤的作品还是在张信哲的第一张粤语大碟里面的一首“没有人知的故事”感觉很棒,后来才发现原为他填的最多还是彭羚的专辑中,词风平稳,却总有意想不到字段产出,让人赞叹不已,是近几年来香港乐坛炙热的新晋词人。 代表作:“爱过痛过亦愿等”彭玲,“没有人知的故事”张信哲 * {0 F7 f: T6 B( ?9 V
N2 s, {( L+ A
陈少琪:香港着名填词人。未入行前,陈少琪本修读平面设计,因为结识了刘以达、黄耀明,开始了他的写词生涯,1980年代曾长时期与达明一派合作,之后被黎小田介绍为梅艳芳写了不少词,经典作品为《夕阳之歌》,之后他转与张学友合作,筹备《雪狼湖》音乐剧。填词以外,亦担任唱片监制、筹备演唱会等工作。达明最开始的三四张专辑里,陈少琪的作品都非常多,其中我个人感觉最为经典应该是<<石头记>>,将一部名著用数十字浓缩为一首歌,其创作功底可见深厚。近年来,他为李克勤填的新歌《王子、公主》也相当精彩,是近期流行乐坛少见佳作。 代表作:“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张学友,“石头记”达明一派
5 e g: b8 \+ |, |$ D- C' f; R A2 X4 o7 M8 X4 R' }0 I" g+ P, F
周礼貌: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市场学系曾任广告公司助理创作总监,商业二台创作总监等职。80年代开始填词,首个作品<边缘回望>打出了名堂,一直创作至90年代。 周礼茂在词坛上的地位,在於他能另辟蹊径,以争议性的情欲内容作为自己的市场定位,更进而探讨社会性别角色的问题,风格强烈,成一家之言。他的文字技巧不俗,选材广泛,并十分懂得把自己的词商品化而取得大众认同,故能成为90年代初期词坛的中流砥柱 , P/ c& P: c3 Q F# x |' K/ ^
% `9 {7 U( g3 E( _) x
林振强:林振强在80年代至90年代可说是叱咜乐坛的填词人,歌词在他的手中,透过故事,穿越想象,变成具有时代感和娱乐性的新鲜面貌。林振强在80年代末期的产量,是远超过其他填词人的;喜欢他的歌词的人说他的奇思妙想,不绝如缕;不过,有评论指林振强后期的作品渐渐重复老路,更指由于他的个性是耐不住沉闷刻板的工作,而每作一词,都千方百计要写出新意,或新角度,或是奇诡的想象力,或用妙趣的夸张,或用比喻,总之务求要给歌迷以新的感受,因此也令他的作品存在深度不够的缺点。
1 q3 g" o. }/ q/ F) _. W7 I0 J2 m, p7 N: S3 x1 H2 w
黄伟文:黄伟文1991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 主修社会工作学,后成为电台DJ。1993年开始歌词创作,至今累计作品近千首,获奖无数,与林夕并称“一林一黄”。黄伟文时装触觉敏锐,形象前卫,曾剃光头、穿长裙、带鼻环。他先后在多个刊物开设时装专栏,并出版《Y》、《俗》、《潮骚》3本书。除此之外,黄伟文还热衷于在电影中客串小角色,近年来的香港喜剧电影中,以马伟豪的作品为主,都能看见黄的身影。近几年香港的“十大劲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中填词几乎被两个人包办,一个林夕,另一个是就是黄伟文。5 |9 X, B3 L' \4 q# k0 r
还有不过多于介绍的林夕,我觉得华语乐坛填词第一人的宝座应该给林夕。
5 S5 q) g3 n- \8 t提名的有黄家驹,也曾写过很多朗朗上口的歌词,从BEYOND大部分歌曲中也能看出歌词的精华,也帮其他歌手填词过(又不是逝世得早,其造化不可估量),还有现时代的周杰伦,王力宏等创作型全面歌手也非常不错。- w: ?" _0 y/ e& w
7 \$ B" ^7 }, V7 g$ j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