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文学院公布: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女记者、散文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颁奖词说: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for her polyphonic writings, a monument to suffering and courage in our time)。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她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因为独立报导和批判风格,她的独立新闻活动曾受到政府限制,代表作《锌皮娃娃兵》曾被列为禁书。1992年,她在政治法庭接受审判,后因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的抗议而中止。她还曾被指控为中情局工作,电话遭到窃听,不能公开露面。2000年,她受到国际避难城市联盟的协助迁居巴黎,2011年回明斯克居住。
1990年代末,《锌皮娃娃兵》译者、著名翻译家高莽(笔名乌兰汗)与阿列克谢耶维奇有一面之缘。高莽先生记得,1990年代末,已年过七旬的他才首次读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一部俄文作品。这部纪实作品中,阿列克谢耶维奇用第一人称忠实记录了亲历阿富汗战争的俄罗斯士兵、妻子、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其中,一批二十岁左右的俄国青年人战死阿富汗的故事,尤其让高莽触动。1999年,他将这部作品译成《锌皮娃娃兵》,在国内出版并畅销。
此后不久,阿列克谢耶维奇随俄罗斯代表团访问中国,与高莽先生就《锌皮娃娃兵》有过一番交谈。回国后,她将个人著作随书信寄给了高莽先生。高莽先生回忆,尽管交流不多,但阿列克谢耶维奇言谈坦率、直接,与其记录战争的那些作品风格完全一致,令他印象深刻。
高莽曾评价她,"她自己没经历过战争,通过采访真实还原战争中的小细节,写出了最真实的战争。"
今天,阿列克谢耶维奇开通了个人社交平台,她本人说:"我今天才开的推特,多么有趣。"
主要中文出版作品:
《锌皮娃娃兵》,2012,九州出版社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2014,凤凰出版社
《我还是想你,妈妈》,2015,九州出版社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2015,九州出版社
【延伸阅读】
阿列克谢耶维奇记录时代三件事:杀人相爱和死亡
她出版了多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灾难为主题的图书。关注社会的黑暗面,关注大灾难里小人物的命运,是她所有著作中不变的主题。她质疑宏大叙事,质疑那些规整的历史,她认为,只有小人物自己的声音,才能让我们更加接近世界的真相。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为其授奖时曾称:"她自己创造了一个将在全世界得到回响的文学门类,必将掀起证人与证词涌现的浪潮"。瑞典资深专栏作家梅?斯文森也曾公开表示,"她早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高莽谈斯维特拉娜:她和她的战争记录一样真实
"她自己没经历过战争,通过采访真实还原战争中的小细节,写出了最真实的战争。" 对谈及阿列克谢耶维奇能否获得诺奖,高莽评价道,这位女记者写的是真人真事,揭露了战阵强加到人民头上、扭曲人性的暴行,而非文学性地编故事。他将其作品归于纪实文学的类别,但无法判断其能否捧起诺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