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1 ?& a0 _% y1、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0 n% `9 j: ^2 _2 g' \) D0 C, v) t
- a9 d( }! l: _ h
9 H R- A8 m3 C. W5 p* z
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也许在不少人心中已经淡漠,不少年轻人甚至无法承受崔健在这张专辑传达的重量。当年北大的学生们曾经给过崔健的嘘声今后也将成为北大历史上永久的痛——他们居然没有能理解一座里程碑的产生。6 M* V+ T1 F) |' N9 {' l. l# Y
说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是一座里程碑并不过分,正像当年北京青年报记者于大公所说的那样:“自从有了崔健的《一无所有》,中国的流行音乐将不再是一无所有。”
, G/ O$ ^# X7 D* p; v, j9 z9 b7 M 具有力量的东西常常导致误读,崔健的早期作品就常常导致这样的误读。各种各样的误读中最典型的一种就是认定崔健的作品仅仅完成了“批判”。3 W' @" _8 U) |" `9 |) M
不错,崔健早期作品的批判性是强烈的,但批判性却远不是这些作品的全部内涵。; d9 e, e( e: `7 j" d3 j: w/ q
在我的经验中,尽管很多好的音乐作品必定是同代人的代言,但优秀的音乐作品一定不仅能够为同代人呐喊,而且会强烈地影响到上一代人。很多好的歌词能叫人欣赏玩味,但优秀的歌词一定会导致心灵的震撼。《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完成了这个任务。+ k0 D7 _% J$ E- Y. A
, k; M6 M5 b7 N% W( v6 K
) s% \" N4 d ^% w 我的一个同学在1988年决定出国,我在家里为她饯行,她说:听点什么,我拿出不知转录了多少次的崔健当年中山音乐堂的演出录音。她听到《一无所有》和《不是我不明白》后让我重放了好几遍,问我歌词是什么,我说了,她哭了。
% a3 m7 @! u3 T2 m+ d 我的一个同事从来不听任何流行音乐,一天上班,告诉我:“我在商店听到了《一无所有》,我叫售货员又放了一遍。好,那是音乐。”
. I) b% @2 Z; |, e8 s8 ]# ~ 崔健的批判与日后有些摇滚乐手的批判不同,他的批判让人听了以后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状态,而不仅仅让人去指责他人。我始终认为谁达到了这点,谁才领会了摇滚乐的精髓,批判是为了人的解放和发展,而不是毁灭,更不是自我膨胀。
/ E' |0 {" q* k+ A; n$ W N 1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习惯于浮躁的时候,《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仍然会提醒我们应该如何摇滚在新长征的路上。那是沉着、执着,是信念和真我。1 J' [6 W5 _* T2 _
崔健首张个人专辑。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原创摇滚乐专辑。奠定了其在中国摇滚乐历史上的开山鼻祖之地位。《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花房姑娘》、《不是我不明白》等名曲即有反映时代大背景的HARD ROCK风格作品,也不乏温婉流畅民谣情歌,并且包含了在当时鲜为人知的RAP元素。成为80年代中国年轻人的最佳代言,并且多年来传唱不衰,是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之作。! { F, H9 b' F: H2 Z' Y) J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是一张划时代的唱片。崔健通过这张唱片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摇滚乐。歌词既具备哲学内涵,也有诗歌般的美感,音乐形式从说唱到爵士统一地融合在一起,并加入相应的中国元素。红色的封面,无疑是一种中国式图腾。他在资讯贫乏的年代启蒙了一代“愤怒青年”,从文化符号的意义来说,崔健也无法再复制、超越他当时的影响力。 1986年,崔健在首体表演《一无所有》引起了轰动,当初在首体喝彩的人们大概没有意识到,他们见证了一首史诗的诞生。它一针见血地揭穿了中国人的尴尬:物质上的富有和精神上的幸福我们从来就没有同时拥有过。崔健象个先知,预言了此后十几年里中国的信仰危机,这样的结果很难说是他自己刻意为之。他是用喉咙唱出了诗人的自觉。时至今日,我们仍无法知道,“一无所有”的状态还会持续多久,可无论何时,这首歌都会像幽灵一样拷问我们的灵魂。它是一把刀子,也是一面镜子。9 e. j; h1 h7 i5 d% V+ y
u' w2 n4 m# ^9 q; x8 L* K2、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7 I; _# ~% }8 c. m$ v- g; s' K( E3 k5 `* B4 i# }
# J' n$ c$ \* @: Y6 b" [6 U. _
如果不算93年那张粗制滥造的再版外加参差不齐的演唱结合成的《一颗永不媚俗的心》,那么这张《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应该算是张楚真正意义上的首张个人专辑,至少在当时一出来的确有一鸣惊人,一炮而红的意味。
: F( S! I* @8 s5 g+ A 说张楚“红”实在是一种很糟糕的说法,他仿佛游离于华语流行音乐圈之外,但是他却实实在在地 打动了从某一年代到某阶段的某一批人。所以在一群知识分子心目中,张楚是最“红”的。而他的江湖地位,基本上来自于这张《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长久不断的积 累,直到如今,每一个新听众听到这盘专辑,都会有一种大致相同的感觉,这种感觉并非惊为天人,而是一种从歌词,从旋律,从文化,从精神上的认同。
# `# M. n9 ?/ @% M# r* ]/ q3 {/ u
; ~+ h S6 w" ^: h3 M$ i5 l* P蚂蚁蚂蚁' w& z) W3 }5 V: n! ?; f% f
没有了走红大江南北,令人陶醉感伤的《姐姐》,在张楚的这张专辑里,绝大部分歌曲都具备平易近人的民间精神,专辑中最有力量的《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歌者独立且冷静地思考认同了一群被过度渲染成“人民”的劳苦大众,“人民”被放在这里并非讽刺,张楚是以一个站在民间的视角去看待人们的价值需求。《和大伙儿去乘凉》描绘了市井生活的一个场景,《赵小姐》则是平凡民众的素描,张楚的音乐更多的 是一种民间意识的放大和艺术化。同样的,在《蚂蚁蚂蚁》中,张楚化身为小农文化的代表,用蚂蚁象征平凡简单的农民,无欲无求,遵从这“小国寡民”的生存理 想,虽然这些只是被抽象化的符号,但并不代表张楚的歌词晦涩难懂,相反张楚最出色的一点便是他旋律歌词浑然天成的自然流露,在《爱情》这首诗里,张楚配上 简单的吉他和弦就能朗诵开来,民谣诗人之名便也如此而来。
8 U5 A, A0 i1 r+ c& W
/ `9 M% I( Q: ]- v7 J 这张专辑还有一条线索便是小人物的爱情,除了《爱情》中的对快餐式爱情的讽刺,还有便是更为人津津乐道的那首《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首歌和《姐姐》之于张楚,之于整个华语乐坛的地位都是难分伯仲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孤独的涵义已经远不同于九十年代了,但这首歌仍然能成为某部分人的口头禅,可见张楚对于人性的挖掘是细致且具有普遍性的。7 C3 g- p1 E0 y
专辑中还有一首歌颇具有现代性,从编曲和配器也都有别于张楚的大多数作品,那便是《厕所和床》,两样生活的必需品,通过“放荡”“勾当”等字眼的暗示,映射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在“魔岩三杰”94香港红馆演唱会那段视频中,张楚有过一段自 述,当中多次提到了一个词——“荒谬”:“一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有着各种各种的态度,特别高兴的态度,特别烦的态度,但是我们在谈恋爱的这整个事情里头, 我总体是有一种荒谬的感觉,所有的事情都会由很多特别矛盾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像以前那么单纯,我自己感觉到了荒谬,然后写的歌一开始也会有种荒谬的感 觉。”张楚正是把这种独特的个人感觉通过朴实的歌词旋律传达给了大家。
8 l# ?0 R5 G) } 当年《音乐周刊》曾经做过一次评选,让25个音乐圈中人评选十年来华语原创乐坛的十佳专辑, 张楚这张《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专辑共获得了半数的推荐,与窦唯《黑梦》,崔健《红旗下的蛋》名列前茅,不相上下,更为重要的是,事到如今,已经远离歌坛许久的张楚仍然拥有着极高的人气,一有他录歌发片的风吹草动,立马就有忠实歌迷的翘首以待,张楚,以及他的这张专辑,真是实实在在的影响了一代知识青年,所 以它值得被珍藏留念。1 [! I, z3 _. v
专辑的第一首歌《上苍保佑吃完饭的人民》为整张专辑奠定了悲天悯人的审视角度,张楚从来不是披荆斩棘的英雄,也不是血统高贵的先知,他的凡人视角在歌坛显得尤为珍贵。他的悲天悯人全无救世者的呼喝咆哮,只是独自在角落里的默祷。他的文字里总是有对生命的意义的思忖,还有对生活状态的想象。这些都是从一颗看似平静,实则滚烫的心脏里流出的。《爱情》在整个华语歌坛,都算得上一首最特别的情歌,它通篇通过念白完成,却讲述了一个既浪漫又决断的故事。“ 我想着我们的爱情 /它不朽/它上面的灰尘一定会很厚”,张楚就这样轻松又坚决地用锋利的手术刀将爱情切割了开来给我们看。《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后来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仅是一句话,或者一首歌。以“行吟诗人”形象出现在歌坛的张楚,在歌坛活跃的时间虽不长,但影响却深远,甚至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现象,影响了一个特定的人群。- ^' X1 m) ?3 C; R
: N1 t( ?# q6 C
3、唐朝《唐朝》2 l. \9 H |$ G. q7 b, [8 N4 r
$ [$ x) `# c) u: a0 G7 ^$ f* _
, Z+ O, ]' y$ P) v8 w$ A
& |6 F0 s. ]$ N! H, r+ |
唐朝和崔健一样,开创了中国摇滚的第一个繁荣时代。从录音,从演唱,从配器,从宣传,甚至从歌纸的设计上,都成为了一个里程碑。台湾的后期制作让唱片力量得以爆发,而滚石最擅长的宣传和包装也应用到了内地。几个硬汉的形象也给当时的人们极大的冲击力。十几年后翻出这张唱片来听,依然对其中的细节处理,整体的大气,古典意境和重金属完美的结合赞叹不已。
: { ^7 Q6 V5 L; k2 Q5 s- c, N! r" _3 @8 m3 E
& i, w# ?( S+ J3 {
国际歌% \# p5 d0 F6 Z3 ]# e+ V- U, g' y
他们歌曲中传递出的古意、杀气和豪迈,正如“菊花、古剑和酒”。他们的传奇尽人皆知,他们的热血烧起多少灵魂的摇滚梦想。纯粹以作品而论,很少有后来者能超越他们的深沉、大气、坚忍和自信。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第一代摇滚人不自觉的使命感和大时代意识,和后来者相较,唐朝的作品形式不算新鲜,文字之间缺少更细致的个性感受,但他们酣畅淋漓的气度和锐利杀伐的性格迎合上摇滚乐的脉博,因而谱出最撼人心的音乐。此外,飘扬悠然的东方气质也是唐朝乐队得以傲视群雄的资本所在。
, M; R/ z; |/ z. {7 f0 m: u
u/ G5 f7 r5 ^5 G& _& F* V; n6 S)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