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35|回复: 1

[名家特写] 大陆流行音乐30年30张经典唱片

[复制链接]

1205

积分

4

听众

60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205
Samanthanut 发表于 2015-10-7 08: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1 ?& a0 _% y1、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0 n% `9 j: ^2 _2 g' \) D0 C, v) t
- a9 d( }! l: _  h
9 H  R- A8 m3 C. W5 p* z
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也许在不少人心中已经淡漠,不少年轻人甚至无法承受崔健在这张专辑传达的重量。当年北大的学生们曾经给过崔健的嘘声今后也将成为北大历史上永久的痛——他们居然没有能理解一座里程碑的产生。6 M* V+ T1 F) |' N9 {' l. l# Y
  说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是一座里程碑并不过分,正像当年北京青年报记者于大公所说的那样:“自从有了崔健的《一无所有》,中国的流行音乐将不再是一无所有。”
, G/ O$ ^# X7 D* p; v, j9 z9 b7 M  具有力量的东西常常导致误读,崔健的早期作品就常常导致这样的误读。各种各样的误读中最典型的一种就是认定崔健的作品仅仅完成了“批判”。3 W' @" _8 U) |" `9 |) M
  不错,崔健早期作品的批判性是强烈的,但批判性却远不是这些作品的全部内涵。; d9 e, e( e: `7 j" d3 j: w/ q
  在我的经验中,尽管很多好的音乐作品必定是同代人的代言,但优秀的音乐作品一定不仅能够为同代人呐喊,而且会强烈地影响到上一代人。很多好的歌词能叫人欣赏玩味,但优秀的歌词一定会导致心灵的震撼。《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完成了这个任务。+ k0 D7 _% J$ E- Y. A
, k; M6 M5 b7 N% W( v6 K

) s% \" N4 d  ^% w  我的一个同学在1988年决定出国,我在家里为她饯行,她说:听点什么,我拿出不知转录了多少次的崔健当年中山音乐堂的演出录音。她听到《一无所有》和《不是我不明白》后让我重放了好几遍,问我歌词是什么,我说了,她哭了。
% a3 m7 @! u3 T2 m+ d  我的一个同事从来不听任何流行音乐,一天上班,告诉我:“我在商店听到了《一无所有》,我叫售货员又放了一遍。好,那是音乐。”
. I) b% @2 Z; |, e8 s8 ]# ~  崔健的批判与日后有些摇滚乐手的批判不同,他的批判让人听了以后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状态,而不仅仅让人去指责他人。我始终认为谁达到了这点,谁才领会了摇滚乐的精髓,批判是为了人的解放和发展,而不是毁灭,更不是自我膨胀。
/ E' |0 {" q* k+ A; n$ W  N  1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习惯于浮躁的时候,《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仍然会提醒我们应该如何摇滚在新长征的路上。那是沉着、执着,是信念和真我。1 J' [6 W5 _* T2 _
  崔健首张个人专辑。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原创摇滚乐专辑。奠定了其在中国摇滚乐历史上的开山鼻祖之地位。《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花房姑娘》、《不是我不明白》等名曲即有反映时代大背景的HARD ROCK风格作品,也不乏温婉流畅民谣情歌,并且包含了在当时鲜为人知的RAP元素。成为80年代中国年轻人的最佳代言,并且多年来传唱不衰,是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之作。! {  F, H9 b' F: H2 Z' Y) J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是一张划时代的唱片。崔健通过这张唱片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摇滚乐。歌词既具备哲学内涵,也有诗歌般的美感,音乐形式从说唱到爵士统一地融合在一起,并加入相应的中国元素。红色的封面,无疑是一种中国式图腾。他在资讯贫乏的年代启蒙了一代“愤怒青年”,从文化符号的意义来说,崔健也无法再复制、超越他当时的影响力。 1986年,崔健在首体表演《一无所有》引起了轰动,当初在首体喝彩的人们大概没有意识到,他们见证了一首史诗的诞生。它一针见血地揭穿了中国人的尴尬:物质上的富有和精神上的幸福我们从来就没有同时拥有过。崔健象个先知,预言了此后十几年里中国的信仰危机,这样的结果很难说是他自己刻意为之。他是用喉咙唱出了诗人的自觉。时至今日,我们仍无法知道,“一无所有”的状态还会持续多久,可无论何时,这首歌都会像幽灵一样拷问我们的灵魂。它是一把刀子,也是一面镜子。9 e. j; h1 h7 i5 d% V+ y

  u' w2 n4 m# ^9 q; x8 L* K2、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7 I; _# ~% }8 c. m$ v- g; s' K( E3 k5 `* B4 i# }
# J' n$ c$ \* @: Y6 b" [6 U. _
如果不算93年那张粗制滥造的再版外加参差不齐的演唱结合成的《一颗永不媚俗的心》,那么这张《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应该算是张楚真正意义上的首张个人专辑,至少在当时一出来的确有一鸣惊人,一炮而红的意味。
: F( S! I* @8 s5 g+ A  说张楚“红”实在是一种很糟糕的说法,他仿佛游离于华语流行音乐圈之外,但是他却实实在在地 打动了从某一年代到某阶段的某一批人。所以在一群知识分子心目中,张楚是最“红”的。而他的江湖地位,基本上来自于这张《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长久不断的积 累,直到如今,每一个新听众听到这盘专辑,都会有一种大致相同的感觉,这种感觉并非惊为天人,而是一种从歌词,从旋律,从文化,从精神上的认同。
# `# M. n9 ?/ @% M# r* ]/ q3 {/ u 63799774.snap.jpg
; ~+ h  S6 w" ^: h3 M$ i5 l* P蚂蚁蚂蚁' w& z) W3 }5 V: n! ?; f% f
  没有了走红大江南北,令人陶醉感伤的《姐姐》,在张楚的这张专辑里,绝大部分歌曲都具备平易近人的民间精神,专辑中最有力量的《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歌者独立且冷静地思考认同了一群被过度渲染成“人民”的劳苦大众,“人民”被放在这里并非讽刺,张楚是以一个站在民间的视角去看待人们的价值需求。《和大伙儿去乘凉》描绘了市井生活的一个场景,《赵小姐》则是平凡民众的素描,张楚的音乐更多的 是一种民间意识的放大和艺术化。同样的,在《蚂蚁蚂蚁》中,张楚化身为小农文化的代表,用蚂蚁象征平凡简单的农民,无欲无求,遵从这“小国寡民”的生存理 想,虽然这些只是被抽象化的符号,但并不代表张楚的歌词晦涩难懂,相反张楚最出色的一点便是他旋律歌词浑然天成的自然流露,在《爱情》这首诗里,张楚配上 简单的吉他和弦就能朗诵开来,民谣诗人之名便也如此而来。
8 U5 A, A0 i1 r+ c& W
/ `9 M% I( Q: ]- v7 J  这张专辑还有一条线索便是小人物的爱情,除了《爱情》中的对快餐式爱情的讽刺,还有便是更为人津津乐道的那首《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首歌和《姐姐》之于张楚,之于整个华语乐坛的地位都是难分伯仲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孤独的涵义已经远不同于九十年代了,但这首歌仍然能成为某部分人的口头禅,可见张楚对于人性的挖掘是细致且具有普遍性的。7 C3 g- p1 E0 y
  专辑中还有一首歌颇具有现代性,从编曲和配器也都有别于张楚的大多数作品,那便是《厕所和床》,两样生活的必需品,通过“放荡”“勾当”等字眼的暗示,映射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在“魔岩三杰”94香港红馆演唱会那段视频中,张楚有过一段自 述,当中多次提到了一个词——“荒谬”:“一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有着各种各种的态度,特别高兴的态度,特别烦的态度,但是我们在谈恋爱的这整个事情里头, 我总体是有一种荒谬的感觉,所有的事情都会由很多特别矛盾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像以前那么单纯,我自己感觉到了荒谬,然后写的歌一开始也会有种荒谬的感 觉。”张楚正是把这种独特的个人感觉通过朴实的歌词旋律传达给了大家。
8 l# ?0 R5 G) }  当年《音乐周刊》曾经做过一次评选,让25个音乐圈中人评选十年来华语原创乐坛的十佳专辑, 张楚这张《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专辑共获得了半数的推荐,与窦唯《黑梦》,崔健《红旗下的蛋》名列前茅,不相上下,更为重要的是,事到如今,已经远离歌坛许久的张楚仍然拥有着极高的人气,一有他录歌发片的风吹草动,立马就有忠实歌迷的翘首以待,张楚,以及他的这张专辑,真是实实在在的影响了一代知识青年,所 以它值得被珍藏留念。1 [! I, z3 _. v
专辑的第一首歌《上苍保佑吃完饭的人民》为整张专辑奠定了悲天悯人的审视角度,张楚从来不是披荆斩棘的英雄,也不是血统高贵的先知,他的凡人视角在歌坛显得尤为珍贵。他的悲天悯人全无救世者的呼喝咆哮,只是独自在角落里的默祷。他的文字里总是有对生命的意义的思忖,还有对生活状态的想象。这些都是从一颗看似平静,实则滚烫的心脏里流出的。《爱情》在整个华语歌坛,都算得上一首最特别的情歌,它通篇通过念白完成,却讲述了一个既浪漫又决断的故事。“ 我想着我们的爱情 /它不朽/它上面的灰尘一定会很厚”,张楚就这样轻松又坚决地用锋利的手术刀将爱情切割了开来给我们看。《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后来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仅是一句话,或者一首歌。以“行吟诗人”形象出现在歌坛的张楚,在歌坛活跃的时间虽不长,但影响却深远,甚至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现象,影响了一个特定的人群。- ^' X1 m) ?3 C; R
: N1 t( ?# q6 C
3、唐朝《唐朝》2 l. \9 H  |$ G. q7 b, [8 N4 r
$ [$ x) `# c) u: a0 G7 ^$ f* _
, Z+ O, ]' y$ P) v8 w$ A
& |6 F0 s. ]$ N! H, r+ |
唐朝和崔健一样,开创了中国摇滚的第一个繁荣时代。从录音,从演唱,从配器,从宣传,甚至从歌纸的设计上,都成为了一个里程碑。台湾的后期制作让唱片力量得以爆发,而滚石最擅长的宣传和包装也应用到了内地。几个硬汉的形象也给当时的人们极大的冲击力。十几年后翻出这张唱片来听,依然对其中的细节处理,整体的大气,古典意境和重金属完美的结合赞叹不已。
: {  ^7 Q6 V5 L; k2 Q5 s- c, N! r" _3 @8 m3 E
& i, w# ?( S+ J3 {
国际歌% \# p5 d0 F6 Z3 ]# e+ V- U, g' y
他们歌曲中传递出的古意、杀气和豪迈,正如“菊花、古剑和酒”。他们的传奇尽人皆知,他们的热血烧起多少灵魂的摇滚梦想。纯粹以作品而论,很少有后来者能超越他们的深沉、大气、坚忍和自信。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第一代摇滚人不自觉的使命感和大时代意识,和后来者相较,唐朝的作品形式不算新鲜,文字之间缺少更细致的个性感受,但他们酣畅淋漓的气度和锐利杀伐的性格迎合上摇滚乐的脉博,因而谱出最撼人心的音乐。此外,飘扬悠然的东方气质也是唐朝乐队得以傲视群雄的资本所在。
, M; R/ z; |/ z. {7 f0 m: u
  u/ G5 f7 r5 ^5 G& _& F* V; n6 S) w
U6741P8DT20111013122955.jp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5

积分

4

听众

60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205
 楼主| Samanthanut 发表于 2015-10-7 0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4、窦唯《黑梦》) q3 W$ Z; ^  u1 A

9 _( v; V; i/ L, o7 I$ Y+ Z% L) |+ F' k* k3 L/ u% s1 j
窦唯用《黑梦》彻底告别了“黑豹前主唱”的形象,后朋克这个名词对于当时听众来说还非常陌生,窦唯用粗重的贝斯线条和阴暗幽深的气氛给大家上了一课,迷人质感的低音配合整体氛围,他的举动无疑是有挑战性和实验性的。黑色梦中的完整概念的气氛营造把听众牢牢陷在当中,有一种摸不着边的茫然和聆听上的兴奋。《黑梦》的摇滚感是他个人最为优美的一次表现。
1 @- E1 g) W$ C0 I& f. ~$ R离开黑豹乐队后,窦唯更加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音乐天才,这张专辑无不流露一种黑色的弥幻色彩,来自深夜的无用的呐喊和挣扎是这张专辑的主题,建议深夜用耳机聆听,不用太用心,同样可以感觉自己的身体慢慢的悬浮起来,一股血往上涌出窍的失重,窦唯是一个以音乐取胜的歌手,没有太华丽或叛逆的歌词,但音乐足以激荡你的心。他的音乐里透露着一股情绪,不同的时候,情绪也不同,你会感觉到被他带到了两个迥异的世界里。
- P  ]: a) O0 {! M6 J, j  封套的上窦唯独坐在黑冷的铁轨上,背后是虚化的、一望无尽的远方,一切好象一个黑色的噩梦中的情景。专辑中的歌曲也以黑色为主色调,透出一种黑色梦境的迷幻色彩。低沉的Bass带出一阵令人兴奋的鼓声,漫长的明天就这样开始了。窦唯的嗓音和耳熟能详的黑豹时期略有不同,低音部分显得更浑厚和成熟。“过去的辉煌不再重要,明天更漫长”,窦唯要告别黑豹时期创下的辉煌业绩,开创一片新的明天。: q- |8 b, A! _* V1 w

; \8 b/ O$ ~4 u$ }1 _2 g: [  专辑中精彩的几首曲子都在最后。《噢!乖》,窦唯低低的哼了几下,接着是一声抽泣,然后雷鬼的欢快节奏带出一个悲剧化的主题。唯父母之命是从,乖乖听话的孩子,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能力,却又无法摆脱梦想的诱惑。一连串的形容人类的形容词,组成了这首《高级动物》,窦唯的演唱显得冷漠,好象上帝再俯视他所创造的人类,然后道出一句“地狱天堂,尽在人间”无比的精辟。末了的《上帝保佑》是一首很动人的情歌,诉说一对恋人由于空间的距离彼此分开,却又相会在彼此的梦中的故事。这是专辑中唯一的一个美丽的梦,应该是象征爱情的玫瑰色,而不是黑色了。  a! C7 t% w- ^* R$ E  ?

0 t) ?, D; L9 V& @  i5、合辑《校园民谣1》
; G; ~- o  s, B) O' o2 N# k
# w& B" [, `3 K, k5 K) O1994年《校园民谣1》的出版,使得校园民谣这种形式的音乐以优美上口的和声方式和简洁干净的吉他和弦一下子唱遍了大中校园和大街小巷,带动内地原创音乐走向巅峰。主打歌《同桌的你》和很多曾经走红的歌曲一样,它易学好唱,伤感煽情,温和的道德中庸主义加上一点学子气息,而后卡拉OK文化又用其惯有的手段为它扯上一点暧昧,想不红都不行。至于高晓松和老狼,注定仍然是90年代为数不多的民谣死党。其实,这首流传度广到街知巷闻的歌曲,打动人心之处并不仅仅是朗朗上口的旋律,而是那种与生俱来的忧伤,这种忧伤在十多年前的校园中蔓延,也在今天的人们心里回荡。除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同桌的你》,那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歌中洋溢着的纯真友情正是我们怀念至今且无法追回的学生时代。据说沈庆的《青春》是校园民谣运动的真正起因,听了这首歌你会发现它确实有那种青春的力量。尽管这首歌并未像《同桌的你》那样大红大紫,沈庆也没能像高晓松和老狼一样一举成名。但是,正如这首罗大佑式民谣的特殊意义一样,沈庆将以另外一种方式被历史记载。校园民谣独具特色的人文气质、深邃醇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状态的描摹、生存心理的关照;在本质上应该成为一种恒久延亘的存在。
! Q7 ~  J/ L6 o5 R
# t2 w( M5 b) f9 w7 w' F1994年,由“大地唱片”推出的《校园民谣1》专辑,虽然只呈现了北京高校创作的一景,但即使仅这一景,也很快成为当年内地流行音乐最热的一股浪潮,并很快延伸至学生以外的消费领域。专辑不仅获得了60万的销量,更让一曲《同桌的你》成为K厅的热门点播曲。这一切意外吗?事实上一切尽在掌握。一者,由于流行音乐本来就是一种市民文化,创作者不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只需要对音乐敏感和感性,再加上一点点的音乐天赋,就能创作出很脍炙人口的作品。况且《校园民谣1》那一代的校园歌手,本来就是一些文化的精英,是提前进入干部训练营的未来栋梁,而来自五湖四海、各**各地区的特点,也让这个群体的歌手,能够最大限度将音乐做到雅俗共赏。同时,这群歌手由于一直以来与主流音乐的隔绝,也让他们的创作公开后,自然而然能给予市场以一种清新独特的效果。二者,“大地唱片”策划的这套“校园民谣”系列,其实从一开始就是有明确定位的商业产物,从其中甚至请来了艾敬、景岗山和陈劲这些职业音乐人来参与演唱这种原本是草根的音乐上来看,就足以说明流行音乐的人声录音标准,同样也是他们重点考虑的东西,而这原本是应该不属于校园民谣音乐范畴的。
0 N' s4 `- {) U' V; e( M/ T6 y#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3 N+ B8 u* o( q1 ]# w) W, O8 y4 S# g8 ~* C' I/ ^( T* o* t

4 f( |/ [5 }) m  专辑的音乐早已经成为那个时代学子的经典回忆。其中高晓松创作、老狼演绎的搭档形式,更成为校园民谣历史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和《流浪歌手的情人》三首创作,也充分显示出高晓松浪漫、诗意、细腻和敏感的创作特色。由于高晓松本人曾经的四海为家的背景,事实上他的音乐才真正实现了没有围墙的校园那种开放感,尤其是丁薇演唱他的一首《上班族》,更是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色彩。而真正算得上校园民谣标准曲的,倒是沈庆的一曲《青春》,简单的吉它伴唱之下,那种感伤颇有中国文人历来都有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情境,但却强得真挚、强得文艺。金立创作的《故事里的树》和《我们相识》里的健康、阳光的气质,则颇让人想起如叶佳修那一类的台湾校园民谣,毕竟流着同一种血液,所以尽管时空和文化相隔,有时候总也难免会重叠。而另一首专辑里的民作《寂寞是因为思念谁》,虽然也好听,但却因为景岗山职业化的演绎,而让作品呈现出一种“熟”的色彩,这也和校园民谣的“青涩”本质相违悖了。 0 P; L9 ?* D& o) @% O% w
  在《校园民谣1》推出后,由于商业的成功,也一下子刺激了内地的唱片工业,于是群雄涌现,纷纷在短时间组织生产了大量真真假假的校园民谣,良莠的质素之下,内地的校园民谣音乐,也和诸如“中国火”这样的音乐热潮一样,很快因为过度和泛滥的复制,而耗空了有限的音乐资源。即使是“大地唱片”在稍后紧接着推出的《校园民谣2》也终于没能再现前一辑的辉煌,虽然事实上这两辑中的作品是同时签约,只是因为商业考虑才分批推出,但由于录制完第一辑后,老狼和高晓松与“大地唱片”产生了一些矛盾,才让《校园民谣2》只能启用李晓东、谢彤等职业歌手。味道的不同,加上更加强烈的商业化,也让这张合辑不如前辑那样经典。
) ?, Z3 _+ e* j$ U  值得一提的是,内地的校园民谣很有可能就此作为历史遗迹。因为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早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再难享受精英待遇。而与社会的过度接触,甚至已经完全融合的现状,也让校园民谣只能成为一种用吉它伴唱的音乐形式而留存,无法再重现那种精神上的纯粹与理想。悲乎!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15 18:02 , Processed in 4.948643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