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k' I1 Y2 j1 d* Y. g中国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6 W: s+ k+ G3 u# k
& ?6 B0 N0 r7 T9 w
8 X" D$ _( r2 I5 Y& @: ]. C# E
9 O" Q2 E, E- z/ H; e4 S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流行音乐已经成为重要的精神文化“食粮”。与西方流行了一个多世纪的流行音乐相比较,中国的流行音乐起步较晚,且在发展的历程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了断层。流行音乐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而发展起来,虽然以商业化形式流行于社会环境中,但是作为一种文化,随着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所认可而使中国的流行音乐与各国的文化实现了交融,中国民族元素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元素。中国流行音乐处于多元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民族元素的应用使流行音乐具有了独特的风格。
2 g9 \# |7 Q& Z& ^; B. A" D9 i2 Y9 `" Q. w: {* G2 F
/ s: I4 ^8 F6 N% e9 Z$ T% r
0 w2 w# c2 l! Y2 t. k4 l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 {( p. g9 s/ s& E 1.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步时期(二十世纪初)
' H& A/ }3 R0 O5 j, `! V7 Q( I, g2 e1 [6 N
二十世纪2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步时期,黎锦晖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他所创作的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在当时是非常受欢迎的。正是由于这两首歌曲的诞生,使中国通俗歌曲的创作历程得以开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所创作的音乐分为流行音乐和被大众所接受的大众歌曲。大众歌曲以聂耳、冼星海所创作的歌曲为主,他们的作品都具有进步意义,激发人积极向上。黎锦晖所创作的音乐为流行音乐,具有商业特点。随着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所有的歌曲开始转向抗日救亡题材,商业化的流行音乐开始推出历史舞台。 A9 M. @* ~! u$ E7 J9 K: [" i% q
: {4 M2 t, ^3 x8 x# q
2.再生模仿时期(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6 `' }; {! {- h; D
$ o9 Y; w, Z7 R$ k3 A) F- Z
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不仅追求物质生活,更会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流行音乐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首先是“抒情歌曲”开始流行,取缔了“队列性群众歌曲”。这些抒情歌曲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当时当人们也更乐于以这种流行音乐为载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流行音乐语言与人们的心灵也更为贴近。二十世纪80年代的“歌星”中,很多都是歌唱艺术家,包括李谷一、成方圆、苏小明等等,都是以演唱通俗的民歌为主,抒情味道非常浓厚,让人们压抑了多年的心情得到释放。当时的流行歌曲虽然不如现在的流行歌曲那样多样化,但是,也分为民歌和艺术类,在唱法上也有所不同。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大门对外打开,香港和台湾的歌曲输入到中内地,成为当时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现象。邓丽君作为一代歌后,她所演唱的歌曲就宛如是巨大的冲击波一样,使很多中国内地的年轻人将歌曲与情感融合。可见,邓丽君的歌曲对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此外,台湾校园歌曲流入到中国内地,特别是歌谣体的校园歌曲,在内地迅速走红,并出现了内地流行音乐创作争相效仿的现象。) _+ k8 A: L4 I- _. X% R9 d
; r' |% v4 k( t Y2 b' M# \! I 3.独立发展时期(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末期)7 K2 z' ? a2 a: y! V. l& A
6 Z7 B4 t2 h) P9 M' I% b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开始从模仿走上了独立创作的道路,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崛起。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现象为:1986年《让世界充满爱》的创作并演唱成功,使其程碑式的作品;中国特色的“西北风”音乐开始盛行,使当时的一大批歌手成名,包括田震、杭天琪等等。中央电视台在当年主办了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次单独设立了通俗唱法,从而确立了通俗歌曲在音乐领域中的地位,使通俗歌曲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 F" n5 z) H: C ~/ @5 Y
1 P2 E' y2 E D$ P- M, w, @2 a0 F 4.探索深化时期(二十世纪90年代上半叶)9 ] L9 N2 [( l1 W. [3 U
- N2 D* ]: P+ P6 e: w 二十世纪90年代上半叶,摇滚乐开始流行。当时的电视剧受到广大群体的喜爱,使得电视剧音乐在音乐领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包括电视晚会、歌手大赛等等,通俗歌曲都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在这个时期,还启动了北京亚运会征歌活动,同时香港的歌曲和台湾的歌曲涌入中国内地,形成了一股追星热。这种追星的浪潮以及对歌星的崇拜现象的出现,对当时通俗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6 A: J* w5 b1 s$ x& f i1 R+ V
5.开放分化时期(1996年至今)
. i5 }; w8 H* }: a! `+ A7 s! @$ u
4 @! k/ j: ?; k9 M8 E% x% H0 a 自1996年以来,中国内地的通俗歌曲吸收了欧美通俗元素,使音乐的旋律逐渐淡化,而强化到了节奏感,加之歌曲样式时尚而超前,更多地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而使通俗音乐多样化发展发展。在通俗音乐的表演模式上,更多的演唱组合受到关注。随着通俗歌曲拥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且不断与国外的通俗音乐文化相融合,使中国的通俗音乐创作更为注重国际间的交流。
! s" o ~3 M0 r5 k( N I7 N
* G+ h9 [, N9 i. P0 \5 Y: j+ W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1 }6 v0 u: u3 x8 e( I 中国的古老文化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并逐渐成为艺术界所探索的重点内容。中国的流行音乐要走向世界,就要意识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虽然目前的流行音乐创作中已经常识性地渗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是并没有走向系统化发展道路。随着“中国风”的兴起,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社会环境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开始逐渐复苏。流行音乐要紧紧抓住现行的机遇而崛起,就要从时代特点出发,注重中国民族文化的运用,创作出具有更多中国特色的作品,以通过寻求民族认同而使音乐作品被广泛接受。 [0 K: R5 J. z* Y2 g; f; R/ s5 Q j
. M8 r% ?- ~5 q5 p
古诗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许多的流行音乐作品中已经对古诗词进行音乐创作,音乐旋律也趋于古典化,使流行音乐具有意境之美感。中国的古诗本身就是用于歌唱的一种文化形式,所以被叫做诗歌。古诗词讲究押韵,语句简洁而内涵深刻。对古诗词进行配乐,就可以将音乐的古典意蕴充分地表达出来,让流行音乐的民族文化基调更为浓厚。流行音乐的文本内容也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也是创作者的审美观念的反映。当流行音乐中注入了古诗词文本之后,所创作出来的音乐古典韵味极其浓厚,加之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情感,使得音乐更容易被接受。比如,《中国好声音》中,很多的歌曲中就已经融入了民族元素,这种独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流行音乐,由于深含着民族意识而不止于流行一时,而是会因民族元素的存在而持久流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