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俞子正为沈音师生作了一场幽默、风趣、极具深度的报告——
6月10日上午,在沈阳音乐学院第二教学楼多功能厅,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向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俞子正颁发聘书,聘他为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同时俞子正也用幽默的语言,激情的表演,作了一场题为《歌唱的激情与理智关系》的学术报告。 最轻便的乐器就是嗓子 俞子正回忆说,自己第一次接触音乐已经23岁了,那时他只是乐队中的一个大提琴演奏者,“那个时候每次乐队演出,除了钢琴是对方准备,其他的乐器手都要自带乐器,所有的乐器中大提琴是最重的。”由于不愿意每天搬动沉重的大提琴,俞子正竟然向老师提出,能不能学习其他轻便一些的乐器。“当时我的老师就说,学声乐最轻便,啥也不用带,嗓子带来就行了。”俞子正幽默地模仿着老师的口吻。从那以后他便开始走上了声乐的道路。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我虽然也不喜欢声乐但是我适合学声乐,所以我成功了。很多人觉得自己热爱声乐,但是却不适合学习声乐,又找不到正确的发声方法只能渐行渐远。” 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的关系 现场,俞子正通过表演《两地曲》向台下的师生们阐释了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的关系,“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唱外国歌的时候特别好,但是一唱中国歌就不行了,这是因为外国歌你不懂语言,全凭对音乐的感知来表述,而唱中国歌的时候你懂歌词,所以就会受到歌词中文学语言的左右。” 一首歌中,音乐语言常常会和文学语言相混淆,因此每次俞子正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都会要求学生先擦掉歌词,完全根据音乐的旋律来体味一首歌的情感,“音乐语言是任何语言都不可替代的,所谓字正腔圆,其中的‘正’并不是歌词中每个字都要咬得清楚,说的是一种音乐的品格,只有有了这种音乐品格,才能唱出一首歌真正的意义。” 唱歌是从自然到规范再到自如的过程 声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俞子正始终认为,唱歌是一个从自然到规范再到自如的过程。“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自然和自如常常会被混淆,很多歌唱家在台上唱歌,台下外行观众会认为很自然,而专业的人会评价为自如。其实这就像是一条路自然在这条路开始的地方,然后经过一些必须完成的严格训练,到达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才能达到自如。”
6 c6 P' {+ }7 s4 S2 T5 l9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