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作文写作方法——托物象征法" {) b0 ?4 ?3 k" ]2 C& s
. C3 v4 y3 M& o& B- {所谓托物象征法,就是借助某种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特殊意义的方法。运用这种手法,可以使文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s6 y& L" W1 p9 d* V# J7 }
9 k3 Y0 m0 w/ u' e( D9 c/ d茅盾《白杨礼赞》用了象征寓意法:白杨树“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 {7 k4 c7 `/ V. m
- L" |: }9 H0 q7 d9 l( s! ]
有时,运用象征寓意法并不点明象征意义,要读者自己去领会,如高尔基《海燕》。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题画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用长在岩石上的竹子象征坚毅顽强的精神。
5 |* Z) W( o0 o1 t3 Q- s |" C# S
要注意的是,用什么事物象征什么意义并不是固定的,同样是雷电,在A文中也许是划破长空、撕裂黑幔的利剑,是正义力量的象征,在B文中也许是眦牙裂嘴、吞噬一切的凶神恶煞,是邪恶势力的象征;相同的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事物来表现。
$ X& ~/ ?# O t! N- d
3 e' G) \( Z9 K, i! ?[例文1]* ]2 n' |4 O* \0 ~! g. e7 y
# k* I2 i- v9 |! l& n; `; ?3 d樟树赞. u7 {7 U* l3 v8 G6 ~
: T: B& |2 ?# e$ `- V$ y. V! F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
8 I" h( ^9 D$ K- c
5 l2 e4 ~; C7 w* E- F6 N# V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着那房子大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 X! _# c0 L, \6 t$ U# c
: ] F9 {8 R" r, f; g这是两棵樟树。/ j5 r0 K9 y' K+ l" F
. u% B; ?- ^$ @& M7 Y$ T+ E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木,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高出一段,方才罢休。据说它的花大,它的花红。仔细想想,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难保一定有趣。9 L( F" f/ z1 ~! A
% _% Y$ x0 W8 C) b$ s; D$ q
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生发开来的枝丫,长到一定程度,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繁繁密密,荫凉特大。' B- Z! H1 s% C$ s
( X8 {0 x- U: J# s0 v: v, F6 N
这是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
7 X1 |! V* g" Y- G
{8 x1 H6 j) J& g0 [. G7 z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就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花花绿绿的;屈体前进的;以叶作伪装的;密密麻麻,不易发现的。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还在那里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树蛀空了,它们也还不死,而且散开去,另去物色寄生体。% P1 x( L- _) \2 u, t F8 f# i
+ g8 z! _7 P6 r) F/ q樟树不招虫。这个特点,在它作为树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别的树要喷洒药水,而它却不必。其奥秘也可能是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树的本身,树的内里,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人们就称它为香气。更难得的是,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一点,恐怕世界上任何科学制作的化妆品,都难以做到的。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侯,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贵也贵在这里。+ q ?1 }5 N2 _1 ~
@$ H7 D: l9 P% K2 O* ^6 C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有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
6 {1 ]9 L/ H1 O) B' T+ n, D: H1 x ^7 c% d% ]
(作者:茹志鹃。选自《人民日报》)
* y2 H3 h* K* R0 X9 |" H1 _
* K+ v7 N5 L8 J" \. r著名女作家茹志鹃的散文《樟树赞》,用樟树象征宋庆龄的品德、精神,委婉含蓄,“耐咀嚼,有回味”(茅盾)。
% r/ k5 B7 d) a! Z5 \
1 H/ ]; K( M7 N' S8 ^正如陶渊明喜欢菊花,周敦颐钟情莲花一样,宋庆龄深爱樟树,她因舍不得庭前的两棵樟树而不愿搬家。这就含蓄地透露出文章的主旨。接下来。着力表现樟树荫凉大、不招虫的特点。樟树“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繁繁密密,荫凉特大”,这形象,与宋庆龄奉献全部心血造福人民的崇高品德何其神似!“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特点,与宋庆龄嫉恶如仇、抗凶祛邪的斗争精神何其神似!宋庆龄就是这样,对祖国对人民充满深厚的博大的爱,对敌人对丑类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树的形象、树的特点,与人的品德、人的精神极为神似,赞树与颂人便完美的融合起来。( ?$ v5 m$ _6 Z# N) Q) E B# Z4 @
% x6 [2 i5 B# O
文章由“两棵树”到“两棵樟树”,到“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再到“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层层揭示树的内涵,文意也就层层深入。
6 _, q$ C: a6 {7 b: Y
1 x, q0 K! |& G( Y' T[例文2]- z& Y0 H+ }& q' f
, `, ?' o! c S/ o3 u% Z' T+ D% a
移 石- d- }5 D. w+ h$ i+ i0 [+ W% a2 U
9 k5 ~4 W+ ?6 {- V/ l, t8 I i0 V这是一个梦。0 H0 h# g; r |) g
, i) Z$ @! v5 _2 V9 H$ m6 U我梦见自己跟随着许多人,在一条漫长的路上走着。
7 ~: R2 ]) \3 U4 Y. k5 ]8 b7 U7 N6 @( A1 i$ ?
我们不是去麦加。但我心里明白:我们要去的地方,比麦加更令人神往。
5 Q# l }& I+ Y0 t* D, p
3 }: M3 c' H3 r. |我们走着……2 a% l* n+ |$ K8 i
$ K6 I& q z3 M' k; P6 ^9 w忽然,人流止住了蜿蜒,而且渐渐响起了喧嚷的声音;我惶惑地从人群中往前挤去--噢,有一块巨石踞伏在道上,挡住了我们前行的路!7 q1 P* I- ?% @$ J5 D% k
2 U& o+ i8 q: q巨石以它傲然的沉默跟我们对峙。- w$ F7 a' c0 C1 u$ v
% J9 ?# e$ }4 A/ X9 }, Z“搬掉它!”一个长者说。我望着他脸上深深的皱纹、银白的须髯,觉得他像愚公。
0 v1 }) p& q6 p6 y. s6 @. ^, t% ?8 R$ i% D
“推开它!”一个壮者说。我望着他伟岸的身躯、英俊的脸庞,又觉得他像丹柯。3 | F% b2 G; [
% d+ N: a" W+ j) |3 k; U! e/ ~5 G
我们用手,用肩膀,用整个儿身体,推着巨石;然而,它稳稳地伏着,像牢牢地生了根。) u9 o! D5 g c/ k+ @- z# I) B+ }
( N4 g3 I1 w! I$ I2 f8 K& F" k
巨石以它傲然的沉默跟我们对峙。
/ N. c# o- \4 b+ G3 `: @, b; d4 \4 x) ~4 b L$ Q& V4 F
有个脸上凝着愁云的人,长叹了一声,唱起“归去来兮”的悲凉调子,走了。
; X9 S' G% g6 L, Q/ l, G/ M: v0 ?% v. D5 L8 s
一张圆脸凑近我,拍拍我的肩膀,悄声说:“伙计,等石头移掉了,别忘了叫我住在……”他也走了。% W' |* e( H: z; ~" L z( z/ p
/ c1 b5 q$ ]- c7 L1 ~路边的大树下,有个人正在一块帛上写着什么,我上前细看,帛上写着“行路难”三个大字,“难”字后面,排着九个惊叹号。“难”字也写在了他那无望的脸上。
% X4 A5 x# C, r1 Y. Y8 @( ]- _0 v. ]( t$ C" S# e$ D( T% Z
在另一棵树下面,有个人跪在那里,虔诚的脸朝着苍天,他在祈求:“夸娥氏二子呀,快来帮我们把巨石背走吧!”
- o+ S2 S' s+ n$ v0 {( E6 e: P
0 D/ i4 }( [- {3 T“哪里有什么夸娥氏!我们只能靠自己!”那长者说。- F: i& `" y8 B; h; w0 C$ y& G6 P
+ ^9 r) k' `- @3 O
“是的,我们只能靠自己”!壮者举起手里的木棒,对大家说:“我想出一个办法,用木棒支在石头下面,借它的力把石头移开。”
E) N9 c4 l4 O/ I' m: V( \% n: {/ a* K6 u% V( G& E4 h# Q5 m
真是好办法!我怎么没有早点想到呢?! g3 i& q6 w) l4 r
/ ^/ L& m# a' O7 |3 S4 \( u9 W
……傲然的巨石,在我们的密集的木棒之上,在我们亢奋的呐喊声里,渐渐地动摇了……2 Y; G6 P& y; |" G2 a/ A' }
7 S; T+ c6 w' b, w8 q
我听到巨石的呻吟了……
! I! g* M3 b) p! w: B4 b2 R
. N2 x& P- g6 Y8 p7 V0 i1 U……我醒来。——手上,额上,竟是汗涔涔的。0 r/ z. y& H5 `6 v" S. K6 a+ X4 h6 g
8 [3 S, Y5 T; T4 q
一块巨石傲然地挡在前进的路上。怎么办?有的主张“搬掉它”,有的主张“推开它”,有的遇艰而退,有的准备坐享其成,有的悲观失望,有的祈求上苍保佑。但是顽石却只能靠大家的力量和智慧把它搬走,最后它也确实在人们亢奋的呐喊声里渐渐地动摇了,呻吟了。不难看出,巨石象征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
( F8 Q8 b& O, R/ w5 d
9 p0 ]! b) r6 W( j4 e$ U本文也运用了梦幻法。
; M9 X, E/ W) U5 h
# k8 ?8 d/ ~. J, X+ y d+ ]+ ]# R1 y p |
4 N: M5 X+ f( \9 D7 A0 W九、作文写作方法——感觉挪移法) L7 }$ Z' J# { ?4 ]7 W
l9 h) Q. ]1 }0 r+ P! R; s9 C“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是‘通感’或‘感觉挪移’”。(钱钟书《通感》)在文学作品中,通感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诸如:8 M3 S u1 `+ v9 @: \ {; [
. \" P$ t% K6 ^% j5 w
[视觉→听觉]4 z6 X" s B+ [/ r' y1 f
$ K+ m1 z; t* P: W: r- v' ~, A4 P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7 X/ p5 d. j" ?9 M9 n
, P: B6 n* _( G$ E. G……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峡》)
! C m# V2 l3 u
3 Y9 V9 D4 }9 Q1 F1 Z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 G; M2 x! I6 k$ s. ~
( \% K8 y+ e: X( j# ?8 o* r[听觉→视觉]
$ O" f% V! V6 B2 ^4 I7 B1 R
" G7 ]0 U0 q m# l& g' b促织声尖尖似针。(贾岛《客思》)
9 |: N d5 r. p/ T2 J4 a. P/ l' _6 |
鸟抛软语丸丸落。(黎简《春游寄正夫》)
3 s. A7 x" T) M$ F
* M5 d6 ]+ e. A5 A! T- ^8 `8 e[视觉→触觉]' Y \* g- Z% f) P2 U# f6 c: L2 W
7 d# [ R% N( P* Z4 b" J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碧野《天山景物记》)
/ T( _0 m9 p0 s
5 x6 p3 D5 q! g7 Q6 t6 Q: s' t[视觉→嗅觉]
& n+ C! K# {8 F' X" s1 M& H6 w2 D/ j6 \0 ~$ b8 x0 E- F
当我看见满圈里毛茸茸的北京小鸭欢快地追逐奔跑时,仿佛嗅到了餐桌上那美味可口的烤鸭的香味来了。(转引自汪丽炎著《汉语修辞》118页)
5 S: `+ o0 `3 D0 ^% [4 u7 G
2 @- n/ }- b% w* V5 P( i9 Q: W[听觉→嗅觉]
& r6 @& y! ?, I8 R; H0 }2 s, E3 |1 w, p/ D
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3 @3 n! P/ }1 T4 g% \8 {% e
4 A, ^# Z" e2 h% p2 i1 m) o
风来花底鸟声香。(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
6 C# }" s+ X, @7 [$ b% F9 e+ ^: W% _2 S# K5 p, h: Z
[嗅觉→听觉]
# |) w# I( d6 {
: k N" o# [: E$ r(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i# ] _' |1 E& w3 c* C
. q( Q8 k+ U" ]" z( L; A[听觉→味觉]
* W# n. P1 P: u; f& V' A; A3 u/ Z, |; I" K
她那略带东北土音的普通话甜丝丝的。(喻杉《女大学生宿舍》)& } i, W# e8 {8 I
4 K) t; _+ t, w. \' [
[听觉→触觉]
3 B, h( F4 Y8 a$ g5 b, M( ^* k' n6 [8 O) C
……远远的,远远的歌声总仿佛隔着重衣搔痒似的,越搔越搔不着痒处。(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5 m9 c9 R- U) F# j' E. L2 }8 v
" ?, Q0 b6 E1 P7 r" x[嗅觉→味觉]
8 S1 O8 S% O2 N1 X! D$ \. S6 B2 B( ?, m
路旁的金合欢花散出甜丝丝的清香。厦门的夏夜是迷人的。(转引自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405页)
. q1 T- k7 ]: N% Y. k, B& s
% Z6 |6 A3 X: h[味觉→触觉]/ _0 q9 `6 ~' \+ m$ |6 `
0 E" Q# r6 g/ T5 o
空气呀,/冷得发辣。(郭小川《大风雪歌》)
; c. i6 X9 g0 Y2 N, n7 w) |* A2 `) j, Y
[痛觉→味觉]
: q3 J: i6 M8 g8 [ C3 h6 R& c: c
9 @( [+ e+ z- v( H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I. I$ R2 Y8 S' k( \; z
, i( h8 v9 ~& t) }6 n
有时,调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感觉,塑造鲜明隽永的意象,表达奇妙独特的感觉,给人强烈的审美享受。如:
1 f( o$ F6 \& n0 _0 e
8 K3 E& f b7 ^, u* I4 i# j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人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刘鹗《明湖居听书》,节选自《老残游记》第2回)
8 J n, Q$ J" r9 \+ P0 D3 l& o. ]# N% @# ]# s. t% T
将听觉挪移到机体觉(由内部感觉器官产生的一种感觉,另一种是痛觉)、味觉、视觉,生动形象。7 ]6 c3 M9 _" X! i
" w9 F' u$ o8 |8 [! f, T通感往往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合用。
7 g% p i1 i/ _ |4 _ y( \, B3 L* N1 [, ]9 D2 P" u
“本联想而生通感”(钱钟书),必须借助想象与联想,才能把一种感觉挪移到另一种感觉上。
0 v& d" o r" p7 Z0 C7 y' T, o1 h. J$ D+ V* @
作文运用感觉挪移法,能够丰富文章的表现手法,“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梅尧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新鲜隽永的审美享受。! Q0 e9 d/ X+ W; q3 C0 ]7 }0 E
7 D, q5 c& h; Q1 J1 G
0 u8 j+ m1 X: Y# t
# k6 a! _) M+ l4 a Q# b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