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首次!嫦娥四号将登陆月球背面2015-09-09 07:27:01 文章来源: 新华网
9 O: X; ^7 n) z; v% C
: B( C" @' l* X) D. C附图:嫦娥三号。(中国科学院)+ S7 T& o2 n! v' n5 T% ]& R) Z
6 P, N* v6 x% M( u+ y: P6 n
月球车“玉兔”近照,由嫦娥三号于2013年释放至月球表面。(中国科学院)
8 Z$ P! y5 L0 _ { Z2 P* k S* r& P/ b& `1 |9 T3 F- j; K
Q' O- `: |! v% F# t# \3 b月球近面(左图)比远面(右图)有更多暗色的玄武岩平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亚利桑那大学)
& e7 S9 H7 @) c$ s8 d! B2 V0 }4 @$ N) v X) i/ G
嫦娥四号可能会在月球远面的的南极艾肯环盆地获取地幔物质(JAXA)* g1 Y. Y0 \( z6 `: ?$ b+ Q
原标题:嫦娥五号冲击四个“第一次” 嫦娥四号将实现月球背面着陆
3 D! d5 o" N0 h$ {: ^& F A新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吴晶晶)预计将于2017年前后发射的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第一次”。而作为嫦娥三号备份的嫦娥四号将实现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测。
) h2 \# ~( [8 M, r% Y" {8 ] F这是记者从8日举行的第二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上获悉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中国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表示,嫦娥五号将有四个探测器一起发射到月球轨道,分别是轨道器、上升器、着陆器和返回器,其中着陆器和上升器要落到月球表面去采样。嫦娥五号有三个系统都是全新的,有非常多技术突破。9 ?, ~0 }9 [& ^! l" [5 D
他说,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第一次”: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实现自动采样;第一次要在没有发射场的情况下从月面起飞;第一次在40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一次无人对接;第一次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返回地球。另外嫦娥五号的发射场和火箭也都是新的。
+ |2 ?6 |3 ]9 H, R" Z5 i8 P李春来还介绍,关于从月球带回的样品的处理、制备、分析,目前也在进行研究和准备。“我们正在研究建设一个系统,使其尽量接近月球表面环境,这样月球样品拿回来不会被地球环境污染、氧化等,能够尽快提供给科学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e1 ]% Q3 H; `* g6 y' m" S
中国科学院探月总体部副主任邹永廖介绍,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相关部门组织对嫦娥四号任务进行了论证,准备将嫦娥四号发射到月球背面着陆,一旦成功将是国际上首次。5 H; E$ Z/ q# {. w( b0 V
他说,嫦娥四号的基本架构继承了嫦娥三号,但科学载荷会有很大变化,将开展对月球背面的地质探测等。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电磁环境非常不同,月球背面电磁环境非常干净,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开展低频射电研究的场所,如果能在月球背面放一个低频射电的频谱仪,将填补国际空白。
" A, ^; k& ~. X& [0 G参加论坛的专家表示,中国探月工程从2004年立项到现在已经有11年,绕月和落月任务已经完成,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跨越,在月球科学研究上也正在实现从遥感探测到就位探测,再到样品采回实验室分析的深入过程。
! d H, m7 ?% c+ G" W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说,目前中国在月球与行星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已经形成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除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外,正在抓紧实施嫦娥五号任务,后续月球探测工程和火星探测工程等规划也在紧锣密鼓论证之中。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组织相比,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活动起步较晚,在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 v; G" n+ C6 R3 x3 A$ Z1 A , C7 ]4 w. [7 V' X- k2 F6 J) z- N
先前报道:美媒:中国要把航天器发射到月球远面,从未有国家这样做过: x' u3 o8 c- n) J
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了中国的3名资深航天员,这让中国的航天技术成为近几天来美国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 q, _! x* q2 a# P
专注于阐释性新闻的美国新锐媒体VOX新闻网近日便发表了一篇“为什么中国要将航天器发射到月球远面”的文章。文章称,月球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近几年忽视的研究对象,中国的这一项目是目前其他国家都没有尝试过的。这篇文章试图解释为什么中国要将航天器发射到月球的远面。
4 ?" k9 \5 E6 ~+ S文章称,中国国家航天局目前计划于2020年发射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月球车嫦娥四号。中国探月计划总工程师吴伟仁近期透露,此台月球车很可能在离地球较远的月球背面着陆。8 z) T+ p- h# z$ X3 V o
“我们可能会选择着陆地点难度更大、技术挑战性更强的地点进行着陆。”吴伟仁近期对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说,“之前其它国家都是落在月球正面,下一步可能会有一些航天器选择落在月球背面着陆。”( z; Z" M' z+ u7 D' @$ E
文章表示,自2007年,中国雄心勃勃的探月计划已发射两个探测器至月球轨道,一个着陆器在月球表面。发射月球车至月球背面将为中国国家航天局提供更多的月球地质历史方面的数据;同时,这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的技术进步及在国际探月领域的主导地位的最好体现。
4 \3 F6 B A! s6 Z$ r尽管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卫星发射和其他太空探索活动,国家航天局在2000年后才迎来跳跃式的巨大进步。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此后,中国国家航天局一直把研究重点放在月球,这一目标近几年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其他航空研究机构所忽视。
! r: s7 ?8 m x @2007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射了第一个航天器至月球轨道,并根据中国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嫦娥一号”。随后,2010年和2013年中国分别发射了“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嫦娥三号”携带了一个小的月球车(玉兔)释放至月球,成为了上世纪70年代后的首个月球软着陆器。* Y2 L5 }" ]- t6 R
文章表示,中国接下来的几项计划更是雄心勃勃。计划于2017年左右发射的“嫦娥五号”将采集岩石样本并返回轨道,将样本带回地球。
$ j$ |9 o- k4 I8 _按计划,嫦娥四号将于2020年发射。(“嫦娥五号”将在“嫦娥四号”之前发射通常会让人感到疑惑,其原因是嫦娥四号本来是为备份嫦娥三号而建造的,之后被搁置多年,现为了新的航空任务被重新改造了。)尽管嫦娥三号成功着陆,它所携带的月球车由于机械故障只能在100米范围内活动。如果一切顺利,这个即将发射的新宇航器携带的月球车将采集更多的数据——可能还会带给我们更多关于神秘的月球远面的信息。
# u9 j# G. U8 j( R4 m文章称,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从地球望去,人类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它自转一周的时间与它绕地球公转一周时间相同。* `, \& ?5 J0 v% ?* O
因此,人类对于月球远面(又称之为“暗面”,这个称呼虽然听起来更诗意,但并不准确,因为月球远侧得到的光照与人类看到的一侧相同)知之甚少。由于从地球上无法直接看到月球远面,在月球远面着陆要求航天器在到达着陆器前沿月球轨道运行一段时间。- M) _9 e5 Y) ^3 n
尽管十分困难,但一旦成功,发射至月球远面的航天器将传输回大量十分有价值的数据。从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3号到现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月球侦察轨道器,月球的整个表面都已经被环绕的探测器详尽地记录下来过——但尽管如此,从未有着陆器或月球车近距离拍到过月球远面的景象。
. {$ y5 {( m; X. l5 D4 m; X人类已经知道月球较近的一侧布满了暗斑,也就是数十亿年前的火山爆发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玄武岩平原。" e5 g- \! D) @- l3 s3 o
然而,月球远面则不同:暗斑很少但火山口众多。这个现象科学家们目前也没有充分合理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在月球表面之下实际上并无看上去那么多的火山,但这种说法也没有得到完全的证明。通过采集月球远面的岩石数据,嫦娥四号可能会帮助人类解开这个谜团。
% W- Z! ^. b2 P嫦娥四号还有可能给人类提供更多关于月球内部的信息,但这取决于它被发射的位置。南极艾肯环盆地是月球远面的重要标志,这个火山坑的地壳很薄,以至于可以看穿地幔。收集这个区域岩石的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组成月球的岩层。/ q! I9 n9 _. n) g6 c; r
文章援引一些美国分析人士的推测称,中国在月球远面进行月球任务或许有怀有另外完全不同的目的:开采氦3,一种未来可能用于核武器和能源制造的一种氦的同位素。
6 v% A& H, q% C) [) z$ M这种同位素在地球上很稀少,但在月球上的储量很大。据悉,由于受强太阳风影响,氦3在月球远面沉积最多,因此月球远面是氦3储备最集中的区域。/ R5 Q( U+ l( p0 Q: H% k
但没人敢确定这就是中国发射嫦娥四号的目的。为了获取可利用的氦3数量,开采量之大超出了嫦娥五号的承受范围。并且,中国国家航天局也从未明确表示他们有开采氦3的计划。6 s9 s1 q1 n; B5 f2 m. H4 }
尽管如此,嫦娥工程一期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曾表示获取氦3是嫦娥计划的一个潜在长期目标。因此,文章认为,为这个雄心勃勃的开采项目发射一枚在月球远面着陆的月球车收集原始数据似乎也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Y& g& j4 v0 F9 g; H( w
1 ]8 z# u4 m3 X: H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凤凰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0 t. w* k7 W/ |: T" o# d( r
% J, O$ N3 M/ j ?0 j+ n m- d8 p2 A# q$ C( p1 E8 _& v0 {
0 b& ^ E# T0 i+ K3 r8 ^6 Q1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