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X' F* c: i$ G' Q题目:“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歌词中的“凄美”本来是形容词,在这里变成动词使用,下列双引号中哪个用法与 此相同?7 i& s8 i0 n6 c [) ~; l! }" y' o" q
# d6 ?8 x+ `# h5 H0 ~% x* ` A: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N( D4 T4 {' i
3 E! G2 g4 ~, B( @6 m4 R1 t B:在海平面渴望满月,于是我终于学会“告解”。
3 @: N, |- B9 l
6 D2 h% {& B' O C:如果伤害我是你的天性,那“怜悯”是我的座右铭。
% p. j( \ a1 B- Q) o
' u! |/ G) B/ G6 @3 M2 z; e D:那饱满的稻穗,“幸福”了这个季节。
& }! H0 C1 Y$ L3 x0 J) C* q5 z, r( v
这是今年台湾一所中学的语文试题,“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是周杰伦《发如雪》的歌词。
( j8 i8 I/ Z7 U v
' _7 m& ]% {0 W4 P' n: o, L 学校公布的标准答案是D。
4 Q7 R1 e6 W' M2 r; \0 ~, M
( U' n+ k6 f$ m1 Q* S 这也是继《爱在西元前》成为台湾高中联招的历史考题、《蜗牛》被收录到上海市中学生爱国歌曲100首后,周杰 伦的歌再次“登堂入室”——说周杰伦其实并不准确,它们的作者,其实叫方文山。
, D! F9 G7 @9 ^5 l. d
- k) a* F* G5 H" g& J 方文山如果不开口说话,你很容易把他当成送快递的,事实上,他不但做过快递,还送过报纸、发过小广告、做过机 械工……7 z1 K, D! C' t9 ~% }9 D
$ m3 u9 H# A/ x* M; T1 m% C( l! N) b “我的身世不坎坷,家庭健全,父母都在,也没有颠沛流离。”对方文山来说,与其他在娱乐圈的人惟一不同之处, 就是没有当编辑、当宣传的爸爸妈妈。% _0 T, r% E9 X+ _: U6 ~3 @& o$ I
; ]. s/ i6 J& b9 A “我读书的时候一点都不用心,成绩很差,主要是我从小对课业就没有荣誉心。别的同学名次掉一位都会觉得很难过 ,我无所谓,照样吃喝玩乐。”方文山上中学的时候,没少让父母苦口婆心。直到现在,谈起这个话题,方文山还是爱较劲: “读的书对你未来生活有什么用处?比如说文字,将来能用来干什么呢?”8 W5 _% y! s a& S8 u
& F" c6 L: |: y$ i: R* U6 @ “台湾不叫‘草根’,叫‘蓝领’。”方文山形容自己出身于普通蓝领家庭,“蓝领的后代要出人头地不难,只要学 习成绩够好。”对方文山来说,这“很难”:直到20岁入伍当兵,方文山才慢慢想清楚,文字能用来干什么。
& W; U! _2 ~( y2 D d
# R0 o! l! \6 t+ n$ N( X4 J 中学毕业,方文山跟其他没考上大学的同龄人一样,去服兵役。方文山不是天天执勤,变得有很多空余时间看书、看 电影。看来看去,他发现好书也有,但也有的文章不过如此,就想试着自己来写写。
+ C$ K1 t6 A: d+ S: y s) _7 [7 g5 y d2 F
“人家十五六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十七八岁就知道自己该考什么学校。我什么都晚熟,连谈恋爱都晚。”服完兵役 ,方文山一边开始初恋,一边打工。一年后的1992年,方文山23岁,他定下了人生第一个理想:当编剧。
& C' f/ Q' [- \3 C6 u; |# q# H3 A8 |$ R7 Z- w2 c' u. e
他报了两个编剧班,白天打工,晚上上课。一年之后,课业顺利完成,此时台湾电影虽然出现了李安、陈国富、林正 盛等新锐导演,被誉为“第二新浪潮”,但对整体票房而言,都已无力回天。
, v, R+ P5 S8 R5 j+ q
/ F/ _& U3 m) v3 z/ I0 M “我不是喜欢作词,我是喜欢创作。”1994年左右,在方文山眼中唱片业遍地黄金,“张学友唱片动不动就卖几 百万张”。方文山的打算是,先写歌词,说不定能从音乐圈跳到电影圈。
' ^9 o: b! ?) w0 ]6 Y& E; ?: q8 @
; t7 v! Q0 u% Q 方文山揣着一个小本子,搬东西的间隙,就掏出来写上一两句,不到一年累积了100多首。他把这些歌词精心抄好 ,按照CD背后列出的地址一一寄去:“案子比较多的制作人,发片几率比较高的歌手,我都寄了。”
9 Z5 ], Y! j8 U _1 T& ^; \6 o) J! M( P. }8 w ]& Q7 H
100多封信寄出去之后,杳无音讯。后来方文山才知道个中奥秘:寄去的东西不是直接到收信人手上,第一关是公 司小妹,她们多数时候没有报上去,就直接把东西扔到了垃圾箱;能到制作人助理手上,已经算是幸运,但他们也未必会交给 制作人;就算到了制作人手上,他们也未必会有时间看。
/ M2 L' \0 A9 L. \9 Q
9 X- L" I Y9 h: K+ a- h “这个圈子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理所当然,大家有竞争,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又跟制作人非亲非故,凭什么一 寄来东西,别人就要影印好几份,然后专门组织开会,认真讨论用不用?不可能。”方文山寄去了100多封信,只得到了吴 宗宪一个人的回复——吴宗宪之所以回复,是因为他正准备成立一家新的唱片公司,吴宗宪同时招来的还有另外一个蓝领作曲 人——周杰伦。: F$ b, t) |4 u
8 Q: b u: l. _/ K8 j9 X1 D6 M6 n
和周杰伦当“宪哥的人”
/ J% o2 s8 I: A2 _2 S
+ _; d/ U! n# n+ S “第一次吴宗宪给我打电话,我以为是朋友在开玩笑。他在电话里说自己是吴宗宪,我在这边心里想,你是吴宗宪, 我还是李登辉呢。听着听着,就觉得他好像真的是宪哥。”方文山拿起桌上把叉子比作听筒——每次到内地,他都只能在采访 过程中吃饭,因为几乎没有其他的时间可以用来接受采访。
7 d4 k {' j/ m6 E9 A
5 N0 D# k, T& [5 R) S7 k7 C 方文山接完吴宗宪的电话,心里“忐忑不安”:“你终于能进这个圈子工作了,还是吴宗宪亲自打电话来,不是助手 打来的。”9 ^' s9 ]2 ?. V g% [8 E
- R, e/ \) B+ ]0 x# e 方文山穿上平常穿的T恤,带上自己的作品去见吴宗宪。临行前,他想了想,去买了一张吴宗宪的专辑——找他签个 名。
, U! U5 D! S1 G, j
! Q3 y3 ]2 c" g0 N5 y3 S3 S 来到录影棚,吴宗宪忙着录影,简单跟方文山说了一下签约的年限、版税分配比例,就约第二次来签约的时间了—— 此时已经是1997年了。
' j& n/ z, w( w/ O7 |5 H" w4 S1 o9 h$ d& l# D. R3 b; G
签不签约,对方文山来说没有什么变化:作为新人,没有签约金、没有保障、没有一个月三五万(新台币)的月薪、 没有用多少首歌的承诺。有变化的是,他不能私自给别的公司写歌——别的公司要歌,跟公司谈,公司也要抽经纪约。方文山 从来不觉得这张“卖身契”不合理:“起码你写出东西可以直接给公司,不用乱寄了;也不会担心你的东西寄去被别人抄袭。 ”他那时最爱跟别人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宪哥的人。”! P3 j" T C+ z0 C; z3 o* [
Y7 n) w5 x) q& S
当“宪哥的人”还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住公司。“刚进去的时候我跟周杰伦都比较穷,我们那时住公司、吃公司、 用公司,洗澡、水电都不用钱,还有宽带、有线电视。”方文山说,所谓住公司,也不过就是躺在沙发上,或者在录音室里拼 几张椅子。但他们慢慢形成了习惯。“周杰伦家离公司比较远,父母离异,又没有兄弟姐妹,回家只有一个爸爸,所以周杰伦 比我爱住公司。”第一年,他们有70%时间住公司,其中60%是周杰伦在住,第二年减少为50%,大概到第四年,两人 都买了自己的房子,才没有睡在公司了。
" x& a) U' F3 [, n8 s- L
. B0 P- l3 \- L9 S" n# R& t, u 方文山对吴宗宪的评价是“私下很亲切,跟银幕上一样爱搞笑”,蛮好相处,讲话不用正襟危坐,但每次他走过,大 家都会起身叫他“宪哥”,“宪哥”走过之后,他们再坐下。
6 Y7 Q, @1 \) \& V* l6 b
. r5 p# x/ k: _% K2 c! y9 [2 Z N “宪哥的人”当然不止周杰伦、方文山两人,当时“宪哥”签下了七八个人。新人永远无法避开的就是“比稿”。1 [ X% i G. l m, l
1 [7 R' i5 f$ X9 ?. }& T3 v “比稿”的概念是,一首曲,同时给所有0 J( [! P& n/ K3 V" ]
( L8 \# Q2 a4 G7 v+ r: k$ i 写词的人,大家要求一样,最后从交上来的作品里挑一个出来。“有时候一两个星期都是两三首歌,工作有时候都白 做了。”方文山的生存秘诀是“物以稀为贵”,“如果大家都讲情绪的字眼,那我就画面感强过情绪,别人都用形容词,我就 加大背景的东西,别人就会比较注意你。”
; V1 d3 O/ }, J9 h* J
7 W+ Q& n6 u1 ^" z+ B1 o 过了几个月,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交出了签约公司后的第一个作品:吴宗宪的《你比从前快乐》。周杰伦也因 为外形和声音不错,在作曲约上,又增加了演唱约。
' B7 ~- `$ q. G* U0 e. F3 f/ A0 |, d- q- d
现在方文山写一首词可以得到2万多新台币的预付版税,如果卖得更好还有更多的分成,这个价钱在台湾作词界算中 上,但他依旧没有底薪、没有保障,变化的只是分账比例:第一年跟公司的分账比例是四六开,公司占四成;第三年是三七开 ;第五年是二八开。) |% w# g# @0 B4 \7 B. z5 P
0 m. d! K; ?0 X) \' E- Y1 E; |$ K6 p
“比例在调整,就是公司在尊重你的成就,不是你得了金曲奖就可以任意换约,没有这种事情。”方文山很懂得知恩 图报,他和吴宗宪7年的合约已经满了,没有费什么功夫,又跟吴宗宪续签了两年。“你的每首歌,都有KTV点唱、网站下 载、专辑再销售的计数,公司有会计帮你算好,年底给你所谓年度版税,收入算蛮不错的。”
& P4 z! _- c6 F4 N1 T5 F3 H) p
* @+ e4 F5 E1 n) P: m d 50岁的决定10多岁的听什么, v# N* i( {2 }, F6 u5 C$ L8 O
7 _* d7 {4 a- @2 P" [# T
“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虽然入选语文试题,但严格来讲这是病句——方文山从不否认歌词中偶尔会出现的病句: “干吗要去回避病句?只要整首歌的方向是新鲜的,我会容许其中有些小色块,房子大部分架构定了,小的东西跟别人不同, 没有问题啊。”
+ K. b/ G3 ?$ R5 u! {+ F4 j$ g- L# `! C" C
在方文山眼里,比语法更重要的,是“用法”,“被用烂的词要搞出新意要看百分比,‘爱你’、‘喜欢’,难道你 要发明东西去取代这些词吗?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离别’很多人用到,‘凄美’也很多人用到,可是我是‘凄美了离别 ’,惯用字我肯定会用到,关键在于你的排列组合。词汇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你的用法。”
0 g( ^' z7 t0 J+ x3 w0 L, U; X8 ], R" w! A7 Y; m
方文山刚进公司的时候,绝对没有这么自信,他的方法是摸着石头过河。
7 u- P) \. X% w. N
2 w) O5 @4 j3 E3 e8 K' e% |0 R 当时华语音乐的歌词多用“形容词”,这首歌多用“名词和动词”,吴宗宪对二人的组合颇为赞赏,觉得“新鲜”, 便有意让他们搭配。
3 k( j0 N x# M3 W2 W0 ~% J* X$ w3 Y; ~) v
两人试图在歌词里加一些更怪的东西,比如娘子、相公——这个想法变成歌,被收到周杰伦第一张专辑,取名《娘子 》。" ~2 X! _9 \" \$ B- @
0 Q4 `: @4 ^9 b# i 他们累积了一年稀奇古怪的想法,攒够了一张唱片的数量,2000年,第一张专辑《Jay》面世,唱片大卖,成 为当年话题,而方文山也因此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这一年方文山31岁——从此之后,他几乎每年都在大大小小的音乐 颁奖礼上领最佳作词奖。& b4 [% |4 d/ | F3 f& w' D
^% {$ w* a9 j' g6 u1 P( \
“我不认为年龄是障碍,《哈里·波特》的编剧、导演、制作人,除了少数演员年轻外,平均都是30到40岁,《 魔戒》也是,我不认为相差10多岁会是障碍。”晚熟的方文山从不认为年龄会让他跟买唱片的人有差距:“每个唱片公司, 他们有决策权的主管是50多岁,制作人40多岁,写歌的30多岁,唱歌的20多岁,听歌的10多岁。这里的游戏规则, 就是50多岁的人决定10多岁的人听什么歌。”
* j1 O/ Z5 B/ O0 B% H7 s2 h6 V) t4 n4 r- V. D6 x1 u. J
“耍花枪,一个后空翻,腰身跟着转,马步扎得稳当;耍花枪,比谁都漂亮,接着唱一段,虞姬和霸王。”方文山一 直都非常满意给李玟写的《刀马旦》——东方韵味、画面感、故事性,同时还很流行。另外一首他的得意之作,是温岚的《胡 同里有只猫》,“胡同里有只猫,志气高,他想到外头走一遭,听说外头世界啥都好,每人啃骨头,全吃汉堡。”
% B- k. q8 I. G! G- G, l9 B- M
$ ]. J8 p4 c6 h: a: t( k( h; L 销量和奖项不断鼓舞30多岁的方文山,让他知道“原来他们接受这种东西”,就开始了“变本加厉”。! q2 b$ k9 R- h: k5 X" e: {
2 P! P' c9 B8 M. v& }
“很多电动游戏都借鉴于古典文学,比如《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很多游戏都是中国古典名著转化而来的,古 典文学没有那么难以接近。年轻人最可贵的是不去主观排斥什么,不会像老学究或者资深文人,一看到就会马上说:这是什么 东西啊。因为他有严谨的价值体系,不允许别的东西来挑战。”当“大人们”还在拿“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开涮的时候 ,10多岁的消费者已经开始背如绕口令般的“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了,不仅如此,他们还搜 索“古巴比伦王”和“汉谟拉比法典”到底是怎么回事。
$ _7 F1 a+ t. ?% \- e' R3 c& d: T; H8 |8 ?" ]! A, M; f4 h
累积到三四张专辑之后,方文山已经达到了“你给他们什么,他们就吸收什么”的地步。
) j* f( v& r& o) W7 l2 K8 R w
9 ]; K6 D2 J ~- M% v, \' C 2005年,方文山渐渐把歌词当成诗来写,还发明了一个新词汇:韵脚诗。4 H5 C( P$ R2 i, s* |6 ]
: D- T0 | {/ {! B% x- C 所谓韵脚诗,就是押韵的诗,推广韵脚诗的目的,是推广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故事的叙事方法。方文山在自己的 博客上推广了一年,还自己举办了韵脚诗大赛。# j! j. D. q4 Y& m
1 V4 ?+ i6 p( N
今年,方文山在韵脚诗前面加了一个概念:“素颜”。素颜是指“文字的纯粹度”,简单说,就是没有英文、韩文、 日文、阿拉伯数字等任何非汉字元素,甚至没有标点符号,只有汉字,用转行来断句——虽然方文山说话中也会夹杂“O不OK ”、“这个MUSIC”的说法,但比起其他台湾人,他的汉语已经算“很干净”了。; L' X/ n$ {! x+ ^; w& K; q
! e: ^% M, d6 u
经过方文山的推广,网络上已经有年轻人开始使用素颜韵脚诗的写作方式了。“就像水果,这种水果存在,不等于说 能取代香蕉、菠萝,只是多了我这种风格而已。”/ {" L! S q5 ^- o3 ~6 u, _
& O- C, K+ c7 ?2 Y- J
“方文山从来都不穿布鞋。”这是周杰伦眼中,写歌词的方文山。1 V. V/ a a0 I7 J2 J
+ K3 [& r0 A, d# @) H8 ]; [ 写歌词的方文山不光不穿布鞋,还不穿拖鞋:“我跟7年前的变化,会比较谨言慎行,不能姿态很丑地叼一根烟走在 路上,或者拖鞋、短裤去便利店买东西,还穿错边,别人看到说,啊?他就是写歌词的方文山啊!” 来源:zgycg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