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36|回复: 0

[直播视频连接] 福建南音:北乐南传千年不绝

[复制链接]

659

积分

2

听众

33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659
z831258779 发表于 2015-8-12 06: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届全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展演期间,几支福建南音乐团的集体亮相,给人带来耳目一新、沁人心脾之感。专家和观众对南音的美妙无不赞誉有加,称南音能让身处浮躁世界的人心境平和,有专家称南音“一尘不染”。民族音乐学家张振涛说:“泉州南音,是在城市中保护得最好的民乐标本,是最慢的音乐,静坐聆听实是一种享受。”

  为什么南音能在今天依然保有汉唐古乐的沉蕴优雅?是因为其从宫廷走到民间,在泉州保存了千年,并真正地融入了当地生活之中。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南音研究专家王耀华说起泉州人对南音的喜爱,感受颇深:“‘文革’时,全国都唱样板戏,泉州也唱,但有人还把京剧《沙家浜》改编成南音《阿庆嫂》,因为当地人更享受南音的美妙。”

  南音何以存千年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昆腔、弋阳腔、青阳腔、潮调和佛曲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为一体,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像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曲调优美、情韵深沉南音之乐,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沁入人们的心田。

  南音所用的主要乐器洞箫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0.6米,沿用唐箫规制,声韵浑厚深沉。演奏南曲的琵琶(南琶),弹奏时采用横抱姿势,与竖抱的北琶迥然而异,却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尤可见其当年自中原远道而来的痕迹。南音的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同。而用闽南话演唱的南曲,其中就有许多中原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

  南音何以幸存千年而不改其形状?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深入人心。人们自觉地爱护它,口传心授,世代相承。即使在“文革”时期,泉州城内依旧南音不绝,有的弦友为保护曲簿,将其包上层层油纸,挖地三尺,埋在床前、藏之古墓。原因之二,海内外有不少热心人士倾心抢救保护。400年前刊刻出版的《满天春》、《钰妍丽锦》、《百花赛锦》3本雕版书,刊载272首弦管曲词和18出与弦管相关的戏文,国内早已不见踪影,无人所知。后来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在英国和德国图书馆发现了它们,并经过二三十年的调查研究,写出长篇论文。另一部刊刻于100多年前的《文焕堂指谱》,闽南一带寻觅多年,不见踪影,却出现在台南玉市上,幸为台湾成功大学教授胡红波重金买下。

  根系民间 后继有人

  据泉州南音乐团团长助理何韶峰介绍,南音有着“御前清曲”之称,并保持着“脚踩金狮、打凉伞、挂宫灯”的传统。传说清朝康熙年间,闽南5位南音妙手进京为康熙皇帝演奏南音,康熙听后非常高兴,赐他们曲柄凉伞一把、银丝宫灯一对,荣归故里。此后南音的演奏就多了一些规矩,演奏乐器的乐师须坐太师椅,在正规场合演奏,舞台边必挂宫灯,置一把绣着“御前清音”的凉伞。台下听乐人也要穿戴整齐,正襟危坐,认真听乐赏曲。

  但南音并没有局限在高高的殿堂中,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它很“民间”,在泉州到处都可以听到。何韶峰说,不少社区还把街坊邻居组织起来成立南音社,甚至各乡各村都有。

  “每天傍晚,咿咿呀呀有一两个琴师在调弦,台下的椅子上也就坐进来了几个悠闲的老头老太。一般的表演都是几个散曲或流传在泉州的民间故事,配乐也很简单,台上4位琴师,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乐器是洞箫、南琶、奚弦、品管。”何韶峰说。南音能够在闽南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也和这些弦友们忠于传统,对这种传统音乐的虔诚保守之心不无关系。即使到现在他们还坚决保留着一人演唱、四人演奏的传统组合。

  泉州市政府对南音保护也相当重视。早在2004年,泉州市政府就出台《泉州南音艺术保护与振兴的决定》,对南音艺术进行全面普查,做出全面详细的规划,并每年举办一次泉州国际南音大会。为培养南音人才,制定了南音传承人培训计划,由政府和民间筹资建立南音基金会;在泉州地区大专院校开设南音课程。目前,泉州市每年举办中小学生南音比赛,一批批南音艺术苗子脱颖而出,古老南音后继有人。

  同时,随着闽南人外移,南音也早已传至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客居他乡的游子为维系故土情感,结社唱乡音,在他们心中,南音就是乡音。目前,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及我国港澳台地区都有不少自发组成的南音社团,传唱心中的乡音。


) L( R* f/ K5 a4 J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2-22 14:38 , Processed in 0.420901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